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
马洪俊;王玉平;刘毅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22(35)14
【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112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于清晨给药,观察组于夜间给药,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晨峰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血压类型分布、hs-CRP、动脉硬化指数(AASI)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峰血压低于对照组,PE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增加,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减少,且观察组杓型高血压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非杓型高血压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s-CRP、AAS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替米沙坦夜间给药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血压水平,恢复血压昼夜节律,纠正血压异常类型,同时降低hs-CRP及AASI指标,其效果优于早间服药。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马洪俊;王玉平;刘毅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人民医院心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动态血压监测评价不同给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2.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尿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3.高血压患者用替米沙坦治疗期间
不同给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4.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dDBP、nDBP、dSBP、nSBP指标的影响5.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