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湟中县
云南:昆明市石林县
江西:南昌市、大余县
宁夏:灵武市
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海南:海口市
辽宁:大连市 福建:厦门市 陕西:西安市雁塔区
(注:2002年9月,又新增浙江省义乌市、杭州余杭区、宁波北仑区及 北京市海淀区四个实验区,共计42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实验区的探索
个);2003年9月,全国有1642个县
(区)、市(新增实验区1072个)进入新
课程;2004年9月,全国起始年级使用新
课程的学生人数达同年级学生数的65%-
70%左右;2005年9月,全国义务教育阶
段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全部启用新课程。
首批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区名单
山东:青岛市、高密市 广西: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体卫艺办
2008年9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
2001年全国27个省、市、自 治区38个县、市进行了实验。 其中小学3300所,学生27万, 中学400所,学生11万人。
2002年9月,实验规模扩大到全国的
570个县(区)、市(其中省级实验区528
湖北:武汉市武昌区
山西:太原市迎泽区、曲沃县
安徽:芜湖市
贵州:贵阳市、贵定县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 四川:成都市郫县
黑龙江:宁安市、大庆市 重庆市北碚区
吉林:吉林市、辽源市龙山区 湖南:长沙市开福区
天津:大港区
广东:深圳市南山区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
河北:鹿泉市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
(三个层次递进的目标体系)
1、根据社会需要、学科特 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体 育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平目标
领域目标 水
体育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 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 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辽宁锦州市开通“帮帮热线”。3169285在锦州市是 一个很有名气的电话号码,它是专门为了解答课程改 革疑难问题设立的热线电话。热线值班的是全市各科 的骨干教师,让这些专业人员直接通过电话面对课程 改革一线的教师,面对家长甚至中小学生。同时“菜 单式教研培训”也是锦州市的教研方式的一项变革。 教研培训方式以菜单式为主,也就是每个教研员都拟 订了几份讲座材料,根据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愿望 和需要进行培训,把教研内容的决定权交给了一线教 师,使教研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 生终身体育意识 1)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2)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 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 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 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 学生的主体地位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 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 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2)在注 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 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学习潜能。
3)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 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 自信心,培养 创新精神和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 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群体 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 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2)形成合 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 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 神; 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 与健康的知识与方法。
山东青岛:探索评价内容多元化,各学校为学生建立 的“成长记录”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 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伴的 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和考试、测验成绩等多 方面内容。如有的学校在“学生成长记录”中设立了 象征学生成长的“芽、苗、蕊、花”的每月评价表 (平时表现)、闯关游乐场(单元学习质量测试)、 丰硕果实收藏夹(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 作等)和家校信息快递港(家长和教师交流学生课内 外的表现平台)等多项分类,内容涉及对学生思想品 质、学习能力与愿望、交流合作、个性与情感及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
山东高密市:高密市教科院以“研究指导 服务”为工作职能,用系列的激励制度进 行专业引领、形成校长论坛制度;在“跟 踪解读”中实现“同伴互助”,创立了 “课改同步研讨制度”、“优秀课改成果 展示制度”、“学术共同体制度”、“多 元化交流制度”;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推出了“个性化备课欣赏制度”、“反思 日记制度”,设计了“反思型教案纸”, 开展在教师中倡导“在与学生聊天中征求 建议”和定期“找教训”的活动。
这是对课程标准的功能和 概念的简明界定
反映了课程标准的教学功能从
传统的强调传授知识,转变为既 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培养。
(二)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
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 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 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 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 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 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 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 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 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 的一门课程。
性质定位至少说明几层意思:
(1)体育课程是一门以体育 活动为主的实践性课程。
(2)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增进 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 奠定基础。
(4)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 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 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学习领域目标
为什么要划分学习领域? 1)划分学习领域是分为运动技术
和运动知识、自我表象和个人 发展、社会发展三个学习领域。
健康的三维观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重庆沙坪坝区实行“城乡联动、均衡发展”教研模式: 以优质教育资源为主体,以农村地区、薄弱学校为服务对象,通 过开展联合校本教研活动,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去,输送 到薄弱学校去。如富有创意的“东教西输”活动就是充分发挥东 部城市优质资源,在西部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进全 区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大校带小校”模式:大型、重点学校充 分利用自己教研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承担“大校带小校”的光 荣任务。形成了“大校带片区”、“重点带一般”的校本教研模 式。二是农村“中心校带村点校”模式:针对农村学校教学点分 散,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实际,摸索出了适合农村地区的“中心 校带村点校”校本教研模式。中心校采取了行政分片指导、村小 骨干教师培训、成立互助小组、送课下校、以赛代培等多种方式, 加强了中心校对村点校的指导,收效很大。三是“校际联合”模 式:中小型学校针对教研资源不足的实际,形成“志愿组合,校 际联动”的教研模式。在教研员的参与、合作与引领下,以中小 型学校自愿组合的教研共同体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 活动,弥补了小型学校、薄弱学科资源短缺的不足,开拓了资源 空间。
(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 育加健康教育的综合性课程。
而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 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 课程。
( 4)“健康第一”是学校 教育的指导思想,健康教育课 应分散在有关的课程中讲授, 本课程只讲与体育有关的健康 教育内容。
2,体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定位
(1)增进身体健康 1) 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 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1)本课程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 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 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根 据这些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 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 目标,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二)构建了体育课程标准的 目标体系
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 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坚持锻炼,增强体能, 促进身体健康;
3)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在和谐、平等、友爱的 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和情感的愉悦;
2)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 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 情绪调节能力;
什么是理念? 理念是准备付诸行动的信
念,他既是一种观念,也 是一种行动。 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本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 水平的提高为目标;2)真正关 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 和卫生习惯的养成;3)将增进 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 过程。
目录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主要特点 三、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
学大纲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一)什么是国家课程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 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管理和 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
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 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 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 和评价建议。
本要求。他规定了体育课程 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标准, 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 是管理与评价教学质量、编 写教材实施教学的依据。
二、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
1,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
什么是性质?性质是一种事物 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体育 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是 什么呢?
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 1~8年级:健康的生活、基本 运动技能、积极的参与三个学 习领域。 9~10年级:身体活动、积极 生活、健康生活、生活技能四 个学习领域。
2)划分学习领域有利于更好地 贯彻三维健康观和拓宽体育课程 的学习内容。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 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即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 识和技 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 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 选择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形成 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3)提高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 得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3、课程的基本理念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以“课例研究”和“案例推介”促进校本教研。 在教研活动中,紧紧结合具体的课堂实例,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 课上好、怎样把学生教育好,做到人人有话可说,人人有问题可 谈。在课例研究中,教学中的毛病容易被发现,个人的智慧容易 被激发,课改理论也容易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通过课例研究, 教学难关一个个被突破,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教师 们得到了参与的实惠,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因而参与校本教研 工作的积极性也就被大大地调动了起来。同时,教研员投入极大 的精力去抓典型单位、典型个案,再把这些案例推介到各个学校, 使广大教师在案例研究与撰写中获得教研、教学能力的提高。各 校教导处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抓案例、做案例、讲案例,用 典型案例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课例研究和案例推介的深入开展,使教师产生了丰 富的有价值的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 反思、经验总结、教育论文等,这些有质有量的有形成果有力地 推进了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贵州贵阳:变“成绩单”为“报告书”。过去 的“成绩单”变成了现今的《素质发展报告 书》,报告书把学生的素质细分为心理素质、 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其中,社 会文化素质侧重于品德行为等。心理素质一栏, 包括学生是否积极认知、乐于学习等。学科成 绩以优秀、良好来区分。推行该项报告的根本 目的是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综 合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