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XXX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造成了严重灾难;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XXX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研究,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进修,讨论战役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熟悉到酷爱和平、远离战役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总体上是和平的,但是在局部地区还是总有战争的发生。

同学们谁能说说现在还存在哪些战争?
学生举例回答:略。

教师总结:是的。

XXX同道曾说过:总体和平、局部战役;总体和缓、局部紧张;总体不乱、局部动荡是当前如今的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可是这类总体和平的态势却是经过一系列战役的浸礼得来的。

其中有两次,就是涉及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大型战役,你们知道是那两场战役吗?
学生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师讲述:从现今世界上的局部战役我们可以看到它给本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那么世界范围内的战役和这些局部战役比拟,又会带来多大的灾害呢?我们就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一看。

讲述新课: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教师讲述:我们都知道每一场战役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一定有甚么方面的利益冲突。

像一场席卷世界的战役,更是有它深刻的背景。

第一我们就从了解它的背景动手,来进修这场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教师提问: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它们之间关系怎么样呢?
学生回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教师讲述: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是那两个国家呢?
教师回答:分别是德国和英国。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教师讲述:当时在欧洲,很多国家之间都存在因为利益不均衡而产生的矛盾,产生了很多矛盾。

其中最核心的是哪一个矛盾呢?
学生参看教材小字局部内容,回答: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是其中的核心矛盾。

教师指导学生参看教材XXX和漫画,提问: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体现在甚么地方呢?
学生回答:德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具有广阔殖民地的英国以及其它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分别殖民地。

而这一定会损害英国的利益。

教师讲述:就是这个代表后起帝国主义国家的德国和代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之间的矛盾,是众多矛盾的中心。

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尽管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矛盾冲突点也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讲,都是源于每个国家的利益冲突。

教师提问:矛盾的双方,争夺霸权的结果是甚么呢?
教师回答: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构成的三国同盟和英国、法国、俄国构成的三国协约。

出示动画: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教师讲述:两个军事同盟的形成,也就说明这时候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那是什么事件最终导致了大战的爆发呢?
二、大战的迸发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已经说到当时的欧洲矛盾重重,那个火药桶已经在那里蠢蠢欲动,它终于被一个小小的火星点燃了。

那么一大战爆发在哪里呢?是什么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呢?
学生回答:大战是源于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萨拉热窝事件,引起了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教师讲述: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紧联着小亚细亚,是欧洲大陆通往XXX的必经之地。

这里山多林密,地势险要。

巴尔干及地中海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棉花等资源,是帝国主义竞相掠取的战略物资。

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都在这里渗透,大战前法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投资额达40亿马克,英国约有5亿马克,德国约有20亿马克,奥地利的金融资本亦向巴尔干地区国家输出大量资本,拥有一定影响。

XXX在这个地区的资本输出相当可观,互相排挤,因此,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是帝国主义剧烈争夺的场所。

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风俗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

长期以来,又
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XXX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人民与土耳其封建统治的矛盾,巴尔干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等交织在一起。

其中,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到大战爆发的前夕,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了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

教师让学生简述XXX热窝变乱。

XXX大公夫妇遇刺
学生简述: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的皇XXX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练,并访问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

在两次巴尔干战役以后,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是它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停滞和威胁,因此他们决意这次军事练以XXX人为假想敌人,来打击和威胁塞尔维亚人。

奥匈帝国的这类挑衅和威胁激起了塞尔维亚人的极大愤慨。

民族主义甲士团体XXX决意刺杀XXX,以打击奥匈帝国的侵略气焰,具有强烈爱国主义头脑的普林XXX等几个青年接受了这个义务。

6月28日,XXX偕同老婆检阅了军事练。

当参加完萨拉热窝市政厅举行完的欢送仪式后,乘敞蓬车行至一个街口时,XXX连发两枪,伉俪俩双双毙命,这就是XXX热窝变乱。

教师讲述:XXX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XXX把这个事件看成是发动战争的极好借口,趁机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师提问:大战迸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
学生回答:意大利。

教师提问:我们应如何评价意大利的参战?意大利加入XXX一方,对本人的盟友开战申明了甚么?请同学们开始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1882年,意大利加入到了XXX,原属同盟国成员,但因为矛盾重重,一开始就是个最不不乱的成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利意图大利在财政和经济上的困难,采用先打(关税战)后拉(贷款),并共同其他灵活外交手腕,使意大利实践上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

大战迸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事先未同意大利磋商,有悖于三国同盟约,拒绝参加对XXX作战,于8月3日公布中立。

战役初期,意大利同交战双方都提出过领土和其他方面的要求,双方进行斤斤计较,因为XXX爽快地答应了意大利的要求,于是,意大利于1915年4月26日在伦敦同英、法、俄签订了四国秘
密协定。

5月23日,对XXX宣战。

意大利的三心二意、望风使舵,充分申明了帝国主义发动一战,完全是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

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而言,只有利益的结合,而毫无信义而言。

所以,我们说,一战实践是一场帝国主义间的争夺战。

三、空前的灾难
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像“绞肉机”一样的战役产生在甚么地点?
学生回答:XXX。

教师讲述:第一次大战开始后,法英军队XXX在西线展开了激战,西线战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主要战场。

1914~1915年,XXX在各个战场上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急于改变战场局面。

1916年,XXX集中大量兵力向法国的凡尔登要塞发动了进攻。

XXX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向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

在凡尔登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了凡尔登战役,而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

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70万人,其中,法军损失略多。

因此,凡尔登战役也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

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

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
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德军未能实现它夺取XXX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失败。

炮轰后的凡尔登城镇
教师讲述:1918年,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大战结束了,但战争却给世界留下深刻的影响。

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后果呢?
(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大战的后果)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

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申明了甚么?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并作答)
教师讲授: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却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了巨额利润。

但与战争发动者的愿望相反,战争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觉醒和革命运动的高涨。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沙皇俄国、德
国、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四大帝国崩溃了,英法也遭到严重削弱,这是帝国主义国家始料不及的。

教师:想一想,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主要参战国家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大战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这些方面出发,分析一下这次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学生:相互讨论,谈本人的看法
教师:出示材料
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列宁选集》第732页
(明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役,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役。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本人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役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役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役的非正义性。

教师归纳:①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②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

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
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XXX的势力。

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世界霸权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役总是残暴的,和平总是美好的。

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本日,我们更应当珍视和平、酷爱和平。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