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高二上学期语文8月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市高二上学期语文8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20高二下·长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

学生近视呈现这一趋势,原因众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不容丝毫延宕。

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骇人听闻触目惊心刻不容缓不以为然
B . 危言耸听触目惊心迫在眉睫不以为意
C . 危言耸听惊心动魄迫在眉睫不以为然
D . 骇人听闻惊心动魄刻不容缓不以为意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 .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 .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2. (6分) (2020高二上·桂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

古希腊柏拉图曾在《理想国》中提出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

而美育之于数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亦功不唐捐。

上古时期,中国便已出现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乐教;西周建立起来的礼乐文化制度,则对中国数千年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思想,更奠定了审美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孔子深知艺术审美的力量,虽然“礼”与“德”已由德育内化为一种心理要求,但只有“成于乐”“游于艺”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

在此,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而发端内心,让枯燥严肃的理性染上灵动的色彩。

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以载道的理论基础,也是其精神价值核心所在,被此后的儒家所继承。

如战国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通伦理者也”;宋明理学经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之后,将美育理论本体化,精致化,体系化,提倡洒落自得,浑然至乐的人生风范和人生境界,强调通过“乐”这一自由心境的体验,达到真、善、美及知、情、意的统一,等等。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

事实上,道德和艺术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两大精神基石,中华人文精神亦由此带有泓邃的审美品格。

如钱穆所言:“文学必在道义中,而道义则求其艺术化。

中国之人生乐处,即在是矣。

岂非中国之文化特质乎!”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涵养出一种人格审美求善的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甚至不妨说,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形成方式和渠道就是美育。

纵观历代中国社会,无不将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作为人格培养的基本手段。

这种通过审美中介来实现外在规范向内在自觉的转变,迥异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先验理性”或“道德律令”的绝对服从,而是融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又在道德培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也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和精彩观点。

如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初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美育架构。

蔡元培筑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中的有益成分,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蔡元培还推动美育列入国民教育计划,让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朱光潜则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当时美学和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为依据,强调美育对个体心灵的解放功能,突出了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并将美育落实到人的生命体验之中。

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艺术教育便属于这种美育观点的践行。

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属于启蒙类型,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将美育的终极指向定位于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

(摘编自吴为山《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筑牢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希腊柏拉图认为没有音乐教育就不能培养城邦公民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

B . 文章认为在几千年中华民族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中美育作用大,是功不可没的。

C .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就是文学与道义是分离的,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D . 近代中国美育文化和美育精神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少了,西方的东西多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先阐述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对立德树人的作用,然后论述近代中国美育出现的新特点,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B . 第一段略说柏拉图的美育观点,重点阐述了中国上古至宋明美育理论的发展,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 . 第二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既有引用论证,增强了论说的说服力,又有对比论证,使观点更加稳固。

D . 第三段先总说,后分说,简介了所例举人在美育上的贡献或特点,最后指出两种类型的美育思想的性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的审美教育,萌芽于上古时期,经过西周时期的发展,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时,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

B . 宋明理学在继承孔子美育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佛道理论,使中国的美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C .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手段与康德的观念是不同的,后者是要求绝对服从道德律令,前者是通过审美来实现。

D . 朱光潜发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于艺术教育中践行了朱光潜的美育理论。

3. (9分) (2019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艺术北京”博览会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顺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具体情况诞生的,它专注于呈现中国本土优秀艺术画廊,致力于策划专业展览,积极推动画廊签约合作艺术家,通过每间画廊的努力共同筑就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变化,“艺术北京”博览会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展览结构,一切从人们对艺术的实际需求出发。

例如,2009年,博览会开设“经典北京”板块,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艺术以及西方经典艺术的需求;2015年,增加“公共艺术”板块,为更多公共空间的艺术化和品牌化提供解决方案。

今年,博览会的设计艺术板块规模持续扩大,致力于打造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并试图打破边界,探索艺术、设计、生活三者间的无限可能,让艺术与设计回归生活。

本次设计板块的年度主题为“设计予己”,将关注焦点回归到对人类自我价值的关照之中,以此发掘并推荐更多适合国人的优秀设计。

三个艺术博览会见证了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的发展轨迹:画廊在市场变化中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艺术家不断创作出更多与时代、人民紧密相连的作品,成熟的市场操作发掘出一批又一批新锐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5日)
材料二: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表示,不同地区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和藏家资源,所呈现出的风格和气息都不太一样。

这种方向和趣味的差异与“在地性”有关系。

艺术北京主要是长江以北区域市场的重要推动者,上海和深圳地区的博览会主要定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

相比之下,香港巴塞尔辐射面是全球性的,品牌和号召力也很大,既是内地博览会的榜样,又是竞争对手。

对于艺术博览会而言,最为核心的就是优质参展机构,还有藏家的发掘与培养,这也是艺博会最应关注的生存空间。

有业内专家表示,“每个艺博会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首先,地方政府需要有一个优质的文化类博览会品牌,会给予很大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艺术博览会的创始人都是业内的资深藏家,有丰富的行业资源。

然而,这能否成为‘一劳永逸’或者长久有效的市场支撑还是未知数。

最终还是要落到能否真正做出品质,吸引优质画廊参与,否则很有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适应市场,优化经营策略,是所有艺博会都要面临的问题。

艺术北京从最开始的高端艺术收藏平台逐渐向大众文化消费转换。

在本届艺术北京中,与京东艺术、hi21新锐市集的深度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摘编自《市场需要这么多艺博会吗?》《北京商报》2018年5月14日)
材料三:博览会销售过百万作品占比对比图
画廊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上过百万的作品在所销售作品中占比超过了五分之一,而画廊在艺术北京、上海西岸、上海ART021艺博会上销售作品过百万均不足十分之一。

(摘编自《画廊如何有效地参加艺博会?》2017年5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艺术北京”博览会是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推动艺术家的成长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B . 香港巴塞尔辐射面不止于国内,还着眼全球,画廊在其艺博会上所销售的作品高价位占比比其他博览会要高出许多。

C . 为了满足人们对中国和西方传统经典艺术的需求,2009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开设了“经典北京”板块。

D . 各地艺术博览会的风格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艺术家的风格和兴趣,每一次艺博会都会涌现新锐艺术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艺博会的独特性在于呈现中国本土优秀艺术画廊,积极推动画廊签约合作艺术家,共同筑就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B . 今年“艺术北京”博览会关注焦点是关照人类自我价值,发掘并推荐更多适合国人现实需求的优秀设计。

C . 艺术北京与京东艺术、hi21新锐市集的深度合作,这是从高端艺术收藏平台逐渐向大众文化消费转换的市场经营策略。

D . 从画廊在不同博览会销售作品的高价对比图可见,画廊在内地艺博会上销售的高价作品明显低于香港巴塞
尔艺博会。

(3)影响艺博会生存、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12分) (2019高二上·宾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私塾先生
唐凤雄
先前,桑槐坪唐氏祠堂里有一私塾。

私塾先生为村里一老学究,长须飘飘,一步三摇,才学渊博。

祠堂高大深邃,每日里书声琅琅,给田园平添几分雅趣。

老学究年逾六甸,面容慈祥,执一铁尺教鞭,四书五经堆砌台前,自有几分威仪。

而学生中桀骜不驯者有之,顽钝不化者有之,学究大伤脑筋,每言“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脸惋叹状。

冷不丁,恍见私塾门口有人驻足,搁书去看,空无一人。

天井中几条小小鱼儿于清澈见底浅水里钻来钻去。

老学究便踱回去,继续授课,未几,又有了那种感觉,复去察看,直到祠外,见空旷田园有一牧童在牧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老学究动了愁思,叹息着入祠。

一日,天色阴晦。

有人咣当一声将门撞开,身未见声先至:“夫子,土匪来了,土匪来了!”急呼阵阵。

老学究定睛一看,竟是那未及弱冠的牧童。

老学究慌了,倒是牧童不怕:“莫慌莫慌,土匪还在河对面哩,我再去缠一缠……”一溜烟就跑出祠堂。

土匪拥进桑槐坪,村人早就躲进山里了。

土匪洗劫村子,没见值钱东西,骂骂咧咧,走了。

一日,私塾放学后,老学究一个人踱着步走出祠堂,见不远处草坡上那牧童咬着草根心不在焉地牧牛,他径直走上前去:“娃,你随我来,给你一样东西。

”老学究柔声说。

牧童忐忑地随老学究进了祠堂。

老学究掩上门,掏出书。

“孺子可教也。

往后,你就不用偷偷摸摸听课了。


“先生!”牧童跪下了。

牧童唐力做了老学究的关门弟子。

一晃几年过去,学童又换了一轮,老学究须发皆白,一堆雪似的在祠堂蠕动。

在族人会上,他道出告老的念头,族人请问谁可接任,老学究手指一旁肃立的唐力:“他可担当矣。

”众人讶然。

一试之下,果然不负众望。

唐力做梦也不曾想到,年纪轻轻就做了私塾先生,自感责任重大,不敢误人子弟,授业之余,勤学苦练。

置身
清风涤荡一净的祠堂,思及牧牛求学经历,恍然若梦。

就在这一年,年轻的私塾先生又遭遇了咄咄怪事。

秋凉一日,唐力正教习《三字经》这篇启蒙圣文,耳闻祠外沓沓之声,不经意地透过木窗朝外一觑,顿时大惊失色:一队扛枪的队伍正沿着石板路朝这边来了。

稍顷,他冷静下来,他想自己可以从后门逃过,可这些十岁以下的学童怎么办?乱糟槽一跑,还不叫乱枪打死?想到此,他极力压抑声音,对学童们说:“现在土匪来了,你们听先生的话,不要交头接耳,只管看书,不许走动。

”学童们一听土匪来了,吓得呜呜直哭,但见唐力镇静,也陆续安静下来。

几个扛枪的已进了祠堂。

唐力迎上去,见他们东张西望,就索性说:“长官行行好吧,这里只有学生,没值钱东西。


“嗬,还是个私塾嘛。

”扛枪的就想往里走。

唐力瞪圆眼睛,大步上前拦阻:“贼有贼路,匪有匪道,你们不能欺负孩子!”
正在此时,祠外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吵什么!”落音处,又一伙扛枪的拥着一挎驳壳枪头领模样的大汉进来了。

唐力心一横,想先求求情,万一不行就豁出命去,他于是请求头领手下留情,那头领不待他说完,笑了:“先生你误会了,我们是工农红军。


“你们就是红军?”唐力听说过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事,暗暗松了一口气。

“我们想借贵地开个会,行吗?”
“行的,当然行的。

”唐力喜出望外。

这队红军对地方果无骚扰,就在祠里开会休息。

大约开了半天会,就生火做饭。

那红军长官好歹要唐力和他们吃一顿饭,说:“你是先生,知书达理,我张猛子是粗人,就是吃了不识字的亏呀。


这话唐力很受用。

临走时,红军走下祠堂台阶,又踅回来,重重地说:“我张猛子看你是个好先生,以后有机会,我张猛子保你上省城,做个官怎样?当然喽,我张猛子这条命那时还在才行哇……”说完,他大笑远去。

目送远去的红军队伍,唐力疑是梦幻,泪湿长衫。

十数年后,县里转来省城信函,正是那张猛子,邀唐力去省城发展。

其时桑槐坪也是沧海桑田,祠堂里的私塾已被政府兴办的公立小学取代,唐力便是小学唯一的教师。

唐力拿着张猛子的信很是为难:去吧,当时公立小学师资奇缺,他实在不忍心弃下那些学生不管;不去吧,不但拂了张猛子的美意,而且也错失了良机。

后来唐力依旧穿那件长衫,在祠堂里进出,把那些前尘旧事的惆怅,付于抑扬顿挫的吟诵之中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标题“私塾先生”一语双关,既指先前的老学究,又指后来的唐力。

两人虽然时代不同,年龄迥异,但都不失为合格的“先生”。

B . 老学究收唐力做了关门弟子,是为了报答唐力的救命之恩:土匪到来前,唐力不但跑到祠堂给他报信,而后又“再去缠一缠”土匪。

C . 虽然小说对张猛子着墨不多,但是透过他的言行,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威严直爽、爱护百姓、尊重人才、重诺守信的红军指挥官形象。

D . “目送远去的红军队伍,唐力疑是梦幻,泪湿长衫”明写唐力,暗写红军,借写唐力的心理和神情,衬托出了红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2)小说中的唐力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两次写到土匪来到桑槐坪,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5. (11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老聃曰:“小子少进,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

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而民不非也。

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① ,民孕妇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谁② ,则人始有夭矣。

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③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其作始有伦,而今乎妇女,何言哉?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曰治之,而乱莫甚焉。

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④。

其知憯于蛎虿之尾⑤ ,鲜规之兽⑥ ,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其无耻也!”子贡蹴蹴然立不安。

(选自《庄子·外篇·天运》)
【注】①竞:竞争。

②不至乎孩而始谁:不等长到两三岁就开始识人问事。

③人有心而兵有顺:人人存有机变之心因而动刀动枪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④中堕四时之施:就中而言毁坏了四时的推移。

⑤其知憯于蛎虿之尾:他们的心智比蛇蝎之尾还惨毒。

⑥鲜规之兽:未经驯化、仍具野性的猛兽。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小子少进少:年轻
B . 而民不非非:非议
C . 以天下大骇骇:惊扰
D . 犹自以为圣人犹:还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人有心而兵有顺
B . 而乱莫甚焉
C . 而犹自以为圣人
D . 而今乎妇女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B . 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C . 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D . 禹之治天下使民心变/人有心/而兵有顺/杀盗非杀人自为/种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骇儒墨皆起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通过老子对子贡谈三皇五帝治天下的事,表达了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

B . 从老子的言论和子贡的表现可看出老子对儒家学说持反对的态度。

C . 三皇五帝自以为是圣人,所以老子对他们是不是可耻和有没有羞耻之心不敢确定。

D . 老子反对利欲观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与物的本性的扼杀,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自然而然的道,表达了对人的生存本身的深切关注。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贡蹴蹴然立不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6. (7分) (2019高三下·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早秋①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②。

【注】①此诗作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袁凯时年四十岁。

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1)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悲”的具体内容。

(2)全诗是怎样一步步表达“悲”的情感的?试作赏析。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5高二上·广东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8. (5分) (2018高一上·清远期末)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就这么一生,人就到这世上匆匆忙忙地来一次,①________。

如果该奋斗的我们去奋斗了,该拼搏的我们去拼搏了,但还不能如愿以偿,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人生在世,有多少梦想是我们一时无法实现的,有多
少目标是我们难以达到的。

我们在仰视这些我们无法实现的梦想,眺望这些我们无法达到的目标之时,是否应该以②________。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对于一件事,只要我们尽力去做了,我们就应该觉得很充实,很满足,而③________。

9. (1分) (2019高二上·广安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____ 。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压力产生的时间点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二下·唐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70年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件: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平反冤假错案、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反腐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节点。

这些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