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练习册答案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 题 一
一、填空题:
1、电抗一端口网络外在零极点的数目比元件数(多)一个。

内在零极点的数目比元件数(少)一个。

2、电抗一端口网络的零极点数目比元件数(多)一个,谐振点的数目比元件数(少)一个。

3、电抗一端口网络的零极点(交替)出现,隔直流的电抗一端口零频为阻抗的(极)点。

4、电抗、电纳曲线斜率永远为(正)。

5、电抗一端口网络的(内在零极)点比元件数少一个,(外在零极)点比元件数多一个,隔直流的电抗一端口网络零频为阻抗(极)点.
6、电抗一端口网络零极点(交替)出现,不是极(大)值,就是极(小)值。

7、串联、并联谐振(交替)发生。

8、阻抗公式的一般化简表示可写成:(在教材P 12中) 9

10、画出上图网络的零极图。



11、一端口网络是指具有(两)个接线段子于外电路相连接的电网络。

仅由(L 、
C )元件组成的一端口网络称为电抗一端口网络。

12、最简电抗一端口网络的电路结构一般有(串并式)和(并串式)两种标准形式。

在最简电抗一端口网络中,电感和电容的元件数最多相差(1)个。

13、阻抗Z (j ω)的零点是指满足Z (j ω)=(0)的频率点,极点是指满足Z (j ω)=(∞)的频率点。

14、电抗一端口网络的(谐振点)比元件少一个。

(内在零极)点元件少一个。

电抗一端口网络的串联谐振频率是该网络阻抗的(零)点,而并联谐振频率则是(极)点。

15、电抗一端口网络的零极点(交替)出现。

隔直流的电抗一端口网络的零频为其阻抗的(极)点。

通交流的电抗一端口网络∞频率为其阻抗的(零)点。

16、如图1-1是某电抗一端口网络的电抗特性曲线。

该网络至少有(3)个电容元件,(2)个电感元件。

二、判断题:
1、在一端口网络的典型网络中,并联谐振频率是将网络开路时的自由振荡频率。

(×)
2、对于归一后的电感系数而言,其倒网络是电容系数,它们两者相等。

(√)
2、在电抗一端口网络中频率ω=0和ω=∞处,电抗不是零点就是极点。

(√)
3、在一端口网络的典型结构中,串联谐振是将网络开路时的自由振荡频率。

(×)
4、图示网络是最简一端口网络。

(×)
5、任意电抗曲线均有一种典型结构与之对应。

(√)
6、电抗、电纳曲线的斜率永远为负。

(×)
7、感抗与感纳曲线互成负倒数关系。

(√)
8、一个具有N个电容,M个电感的最简电抗一端口网络,其等效网络也具有N个电容,M个电感。

(√)
三、问答题:(以下5个问题均在指导书第一讲中有答案)
1、什么是一端口网络?指导书P3
2、什么是零点频率?答:阻抗值为零的角频率点。

3、什么是极点频率?答:阻抗值为无限大的角频率点。

4、什么是谐振点频率?答:网络发生谐振时的角频率点。

5、什么是最简一端口网络?答:网络中的元件不能再被化简而够成。

四、计算题:
1、将图示电路简化成典型网络结构为:
(解:答案不唯一)
2、试画出上图电抗一端口网络的电抗曲线,写出阻抗公式及谐振频率的表达式。

解:
谐振频率的表达式在教材14页第2栏(答案不唯一)
3、图为电抗一端口网络,要求(1)写出阻抗公式(2)画出电抗曲线及零极图。

解:
4、对于下面电路。

(1
)写出阻抗公式。

(2)画出电抗曲线。

(是归一后电路,
m=0.6)
(此题的答案不唯一)
5、画出下图电抗曲线的两种最简结构,并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结构的阻抗公式和零极图。

解:
第5题
第4题
第3题
(此题的答案不唯一)
6、画出下图电抗曲线的两种最简结构,并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结构的阻抗公式
和零极图。

解:
(答案不唯一)
7、画出下图的电抗曲线。

8、画出图示网络的最简结构。

解:
9、画出图示网络的最简结构。

解: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7题
第8题
10、试根据给定的阻抗公式画出相应的两种结构;并画出其两种结构的曲线。

解:
11、如图1-2网络中,若(1)
L 1
C
1=L
2
C 2
(2)
L 1C 1>L 2C 2;试分别定性画出该网络在以上两种情况下 的电抗频率特性曲线,并写出相应的阻抗的零极点表达式。


1) (2))
12、根据如图1-3电抗曲线
(1)画出两个最简电抗一端口网络 (2) 画出倒网络的倒量网络。

(3)画出倒网络的电抗曲线。

(4)分别写出原网络和倒量网络的零极图。

解:(1)

2)
(3) (4)
L 1 L 2
C 1
C 2
)ωω()ωω(ωj 1Z 2
2
012
1c
21-
-∞⨯=)ωω()
ωω(ω
j 1
Z 2
2
0122
121c
c c c 21--∞⨯=+
13、一端口网络如图1-4、1-5所示(设元件值无任何特殊性)。

(1)分别等效化简两个网络,最后结果要求用两种标准形式(即并串式或串并式表示)
(2)定性画出两个网络的电抗特性曲线。

解:(答案不唯一)
解:(答案不唯一)
第二讲二端口网络的等效、倒量和归一化
一、填空题:
1、若求一个网络的归一化,则它与原网络的性质(相)同。

2、两个电抗一端口网络互为倒量时,两个网络的性质(不)同。

3、两个结构不同的一端口网络,若在( 任何)频率时阻抗值都相等,则称这两个一端口网络的互为等效。

4、网络Za为Z b互为倒量条件是(ZaZ b = R2 ),其中(R2)为倒量常数。

5、电感系数的倒量是电容(系数),其值就等于原来的电感系数。

6、归一化频率或频率系数Ω=(ω/ω0 = f / f 0)。

阻抗归一化就是将网络中所有元件的(阻抗)都除以一个基准电阻值R。

7、倒量网络的一般规则:
(1)电路变换:串联电路的倒量网络是(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倒量网络是串联电路。

(2)元件变换:电感的倒量元件为电容,电容的倒量元件为电感,电阻的倒量元件仍为(电阻)。

8、在阻抗和频率同时归一化时,电感系数为(α)。

9、若两个网络进行等效时,两个网络的元件数(不)变。

11、若两个网络进行等效时,两个网络的性质(不)变。

12、两个阻抗分别为Za与Zb的一端口网络的彼此对R2互为倒网络的条件是( Za. Zb = R2),互为等效网络的条件是( Za = Zb )。

13、互为倒量的电抗一端口网络,其(电抗)曲线性质相反,既零点与(极
点)相反,感性与(容性)相反。

14、两个最简电抗一端口网络互为等效网络时,网络机构可以(不同),但元件数一定(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15、电抗一端口网络在电阻R0、频率ω0上归一化时,其单位电感L0=(R0 /ω0),单位电容C0=(1 /ω0R0)。

16、电抗一端口网络,其归一化网络和归一化倒量网络的阻抗互为(倒数)在归一化电路中,电感系数的倒量是(电容)系数,其值等于原来的(电感)系数;电容系数的倒数是(电感)系数,其值等于原来的(电容)系数。

二、判断题:
1、等效一端口网络就是在任何频率上输入阻抗都相同的网络。

(√)
2、等效一端口网络就是对外特性完全相同的网络。

(√)
3、等效一端口网络就是可以在电路中相互取代而不影响外电路工作状态的网络。

(√)
4、等效一端口网络就是将电抗曲线画在同一坐标图上时能够完全重合的网络。

(×

5、电感系数的倒量是电容系数,其值就等于原来的电感系数,电容系数的倒量是电容系数,其值就等于原来的电容系数。

(×)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等效?
答:所谓等效就是指在任何频率下网络的外部电气特性都相同。

2、什么是倒量?
答:所谓倒量是指在任何频率下网络的阻抗乘积都等于等于一个与频率无关的常数。

3、什么是归一化?
答:网络中所有阻抗同除以一个特定的参考电阻值,所有频率都除以一个特定的参考频率,从而达到简化阻抗数值、压缩坐标的目的的方法。

4、什么是反归一化?
答:在已知归一化电路及其元件值后,再计算最终实际电路的元件值;或是指
将归一化电路中的元件系数或归一化阻抗均用其实际的元件值或阻抗值标出,这一过程称为反归一化。

5、什么是阻抗同时归一?
答:使所有的频率、元件及阻抗值都分别变换成与之对应的频率系数、元件系数及归一化阻抗。

四、计算题:
1、 求右图的等效网络(查表)。

解:等效网络如下:
2
33f 2
33e 2
33d 2
3
3C 3
b 21b a A 21C C b 2
1L L a 2121+=
=
=+===++===
==
-- -F μ2
33C 1f C F μ233C 1d C 22
21+==′==′
-mH
33L L mH
33CL L 2221e ==′+==′
2、求右图的等效网络
(1) 求电抗曲线,阻抗公式,谐振点。

电抗曲线如下: 解:
(2)求其等效网络的结构和元件值。

(不查表)
a =2
b =6
c =9
d =3 C' 1=1/300uF L' 1=90mH C' 2=1/150 uF
(3)求其对R ²=100²Ω的倒量网络元件值。

Hz
9.11253f s /rad 68.70710L C 1
Hz 8.9188f s
/rad 02.57735L )C C (1
21
12011
2101ωω=∞====+=

F μ9R L C mH 033.0C R L mH 067.0C R L 2
11122
221=′=′′=′=′′=′=′′
3、求下图对R ²的倒量结构和写出元件关系。

倒量网络如下:
C 4=L 3/R 2 L 4=C 3R 2 C 5=L 1/R 2 L 5=C 1R 2 C 6=L 2/R 2 L 6=C 2R 2
4、网络如图
a )画出电抗曲线,写出阻抗公式及计算出谐振频率。

电抗曲线如下: 阻抗公式如下:
H
z 6164f H z
8
.3558f s
/rad 38729212ω
=
==∞00
b )求其等效网络的结构和元件值。

(不查表) 等效网络如下: 元件值如下:
c )求其对R ²=100²Ω的倒量网络元件值。

第3题
第4题
L 2
L 1
C
倒量网络如下: 元件值如下:
C 3=L 2/R 2=0.2 uF C 4=L 1/R 2=0.1 uF L 5=CR 2=10 mH
5、ωo=104
rad/s Ro=100Ω,求其归一化网络。

归一化网络如下:
元件值如下:
L 0=R 0/ω0=10 mH C 0=1/ R 0ω0=1 uF
α=L/L 0=0.1 β1=C/C 0=2 β2=C 2/C 0=1 β3=C 3/C 0=1/3
6、求下图的实际元件值。

m=0.5,ω0=104
rad/s, R 0=10³Ω。

解: L 0=R 0/ω0=100 mH C 0=1/ R 0ω0=0.1 uF
C 2=C 0(1-m 2)/m=0.15 uF C 1=m C 0=0.05 uF C 3=m C 0=0.05 uF
7、画出网络的Z 01、Z ∞1电抗频率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用曲线相加的画法)。

用负倒数的关系画出Y 01、Y ∞1的电纳曲线。

电纳曲线如下: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Y 01
Y ∞1
8、 求图示归一化的倒量网络。

归一化网络如下:
解:
9、求图示的倒量网络。

倒量网络如下:
解:
10、在衰减均衡器电路中,如图,试求出其一端口网络的倒量网络。

倒量常R 2=600
Ω。

倒量网络如下:
元件值如下: L 3=C 1R 2=10mH
C 3=L 1/R 2=2283.6PF L 4=C 2R 2=15mH
C 4=L 2/R 2=2090PF 11、已知网络2-6的结构及元件值如图。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图2-7是2-6的等效网络,求网络2-7的元件值。

网络图如下:
解:
a =C2/C1=4 b=a(a +1)=20 C=( a +1)2=25 D=5
C3=1/5 uF L3=CL1=250 mH C3=4/5 uF
(2)设ω0=2×104rad/s, R0=100Ω,试求出网络2-6的归一化网络。

(要求:画出网络图并标出元件值)
解:L0=R0/ω0=1/200 H C0=1/ R0ω0α1= L1/ L0=2 β1= C1/C0=2 β2= C2/C0=8
(3)取倒量常数R2=R02,求网络2-6的倒量网络。

(要求:画出网络图并标出元件值)
解:L´1=10 mH L´2=40 mH C´1=1 uf
一、问答题:
1.什么是二端口网络?
答:任何具有四个引出端子的电网络都称为二端口网络。

2、什么是输入端?输出端?
答:习惯上接等效电源的一侧称输入端,接等效负载的一端称输出端。

3、二端口网络的特点是什么?
答:有四个端子,具有四个变量U1、U2、I1、I2 ,可用六种基本方程形式,故有六种网络参数。

4、什么是串臂?
答:常用二端口网络中,串联在输出与输入端的臂,在п、L 和T型称为串臂。

5、什么是并臂?
答:并联在上、下两臂之间的臂称为并臂。

6、什么是斜臂?
答:在X 型网络中并联在上下两臂之间的臂称斜臂。

7、什么是直臂?
答:二端口网络中,串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的臂,在X 型中称直臂;在
桥T 型中称为直臂和跨臂。

8、什么是对称?
答:四端网络中,能按中心纵轴划分成构造对称的左右两部分的称为对
称网络。

9、什么是平衡 ?
答:四端网络中,能按中心轴划分成构造对称的上下两半的称为平衡网
络。

10、Y 12的意义是什么? 答:12Y =2
1U I |01 U 表示输入端短路时的转移导纳,单位为S 。

二、填空题: 1、按网络中是否含源分为:网络中含有电源,称为( 有源 )二端口网络。

2、Y 参数的特点,也是( 短路 )导纳法或( 测试 )法。

3、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是联系二端口网络( 输入 )端和( 输出 )端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式。

4、滤波器、( 衰减器 )、放大器、( 均衡器 )等具有两对端子连接于电源和负载间属于二端口网络。

5、网络中不含有电源,称为( 无源 )二端口网络。

6、联系二端口网络输入端口的( 电压 )与( 电流 )的关系式称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方程。

传输方程中自变量前的系数称为( T )参数。

7、网络参数仅决定于网络自身( 结构及各臂阻抗 ),与外电路( 无关 ),一般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四个网络参数中只有( 3 )个是独立的,对称二端口网络只有( 2 )个是独立的。

8、以输出端口电压与电流为( 因 )变量、输入端口电压与电流为( 自 )变量的传输方程称为(T )参数方程。

一般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AD-BC=( 1 ),
对称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A ( = )D 。

9、同一二端口网络,当传输方向改变时,T 参数矩阵中( A 11 )和(B 11 )对调位置,而( A 12 )和( A 31 )位置不变。

10、T
反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及T 反参数( )。

三、计算题:
1、 根据给定的网络写出Z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Z
参数方程:22122221211I Z I Z V
I Z I )Z (Z V +=+=+ 2、 根据给定的网络写出Y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Y 参数方程:22121111
22111111V Z Z Z Z V Z I V Z V Z I ++=+= 3、 根据上图的网络写出T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T 参数方程:)I (V
Z I )I (Z V )Z Z 1(V 222122122
11 -+=-++=
一、问答题
1、 何谓链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一个四端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另一个四端网络的输入端口相连叫做四端网络链式联接;使用A 参数计算方便;方法是各单元A参数矩阵的乘积即为复合四端网络的A参数矩阵[A]=[A'][A'']…
2、 何谓并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输入端与输入端并接,输出端与输出端并接,称为并接.
用Y参数方便.
关系式为:[Y]=[Y']+[Y'']…
3、何谓串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串联连接称为串接。

4、何谓正规联接?
答:联接后每个分网络必须满足端口条件(即从端口流入的电流等于从端口流出的电流)称为正规联结。

二、填空题:
1、二端口网络串接时,总网络的Z参数矩阵等于被连接网络的Z参数的矩阵相加,且与方向( 无 )关。

2、只要是平衡与平衡二端口网络的并联,它们并联后总的导纳参数矩阵相加,且与方向( )关。

3、并接网络的( Y )参数矩阵相加,串接网络的( Z )参数矩阵相加,链接网络的( A 或T )参数矩阵相( 乘 )
4、两个二端口网络匹配连接它们总导纳参数是[Y]=[ Y ’ ]+[ Y ” ]。

5、T 参数矩阵可用Z 参数表示为(⎥⎦
⎤⎢⎣⎡D T A c 11 ),Y 参数关系为( ⎥⎦
⎤⎢⎣⎡--A T D B 11 )。

6、二端口网络最基本的联接方式有( 串 )、( 并 )和( 链 )。

7、一个二端口网络的( 输出 )端口与另一个二端口网络的( 输入 )端口相连接,这种联接方式称为链式联接,链式联接网络的特点是,两个网络在联接端口的电压、电流对应( 相等 ),链式联接的复合二端口网络的T 参数矩阵等于组成其各单元二端口网络T 参数矩阵的( 乘积 )。

三、计算题:
1、求理想变量器的传输参数T 。

[]⎥⎥⎦⎤⎢⎢⎣
⎡=⎪⎩
⎪⎨⎧==n 100n T I n 1I V V 212
1n 2、1--1′端口接负载,2--2′端口接信号流源时,求该网络的正向传输矩阵 T 22′=?
[][][]⎥⎥⎦
⎤⎢⎢⎣⎡='''=n zn n T T T 01
3、将复杂网络等效成
T 型网络。

Z 1=25Ω Z 2=12.5Ω Z 3=25Ω
4、分别用直接列方程法和测试法(既根据T 参数物理意义)求图3-2二端口网络的T 参数矩阵。

[][][]
[]⎥⎥⎥⎥⎦
⎤⎢⎢⎢⎢⎣⎡=''''''=353131635T T T T
习 题 五 一、判断题:
1、任意二端口网络来讲影像阻抗就是一个与频率无关常数。

( × )
2、信号能在电路上传输的过程中,阻抗的大小和性质是由电路决定的。

电路变了,即电路结构或元件值变了,反映出来的阻抗也会发生变化。

( × )
3、若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必须满足在电路的某一点处往两个方向看进去的阻抗都相等,即阻抗匹配。

( √ )
4、匹配传输就能使信号传输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

( √ )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5、当网络输入端开路,这时的输入端阻抗叫开路输入阻抗。

( × )
6、影像阻抗定义:当选择二端口网络两侧所接负载阻抗适当,使两侧输入阻抗各等于其同侧的负载阻抗时,这时的输入阻抗为输入阻抗,即影像阻抗。

( × )
7、在一个阻抗为Z L 的传输通路中,要插入一个影像阻抗Z C 等于Z L 的对称二端口网络,可以使负载阻抗与网络匹配链接。

( × )
8、对于两个阻抗分别为Z L1和Z L2的传输通路,如果插入一个不对称二端口网络,而它的阻抗Z C1和Z C2分别等于Z L1和Z L2,这时也可使传输通路与二端口网络达到阻抗匹配。

( √ )
9、几个二端口网络链接时,总网络的影像阻抗,就是第一个二端口网络输入端影像阻抗和最后一个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端影像阻抗。

( × )
10、对称格型二端口网络的影像阻抗 。

( ×

二、问答题: 1、什么是影像阻抗? 2、什么是阻抗匹配?
3、什么是开、短路阻抗?
4、什么是网络的匹配链接?
5、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对称及不对称网络达到影像匹配?
三、计算题:
1、求下图T型网络的(1)影像参数Zc1,Zc2,(2)负载为3Ω时的输入阻抗Zi1=?。

(1) Ω3Z Z Z Z 1012C 1C ===∞
(2) [][]Ω3)3
636(46)3636(46Z 1i =+⨯+++⨯+= 2、已知如下两个网络链接:(1)试分别写出两个网络的T参数矩阵。

(2)求出链接网络的T参数矩阵。

(3)说明两个网络是否是影像阻抗匹配链接。

2
1C
Z Z Z =第1题 第2题
3、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网络链接。

(1)试分别写出两个网络的T 参数矩阵。

(2)求出总链接网络的T 参数。

(3)说明两网络是否为影像匹配链接。

4、一个二端口网络如下图所示,试求:
(1) 当Z L =3Ω时,V 1=1V 时I 1,V 2,I 2值。

I 1=1/4 A I 2=1/12 A V 2=1/4 V
(2)当Z L =∞时,V 1=1V 时,V 2=?
I 1=0.22 A V 2=0.41 V
(3)当Z L =0时,V 1=1V 时,I 2=?
I 1=0.36 A I 2=0.32 A
(4)当Z L =4Ω时,该网络11ˋ端口的影像阻抗为多少?
Z L =4Ω时 Z c2=3Ω
5、选择题:(1) 下面衰耗器的影像阻抗为:(a )
(a) Zc 1=Zc 2=75Ω
(b) Zc 1=Zc 2=600Ω
(c) Zc=58.4Ω
(d )Zc 1=150Ω、Zc 2=600Ω
6、两个电阻网络如图,已测得开短路阻抗如下: N 1:Z 01=200Ω, Z ∞1=800Ω, Z 02=150Ω
N 2:Z 03=200Ω,Z ∞3=450Ω,Z ∞4=450Ω
试求:N 1和N2链接后合成网络的影像参数。

Ω=Ω=30040021C C Z Z
7、T 型二端口网络如图所示,(1)求它的影像参数。

第3题 第4题
)Z Z Z Z Z Z Z Z Z Z Z C C 212
121110121)((+++
===∞ (2)请用定义验证你所求的影像阻抗的正确性。

(3)画出它的等效的格型电路。

第六讲 电平
一、问答题:
1.什么是二端口网络?
答:任何具有四个引出端子的电网络都称为二端口网络。

2、什么是输入端?输出端?
答:习惯上接等效电源的一侧称输入端, 接等效负载的一端称输出端。

3、二端口网络的特点是什么?
答:有四个端子,具有四个变量U 1、U 2、I 1、I 2 ,可用六种基本方程形式,
故有六种网络参数。

4、什么是串臂?
答:常用二端口网络中,串联在输出与输入端的臂,在п、L 和T 型称为串臂。

5、什么是并臂?
答:并联在上、下两臂之间的臂称为并臂。

6、什么是斜臂?
答:在X 型网络中并联在上下两臂之间的臂称斜臂。

7、什么是直臂? 第6题 第7题
答:二端口网络中,串联在输出端和输入端的臂,在X 型中称直臂;在
桥T 型中称为直臂和跨臂。

8、什么是对称?
答:二端口网络中,能按中心纵轴划分成构造对称的左右两部分的称为
对称网络。

9、什么是平衡 ?
答:二端口网络中,能按中心轴划分成构造对称的上下两半的称为平衡

络。

10、Y 12的意义是什么? 答:12Y =21U I |01
U =11¹端短路时22¹端的转移导纳。

单位为S 。

二、填空题:
1、按网络中是否含源分为:网络中含有电源,称为( 有源 )二端口网络。

2、Y 参数的特点,也是( 短路 )导纳法或( 测试 )法。

3、二端口网络的基本方程是联系二端口网络( 输入 )端和( 输出 )端的电压、电流的关系式。

4、滤波器、( 衰减器 )、放大器、( 均衡器 )等具有两对端子连接于电源和负载间属于二端口网络。

5、网络中不含有电源,称为( 无源 )二端口网络。

6、联系二端口网络输入端口的( 电压 )与( 电流 )的关系式称为二端口网络的传输方程。

传输方程中自变量前的系数称为( T )参数。

7、网络参数仅决定于网络自身( 结构及各臂阻抗 ),与外电路( 无关 ),一般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的四个网络参数中只有( 3 )个是独立的,对称二端口网络只有( 2 )个是独立的。

8、以输出端口电压与电流为( 因 )变量、输入端口电压与电流为( 自 )变量的传输方程称为( B )参数方程。

一般的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AD-BC=( 1 ),对称无源线性二端口网络A ( = )D 。

9、同一二端口网络,当传输方向改变时,T 参数矩阵中( A )和(D )对调位置,而(B )和(C )位置不变。

10、T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221I B V A V +=,221I D V C I +=)及T 参数
([]=D C B
A T )。

三、计算题:
4、 根据给定的网络写出Z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Z 参数方程:22122221211I Z I Z V
I Z I )Z (Z V
+=+=+
5、 根据给定的网络写出Y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Y 参数方程:22
121111
221
1
11
1
1V Z Z Z Z V
Z I
V Z V
Z I
++=+= 6、 根据上图的网络写出T 参数表示的传输方程。

解:
T 参数方程:)I (V
Z I
)I (Z V )Z Z 1(V
222
1
22122
11 -+=-++=
一、问答题
3、 何谓链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一个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端口与另一个二端口网络的输入端口相连叫做二端口网络链式联接;使用T 参数计算方便;方法是各单元T 参数矩阵的乘积即为复合二端口网络的T 参数矩阵[T]=[T '][T '']…
4、 何谓并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输入端与输入端并接,输出端与输出端并接,称为并接.
用Y参数方便.
关系式为:[Y]=[Y']+[Y'']… 3、何谓串接?用什么参数计算方便?怎样计算? 答: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串联连接称为串接。

4、何谓正规联接?
答:联接后每个分网络必须满足端口条件(即从端口流入的电流等于从端口流出的电流)称为正规联结。

二、填空题:
1、二端口网络串接时,总网络的Z参数矩阵等于被连接网络的Z参数的矩阵相加,且与方向( 无 )关。

2、只要是平衡与平衡二端口网络的并联,它们并联后总的导纳参数矩阵相加,且与方向(无 )关。

3、并接网络的( Y )参数矩阵相加,串接网络的( Z )参数矩阵相加,链接网络的( A 或T )参数矩阵相( 乘 )
4、两个二端口网络匹配连接它们总导纳参数是[Y]=[ Y ’ ]+[ Y ” ]。

5、T 参数矩阵可用Z 参数表示为
,Y 参数关系为。

6、二端口网络最基本的联接方式有( 串接 )、( 并接 )和( 串并链 )。

7、一个二端口网络的( 输出 )端口与另一个二端口网络的( 输入 )端口相连接,这种联接方式称为链式联接,链式联接网络的特点是,两个网络在联接端口的电压、电流对应( 相等 ),链式联接的复合二端口网络的T 参数矩阵等于组成其各单元二端口网络T 参数矩阵的( 乘积 )。

三、计算题:
1、求理想变量器的传输参数T 。

2、1--1′端口接负载,2--2′端口接信号流源时,求该网络的正向传输矩阵 T 22′=?
3、将复杂网络等效成T 型网络。

Z 1=75Ω Z 2=12.5Ω Z 3=75Ω
4、分别用直接列方程法和测试法(既根据T 参数物理意义)求图3-2二端口网络的T 参数矩阵。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习 题 五
一、判断题:
1、任意二端口网络来讲影像阻抗就是一个与频率无关常数。

( × )
2、信号能在电路上传输的过程中,阻抗的大小和性质是由电路决定的。

电路变了,即电路结构或元件值变了,反映出来的阻抗也会发生变化。

( × )
3、若在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必须满足在电路的某一点处往两个方向看进去的阻抗都相等,即阻抗匹配。

( √ )
4、匹配传输就能使信号传输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

( √ )
5、当网络输入端开路,这时的输入端阻抗叫开路输入阻抗。

( × )
6、影像阻抗定义:当选择二端口网络两侧所接负载阻抗适当,使两侧输入阻抗各等于其同侧的负载阻抗时,这时的输入阻抗为输入阻抗,即影像阻抗。

( × )
7、在一个阻抗为Z L 的传输通路中,要插入一个影像阻抗Z C 等于Z L 的对称二端口网络,可以使负载阻抗与网络匹配链接。

( × )
8、对于两个阻抗分别为Z L1和Z L2的传输通路,如果插入一个不对称二端口网络,而它的阻抗Z C1和Z C2分别等于Z L1和Z L2,这时也可使传输通路与二端口网络达到阻抗匹配。

( √ )
9、几个二端口网络链接时,总网络的影像阻抗,就是第一个二端口网络输入端影像阻抗和最后一个二端口网络的输出端影像阻抗。

( × )
10、对称格型二端口网络的影像阻抗。

( × )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影像阻抗?指导书P 19
第4题
2
1C
Z Z Z =
2、 什么是阻抗匹配?指导书P 19
3、 什么是开、短路阻抗?指导书P 19
4、 什么是网络的匹配链接?指导书P 19
5、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对称及不对称网络达到影像匹配?
答:可以接一个不对称的二端口网络,使它的输入端的阻抗与前一网络的输出阻抗相等。

并使它的输出阻抗等于后面网络的输入阻抗值。

(答案不唯一)
三、计算题:
1、求下图T型网络的(1)影像参数Zc1,Zc2,(2)负载为3Ω时的输入阻抗Zi1=?。

(1)
(2)
2、已知如下两个网络链接:(1)试分别写出两个网络的T参数矩阵。

(2)求出链接网络的T参数矩阵。

(3)说明两个网络是否是影像阻抗匹配链接。

5、 如图所示已知两个网络链接。

(1)试分别写出两个网络的T 参数矩阵。

(2)
T 参数。

(3)说明两网络是否为影像匹配链接。

答:是匹配链接(说明略)。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4、一个二端口网络如下图所示,试求:
(2) 当Z L =3Ω时,V 1=1V 时I 1,V 2,I 2值。

I 1=1/4 A I 2=1/12 A V 2=1/4 V (2)当Z L =∞时,V 1=1V 时,V 2=?
I 1=0.07 A V 2=0.283 V (3)当Z L =0时,V 1=1V 时,I 2=?
I 1=0.292 A I 2=0.18 A
(4)当Z L =4Ω时,该网络11ˋ端口的影像阻抗为多少? Z L =4Ω时 Z c2=3Ω
5、选择题:(1) 下面衰耗器的影像阻抗为:(a ) (a) Zc 1=Zc 2=75Ω ( √ )
(d) Zc 1=Zc 2=600Ω (e) Zc=58.4Ω
(d )Zc 1=150Ω、Zc 2=600Ω
6、两个电阻网络如图,已测得开短路阻抗如下:
N 1:Z 01=200Ω, Z ∞1=800Ω, Z 02=150Ω N 2:Z 03=200Ω,Z ∞3=450Ω,Z ∞4=450Ω
试求:N 1和N2链接后合成网络的影像参数。

Ω300Z Ω400Z 4C 1C ==
(解此题时,要先证明网络是匹配链接的)
7、
T 型二端口网络如图所示,(1)求它的影像参数。

(2)请用定义验证你所求的影像阻抗的正确性。

(3)画出它的等效的格型电路。

第4题
第6题
第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