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背后的中小企业新气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UMN·专栏专论
2021
32
北交所聚焦“专精特新”背后的中小企业新气象
刘艳
青年学者,知名财经评论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万人瞩目的北交所自发布成立消息以来,关于北交所的政策配套和开始筹备就进入了持续“加速度”的阶段,市场参与各方纷纷吹响“集结号”。
根据中国证监会今年9月2日发布的公开信息及中国证监会今年9月3日发布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北交所将重点立足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北交所的整体定位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它的制度设计,包括企业上市的门槛,会更加地贴合发展中的这些中小企业。
自2018年以来,全国共有4921家企业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升级之后的北交所,将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融资的主阵地。
北交所有望更加彻底地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难题
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为实现经济长期去杠杆,大力发展股权融资市场是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多项资本市场改革,包括科创板开板及注册制试点、创业板注册制试点、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等。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
文/刘艳
中小企业主阵地,意味着我国股权融资改革进一步深化。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由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区域性股权市场、新三板、沪深交易所组成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架构,在促进融资便利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体,但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次北交所改革将致力解决这一问题。
未来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新三板将形成
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量大,融资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小企业对科技创新、促进就业
的影响大。
从中小企业在全国的占比来看,其数量占在我国企业总数的99.8%,其提供的城镇就业占比80%,进行的科技创新占比为70%,创造的GDP 占比超过60%,上缴税收超过50%。
北交所精准定位于支持创新性中小企业发展,其设立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支持创新性中小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经济,并且复苏尚需时日。
而新冠肺
专栏专论·COLUMN
2021
33
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提供系统化的特别是直接的融资支持和安排,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交所的设立将有效完善政策制度,持续提升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质效。
北交所对促进科技创新、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不可限量,拉动经济增长。
北交所效率提升
不忘严把企业上市质量关
一方面,到今年9月有多达16家拟转层IPO 的排队企业通过了挂牌委的上会审核,10家已过会企业获得了证监会的公开发行核准。
但另一方面,10月12日包括金居股份、易景环境、同华科技、环宇建科在内的4家计划登陆精选层的拟IPO 企业悉数被宣布终止审查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启动审核程序以来,同一天终止企业最多的一次。
这意味着精选层在审查效率加快的同时,对拟转层挂牌的项目维持了从严审核状态,甚至可能愈发严格。
4家企业同一天突然终止,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北交所肯定会严格把控上市审核的尺度,不会允许企业带“病”上市,这是一样的要求。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未来的正确发展姿势已经可以从北交所门槛要求上得到答案,应该是在保有财
务指标的基础上,企业应把合规摆在头等重要位置,而且应尽早进入合规,唯有如此,方能更快更好的IPO。
北交所的“加速度”和聚焦服务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体现了监管层希望助力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
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将助力共同富裕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促进就业,就是促进共同富裕,北交所的成立有助于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为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安排。
这必将全面激发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北交所的市场定位,就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在中国面临产业体系升级的大背景下,北交所的设立,为“专精特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目的十分明确。
北交所上市的标准整体沿用新三板精选层的标准,不管是对市值的要求,还是对净利润的要求,北交所的上市标准都是显著低于现行的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标准的,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不难实现的。
经历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剧烈震荡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基本恢复并保持良好运行态势。
各国各地区监管机构纷纷采取积极
措施,加强制度工具创新,助力强化融资服务。
以北交所为代表,一系列体现监管弹性和温度的政策措施陆续落地,为中国经济率先恢复正增长提供了重要助力。
总结起来,北交所的成立,就是为了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新三板目前由基础层、创新层和精
选层构成。
基础层的公司可以进入创新层,创新层的公司有机会进入精选层,也就是在北交所上市。
北
交所还实行转板机制,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到沪深交易所继续发展。
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北交所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纽带,打通了中小企业从初创到沪深交易所的上升通道。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种上市通道,那些初创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因为风险投资有了更多的退出途径,才敢更放心的投资那些创新性企业。
证券化门槛降低,意味着企业的“外部资源”在被重新定价,市值是企业最大的战略资源之一,这会导致是谁有更大战略格局,谁就能撬动更大资源杠杆。
这种资源潜力的定价重固,意味着企业的资金调动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都在重构,在这个潜能激发的过程中,企业都需要有新的战略格局去争取新的资本支持,这意味着企业的咨询需求会伴随放大,尤其是战略升级,业绩增长,营销定位,数字化转型,甚至是市值管理。
总之,北交所的成立,对于创新性中小企业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孵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