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古井》一课教学片段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古井?一课教学片段
赏析
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
——?古井?教学片断评析
乙同学:我想说,我找到了阅读的金钥匙。
师:老师祝贺你,也祝贺所有找到金钥匙的同学。
丙同学,还坚持自己的意见吗?你认为最后一句是中心句吗?
丙同学:最后一句是中心句,但我还是要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这句话也是中心句。
师:丙同学已经会背这句话了,可见你是非常喜欢这句话的。
同学们,这句话到底是不是中心句呢?我们还是学习之后再下结论吧。
谁来读这句话。
丙同学:和我意见一样的同学,我们一起读吧。
五位同学齐读: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师: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老师,你让我们都来读,是不是想告诉我们,这句话也是中心句吧。
师:你可以这样推测,但你只有通过读一读,想一想,亲自去感受,才算真正读懂了这句话。
〔学生能大胆质疑,也能自己去解决问题。
去揣摩老师的心
思也是儿童天性的自然流露,老师巧妙的引导和鼓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自信心。
〕
师:谁读懂了这句话?
生:[很多同学在沉思]
丙同学:我认为这句话是讲古井像一位母亲,用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师:你能用缩句的方法来尝试,说明你很爱动脑筋。
这句话真的不好理解,大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好不好?
生:我知道,“哺育〞有喂养的意思,联络课文,想一想,哺育就是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喂养儿女,儿女就一天天长大了。
但我觉得哺育可能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生:我查了词典,“哺育〞有喂养的意思,还有养育的意思,这就和最后一句“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意思是一样的。
可是作者为什么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呢?〞
师:你能联络上下文来理解重点词
,这个方法很好,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络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母亲如何养育儿女来讨论讨论。
生: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儿女,古井为乡亲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生命的泉水,古井从不向乡亲们索取什么东西的品格也影响着乡亲们,所以,作者把古井比作母亲。
生:两位老人用水困难,但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这说明乡亲们都非常关心两位老人,而且心甘情愿,从不要报酬。
这说明乡亲们受古井的影响很大。
古井的教育方法很好,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生:温情的母亲从不训斥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古井也是一样,它不会说话,只会向乡亲们奉献泉水,古井多像温情的母亲啊!
师:同学们和作者想到一起了。
在作者眼里,古井就像温情的母亲一样,只讲奉献,从不索取。
它用崇高的品格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
这个形象的比喻句,包含着作者对古井的热情赞美和深深的依恋。
你们喜欢这句话吗?喜欢这句话的背给同学听。
〔生动的情感体验最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老师引导学生联络情感积淀丰厚的生活实际,学生认知和情感的闸门豁然开启,字里行间浓郁的思乡爱乡情怀溢满学生心田,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
师:会背的举手。
请大家一起背诵这句话。
生: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师:同学们读懂了这句话,也会背这句话。
它是课文的中心句吗?为什么?
丙同学:它是中心句。
这个比喻句和最后一句一样包含两层
意思。
一是讲古井像母亲一样提供乳汁般甜美的泉水,二是讲古井像温情的母亲一样,用无声的行动影响乡亲们。
师:我要特别表扬丙同学,丙同学不仅找到中心句这把金钥匙,还找到了比金钥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独立考虑。
有了它,我们才能真正开启智慧的宝库。
〔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独立考虑,得到赞扬的是“一个〞,受到鼓励和鞭策的是“每一个〞。
这是对新课程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开展〞这一核心理念的生动诠释。
〕
总评:
这那么教学片段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表达“自主、自信、享受学习快乐〞的教学理念。
老师始终与学生平等对话,问题来自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英勇者独立考虑。
课堂上看不见老师的权威讲解,处处表达的是学生充分考虑,自由表达,自我否认,自我校正,自己总结归纳。
在这样民主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心灵自由放飞,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学习。
老师以“寻找阅读金钥匙——找中心句〞为切入点,创设问题情境。
这使学生的探究空间更广阔,畅想更丰富。
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得到培养,生动的个性张扬的课堂场面取代了老师繁琐提问、乏味分析及学生被动问答、主
体失落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