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外酒精及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导致的,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1]。

现代医学主要使用胰岛素增敏、调血脂药物、肝细胞保护剂等药物或肝移植进行治疗,但目前尚无特效药。

中医治未病理念从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角度入手,通过中医预防及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及传变[2]。

本研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探究其应用效果,取得一定结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49.48±10.37;脂肪肝严重程度:轻度5例、中度24例、重度11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91±11.01岁;脂肪肝严重程度:轻度7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疗指南》[3]者;②年龄18~65岁;③患者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肝炎病毒、药物、妊娠导致的脂肪肝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精神障碍或无法正常沟通者。

1.3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生产厂家:天津天士力圣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99)治疗,105mg/次,3次/天,持续治疗12周,同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干预措施:(1)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加强认知干预,了解脂肪肝的发展及和转归;(2)情志干预:通过与他人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保持患者五志调和,防止情志因素导致肝气郁
结;(3)饮食干预:合理饮食,选用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膳食,食物应多样化;(4)运动干预:选择能够锻炼全身体里及耐力的低强度运动,比如慢跑、散步、太极拳、游泳等;(5)药物干预:选择疏肝、健脾、理气、祛瘀等的方剂,常见的有逍遥散、二陈汤、四逆汤、平胃散等经验方或经方化裁。

1.4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按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中将临床疗效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主症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次症精神萎靡、夜尿频繁、下肢浮肿、动则气短、发槁齿摇,主症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记为0、2、4、6分,次症按无症状、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

;(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

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

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2.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李红梅,周玲玲,李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医治未病理念。

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水平。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及肝功能。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理念;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7-1027-02
研究组对照组n
40
40
临床
痊愈
7(17.50)
3(7.50)
显效
20(50.00)
13(32.50)
有效
11(27.50)
16(40.00)
无效
2(5.00)
8(20.00)
临床
有效率
38(95.00)
32(80.00)
1027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
者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x±s,分)
2.3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ALT、AST、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两组ALT、AST、GGT水平比较(-x±s,n=40)
3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医学中属于“肝癖”“胁痛”范畴,“治未病”理念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主张通过饮食调理、精神调养、功法针药等方法达到阴阳平衡状态,进而对控制疾病、利于其转归[6]。

“治未病”理念源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丰富逐渐成为较为系统的中医防治原则。

在本研究使用的“治未病”理念中,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情志、饮食、运动、药物等干预。

其中健康教育能够加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患者行为,可提高临床疗效。

从祖国医学中可看出,情志失调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可致病,也可治病。

且肝属木,喜调达,主疏泄和调畅气机,肝脏疏泄失常则气机不调,气血输布障碍,诱发疾病。

脂肪肝发病初期大多为脾虚肝郁证,其主要病机为情志所伤导致肝气郁结。

因此本研究中通过与他人倾诉、转移负性情绪等方法调节情志,对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为长期使用过量脂肪、糖分导致发病,中医学中也有“肝之积,曰肥气”[7]。

因此患者需在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

研究显示,合理运动能够改善脂肪肝患者尿动力学、降低肝脏甘油三酯含量,抑制脂肪在肝脏中聚集,逆转肝纤维化,进而恢复肝功能[8]。

《吕氏春秋》中的“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也说明了运动的重要性[9]。

运动能够使患者正气充盈,御邪气于外,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

因此本研究中,治疗后,给予“治未病”理念的研究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两组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两组治疗方法应用效果均良好,另一方面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导致差异显示不明显。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理念能够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陆炎,李小英.代谢性核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探索与思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9(1):6-8.
[2]宋和平,曹烨民,郭义,等.《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中药茶调理偏颇体质的一致性测评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9,32(7):76-79.[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0,19(3):1-3.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2):155-158.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黄怡寒.中医治未病结合康复护理对脂肪肝患者的护理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3):102-105.
[7]费亚军,费璇.水穴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及对肝脏CT值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2):56-59.[8]张清,杨永和,罗和平.针灸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2):186-187.[9]杨栓柱,薛竹,尹薇,等.运脾化浊颗粒治疗胃热脾困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4):12-16.
收稿日期:2021-01-22
研究组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中医症候积分(分)
12.24±3.92
6.75±2.33
11.89±3.66
8.51±3.04
研究组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治疗前
治疗12周后
ALT(U/L)
96.33±21.51
35.51±11.03
95.78±22.36
41.76±14.54
AST(U/L)
89.13±21.01
25.48±12.74
87.86±22.39
33.96±14.28
GGT(U/L)
110.02±25.37
28.16±11.81
109.67±24.13
36.59±13.27
勘误
本刊于2021年32卷第3期发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高龄剖宫产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论文。

作者冯春英,单位应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特此说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编辑部1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