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汉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务行业的口号,“为顾客提供 方便”,外国留学生理解成有厕所为顾客 服务。 中国人请客时很客气很谦虚,明明是 丰盛的酒席,却对客人说:“请大家吃顿 便饭。”外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如此 丰盛的“便饭”,便竖起大拇指赞美道: “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出,全桌人 顿时没有了胃口。
汉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多少?
语序是汉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主格、宾
格;施事者、受事者;修饰、被修饰等语法关 系基本上是通过它来实现的,它具有强制性。
猫捉老鼠——老鼠捉猫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①一个词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其语意也就不同。 就地取材。 动词 好,就来。 副词 就这个问题来说 介词
英 语 、 这是昨天来看你的那个男人。 This is the man who came to see you yesterday. 汉 汉语中的定语只能放在名词 语 你正在读什么呢? 中 What are you reading? 前面 英语里形容词短语和从句作 语 定语基本上都要放在所修饰 序 他一句话也没说。 的 He didn’t say anything. 名词的后面 不 同 在特指疑问句中,英语的疑问词要前移到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 日之繁华,以今日常新的自然景物 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表现今昔 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法与前诗 不尽相同。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 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 有时(过去、现在和将来)、态(主动、 被动)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 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 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 这些特点,使诗句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 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 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句首,汉语的疑问词则不需要移动。
某公司年终总结报告: 存在问题 : 好喝酒 寻找原因: 酒好喝 改正措施: 喝好酒
②语序不当,会造成语病,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作用。
品味练习一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外国人在中国学中文4件令人喷饭事.
1.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 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 两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2.中国太奇妙了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 “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 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今天的近 500 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 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 近800所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 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在德国,将汉语纳入许多州的中学会考科目。 据统计,全球100个国家有超过2500 余所大 学在教授汉语,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 3000 万。
小结:
什么原因导致外国人说错汉语?2-3页


1、声调 2、词语搭配 3、量词

含蓄委婉
(一)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P4-5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ē é ĕ è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的语言。 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上跑 着 步。 3、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 着 架。 4、我昨天感冒了,老流 着 鼻涕。 5、吵架过后,他请求我原谅 了 他。 6、我很小就发现 了 我喜欢中国。 7、我在大学学习时打 过 乒乓球。 8、来中国后我一次也没有回 过 日本。
汉语句子中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通 过虚词表示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老外学汉语
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 国男生吃饭。一名中国同学说:“我出 去方便一下。”外国学生不解其意,中 国学生告知:方便就是上厕所。这位外 国学生记住了。一天,一名女生说: “希望到你方便的时候,我到你这里来 做客。”留学生听后,立即摆手说: “不,不!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在 我方便的时候不要来。”
春秋
——雅言 ——通语

明 辛亥革命后 新中国成立后
——官话
——国语 ——普通话
下面句子有多少种读法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本课知识点: 1、什么是汉语? 2、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
我们的母语----汉语(定义)
广义: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狭义: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语言。
练习1、用“不”、“没”填空,总结使用规律
(1)来中国以前我 没 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 没 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 不 感兴趣。 不 不 (4)他的哥哥以前 抽烟、 喝酒。
小结:表示已发生的情况用“没”, 表示经常性的情况用“不”。
练习2、用“还是”、“或者”填空,总结使用规律
阅读文本说说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1)他不懂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2)他不懂汉语的词语搭配。
(3)他不会运用汉语的量词 。
关于“东西”
一位自命为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 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 称为‘东西’,例如桌椅、电视机……。 但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 如虫、鸟、兽、人……所以,你和他都 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
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变化
2、虚词重要而丰富
3、语序的作用重要
call calling called has called had called
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
call——打电话
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在这个村子里住着一对老夫妻。 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吃过榴莲。 例如: 1、他们正吃 着 饭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二)现代汉语词汇的 特点
例:民 不 畏 死,奈何 以 死 惧 之?
百姓 不 怕死,以 死 来 威胁 他们 又 有 什么 用呢?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重叠构词 爸爸 、妈妈、 爷爷 、轻轻 、慢慢、 刚刚…… 派生构词 老虎 、兔子 、馒头、 第一 、盖儿…… 复合构词 缩小 、劳动、 足球 、计算机、 图书馆……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three bikes 三辆自行车 ;ten pens 十支钢笔 他不同意啊!他不同意吗?他不同意了。
“东西”
1、方位名词:东边,西边 2、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3、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例如:
(1)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带有贬斥、责骂的意味。
张三不是个东西。 李四是个什么东西?
(2)“东西”前再加上感情修饰词语,则修辞色彩更为丰 富。
你这狗东西。 贬斥意味 这老东西活得不耐烦了。 厌恶色彩 你这鬼东西,尽跟我捣蛋 诙谐、戏谑意味 这小东西讨人喜爱。 怜悯、爱惜色彩
语言习惯
各民族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搭配, 我们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外 语学习中。如练习三。
“白”在英语里象征圣洁,用于婚礼,在 汉语里却是悲痛,用于葬礼;
“红”在英语里多与流血、战争、恐怖等 有关,在汉语里却是喜庆、欢乐等褒义 的象征。
作为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国语言文字 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风雨之后,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有 着“霸权”称号的英语语种的严峻挑战。不少的专家都说过:过 去不识汉字是文盲的话,那么今后不懂英语的人就是新的文盲。 而我认为英语固然重要,但汉语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语言,也是 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它的一个字里面就可能蕴藏着一句话或一 个故事,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只有汉语才能称得上是学无止境, 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可以与汉语的博大和精深相比,如果丢弃了 母语、冷落了母语,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 成为千古罪人。 以后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汉语。文言文太简 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 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 刻甲骨文,论文名字就叫做“论三个代表”,到了考听力的时候 全用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听两遍,《菊花台》只能听一遍。 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说话最正常的语速。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着重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 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 之荒凉,转出新意,写人事的变化, 盛衰的无常。四组镜头的景色转换, 展示出诗歌的朦胧之美。
(9) 你用汉语 用英语讲都可以。 或者 (10)他每天晚上十一点钟 或者 一点才睡觉。 (11)你喝点什么?啤酒 可乐? 还是 (12)你们是明天回国 后天回国呢? 还是 小结:一般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 疑问句中要用“还是”
汉语有一部分虚词的用法要受到句子类型的限制, 比如“或者、还是”就是这样。 外国人在使用这些虚词时,常常忽略句式的区别。
3.各种各样的“汁” 有一次,专考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托福”试卷上出现 了一道填空题:“绞尽___汁”。 试卷收上来,答案多种多样,如:“绞尽墨汁”; “绞尽果汁”;“绞尽汤汁”; 老师在后来评讲试卷时,对这批未来的来华留学生说: “你们真是‘绞尽脑汁’也没写出‘绞尽脑汁’。”
4.处处都漂亮 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是自 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 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 哪里!”不料,这位朋友却吓了一大跳!想不到笼统地 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举例说明,于是便用生硬 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 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