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院导师介绍【可编辑范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导师介绍
一:最热门,最难考,最著名的导师(排名不分先后,编号为了方便看)
1:赵元超
设计院导师中最著名的导师。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张锦秋大弟子。

设计多为省级,市级公建,政府项目。

在西北院有自己的事务所,他的学生研二在他所里实习。

一般他的研究生大部分是保研的和萃英计划学生,通过正常考研能上的每年能有一两个。

代表作品: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自然博物馆,西安市行政中心
担任职务
①、中国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
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分会副主任
③、建设部《新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编委
④、陕西省建筑师分会理事长
作品:
杨凌国际会展中心2002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
2002 年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2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陕西省图书馆2003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3年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4 年国家铜奖
陕西省自然博物馆2003 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一等奖
西安交大科技园2003 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二等奖
西安国际展览中心2003年度中建总公司优秀项目
2000 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一等奖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楼2005 陕西省一等奖
2003 年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陕西省妇女儿童培训活动中心1996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二等奖
2008 年西安市行政中心总设计师
2:刘克成
刘老师喜欢有个性有想法的优秀学生。

和赵总一样,一般他的研究生大部分是保研的和萃英计划学生,通过正常考研能上的每年仅有极少。

建大校内最著名的导师。

2012 年入选中国当代百名建筑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院长.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

刘克成教授为我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后起之秀,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内形成了较为广泛地影响,是我国在该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代表作品:大唐西市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设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钟楼世纪金花下沉广场里面的星巴克咖啡馆。

3:屈培青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2004 年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4年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评定为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2008 年被聘为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2004 年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 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0年任厦门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编者注:报考屈总的学生假若没考上建大,可试着努力调剂到华侨大学争取做他的研究生。

屈总对手绘要求极高,你的作品必须让他眼前一亮,不过也有幸运的学生就是正常考试规则没在考前找过他没看过手绘最终录取,那是幸运,没报满(报考他的人过复试的不够)出现的情况,不是手绘很强的还是不要抱侥幸心理。

作品:
锦园五洲风情获中国建筑学会《国际设计大奖赛金奖》、获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现代
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西安锦园坊获中国建筑学会《国际设计大奖赛铜奖》
西安红星巷改造获中国建筑学会规划、建筑双金奖
北院门历史街区改造《民风小院》获2009年中国建筑学会《全国人居经典建筑方案》建筑金奖
内蒙古图书馆方案获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一等奖
陕西省信息大厦获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二等奖、获中建筑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红叶大楼获2002年省第十一次优秀工程三等奖
紫薇田园都市居住区会所获2003年省第十二次优秀工程三等奖
紫薇田园都市国际学校获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二等奖、获05 年陕西省第十三次优秀工程二等奖
长征左邻右舍获08 年陕西省第十四次优秀工程二等奖建设部优秀工程三等奖
西安人民大厦索菲特五星级酒店获2008 年陕西省十四次优秀工程二等奖
银川二中获09 年陕西省第十五次优秀工程一等奖获2009 年建设部优秀工程三等奖
西安市人民检察业务综合楼获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三等奖、2011 年陕西省十六次优秀工程三等奖
二:热度较高的导师(排名不分先后,编号为了方便看)
1:李岳岩
博士,教授(14年荣升教授,之前是副教授),1969年08 月出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副院长。

参加的“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主持“咸阳人民路、西兰路街道景观规划设计”获2002 年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参与主持“黄河兰州市区段及两岸地区规划设计"获2003年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主持“汉中市南团结街规划设计”获200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创作一等奖; 参与主持“西安烈士陵园整修改造工程"获2006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创作一等奖;参与“西安城城大厦”设计获2003 年中国有色工业总公司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参与编写《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古代城镇》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年01 月“日本建筑的屋顶绿化”《建筑学报》2006 年02 期“建筑教育“场效应"—一次建筑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建筑与文化》2007 年06期“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从中国西部建筑教育谈起”《建筑与文化》2007年06 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建筑体系和黄土高原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

2:李志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1996 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计划学、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负责人.从事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工作24 年,主管建筑学院教学工作近6年.97 年回国后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 余名,目前正在指导的硕士生30 余名、博士生10余名。

先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建设标准》、《行业卫生标准》等科研项目12 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学基金课题《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2006—2008)》(项目批准号50578133)。

[1]
曾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宝刚教育基金优秀教师一等奖等;2003 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目前还担任建设部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分会委员、生土分会理事。

并结合教学实践,主持完成多项建筑设计、规划实际项目,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李敏
一九八三年七月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分配至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至今,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建筑专业组组长、所总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总建筑师、第一设计所总建筑师、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考试中心专家组副组长、铁道部设计鉴定中心评审专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委员、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4:马纯立
建大设计院的老师,成为他的研究生可以在建大院实习,建大的西校门(正门)就是他设计的,不止是门,还是座建筑,是个博物馆,是马老师拥有,很多收藏在里面,别有洞天,值得一看。

研究生课程代《传统纹饰》是在西门博物馆里,不点名,没报也可以去旁听,想了解老师的可以去听听。

上课具体日程可在建大网上查。

5:杨豪中
男,1956 年出生.1982 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留校任教。

承担外国建筑历史理论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先后获得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

1988 年至1989 年,1992 年至1993 年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ZURICH)学习并与该校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GTA)合作科研。

199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职称,1995年承担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生导师工作,2002 年承担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工作。

1999 年晋升教授职称,2000 年承担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工作,2002 年承担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工作。

2002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职务并承担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术兼职中国流行色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专业
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建筑装饰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城市雕塑委员会专家委员西安唐风园林学会顾问学术科研成果:出版《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绿色建筑》2 部论著,出版译著《二十世纪瑞士建筑指南》,出版世界著名建筑师丛书《路易斯?巴拉干》卷。

在《世界建筑》、《建筑师》等刊物发表“乌托邦?西方人类聚居方式理想化构想的评析”等20余篇学术论文,完成《水资源匮乏地区城市与建筑的对应研究》等3份研究报告。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 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及教改项目2 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 项.主持完成三峡库区古民居评估保护研究2项,主持完成唐长安天坛遗址保护设计,汉长安桂宫遗址保护设计。

获省科协、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4 项。

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设“西方建筑历史理论”、“建筑与艺术史"、“建筑创作”、“环境艺术创作”等8 门课程,招收培养建筑历史与理论,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50余名,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研究生8 名。

6:雷振东
研究方向:小城镇保护、弱势群体研究,雷老师主要是做城市规划,和后面提到的段德罡老师情况差不多,建筑学招的人少,主要是招规划学生。

实践性教学
(1)灵泉村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
(2) 陈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项目负责人;
(3) 临潼唐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
(4)四川下寺村传统聚落灾后重建规划项目负责人;
(5) 黄河湿地传统聚落历史文化空间形态设计项目负责人.
7:安军
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66 年4月19 日出生于西安,1988 年毕业于哈尔
滨建筑工程学院、获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

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任副总建筑师。

社会职务: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分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秘书长
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等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很多,可以百度到。

8:沈西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学习经历:1981.9-1985。

7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学习
1985.8-1988.9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88.9—1991.6 浙江大学建筑
系学习获得硕士学位
1991.9-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任一级注册建筑师院副总建筑师。

项目简介
西安建大华鑫学府城小区规划105 万平方米建设完成29。

2万平方米
西安宏府西华门广场建筑面积18。

3 万平方米
西安建大体育训练馆建筑面积6500 平方米
西安建大东校区游泳馆建筑面积6700 平方米
陕气花园游泳馆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宝鸡嘉汇国际广场西安东尚新城三期
西安爱菊花园建筑面积112000 平方米西安建大高层住宅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9:李子萍
院专业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称: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注册: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获香港皇家注册建筑师资格认证。

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建筑学,获工学学士学位。

设计院老师,项目很多,报考李老师可以在西北院实习.
作品: 1、西安交通大学东区学生食堂—康桥苑
2003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4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一等奖
2007 年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
2、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
2008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8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建筑工程三等奖
3、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总体规划及15—1 教学楼
2005 年中建总公司优秀方案设计二等奖
4、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15-2 教学楼
2008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 年国家优秀工程银质奖
2009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5、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17-1学院楼
6、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23-3 学生食堂
2010年西安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7、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游泳馆
2011 年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11 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
建筑工程三等奖
8、西安市传染病院2010 年7 万平米680 床
10: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成就:1、参与吴良镛院士编著的《中国人居环境史》,这是我国第一部人居环境史。

2、出版学术专著《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

11:肖莉
博士生导师,刘克成院长的夫人,报考刘克成的学生如果名额不够就会安排在肖老师
这边,和刘克成的学生没差别,一起上课的。

所以热度也很高.
12:王军(小)
新晋导师,很年轻,热度较高,项目比较多,想锻炼工作本领的可以报考,名额也比较多,加上合带每年有六七个,王老师热爱摄影,会带学生们出去摄影采风,也会带学生们去吃饭聚餐,师门关系和谐,很是羡慕啊(因为和王老师几个学生认识,这些是从他们处得知的).
1993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6 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师从王竹教授,获建筑学硕
士学位。

2000 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师从赵立瀛先生,获工学博士
学位。

2000年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历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2007 年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波兰华沙理工大学研修一年。

从事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出版专著一部,在《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
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自2003年起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热度适中的导师(排名不分先后,编号为了方便看)
【没有介绍的老师是搜索资料在百度第一页没有介绍的,建大导师介绍也没有详细介绍,甚
至有的导师名字在建大导师查询系统里都查不到,但是确实是出现在本级建筑学分班名单里
的,有的是合带,打个比方,我报的李岳岩老师的研究生,他告诉我名额满了,这时候我可
以找不热门的导师去要名额(也得有这个本事),这样你的导师就是填两个人,实际上你是
跟着李岳岩老师学习的,不过合带名额有限,比如导师限制独带4 个合带2个,合带满了也
就没办法了,一般合带是学生自己去找的,老师非常喜欢你的话也许会帮你去找别的老师要
名额(但是建议不要主动让老师去要名额,这种做法情商太低)】
1:王陕生
1964 年12月生,河南登封人。

1987年7 月参加工作,硕士生导师。

2007年—2011年4
月,任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2011 年4 月至今,任秦汉新城管委会总规划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如果想在建大院实习可以报考他,
他带建大研究生的《建筑师业务与理论基础》课,没报这门课也可以来旁听,具体课表可以
上建大网站上查。

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带城市设计课程,很多学生蹭听。

为人严肃严谨对学生要求高也很负责,口碑非常好。

3:大王军
老教授了,认真严谨,带研究生也带博士。

主要方向:地域文化与乡土建筑城市公
共空间研究。

4:李立敏
副教授
5:林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6:陈静
李岳岩夫人,他们俩的学生是一样的,一起上课,一样的作业,一起实习。

想报李岳岩不
敢报的可以报陈静老师,和刘克成老师与肖莉老师情况差不多。

7:陈建军
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建筑(规划)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陕西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师,陕西省招标评标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委员,政协咸阳市第五、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咸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咸阳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咸阳市重点工程建设招投标专家委员会委员。

咸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咸阳市第六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现任咸阳市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主持的建筑设计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次,发表论文十余篇。

1975 年生,2010 年硕士生导师.1993.09~1998。

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
业学习,1998.09~2001.0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师从
张勃教授.2002。

09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留校任建筑学专业教师。

任教至今参与
了六项纵向科研项目、一项横向课题及数十项工程及建设项目研究;先后参与完成了六篇学
术论文及出版物。

2005 年参加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丹合作项目“协同进化”,同清华、同济、重建等国内知名建筑专业院校一同赴丹麦交流,以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为研究主题参加
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所参与子项目获得好评,总体项目获金狮奖。

2006年赴德国莱
布尼茨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交流学习半年。

2009-2010 年华南理工大学访问学习,导师孙一民.主要研究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公共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
9:李建广
一九六二年生职务: 西北院副总建筑师职称: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注册: 国家一级注册建
筑师学历: 1984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工作:1984 年8 月至今于中国
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 年担任西北院副总建筑师2、研究方向医疗建筑设计及其
理论
荣誉1994 年获陕西省建设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担任社会职务: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消防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个人代表作品:第四军医大学门急诊大楼省优一等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综合楼榆林市第二医院迁建工程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综合医疗楼西安邮政重件处理中心省优一等奖西安软件园省优二等奖中国建筑西北院科教中心省优三等奖西安新世纪大厦中建总公司二等奖莆田体育馆中建总公司二等奖西北航空中心中建总公司三等奖五七0 二厂飞机喷漆厂房中建总公司二等奖.
研究乡土建筑,很有前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绿色建筑方向研究硕士、博士,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住建部村镇司现代生土建筑实验室主任,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委员会主席(内地),住建部传统民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席委员。

主要从事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原理,以及与中国农村地区建筑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策略、政策、建造技术、设计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其中,现代生土绿色建筑设计与营造技术是现阶段研究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无止桥慈善基金委托,在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开展多项农村扶贫建设和示范研究项目。

其中,“毛寺生态实验小学"、“住建部马鞍桥村灾后重建综合示范”两个项目先后获得两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建筑奖、两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统创新奖、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等多个国内外专业奖项。

11:刘加平
院士,非常牛的导师,热度不是很高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敢报,近年都没招满。

新任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领域的知名专家。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大荔人, 1956 年11 月出生,1974—1978年51254 部队战士, 1982 年7 月西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分配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作至今。

先后于1986 年获建筑技术科学工学硕士, 1998 年获重庆大学建筑技术科学工学博士.1992 年晋升副教授, 1996 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9年原冶金部批准博导资格, 201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刘加平院士长期从事建筑物理的理论与应用的科学研究,专攻建筑热工与节能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潜心于地域民居建筑演变和发展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工程实践,是我国该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刘加平院士是我国建筑物理学科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是我国建筑学学科第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学术带头人(2009 年)。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863项目等14 项;累计在陕北、云南、西藏、四川、青海、宁夏等地主持完成多种类型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00 万平方米;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奖励10 项,国际学术奖励2项;出版专著教材8 部,国内外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0 余篇.教学方面,多年来刘加平院士累计培养博士后6 名, 毕业博士生约40名、硕士生约80 名。

先后被授予2007年度全国模范教师,2011 年获得省突出贡献专家,2012 年获得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刘加平院士兼任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