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儿媳事迹材料优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优选3篇
【篇一】
尽管是一年屮最热的三伏天,早晨的XX河畔还是清风习习,
趁火红的太阳还没有发出太耀眼的热光,XX推着轮椅往家走,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看得出她对眼前这个儿媳充满了爱意。

年了,XX每天都是这样无微不至地侍候瘫痪的婆婆XX。

在XX 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村民们都说XX老人是不幸的,因为她饱尝了人间太多的辛酸,但是她又是非常有福气的,因为她有一位至孝至善的好儿媳一一粱红娣。

X X老人是不幸的今年八岁高龄的XX是一位勤劳淳朴的农村妇女,从XX县XX镇同康村嫁到相邻的珊瑚乡彩坑村。

她的丈夫张泰光是一位担任了二多年村支书的老党员,因为丈夫长期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农活都落在XX的身上,她生养了三个儿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生活可想有多么艰难,但是她都挺过来了。

后来儿子相继成家,两位老人和小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X X年,因为XX建设,XX和村里的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土,被安排移民到XX县金山社区移民新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移民后的第二年,XX的丈夫,也就是这位老支书张泰光,因突发脑溢血一夜之间猝然离世。

丧夫Z痛让XX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可是不幸仍频频降临在她身上,XX年她突发脑血栓而瘫痪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就在这一年,她的大儿子被检查
出胃癌,她的二儿子被检查出肠癌,而且都已经到了晚期,后来相继离开了人世。

命运降临在XX身上的不幸令人叹惋,但是我们也为她感到庆幸,因为她有一位一一好儿媳XX O
喂饭、穿衣、洗澡,年来,从未间断地照顾瘫痪婆婆孝敬婆婆,那是自己责任。

x x自1986年嫁到张家以来对婚后生活很满意,丈夫张民福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在离家几公里外的乡政府上班,她带着孩子在家耕种。

那时候,虽然家庭收入一般,但是公婆身体硬朗,一家人和谐美满。

移民到县城后,没有农田了,她就骑三轮车,打打小工,后来在工厂给工人做饭。

“一家三代人那时候生活是很幸福的,没想到后来一连串的变故,改变了我家的情况。

” xx说。

现在照顾老人的任务全部落在XX —个人身上。

“两个哥哥都不幸离世,我应该照顾好老人,可是我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有时候周末要加班也不能回家。

”张民福说,他老母亲那次发病住院两个多月,出院后,原本是在工厂上班的XX可以拿到xx多元工资。

看到老人躺在床上不能动,XX主动提出“外面钱再多也不挣了,自己留在家里侍候婆婆。

”就这样,xx年来始终没有走出这个家门,常年厮守在婆婆的身边。

“儿媳和女儿是一样的,既然嫁到了张家,丈夫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侍候好老人是自己的责任。

”不离不弃,那是心中有爱一个人常年侍候瘫痪婆婆,说起来很容易,可做起来别人很难体会到其屮的酸甜苦辣。

喂饭、洗澡、穿衣这些都是每日必须要做的。

老人吞咽困难每餐要特意熬粥;随着病情加重,老人对稀饭也难以下咽,只好每餐变着花样给人蒸米糊、
煮馄沌、煮烂面条给婆婆吃。

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去理发店理发,XX就自己给她剪,刚开始剪不好,现在已经很熟练了;更难办的是老人大小便失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尿湿弄脏了,多的时候一天要换
7、8条裤子,就是在冬天用了纸尿裤,也经常会弄脏。

老人不仅行动不能自理,也丧失了语言能力。

需要什么只能通过咿咿呀呀的发音和比划,只有xx能很快明白老人的意思,并满足老人需要。

问及这几年来侍候婆婆的经历,即使xx丝毫没有怨言,只是很自豪地说,她算是尽心了,老人这些年来全部是她喂饭的,每次大小便都是她打理,几年来从没因尿炕而睡湿被褥。

“老人这辈子不容易,老来遭受病痛折磨瘫痪了,当晚辈的没有理由不好好照顾,谁都有老的时候。

” xx说,婆婆瘫痪后,每天夜里她都会帮她翻身,由于遭受病痛的折磨,老人晚上经常无法入睡,xx就陪着她说话,给她按摩身体,有时就打开电视陪老人看到凌晨
三、四点。

只要不下雨,她都会推着老人出去走走,就像我们开头所见到的那样。

xx年冬天,老人又一次发病昏迷了,周围的人都说这次救不过来了,花了钱还让老人遭罪,但是xx立即拨打了120,把老人送去医院抢救,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老人总算醒过来了,从那以后,xx更是寸步不离婆婆。

她说以前婆婆对她很好,即使还有一线希望,她绝不会放弃,万一婆婆有个三长两短,她会很伤心的。

苦守孝道,那是做人标准常言说:床头百日无孝子,而XX冬
去春来个年头,照顾瘫痪的婆婆无怨无悔,在当地村民屮被誉为“天下难找”的“最美媳妇”。

X X说,这些年来,她在侍候婆婆时,也流了很多泪,不是因为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打工挣钱,而是老人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她就会躲在一边抹眼泪,而转过脸来,还得对婆婆满脸赔笑,以防止老人不安心养病。

“这些年来,XX从没走过娘家,她的母亲也是年事已高了,但是她分不开身去照顾,这让她感到很内疚。

有一次,张民福单位组织家属去旅游,他想让从未出过远门的XX出去玩一次,XX虽然很想去见识下外面的世界,去坐坐火车,但是,最后她还是放心不下婆婆,放弃了出去旅游的机会。

XX今年已经53岁了,由于长期操劳,犯有严重的腰椎病,经常疼得直不起腰来,但她从不在婆婆面前表现出难受的样子。

村干部说,基于她家的情况,给予xx老人残疾补助,逢年过节,村里也会力所能及地对她家给予帮扶。

“老人活着一天,我就得好好地照顾一天,我不能因为自己没去做而留下任何遗憾。

” xx说,作为张家的儿媳,不离不弃照顾老人是应该的,孝敬老人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

【篇二】
XX年,在XX镇党委、政府提出以农宿文化带动生态旅游发展
农宿经济前提下,因所在XX村一直未有一个像样的农家乐,于是XX 和丈夫首当其发在XX村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名为“XX” O经过一年多磨合,XX村迎来的旅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致富不忘众乡亲,XX叫来了村里的几位留守妇女与她一起忙活操办农
家乐,厨房里姐妹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X X —家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XX对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

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XX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辩解。

日常生活屮她对婆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婆婆红过脸。

近日,XX婆婆由于脑梗塞住院,现在南昌附属医院重症病房,XX丈夫由于工作在身无法脱身,XX毅然关起了生意兴隆的农家乐,只身一人在南昌全天伺候婆婆,擦背洗身,吃喝拉撒,毫无怨言。

为了时刻关注婆婆的恢复状况,时常通宵熬夜,生怕有任何闪失,医生、护士们都说,亲闺女也不换。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XX家庭却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他们一家一直乐于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两人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人们总爱伸出大拇指:这一家没得说。

除了关心邻里,他们一家还能够积极号召、参与XX村落的各项活动。

带头参与雅安地震捐款、与村民一同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庆生祝寿,对社会上的贫困家庭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篇三】
“XX家的儿媳妇啊,可厉害了,对自己老人好,对邻里街坊也好。

”在XX市石龙镇福平村,大家说起XX家的儿媳妇XX时,都纷
纷竖起大拇指赞扬。

X X是湖南娄底人,陈胜锦是XX市石龙镇福平村人,20XX年,两人因工作关系于苏州相识相恋,XX年回到XX登记结婚,XX跟着丈夫回到福平村生活。

XX年,XX的两个儿子接连出生,她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组织亲朋好友资助周边有困难的群众,在她的带动下,陈家幸福和睦,邻里和谐互助。

近日,XX —家被评为我市“最美家庭”。

“遇到这样的儿媳妇,是我家的福气”远离家乡到XX生活,XX并未花太多时间去适应,因为她有一位好婆婆一一杨阿姨。

XX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语言不通。

她刚到福平村时因不熟悉环境,交流不畅,只能呆在家屮,XX的不适应引起了杨阿姨的注意。

观察一段时间后,杨阿姨主动担起了“牵线搭桥”的重任,她经常带着XX串门到邻居家做客。

“主任,又带你的儿媳妇出来啦!”杨阿姨在村委工作已有20多年,这几年担任村委妇女主任,她一直与村民相处融洽。

在杨阿姨的帮助下,活泼开朗、勤快大方的XX也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

XX分孝顺,平日里主动承担家务活,过年过节不忘给老人买衣物,对70多岁的老爷爷更是关爱有加。

XX年,杨阿姨到XX 市人民医院做了一次青光眼手术,XX忙里忙外,无微不至地照顾杨阿姨,同病房的病友羡慕地夸赞:“这儿媳妇跟亲闺女一样,甚至比亲闺女还亲。

” “我儿媳妇真好,很孝顺,又能干,我非常喜欢。

”杨阿姨拉着XX的手说。

“我婆婆对我也很好,第一次到家里来我还担心自己的'爆炸
头'会遭人厌,没想到她非常开明,对我这个外来的媳妇也很好。

”听到婆婆夸赞自己,XX分高兴地说起了自己初到陈家的情形。

对于远嫁过来的新媳妇,村民们总是抱以高度热情,一直到XX 带着儿子回湖南探亲都还能听到乡亲们调侃的声音一一“小艳,带儿子回去还会来吗?主任,就不怕儿媳妇把孙子抱走
不带回来了啊?”每每听到乡亲们带着笑意的调侃,XX婆媳俩各自回答“这么好的婆婆,我不舍得走”、“这么好的儿媳妇,我一百个放心。

” XX与丈夫相识10年来,两人相濡以沫;嫁到福平村8年,XX与婆家相处融洽,一家人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琐事红过脸。

在XX的教育下,她的孩子对长辈也很孝顺,经常帮老人捶背捏腿,一家人在节假日还驱车到周边游玩,老小其乐融融。

为拉近家人Z间的感情,XX还多次邀请远在湖南的娘家人到XX做客。

“从小我妈妈就教育我们要孝顺老人,出嫁之后要孝顺公婆,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孩子的。

” XX 说。

“遇上这样的好心人,是我们的幸运” “他们的家庭真的很困难,想搭把手,能帮一点是一点。

”说起自己去资助过的家庭,XX唏嘘不已。

一次偶然的机会,XX在朋友圈看到一条众筹求助消息:隔壁
黄塘村一名小学生被烫伤病危住院,急需大笔治疗费。

XX跟家人提了想资助的想法,家里人分赞成。

于是,XX带上亲戚朋友到黄塘村实地核查情况,经过村委确认,受伤的孩子姓戴,其父亲双目失
明,母亲精神异常,家屮条件非常艰苦。

确认消息的真实性后,XX 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络途径发动亲朋好友捐款捐物,丈夫陈胜锦也发动其所在的农村淘宝系统的同行们一同捐款。

XX的爱心行为感染了周边的群众,他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原来,早在XX年,XX 已经和家里人开始做公益献爱心了,她从朋友处得知附近初屮两名女生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与丈夫商量后,一家人齐力资助两名女生完成初中学业。

当了母亲的XX把更多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她发现村中大部分
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决定办一家幼儿园。

XX 在村委大院边租下了一栋民房,装修、招聘老师、招学生,幼儿园办起来了,村里的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儿园,减轻家长负担也提高了安全性。

幼儿园在XX的努力经营下,口碑越来越好,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更是赞赏有加。

XX深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更渴望父母的关怀,她给每个班级建立微信群、QQ 群等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将学生在园的学习生活照片分享到群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