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把你放在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把你放在心上;你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把你抛在脑后。
所以,作为一名员工,一定要心无旁笃,一心扑在工作上,像老板一样爱企业,像老板一样工作,只有这样,老板心中的那杆秤才会向你倾斜。
为什么提升的不是你
在现代公司里,昔日那种“听命行事”不再是“最优秀员工”的模式,时下老板需要的,是那种心里时刻想着工作,凡事不必老板交代就能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并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的人。
而那些只在被动工作的、应付工作的同时,却又幻想着获得升职或加薪的员工,无异于白日做梦,异想天开。
晋升是每个职场人士所渴求的,但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个老板都在寻找更积极的、更努力的、能为公司创造巨大效益的员工,那么自然就会淘汰公司中那些消极的、懒惰的、对公司成长没有帮助的员工。
这只是每个企业的准则,你不要究根结底地寻找原因,因为它是一种自然规律。
然而,在现代公司里,很多员工没有把工作放在心上,对待自己的工作采取敷衍、草率的工作态度,他们只想过一天混一天,而不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在应付工作的同时,却又幻想着获得升职或加薪。
这样的员工,即使老板没有炒他的鱿鱼,总有一天,他在升迁或加薪无望时,也会自动离职的。
肯尼迪便是这样一种人。
肯尼迪在一家大型杂志社任职。
由于总编退休,他便以主编的身份代理总编,当然他更想当正式的总编。
但社长却一直没有表态。
一年后,社长辞职了,换了一位新社长。
但这位社长和前任一样,丝毫没有升他为总编的意思。
于是,肯尼迪对工作再也没有热情,只是马虎应付而已。
一次,新社长交给了他一项工作,要他编印一本有关野生珍稀动物的书。
肯尼迪并没有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项任务。
结果,不但很多错字没有校对出来,而且连出书的日期也耽误了。
社长没有责备他,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说:“年轻人,辛苦了!”但是,一个星期后,新的总编来了。
肯尼迪心里极为不平衡。
他怒气冲冲地找到社长,要他给自己一个“交代”。
社长说:“论资历,你比他合格,论工作经验,你比他丰富。
你的确是总编的最佳人选,但是,你不具备从事这项职务的最基本要求——全力以赴达到工作设定的标准。
这就是我没有提升你的理由。
”
肯尼迪这才明白,社长之所以让他负责编印那本野生珍稀动物的书,其目的是为了考察他的工作态度。
但他没有全力以赴,而是应付了事,这无异于自己亲手斩断了那条通向升迁之路的梯子。
肯尼迪的遭遇值得所有员工警惕,因为在你的工作生涯中,你也会和他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老板的“考验”。
“考验”几乎是所有老板了解员工的一种最基本的手段。
当他准备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一名员工时,一般都会采用“考验”的方式,其目的在于:
——了解你对完成任务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了解你的工作能力(是否胜任该项目)
——了解你的性格(性格、脾气决定工作习惯)
——了解你的忠诚度(忠实于工作才能忠实于公司)
——了解你的时间管理(用好时间做对事)
有了以上了解,老板才会决定是否给你升迁或者加薪。
因此,面对老板交给你的工作,不管其性质如何,你都应该全力以赴,准时、高效地做好。
千万不要表现出烦、累,或是敷衍了事,否则,你就不会成为老板眼中的优秀员工,老板也不可能提拔你,甚至还有被解雇
的可能。
在很多企业里,一些从事基层工作的员工,一般都习惯于等待老板的吩咐,再去着手工作;或者即使接到了任务,也要拖拉一段时间,而很少去主动争取或自觉自愿地完成。
这种被动工作的员工,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执行老板的工作指令,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
因此,他们很难在工作中取得成绩,自然也就与晋升无缘了。
而那些不用老板吩咐,就能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完美地完成任务的员工,才能获得老板的赏识与重用。
阿代尔·特里是一家修理厂的机修工。
一天,他对师傅说:“我想把修理用的车床改装一下,这样不但使用起来更方便,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
“哦,我三年前就想这么做了,并且画好了图纸,但一直想等到自己的工作经验更丰富一些后再动手。
”师傅说。
“我想现在就动手改进。
”阿代尔·特里说。
“你?你凭什么呢?你一没工作经验,二没画好图纸,三没征求老板的意见。
”
“是的,您说的没错,但我想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阿代尔·特里说完,便开始动手拆卸机床。
一个月后,机床改装成功。
经过测试,改装后的机床性能优良,不仅能省电省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老板知道这件事后,亲自来到修理车间,当众拥抱了阿代尔·特里,并宣布以后由阿代尔·特里全面负责修理车间的管理工作,阿代尔·特里的师傅则被降职为一名普通的修理工。
阿代尔·特里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自觉自愿地工作比被动地接受工作指令更容易获得成功。
当你把公司的每件事都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并自觉自愿地把它干好,将是老板最乐于看到的。
要知道,没有一个消极、懒惰、拖拉、爱找借口的员工会成为哪家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乔丽是行政部临时借调来的助理。
经理让她把一份文件录入电脑。
半个小时后,她拿给经理,里面错字连篇。
于是,经理说:“这里面错字太多了,你看能不能修改一下?”她很不情愿地拿走了,态度不像助理,倒是很像老板。
过了几分钟她回来了,经理一看,错字只改了一部分,而且版式也不太好看,就说:“你能不能再重新排个版?”这次她过了快两个小时才回来,很不耐烦地把文件放在经理面前。
经理一看,基本上没改动,但看她的样子经理也不再说什么了。
到了下午,行政经理找到老板问:“能不能给我换一个助理?”老板说:“肯定得给你换,因为,她已经到我这里告你的状了!”经理很诧异,老板接着说:“是的,她说你刁难她,一份稿子你非要让她打好几遍。
”于是,经理就把情况如实地对老板说了一遍。
老板苦笑着说:“我理解你,这名员工是我老家的一个亲戚,来公司的这段时间工作消极、懒惰,我也都看到了。
所以,刚刚在你来之前,已经被我辞退了。
现在公司实在抽不出人来,不过刚来了一名实习生,你看能不能让她试试?”行政经理说:“只要文笔好一点,有电脑常识就可以。
”很快,这名女实习生就到岗了。
行政经理并没有急着给她分配工作,而是先给她做了两个小时的培训,容是“主动工作是被动工作效率的五倍”。
经理对她说:“不要认为你的工作是为别人干的,你的收入是来自于你的工作能力,如果工作能力提升不上去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所以,你有这么一次机会,应该珍惜。
以后,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希望要我告诉你做什么你才去做什么,并且我相信,只要你不断努力,你一定可以快速升职、加薪。
”经理还给她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她听后非常兴奋。
于是,经理把同样的文件交给这位新助手去录入,当她把完成的电子版文件发给经理看时,经理几乎没有发现一点问题。
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虽然行政助理的工作很琐碎,很难做,组织会议、安排车辆、迎来送往、考勤、员工慰问……但她用很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到很晚,
手机每天二十四小时开机。
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一步一步地晋升为公司的行政经理,成倍地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收入。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雇用哪一个,你会赏识哪一个?如果要加薪、提升,作为老板的你,愿意把机会留给谁?现在,相信你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到重任和高薪”的答案了吧!
老板心中有杆秤——谁更重要
如今,工作已经不单单是赖以生存的手段,除了得到金钱和地位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其实,每个老板心中都有杆秤,他们最清楚,什么样的员工最有价值,谁对自己最重要。
阿尔伯特·哈伯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拥有敬业精神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
如果你的能力无人能比,但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一定会遭到社会的唾弃。
”本杰明·鲁迪亚德也曾说:“没有谁必须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成为一个聪明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一个负责人的人。
”如今的企业并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些既有才能又能与公司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才是老板心中的最佳人选。
土光敏夫在担任东芝株式会社社长时对员工的要求很高,他的用人原则是: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
能够因为事业的价值而聚集在一起的人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在公司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公司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而那些因为工资才来的人,只是看重了公司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是公司本身对他有吸引力。
如果有一天,公司遇到困难时,他们肯定会拍拍屁股走人,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司已经不能再给予他们了,他们自然会再到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满足的公司,但绝不是现在的公司。
“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原则,也是所有公司所需要的原则。
员工必须关心企业的发展,心忧企业兴衰,与企业一同成长;必须能与老板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翻开历史,我们能看到很多君臣共患难的事例。
越王勾践战败时,想到重臣蠡可能离他而去,曾经潸然泪下。
但蠡没有离开他,而是与他一道到吴王夫差那里做了三年人质,三年后回国,还献出了自己心爱的西施。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东西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天,重耳一行迷了路,接下来的几天都找不到东西吃,介子推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企业就如同一个国家的缩影,企业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国家君与臣之间的关系。
名垂青史的功臣,总是那些与君主患难与共的人;企业巅峰时期的核心层,也通常是那些与老板并肩奋斗过来的人。
在老板风光时云集在老板身边,在老板有困难时一哄而散,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也是普通人的做法,是缺乏眼光的做法。
这样做固然可以减少短时间的职业风险和个人损失。
但是,这样做也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因为这些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老板心中最重要的人。
1998年,一辆面包车奔驰在到的公路上,领头的人对自己身后一群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领工资的员工说:“等我有了钱,一定补偿你们。
”这个领头的人就是史玉柱。
1998年,巨人集团倒下之后,考虑到不能影响投资环境,相关部门没有允许巨人破产,史玉柱因此成了超级穷人,负债两亿多元。
巨人的员工几乎一哄而散。
但有二十多个眼光独到的员工留下了,即使不领工资也愿意追随这个超级穷人,他们中间包括被称做“四个火炬手”的人:国、费拥军、伟和程晨。
国是史玉柱大学同学,巨人倒下之后,他负责看护烂摊子。
费拥军在跟随史玉柱“流浪”的过程中,和妻子产生分歧而离婚。
伟是女性,也是最早加盟巨人的员工之一。
程晨20岁大学毕业就进入了巨人。
史玉柱事业中最重要的人,就是这些人。
史玉柱也没有忘记他们。
1999年,健特公司成立,这些人成了理所当然的骨干管理者。
如今,史玉柱先后创造了“脑白金”和“征途游戏”两个辉煌事业,当“征途”股票在美国上市交易后,与史玉柱患难过的人,几乎都成了百万富翁,而那些在巨人困难时散去的员工,心中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
类似的事情在网易公司也发生过。
2001年,刚在美国上市不久的网易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股价连连下挫。
当外界感慨财富英雄沦为乞丐时,网易员工们纷纷炒老板的鱿鱼,很多创业元老都离开了。
就在大家都认为网易必死无疑时,老板丁磊凭着对无线业务和网络游戏前景的准确判断和大胆抉择,赚回大把钞票,并让网易股价一度升到75美元,丁磊本人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那些留下来的员工,也都身价大增,出现了一批百万富翁。
昔日离开的员工们,个个后悔莫及,他们的一念之差,让自己与财富失之交臂。
他们这时想再与丁磊“同甘”,已经没有机会了。
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是患难与共的朋友。
老板也是普通人,拥有普通人一样的交友观念。
在庆功宴上,你向老板敬一千杯酒,他也可能转身就忘记了你,而在老板遇到困难时,如果你能够与他患难与共,他一生都会记得你,并且一有机会就会回报你。
从你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你的命运就和公司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
公司像是承载员工事业的船,而员工则是推动公司不断前行的水手。
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尽到一个水手的责任,努力工作、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是你的本分。
你有责任、有义务与公司一起抵御风雨,一旦遇到了风雨、暗礁、海啸等风险,你都不能轻易选择逃避,而应该努力使这艘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既然选择在一家公司工作,你就是公司的一员,就应该和公司同心同力,和公司同发展、共命运,就应该以“主人”的心态来管理照料这艘船,而不是以一种“乘客”的心态来渡过人生的浩瀚大海。
公司发展好的时候,很多人趋之若鹜;公司一旦不行了,那些平日里口口声声“忠诚”的人却纷纷离去。
这样的员工只能与公司同享乐,却无法与公司共患难。
那些比较知名的公司,如IBM 、海尔、华为、联通,它们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陷入困境,每一次困境都如同一把筛子,把那些急功近利的、目光短浅的员工筛走,留下的都是有责任心、能同甘共苦的精英。
而这些人,正是老板日后所能倚重的员工。
你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把你抛在脑后
如果你时时想着公司的事,总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时时想着你的前途,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你很少想着公司的事,时常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会很少思考你的未来,也会把你抛在脑后。
根据盖洛普的42项调查表明,在大多数公司里,有75%的员工不敬业,这些员工在公司里总是混日子,他们得过且过,对公司缺乏敬业度。
而且,研究结果表明,员工资历越长,越不敬业。
其中有大部分资深员工“人在心不在”或“在职退休”,他们把工作远远地抛在脑后,给公司带来巨大了的损失,这种损失表现为浪费资源、贻误商机以及收入减少、员工流失、缺勤增加和效率低下等。
他们通常是很被动地工作,对待老板安排给的任务,总要计较分和分外,如果不是分的事,则会说“这应该某某去做”。
即便是分的工作,如果不被监督,他们也常常拖延,甚至干脆不做。
对于老板没有安排的工作,他们往往视而不见,比如公司某个地方的材料正被雨水淋着,他会说“这是仓库管理员的事情,不关我的事”,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于是一大批材料被淋坏了也没人管。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公司门口打卡机旁,就排满了人,他们在等待下班时间的到来,以便准时打卡离开。
在他们心中,8小时之是干老板的活,8小时之外就与公司毫不相干了。
一位经理刚到某公司任职。
一天下午,需要撰写一份重要文件,写好后还得复印几十份。
下班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但还差一点没写完,为了确保有地方复印,他专程跑到楼下文印室,对那里的文员说:“我一会儿要复印东西,麻烦你稍微等我一下。
”等他写好文件,打印出来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3分钟。
他急急忙忙拿起文件去文印室,可等待这位经理的,却是文印室紧锁的门。
因为文件当天晚上就要用,他只得请保安把已经离开的文员追回来,可她却指责道:“我一直等你到下班,你都没有来!”当保安提醒她这位是新来的经理时,她才吓得满头大汗,并毕恭毕敬地把经理迎进文印室。
这些“境界”不够高的员工,老板实在没有理由说他们错了,因为下班了,时间的确就属于他个人所有了。
可是,老板也实在找不到理由去喜欢甚至重用这样的员工。
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薰的话,表达出了许多老板的心声,他说:“对于一般的职员,我仅要求他们工作8小时。
也就是说,只要在上班时间考虑工作就可以了。
对于他们来说,下班之后跨出公司大门,爱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去。
但是,我又说,如果你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思想上没有想干16小时或更多的念头,那么你一辈子可能永远只能是一个一般的员工。
否则,你就应当自觉地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
没有谁心甘情愿一辈子做小职员,可很多人只知道“不愿”,却不去思考如何摆脱小职员的身份。
一位在职业路上非常顺畅的职业经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时时想着公司的事,总把工作放在心上,老板就会时时想着你的前途,把你放在心上;如果你很少想着公司的事,时常把工作抛在脑后,老板就会很少思考你的未来,也会把你抛在脑后。
”
这位职业经理人曾经在丰田公司工作。
关于他,还有一段故事。
如果你是某汽车公司的生产经理,有一天,你下班后途经某停车场,发现一辆你们公司生产的汽车出了故障,你会怎么做?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关我什么事,我还是回家去吧;也有人会说这是售后服务部的事,我不用管;境界高一点的,可能会主动走过去,询问情况,然后给售后服务部的人打个。
刚才说的这位职业经理当时还没有当上经理,只是生产部一名普通技术工人。
有一天,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上一辆丰田汽车出了故障,便主动走上去,询问了情况后,拿出车上的备用工具,花了两个小时,把车给修好了。
车主很感动,问他是不是售后服务部的工作人员。
他说不是,他是生产部的。
车主又问他既然不是售后服务部的,为什么主动来修车。
他说因为车是丰田车,而他又是丰田人,丰田人就得维护丰田的形象,理所当然应该修,至于是哪个部门的并不重要。
事情很快就过去了,就在这位技术工人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时,公司一位领导找到了他,宣布要提拔他为生产部经理。
原来,那位被感动的车主把他的事告诉了公司,公司领导感动于他的敬业精神,给了他机会,并对在场的很多人说:“一个能够在下班路上,把维护公司形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的人,正是我们要重用的人!”
对于老板们来说,凡是有益于公司的事情都会去做。
他们总是渴望能够找到视公司的事情为自己事的员工,希望这样的员工能够成为他本人的“替身”,去完成他没有精力完成的事情。
很显然,他对员工的要求,就是像他那样去工作。
如果你能够做到像老板那样,时刻把工作放在心上,把公司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那么,你一定可以让老板眼前一亮:这就是我要找的人!接下来,好机会、高职位、高薪水都会随之而来。
你处处为公司着想,老板也会为你的前途着想
用心尽责的员工能够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主动为公司节约每一分钱,更不浪费公司的每一分钱。
以公司主人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
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老板也会为你的前途打开绿色通道。
在现代公司里,我们常常会听到:
——什么,让我去码头查看货物数量?不行,那不是我的工作!
——上帝啊!老板太吝啬了。
居然让我在已用过的文件背面写计划书!
——仓库的原料与账面不符,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哦,那把螺丝刀,昨天我放在工作台上,今天上班时不见了,所以,我需要领一把新的。
——不就是几个信封吗?我给朋友写信时用了,这点小事也追究呀!
——下班时间到了,因为要赶晚上的那个约会,所以忘了关办公室的灯。
——不就打碎了一块玻璃吗?我可为公司辛苦工作了2O年啊!
——的确,我是用公司的和朋友们聊过天,可是公司每年赚进的利润是好几千万啊!
……
这些员工总是认为钱是老板的,浪费的是老板的资源,反正有老板“买单”,即使节省下来也装不到自己的腰包里,何必节俭呢?他们对于节俭总是抱着无所谓甚至不屑的态度,平时在工作手大脚,随意浪费公司的原料、办公用品等,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以这种心态对待公司、对待自己的工作的员工,是不可能把工作放在心上的,更不会像老板一样,珍惜爱护公司的财物。
不过,这样的员工,也千万别希望老板重用你、提升你。
因为只有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以老板的心态视公司资产为自己资产的人,才会在工作中慢慢成长起来,并最终获得成功。
乔治是一家钢铁公司过磅称重的普通员工。
他到这家公司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冶炼,一些矿石中甚至还残留没有被冶炼好的铁。
他想: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岂不是会有很大的损失?
乔治多次找到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人和工程师反映此事,但他们都不以为然。
于是乔治又拿着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找到了公司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说:“先生,我认为这是一块没有冶炼好的矿石,您认为呢?”
总工程师看了一眼,说:“没错,年轻人你说得对,哪里来的矿石?”
“是我们公司的。
”乔治回答道。
“怎么会?我们公司的技术是一流的,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总工程师很诧异。
以乔治这样级别的技术员,总工程师是不太相信的。
“工程师们也这么说,但事实确实如此。
”乔治坚持说道。
“看来是出问题了,怎么没有人向我反映?”总工程师有些发火了。
于是,总工程师召集负责技术的工程师来到车间,果然发现了一些冶炼并不充分的矿石。
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监测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出现了问题,才导致了冶炼的不充分。
公司的总经理知道这件事后,不但奖励了乔治,还晋升他为负责技术监督的工程师。
总经理不无感慨地说:“我们公司并不缺少工程师,但缺少的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程师,这么严重的问题就没有一个工程师发现,并且有人提出来了,他们还不以为然。
对一个企业来讲,人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忠于公司、能够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的人。
”
企业与员工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只有企业获利,老板获利,员工才会最终获利;也只有员工获利,企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老板才能持续获利。
因此,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工资收益完全来自公司的收益,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利益的来源。
为企业节约的每一分钱,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加薪。
若你能处处、时时爱护公司的财物,老板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知道你是把自己真正看成是公司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处处为公司着想。
这样,老板一定会更看重你,交给你更多的工作,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薪水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