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那阵风吹过记叙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那阵风吹过记叙文
2021年那阵风吹过记叙文1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
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郁积于胸,块垒难消。
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
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
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
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
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
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
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2021年那阵风吹过记叙文2
夜雨中的想像,是对窗而立,在雾气朦胧的玻璃上用手画着,不知不觉便画出了心中那个思念的名字——你,在家乡还好吗?
——题记
北国的冬天,总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老是躲在屋内,不敢和寒冷较劲。
可是在屋内憋久了,还是出去走走吧。
街上只有极少人在冒着大雪匆匆赶路,没过多久,便已寥寥无几。
突然,一阵风吹动,吹乱了我鬓角的发丝,也吹动了我的心弦,吹起了我心底那个牵挂的人的模样,你,在家乡还好吗?
路旁的树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干,绿叶在这样的季节里难以立足的,家乡的那排树应该仍绿着吧。
小时候,你告诉我,他们是不会枯萎的,永远那么有生命力,就像我的宝贝孙女一样,永远充满活力。
似懂非懂的我望了望大树,又望了望你,坚定地点了点头。
每当我觉得生命不再美好时,便想起了那些大树,想起了你的话,于是,生活重新美好。
又一阵风吹过,差点吹走我的帽子。
这风,好大,家乡没有吹风吧,我们家的屋顶是木皮铺盖的,只是为了下雨天不漏雨,我说,让爸重新装修一下,你说,不用,你爸在外打工不容易,木皮吹掉了,爷爷上去盖一下就是。
你可知道,每次看着你弯曲的背吃力地想要伸直,只为了爬上屋顶,每当看着你拿筷子都会颤抖的手仍努力拿起那一块块木皮时,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告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对你好!
风仍旧呼呼地吹着,可是却没有熟悉的味道。
记得那年冬天,家乡在吹着大风,接着就是瓢泼大雨,你步履蹒跚地回来了,浑身滴着水,左手紧紧地按着右手的大拇指,鲜血不停地往下滴,尽管雨如此大,却还是洗不掉血液的痕迹。
看到惊呆了的我,你依旧微笑着,慈祥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你说,不疼,没关系,用布绑一下就行,你说你只是想趁下雨前多割两片树皮,那种树皮可以卖钱,可以给我买糖果吃……
突然,一滴水落在了我的手上,我望了望天,下雨了吗?没有。
这水还有温度,是眼泪。
如今,我长大了,可你却老了,是真的老了,你不能再爬屋顶,也不能背着我到处玩了。
突然,我转身冲回了家。
今年冬天,我要回家。
2021年那阵风吹过记叙文3
一辆汽车疾驰而过,引起一阵风,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灰尘。
路过的行人不禁大骂一句:“不能开慢一点呀!谁家盖房子,弄得到处是水泥石灰。
”
不是一家盖房子,而是那个地方的人家都在盖房子,就形成了“盖房风”。
谁叫要拆迁呢?清晨起床后,本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谁想迎鼻而来的却是水泥黄沙的味道。
忿忿地关上窗户,
推着刚买的“小鸟”电动车想去炫一下,可谁想,还没穿过那条路,“小鸟”的羽毛就脏了,再加上头发上全是尘土,像霜下在上面一样,只好主意作废,打道回府。
回到家,只听老妈和几个家庭主妇磨叽什么。
我想大概又是在比谁家的儿子闺女哪个成绩好吧。
靠近一听,原来不是,她在向人家取经。
“你上次是在桥东还是在桥西买的沙子?还有水泥在哪买的?哪的更好?”
“好?你又不是想盖着住人的,只是为了拆迁罢了,哪便宜哪买!”
“好的。
”我妈肯定地点了点头,并表示赞同。
可曾想,第二天,她的沙子还没买来,他人的房子就受到了举报,全被推倒了。
上面派来了大批的大型推土机,将违规建造的房子全部推到。
连续几天,附近都弥漫了更呛人的水泥石灰味。
大部队走后,邻家差点要疯了,当天上午骂遍了所有能骂的话来骂那个举报的人。
渴了喝点水再骂,哑了,吃个“金嗓子”再骂。
下午,把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好不容易,夜深了才停止。
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仍引起一阵风,只不过是更厚的灰尘而已。
一群人恰好过去,还是一阵骂,只不过是“谁家盖房子”变成了“怎么到处拆房子”。
“建房风”吹过,随之而来的是“拆房风”。
两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除了灰尘,厚厚的灰尘,其余还有什么,还有被拆者悔不尽当初的心情。
那阵风吹过,留给人们无限的反思:老百姓为何要贪上那点小便宜呢?最重要的是老百姓为何明明知道房子要被拆,仍乐此不疲地继续建房?政府对我们这个经济不发达的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使百姓富起来?如果真的富了,老百姓还会贪这个便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