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指导下的写作教学试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
Crazy English Teachers
摘 要:笔者通过对2015年江西高考英语试题中书面表达的一篇习作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学生在
写作中常见的受英汉表达差异影响而产生的错误,进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建议,旨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得体性,以帮助学生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获得理想的成绩。
关键词:英语高考;书面表达;英汉差异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微技能之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 戴玉女 胡建锋
1.学情分析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提示,如表格、图画、提纲等写出内容连贯、文理通顺、无严重语法和结构错误的100词左右的短文。
这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有些考生却心怀恐惧,在写作时往往感到缺乏表达思想的词语,得分低。
英语写作对考生而言是一个很难突破的瓶颈。
在现实的教学中,中学教师一般要求学生采用常见的方法是四步写作模式:第一步,“头脑风暴”,确定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第二步,连词成句;第三步,用合适的连接词合并句子,连句成段、组段成篇;第四步,打草稿并工整地抄写。
可以说通过以上四步,学生大概都能写出基本的内容,在高考书面表达中拿个基本分是问题不大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仍然困扰着英语教师和高三的同学,那就是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读起来没有英文原作那么流畅、那么地道?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要真正找到学生失分的根源,找到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哪些方面失分最严重,进而找出应对策略。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常出现的错误大致归纳为: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句法错误和语篇错误,而这些错误中的大部分都是由于英汉文化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所引起的。
笔者有着多年的高考英语科目阅卷的经验,对于学生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为此,笔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和
阅卷感受出发,以英汉表达差异对书面表达得分的影响为切入点,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教学建议,希望对高考复习备考的教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2.相关的理论和研究
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母语和外语就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许多语言学者和专家都对此有自己的研究。
Lado (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中提出“迁移”这一概念。
在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
Sharwood Smith 和Kellerman 认为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是中性理论,与“干扰”“借用”“回避”等概念并提。
Kellerman (1987)认为迁移即“导致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元素合并的程式”。
Odlin 则认为迁移是“由目标语和已经学过的语言之间由于相似或相异而产生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能够促进英语的学习,而负迁移则会造成语言错误、学习困难等,中式英语也往往是负迁移的后果。
而且,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语言差异。
因而,学习英语对于绝大多数已具备汉语读写能力的中国学生而言无疑是困难的,汉语势必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
3.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在笔者多年的高考阅卷和英语教学中,这种母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年(5月号)
语的负迁移现象在学生的高考书面表达和平时的写作练习中随处可见。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母语负迁移包括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语言层面又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负迁移,非语言层面包括思维和文化负迁移。
本文限于所论述的问题是关于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语音负迁移并不涉及。
笔者参加过多次江西省高考英语科的试评和阅卷工作,下面以2015年高考全国I卷书面表达为例进行说明和论述。
请看下面这篇学生习作
…
①I need you help me finished this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②My friend only you can help me.
③Because you ar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④Hope you can help me, thank you! ⑤Next is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need.⑥First, ask people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well also ask student English newspaper is very important. ⑦Next write a little your use to mak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life.⑧We about need you write 400 word, please before 28th June give me.
…
这是一篇学生的高考书面表达,得分在8分左右,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差的习作,全篇总共有8句话,没有一个复合句,而且每句都有错误,有些句子甚至完全不能传达任何意思,是完全按照中文思维逐字逐句翻译出来的,可以说在这篇习作中,母语对外语学习中写的能力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母语负迁移和英汉差异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英汉差异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在书面表达上的影响是所有的高中英语教师,尤其是高三的英语教师所不能忽略的。
下面,笔者将对文中部分错误语句进行分析,看看问题所在,探讨下可行的解决之道。
第二句话“My friend only you can help me.”也只有中国的教师才看得“懂”,考生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的朋友中只有你可以帮我”,正确的英文表达可以是这样“You are the only one of my friends who can help me.”考生的语法知识匮乏,因而只能生搬硬套地按照汉语思维去乱写了。
第四句“Hope you can help me, thank you!”从形式看是个祈使句,但是又不能理解成祈使句,因为句子的主语明显应该是I,所以该句属于缺少主语成分;在汉语中,尤其是一句话中,在对方知道说话人的时候,有时候是可以省略主语的。
在第八句“We about need you write 400 word, please before 28th June give me.”中考生的错误是全中文思维的体现,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大概需要你写400个单词,请在6月28日前给我”,about的位置错误,need用错,时间before 28th June应该放在最后。
所以该句的正确表达可以是“We need you to write about 400 words. The deadline for the article is June 28th”。
从上面的学生习作可以看出,中西方看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的确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第一,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总是不尽相同——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而西方人是微观思维。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
因此,中西方人的写作思维也不一样,西方人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
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谓的“前因后果”,做很多的铺垫和陈述,然后才会得出要说的核心内容。
在单句中,英语句子也是先中心,也就是将主要思想、结果放在句首,放在主句里表达;而汉语正相反,一般为后中心,主要的观点、信息往往放在句末。
比如说,用英文写信,地址信息的顺序依次是门牌号、县、市、国家。
其次,英汉句子结构不同。
众所周知,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相距甚远。
英语结构紧凑严密,汉语结构简练明快;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
英语句子是由断不可缺的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宛如枝桠纵横的大树;而汉语句子则被比喻为“流水句法”
,所谓的流水指少用乃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64Crazy English Teachers
摘 要:长期以来,听力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分析原因有很多种,不仅有学生在语音知识、听力技巧上的缺乏,还关系到方法的指导,此外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
综观这些因素,本文认为教师应从能力培养出发,注重技巧的点拨,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不断提升,改变“无力”的局面。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训练;阅读技巧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丁 龙
在传统的听力训练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只听不讲。
由于课时紧张,很多教师就只校对答案,不分析过程,也不回听重点。
(2)只听不说。
教师过分注重训练结果,忽视过程中的技巧点拨。
(3)每词必究。
一听到生词学生就开始害怕,停下原来的思维,导致听到的信息不全。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借助技巧的传授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克服恐惧,进行有效训练,实现整体的提升。
1.提前读题,抓住关键,做好充分准备
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做听力前都处于“等待”的状态,不懂得抓紧时间看题目,提取重要信息,更不会去预测听力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提前阅读听力题目的习惯,让其抓住关键,做到快人一步。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提前读题的好处,笔者设计了一个“听力PK”的活动,挑选两名听力能力差不多的学生上台竞赛。
设置相同的题目,一个使用笔者传授的技巧,在录音播放之前看题、思考、猜内容,而另一个就等待测试,不做任何准备。
时间一到,两名学生就同时开始做题,以正确率分胜负。
很快地,结果就揭晓了。
有所准备的学生的答题正确率远超没有准备的学生,这个结果让底下的学生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2.摆脱单一,有效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英语听力差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改善这一点,很多教师选择采用加强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听、反复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改善的效果,可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疲劳作战中慢慢丧失耐心,到最后往往只是应付了事。
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放弃专项练习的模式,结合说、读练习,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2.1 听说结合
听说结合是最常见的方式。
听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而说则是输出,两者结合具有科学性,容易被学生接受,实施起来也简单。
比如,在英语课开始前,笔者就会设计交流环节,师生相互寒暄,加强语言运用,也可以增进彼此了解。
如,“What day is it today? Do you have anything important to do? Can you share your happiness with me?”这样一来一往,很像朋友间的交流,不仅无形间拉近了师生距离,而且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此外,在文本分析的环节,笔者也会加入对话活动,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扮演角色交流,促使其深入领会文本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学会倾听,提高听力效率。
2.2 听读结合
读,在英语教学中分两种,其一就是字面上的“读”,即相关内容的口语表述;其二就是阅读理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75
Crazy English 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