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郊区中考化学6月模拟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木斯市郊区中考化学6月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8九上·宝坻月考)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 . 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不断增多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属于大气污染物。

D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2. (2分) (2016九下·津南期中)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粮食酿酒
B . 湿衣晾干
C . 酒精挥发
D . 冰雪融化
3. (2分) (2016九上·安庆期中) 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 . 试管
B . 集气瓶
C . 烧杯
D . 坩埚
4. (2分)(2017·唐河模拟) 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
C . 青蒿素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 . 青蒿素有42个原子
5. (2分) (2018九下·黄冈开学考) 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404 3.6 4.8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待测1312.610.8
A .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Q+R+W P
B . 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C .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 . 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6. (2分)(2017·利州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聚氯乙烯塑料可用于电线外面的绝缘层
B . 石灰石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 . 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D . 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7. (2分)下列各组金属中,可用观察方法区别开的一组是()
A . 铁和锌
B . 铝和银
C . 铁和铝
D . 铜和银
8. (2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 . 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 . 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 . 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9. (2分) (2019九下·大丰期中)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
C .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 (2分) (2019九上·射阳期中)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5分)
11. (3分)(2017·义乌模拟)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 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________.
物质A B C D
微观示意图
12. (4分) (2015九上·埇桥月考)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5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做法符合宣传主题的是()
A . 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B . 洗涤衣物时选用无磷洗衣粉
C . 工业污水直接压入地下
D . 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管
(2)水体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水由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来区分.
(4)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次日即抵达灾区进行救援,为了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多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其中的一种消毒剂,则NaClO2中Cl 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3. (2分) (2019九上·长安期中)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强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同学。

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强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

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甲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丙中观察到的实验现像是________。

(3)小强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

14. (2分)(2016·宝应模拟) 能源和淡水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1)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电池路灯
(2)煤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使用脱硫煤能减少________的排放,减轻酸雨的危害,但仍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减缓日益加剧的________.
(3)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沉降 c.蒸馏
(4)现有a.金刚石、b.氯化钠、c.酒精、d.小苏打,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用其序号字母填空: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可用于刻划玻璃的是________;可用作汽车的燃料________.
15. (3分)(2017·随州)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A . 锥形瓶质量
B . 气球质量
C .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 .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________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_______.
16. (1分)(2020·凉山) 农业生产中,波尔多液广泛用于消毒杀菌。

配制、贮存、运输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8分)
17. (3分)(2019·甘肃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时,你认为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

(3)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用装置E和F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的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

18. (3分)(2018·鼎湖模拟) 一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图.
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验证:
19. (2分)(2019·梅县模拟)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敞口放置的固体烧碱的变质程度开展了探究。

写出烧碱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为确定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2) [方案一] 气体分析法。

若用图甲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________。

(3)若用乙装置测定CO2的质量(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如果产生的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同时被碱石灰吸收,将导致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

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溶液M中的溶质是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0. (6分)(2019·南岗模拟) 学习完酸、贼、盐后,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然后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未现察到明显现象,加入稀盐酸后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小组同学对上述实验结束后的废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并对滤液B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2)(提出问题):滤液B中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童童同学:Na+ Cl- 婷婷同学:Na+ Cl- H+
希溪撰同学:Na+ Cl- Ba2+小字同学:Na+ Cl- CO32-
(交流与评价):不用通过实验证明就可以判断出________同学是不正确的。

(3)(实验探究):希溪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滤液B少许于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
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自己猜想正确的结论,请你对他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

盼盼同学在希溪同学的实验基础上,另取废液B少许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观察到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得出了滤液B中的离子成分是________。

(4)(归纳总结):由以上实验可知,在确定溶液中离子成分时________离子一定存在,不需要证明,只需要证明________离子,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离子的成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5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6-1、
三、实验题 (共3题;共8分)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0-1、
20-2、
20-3、
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