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调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调查分析
近年来,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断变化,这也影响着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儿童期(3-6岁)
儿童期是道德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主要通过模仿家长和周围的成人来学习道德,并根据成人的行为和语言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他们的行为表现主要受到成人的约束和引导。
调查发现,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存在平等思想,总是把孩子作为平等的对象来对待。
不少家长忽视了自身在孩子中的榜样作用。
同时,由于思维尚未成熟,儿童容易受偏见、刻板印象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的判断标准不够客观。
因此,在这一阶段,家长应该重视自身的言行举止,积极引导孩子,慎重处理孩子的价值观培养,尽量避免主观臆断,为孩子留下一个更好的道德发展基础。
在进入童年期后,青少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
他们开始意识到行为的后果,牢记和学习成人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定义,并开始理解公平和权力问题。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不再完全受到成人的影响,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意见。
调查发现,现阶段一些青少年往往依赖于互联网和手机,而这些信息往往属于多元化的追求,存在极端和不健康的因素,有时很难准确掌握适度的行为标准。
因而,家长应当监管孩子的使用时间,即使孩子使用互联网,也应让他们正确理解信息显示的人文因素,并适当地引导他们发现其中好的以及不良的方面。
三、青春期(13-18岁)
青春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时刻。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开始逐步成熟。
他们不仅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而且能够用道德规范来解决问题。
由于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影响,青少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调查发现,一些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容易陷入自我的情感和价值观的矛盾中,感到不安和孤独。
除此之外,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和标准错误的行为逐渐下降,出现的不良行为比例上升。
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更多健康、积极的情感环境,引导他们发展正直、自尊、互助、忠诚等品质。
同时,对于不良的行为应早发现、早干预、早管教。
总之,青少年道德发展是一个逐步成长和逐步成熟的过程,它涵盖了个体道德意志的形成、来自社会的诱导和形成的因素结构等多个方面。
父母、老师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加
强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引导和监督,为其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健全的成长为社会中的有益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