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专项复习 专题8 实用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陶渊明好读书,心有静气,在纷繁世事中能认清自己内心 的需要,才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自己的“旧林”。
答案: C
27
3. 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遇到事情,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 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之道。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 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响,说明睡眠对人体有重要的恢复作用。
14
C.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
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因此在子时上床睡觉最好。
D. 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完整的休息。“睡
眠是天然的补药”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论。
答案:
C
15
3. 小军今年初三了,睡眠一直不好,导致上课没有精神,学 习效率低,他一直为睡眠不好苦恼不已。请你结合文章的内容, 给小军提几点建议。
8
⑦ 我们聪明的祖先还总结了“睡眠十忌”:一忌仰卧,二忌 忧虑,三忌睡前恼怒,四忌睡前进食,五忌睡卧言语,六忌睡卧 对光,七忌睡时张嘴,八忌睡时覆首,九忌卧处当风,十忌睡卧 对炉火。
9
⑧ 科学研究证明,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最 完整的休息。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 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 促使身体各部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对 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补药”之说法。
1. 下列有关“饮水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头晕脑胀。《黄帝内经》说:“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 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人之目视、足步、 掌握、指摄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是通过睡眠源源不断地积蓄起 来的。
③ 那么,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是什么呢?
5
④ 首先要有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在子时(23 时至 01 时)以前 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即 入眠,阳气盛则寤即醒来。《黄帝内经》中说,夜半子时为阴阳大 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
④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 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 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
20
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 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 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 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 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23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
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心论点,同时将抽象的道理
具体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坚守内心的宁
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的论点。
35
链接: 有些古老的小办法,对现在仍然适用,居民可以尝试。自来 水烧开后,里面的氯化物会被蒸发掉,一些病源微生物也会被杀 死。可以在日常烧水时,水开始沸腾后将壶盖打开,让开水沸腾 2~ 3 分钟,这样可以蒸发一些水中的氯元素以及残留的有害物质。注 意不要沸腾太久,不然会变成不利健康的千滚水。
36
33
⑥ 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 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 1%~2%。 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 65 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 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 2 569 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 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 2 560 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 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
18
③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 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 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 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 “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
19
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 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 志,因静而生慧。
21
⑤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 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 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 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 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 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 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0
链接: 一般情况下,一天有 6~8 小时的正常睡眠就很充足了。如果 由于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误了睡眠,视耽误的多少可以适当弥补一 些,一般总的弥补量不宜超过两小时。过多的弥补非但无益,反 会精神恍惚、头昏脑涨。这是由于全身过长时间处于大脑松弛的 状态,各器官抑制身体的血液循环,造成缺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①在子时(23 时至 1 时)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 ②采用右侧卧位睡眠姿势;③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比如安静的 环境,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等;④注意祖先总结的“睡 眠十忌”。
16
(二)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 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 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 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 嗒嘀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22
⑥ 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 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 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 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 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 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17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 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 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 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 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专题八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 为何说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 王红蕊
①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睡眠养生。我国古代医学家 称“睡眠是养生之要务”。现代医学家把睡眠称为“自然康复 剂”。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 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
2
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 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外界刺激的 反应性降低和意识的暂时中断。人的一生大约有 1/3 的时间在睡眠 中度过。
D. 《黄帝内经》有记录:“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之 气。”指出了右侧卧位是最合适的睡眠姿势。
答案: B
13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睡眠是养生第一大补”这个说明对象,从重视
睡眠养生谈起,着重介绍了正确睡眠养生的方法。
B. 文章第②段中通过两种不同睡眠状态对第二天精神的影
34
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 1 200 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 为 200 毫升,即每天约需饮 6~8 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 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 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 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 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 致免疫功能降低。
(选自大众养生网 2015 年 5 月,有删改)
11
1. 下列关于“睡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和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叫
作睡眠,它能帮助生长,帮助脾胃消化食物等。
B. 由于工作或其他事情耽误了睡眠,视耽误的多少可以弥补
一些,一般总的弥补量不超过两小时。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正常的睡眠时间是睡眠养生的条件之一,中医睡眠机制为 阳气盛则寤即入眠,阴气盛则寐即醒来。
3
② 因此,采用正确的睡眠养生方法,达到养神、促进气化、 生精的目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抗病防衰、延年益寿具有重要 意义。这也是历代养生家非常重视的内容。清朝的李渔《笠翁文 集》中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 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有人说,睡眠是大自然了不起 的恢复剂,这是合乎事实的。经过一夜酣睡,醒来时感到精神饱 满,体力充沛。如果睡眠不足,第二天就会疲惫不堪,无精打采,
31
④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 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 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 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32
⑤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 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 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 90%、初生婴儿 80%、少 年 75%、成年男子 70%、老年男子小于 65%。所以,老年人尤其 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24
C. 本文先用一个故事引出论点,再从三个方面论证静心功夫 从何而来,最后引用古人的话得出“‘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 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石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 谛”的结论。
D. 第⑤段列举了几个读书养性的例子,形成排比,告诉我们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的道理。
答案: B
25
2. 下列与第②段中“静心功夫”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A. 董仲舒严于自律,三年目不窥园,潜心向学,学业精进,
终成大儒。
B. 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号称百
万的前秦军队,临危不乱,镇定地指挥,从容地应对,以少胜多,
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定和平。
26
C. 现代作家路遥在饮食匮乏、生活用品不足的艰苦环境中耕 耘着精神家园,创作出《平凡的世界》。
② 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 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 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 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 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30
③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 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 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 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 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28
(三) 饮水与健康 李复兴
① 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 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 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 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 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29
6
⑤ 其次是合适的睡眠姿势。古今医家都推荐右侧卧位,这是 因为右侧卧可使心脏在胸腔中受压最小,利于减轻心脏负荷。另 外右侧卧时肝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肝脏血液的循环,并且右侧 卧时胃和十二指肠的开口均在下方,有利于胃肠内容物的排空。 故《老老恒言》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7
⑥ 还有就是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的环境是帮助入睡的基本 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新鲜的空气是良好睡眠的保障。卧室 宜在睡前醒后开窗通风,氧气充足有利于大脑细胞迅速减轻疲劳。 当然睡觉时幽暗的光和舒适的卧具也会对睡眠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