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PPT
《虞美人》(共34张PPT)

离愁渐行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南唐杂咏》郭磨
词至李后主而 眼界始大,感慨遂 深,遂变伶工之词 而为士大夫之词。 —— 王国维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李后主拙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为南面王。 ——【清】沈谦
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 ——【清】王鹏运
虞美人
李煜
词牌名——虞美人
•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 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 名。因李煜填此词中的名 句,又名《一江春水》。 此外又叫《玉壶水》、 《巫山十二峰》等。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 君,字重光,初名从嘉, 后改名煜。号钟隐、莲峰 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 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 位,史称李后主。
绝命词《虞美人》
整体感知
1、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思乡之苦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鉴赏☆品味 1.“春花秋月”为何意?词人为何希望它完结? 2.“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的是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传达出词人的 什么感情?
公元937年-960年:皇宫隐士
•李煜的父亲“李璟”是南唐国的第二任皇帝,历 史上称为“中主”,李璟治国本领不强,但他在 书法、诗词上具有突出的才能,大力推行文化建 设,南唐文化气氛浓厚。李煜在父亲的言传身教 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画、诗词、音乐,样 样精通。 •历史记载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 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 •太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李煜惧怕李弘冀 猜忌,不敢参与政事。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 的山水之间,并无意与兄长争位。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共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 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 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造诣颇高。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格率真软弱。 “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 政事”。遭太子猜忌,为避祸,笃信佛教、不 问政事,自号“钟峰隐者”、“莲峰居士”, 无意争位。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 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 婉凄楚。
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971 年,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975年, 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 随即送解到汴京(今开封),受辱封违命侯。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 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
再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雕栏玉砌应犹在” “朱颜改”
对比、想象
后宫佳丽的容颜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词人的容颜 “改”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国家的容颜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运用了对比、想象的手法,抒发了词人对物是人非和亡国的凄凉、惆怅 与苦闷之情。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这首《虞美人 》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导入:
导入
有一位君王,“他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
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完整版

通过今昔对比,突显了作者对逝 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传达了 作者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视和怀
想。
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描绘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 的易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 深刻思考。
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作者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 感慨。
诗中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作 者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对时光 匆匆的无奈。
不同版本《虞美人》对比研究
要点一
敦煌曲子词《虞美人·东风荡飏轻 云缕》
此词写暮春时节主人公登高怀人,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 登楼远望,抒发怀人念远之情。全词以清丽的语言、悠扬的 韵调、明快的节奏、动人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恋人 的怀念之情。
要点二
冯延巳《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 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 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 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 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 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Biblioteka 02《虞美人》文本解读
原文欣赏与注释解析
原文欣赏
全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李煜对逝 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 无奈。文字优美,感情真挚,表达了 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注释解析
通过对词句中的难点字词进行注释,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例如,“春花 秋月何时了”中的“了”字,表达了作 者对无尽离愁的感慨。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欣赏
李煜其他脍炙人口的诗篇推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01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
《虞美人》课件(19张ppt)

合作析疑
CONTENTS
原因
同学们喜欢这 原因) 最喜欢哪一句? 首词吗?(说明
原因
词眼
你认为全词最关 键的应是哪一个 词?
(也说明原因)
合作析疑 content
愁
既然词眼是“愁”,就请同学们读 一遍课文,讨论一下,作者的愁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 提示:可从作者的背景和词中的内容提取
两次描写“月” 以水喻愁
“雕栏玉砌”的“在”与“朱颜”的“改”作对比
Add your title 对比
Add your title 虚实结合
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
Add your title 发问
先问天;再问人;最后问自己
关键字眼: “改”
改变的只是朱颜吗?
• 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 沦为囚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 不仅仅只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从皇帝沦为囚 徒)、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辱蒙羞
名句赏析
CONTENTS
名句
它好在哪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示
①修辞手法;②表达方式
——设问、比喻、夸张。 用春水来比喻愁, 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 里,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写出了愁思的绵长。
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 达出来了,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人生啊人生, 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苦吗?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 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这 两句充满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 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诗人这种纯真 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让他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在中国 文学史上留下了这样的不朽篇章。这是一种化帝王之愁为 凡人之愁的做法,这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 否则的话,它就无法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他的读者。 尼采说:“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我尤其喜欢那些用血写 出来的文字。” 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 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虞美人》李煜PPT课件

02
《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01
02
03
五代十国时期
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繁 ,百姓流离失所。
文化交融
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相互 交融,为词的发展提供了 土壤。
词的兴起
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逐渐受到文人墨客的青 睐。
个人背景
李煜的身份背景
南唐后主,自小生活在宫 廷之中,对政治无太多兴 趣,更专注于诗词创作。
文学传承
《虞美人》作为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颂和传承。
创作启示
该词为后来的文学家和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启 示,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典范本。
情感表达方式
《虞美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影响了后人对人生、 情感和社会的思考,成为文学表达的一种典范。
《虞美人》的地位与价值
历史地位
《虞美人》在李煜的创作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李 煜晚期作品的代表,反映了他在亡国之痛中的内心世界。
李煜的词在内容上主要可分三类:描写宫廷生活情景;描写帝王生活;抒写亡国之 痛。
李煜的词在语言上主要采用自然率真、清新明快的语言。
李煜的文学地位
李煜的词在艺术上主 要采用白描的手法, 以情写情,以景写情 。
李煜的词在风格上主 要有“婉约”和“明 朗”两种风格。
李煜的词在结构上主 要采用开门见山、环 环相扣、句句成环的 写法。
艺术手法
李煜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主题思想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感慨 。
对李煜的敬仰与思考
文学才华
01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令人敬仰。
《虞美人》课件(共1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 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缪塞
虞 美 人
词牌来源——虞美人
1. 虞 美 人 : 原 为 唐 教 坊 曲 , 后 用 为 词 牌 名 。 又 名 “一江春水”“玉壶水”等。
2.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公元前202年, 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虞姬拔剑自刎。相传在虞姬 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 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962年继位,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 谏臣不恤国政。
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 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 为违命侯。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当晚,在寓 所命歌妓作乐唱《虞美人》词,宋太宗闻知而 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本词是李煜 的绝笔之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词人表达的感情相同吗? 答:不相同。 “春花秋月”:时间漫长,是囚徒生活的煎熬; “月明中”:回首故国,只有恨、痛与思念! 饱含着李煜无限凄楚之情。
小楼、东风:永恒不变的景 实 对比之二
故国不堪回首:短暂无常的情 虚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唐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写了一首 《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李煜虞美人完美版ppt课件

01引言Chapter诗人李煜简介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
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虞美人》背景及意义本次课程目的与要求01020304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虞美人》原文呈现全文展示重点词句标注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翻译与解读意象分析分析词中出现的意象,如“春花秋月”、“往事”、“流水”等,探讨这些意象在词中的作用和意义。
整体结构梳理与特点总结特点总结结构梳理总结李煜《虞美人》的艺术特点,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并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03艺术手法探讨Chapter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意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意象塑造象征意义情感表达技巧分析直接抒情间接抒情04主题思想阐释Chapter爱情主题及其内涵挖掘描绘浓烈的爱情情感李煜的《虞美人》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展现爱情的无奈与哀怨作品中透露出作者对爱情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深深的哀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的苦涩和沉重。
爱情的超越性李煜在《虞美人》中,将爱情升华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地,表现出对永恒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时代背景对作品影响探讨乱世背景对作品情感基调的影响01文化交融对作品风格的影响02个人经历对作品创作的影响031 2 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作者其他相关作品比较阅读05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Chapter中国古代爱情诗词概述《诗经》中的爱情诗01唐诗中的爱情描写02宋词中的爱情绝唱0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念比较中西方爱情观念差异古代与现代爱情观念变迁不同民族间的爱情文化差异当代社会中爱情观念变迁思考互联网对爱情观念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的爱情挑战爱情教育的缺失与重要性06课程总结与回顾Chapter介绍了李煜的生平事迹、南唐时代背景及其文学创作背景。
《虞美人》(共38张PPT)

探讨本词的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今昔对比
春花秋月 实 小楼 “物是”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虚 往事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 春江 “人非”
(人生无常)
情
情景交融
拓展阅读鉴赏:
虞美人视频.rm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般滋味在心头。
整体感知: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作者的愁情是如何表现的?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 指什么?即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 的生活
(物质上)
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
(精神上)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 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 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 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 这一切都结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被 唐人写尽了,所以宋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 题材到达了颠峰。宋词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 颗璀璨的明珠。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 短不齐的一种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 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初名曲、曲子、 曲子词。又名乐府、乐章。还被称作诗余、歌曲、 长短句。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往事之叹,宇宙无尽,人 生无常。 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 乡之苦。 物是人非
不变的 “外物”
物是人 非之痛
巨变的 “人事”
对比
永恒的 “春花秋 月” 年年到来 的“东风” 今非昔比的 “往事” 不堪回首的 “故国”
《虞美人》PPT课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
怀念故乡
怀念亲人
哪个字可作为全词的“诗眼”?
“改”。 改变的不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羞)。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薄 命 君 王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法国作家缪塞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
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主。”的确,作为“好声色而不恤国政”的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可悲可叹,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章确实难寻其右…… “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 ……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 ——余怀云《玉琴斋词序》
绝 代 词 人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浪淘沙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虞美人》ppt课件21张

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 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 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李煜《虞美人》)
这是以水喻愁流传千古的名句。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 的流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 舍昼夜,长流不尽,语句形象而生动。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构 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不变的 “外物” 年年到来的“东风”
巨变的 “人事” 不堪回首的“故国”
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 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 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遥望金陵的想象与慨叹。想象中,故国的江 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当年在阑边砌下流连欢乐的有情之人,已不复 当年的神韵风采了。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 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五代
时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工书善画,洞晓音 律。投降宋朝后被封为“违命侯”,幽禁在汴 京。他整日以泪洗面,凄凉寂寞,度日如年, 在41岁生日(七月七日晚)时做《虞美人》, 并令歌伎演唱,在词中不假思索的表达他对过 去宫廷生活的怀念,因此触怒宋太宗被赐毒酒 毒死。所以,这首《虞美人》可算是李后主的 绝命词了。当然《虞美人》也是他脍炙人口的 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 法国作家缪塞尔说: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 诗歌, 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 粹的眼泪。 粹的眼泪。’’
尼采说: 尼采说:“在所有文 学作品中, 学作品中,我尤其喜欢那 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 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
朗读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 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 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问君/能有/几多愁?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江春水/向东流。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意境
人事变化无常 往事 故国 朱颜改 朱颜改
移情入景
实景: 实景:春花秋月 虚写: 虚写:回忆往事
“何时了 ”
“知多少” 时光易逝 悲 知多少” 上片 时光消逝 眼前景物: 又东风” 眼前景物:登楼远望 “又东风” 恨 亡国之恨 虚写: 不堪回首” 虚写:回忆往事 “不堪回首”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离家之痛 思乡之苦
7、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列举运用比喻写愁思的其它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李煜《 李煜 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李白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李清照《 李清照 声声慢》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 锦衣玉食、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 以前的富贵生活 锦衣玉食 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后宫佳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 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 尊严的 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 欢乐 的向往 期盼, 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的需要 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薄 命 君 王,绝 代 词 人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 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 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 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 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 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 家山曲破》 振金铃曲破》等曲, 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 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 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 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 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词以描写宫廷逸乐生活为主,风情绮丽,清靡婉转。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 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 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 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 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愁
虚写:雕栏玉砌 虚写: 朱颜已改
下片
发问: 发问:愁思如水 愁
“应犹在” 故国凄凉 应犹在” 人事非” “人事非” 物是人非 “向东流” 向东流”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春花秋月 物是” 实 小楼 “物是” 虚 自然永恒) 东风 (自然永恒) 明月 景 往事 故国 雕栏玉砌 朱颜 一江春水 “人非” 人非”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 、 小楼昨夜又东风” “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字表现了什么意味?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东风”表示季节更替, 东风 季节更替 “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 则说明时光飞逝, 时光飞逝 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 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
李煜(937 978),字重光 初名从嘉, 978),字重光,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 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 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 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 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 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 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 ),宋军长驱直入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 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 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 上将军、违命侯。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上将军、违命侯。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牵机 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 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 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 宋史》 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而《宋史》等正 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 年四十二。 史均未说是毒死,记载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 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死后, 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死后,葬洛阳北邙 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而死。
作业: 作业:
1、背诵《虞美人》; 背诵《虞美人》 2、预习《李评箜篌引》。 预习《李评箜篌引》
2、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 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 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 月亮” 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 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的主题。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 体指什么? 体指什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树百年。”(清赵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树百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 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唐诗过后是宋词, 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被唐人写尽 了,所以宋人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题材到达了 所以宋人另辟蹊径, 颠峰。宋词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颠峰。宋词便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 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 合乐可歌 不齐的一种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 不齐的一种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调有定 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增《文章辨 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增《 体序说》 体序说》)。
(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
情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自 这首词通篇采用一问一答、 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在这个 问自答、问起答结的构架, 构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 构架中形成了三组对比。
不变的 外物” “外物”
物是人 非之痛
巨变的 人事” “人事”
永恒的 “春花秋 月” 年年到来 东风” 的“东风” 应犹在的 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
5、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 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
设问、比喻。 设问、比喻。 用春水来比喻愁, 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 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 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 的愁。 的愁。
6、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 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 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 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 世概括。 世概括。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水流向东或南唐故 东流”有可能是双关, 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都金陵(南京)在东南方向。 点评:亡国之痛, 点评:亡国之痛,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 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 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对自由尊严和安 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亡国之 逸生活的留恋,前途无望的心灰意冷 亡国之 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 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 (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的《竹枝调》 ——刘禹锡的《竹枝调》 刘禹锡的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欧阳修《踏莎行》 欧阳修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秦观《江城子》 秦观 飞红万点愁如海。 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秦观《千秋岁》 秦观
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 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 命已经绝望之时, 春花秋月” 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 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 这一切都结束。 这一切都结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李白《秋浦歌》 李白 只恐双溪酢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只恐双溪酢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武陵春》 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贺铸《横塘路》 贺铸
虞美人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 202年 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 项 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美人虞姬和 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 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 何聊生。 何聊生。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 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 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 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