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下)《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卷(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溶液是无色、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
D.溶液是一种物质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9.(3 分)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①蒸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降低温度、④ 加热升温,这些方法中能使之成为饱和溶液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8.(3 分)如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溶质
碘
高锰 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水汽 精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易不 溶溶溶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9.(3 分)2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 2.5gM 物质;30℃时,80g 水中最多溶解 4.0gN 物质,
B (填“>”、“<”或“=”)
22.下面表格中列出了 KCl 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g
(1)由上表可推出 KCl 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
.
(2)在 2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50g KCl,形成的是
A.
氧化钙溶液
B.
胆矾溶液
C.
纯碱溶液
D.
食盐溶液
7.(3 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页(共8页)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4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D.6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8
是
.
(3)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温度/℃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时,析出晶体
最少的是
.
2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 25g 甲固体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 4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3.请你列举一个实例,用于说明下列有关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都是无色的
实例:
.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实例:
.
③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固体
实例:
.
2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B.碘与酒精不能形成溶液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17.(3 分)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18.(3 分)下列关于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只能有一种物质作溶质的混合物
B.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等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为澄清、透明的纯净物了
第5页(共8页)
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27.将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的,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
.
28.碘酒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
29. 氯化钠、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
(2)t2℃时,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
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3)将 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向 100g35℃的水中加入 45g 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
(填“增大”或“减小”).
(2)t1℃时,乙的溶解度是
g.
第4页(共8页)
(3)若要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保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前提下,
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
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温度为 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t 的取值范围
是
。
(2)分別将 t3℃时 100g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析出两种固体的质量关系为:A B (填“>”、“<”或“=”)
(3)t1℃时,在分盛有 50g 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各加入足量的 A、B,所得溶液的质量关
系为:A
B (填“>”、“<”或“=”)
(4)M 点表示在 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A
A.橄榄油
B.番茄酱
C.白醋
D.胡椒粉
4.(3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米粥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5.(3 分)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 t1 对应的温度为 30℃,
则 t2 对应的温度( )
A.大于 30℃
B.小于 30℃
C.等于 30℃
D.无法确定
6.(3 分)物质分散在水中,经搅拌过滤后,所得溶液名称正确的是( )
序号,下同).
(填
A.NaCl 饱和,KNO3 饱和
B.NaCl 不饱和,KNO3 饱和
C.NaCl 饱和,KNO3 不饱和
D.NaCl 不饱和、KNO3 不饱和
(3)t3℃时,各取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两固体分别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下列有关
两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相等
B.溶质质量相等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卷(2)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3 分)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2.(3 分)从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下列物质不算作溶液的是( )
A.碘酒
B.酸奶
C.乙醇汽油
D.液态空气
3.(3 分)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水
B.牛奶
C.白酒
D.液氧
15.(3 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从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溶液的状态一定是液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溶剂只是一种
16.(3 分)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剂质量相等
D.质量分数相等.
30.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升高温度,接近饱和的
物质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2)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
第6页(共8页)
第7页(共8页)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卷(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D; 2.B; 3.C; 4.C; 5.A; 6.D; 7.D; 8.A; 9.D; 10.D; 11.C; 12.B; 13.A; 14.C; 15.D; 16.C; 17.C; 18.D; 19.C; 20.B;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21.增大;A;>;<;=; 22.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饱和;2:5; 23.硫 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它不是溶液;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是液体; 24.增大;30;升高温度; 25.40;40>t>10;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等;丙; 26.65;adcb;不变;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27.升高温度;增加溶质; 28.碘;酒精; 29.氯化钠(或 NaCl);A;B; 30.C;B>A=C;
第2页(共8页)
A.泥土
B.蜡烛
C.蔗糖
D.花生油
12.(3 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烧碱糖
13.(3 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
A.蔗糖
B.面粉
C.植物油
D.泥沙
14.(3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7 1 9:56:17; 用户:qgjyus er104 81;邮箱:qg jyus er10481.2195 7750;学号: 21985489
第8页(共8页)
20.(3 分)在一瓶 NaCl 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 NaCl 晶体,则( )
第3页(共8页)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
21.右图是 A、B 的溶解度曲线。
(1)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
,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
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较是( )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10.(3 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11.(3 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