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 文言文九下《公输》(讲练)-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
九下—《公输》
一、文学常识
《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起:出发,动身。
说:解释。
胡:为什么。
已:停止。
牒:木片。
所以:用来……方法。
请:请允许我。
知类:明白事理。
寇:入侵。
说通悦解释为高兴、愉快距通拒解释为对抗
圉通御解释为抵挡
诎通屈解释为理屈
【一词多义】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替夫子何命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
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制造。
以牒为械。
当作见: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
类:不知可谓知类动词,类推为与此同类。
名词,种类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重点问题】
1、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班和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的?
子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圈套: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2、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辞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
4、墨子说服楚王的过程中运用了的方法?
比喻说理(类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请君入瓮”,让楚王钻入设好的圈套中,用高超的论辩艺术折服楚王。
5.墨子去楚国见公输盘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墨子什么思想?
劝阻公输盘助楚攻宋。
反映了墨子坚持正义、反对战争的思想。
(“兼爱”、“非攻”)
6、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阅读题典
【题源】(广东省从化市2014年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
【题文】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稚兔鮒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緶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
【小题1】下面加点字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荆之地方.五千里今齐地方.千里
B 今有人于.此皆以美于.徐公
C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臣之.妻私臣
D此为.何若人为.与此同类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3分)
A选文【甲】运用了对比,极言楚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和宋国的国土狭小、物产贫乏,从而类推出楚国攻宋是和有“窃疾”同类的结论。
B选文【甲】中,墨子巧设三个比喻,诱使楚王答应放弃攻宋。
此时楚王陷入自己所否定的圈子中而无话可说,只得说“善哉”。
C.选文【乙】中,邹忌采用三组对比指出“王之蔽甚矣”,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对方,直接指出对方问题所在。
D.选文【甲】中“善哉。
”,仅仅是楚王夸墨子“说得不错”,但并没有心悦诚服;选文【乙】中“善”字表明了齐威王要纳谏除弊的态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1)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2分)(采分点:以:认为;为:是。
)(2)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使我的耳朵听到的(人),可得到下等奖赏。
(2分)(采分点:市朝:公共场所;闻:使……听到)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以”“谤讥”“市朝”“闻”“下”,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考点: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牛刀小试
【题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公输》选段,回答8-10题(8分)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椴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愿:(2)仁:
【答案】(1)希望(2)对人亲善、有爱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一要结合语境,二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现象。
如本题中都是词类活用现象,(1)中“愿”在这里做动词,是“希望”,(2)中“仁”做动词,是“对人亲善、有爱”。
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并归纳整理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并识记一些典型的例子,遇到不熟悉的文章,那么要结合所学的类似的句子去结合语境推断即举一反三,这样考试时才不会失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何罪之有?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答案】(1)宋国有什么罪呢?
(2)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解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2分)从画线句子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
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案】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题源】(13年中考福建福州卷)
【题文】阅读《公输》选段,完成7-11题。
(16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敞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檄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标4处,2分)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答案】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
点评: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给语段标出停顿,其实是把几个句子断开。
所以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邻有敝舆而欲窃之()(2)荆之地方五千里()
(3)公输盘诎()(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答案】(1)破(2)方圆(面积)(3)通“屈”,理屈(4)入侵
试题分析:“寇”是最易答题的词语,文下注解中出现过,还应高度重视。
“诎”为通假字,“方”为古今异义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此为何若人?
(2)虽杀臣,不能绝也。
【答案】(1)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
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何若”“虽”,“何若”根据语境应译为“什么样的,怎么样的”,“虽”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
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0.在劝说楚王过程中,墨子巧妙设喻,将“文轩” “锦绣”“粱肉”比喻楚国,将“敝舆”“短褐”“糠糟”比喻宋国,通过对比,使楚王醒悟到攻打宋国是不明智的行为。
(2分)
【答案】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面积狭小、物产贫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加以理解,组织成切题的答案作答即可。
11.选段在记述墨子与公输盘演练的攻守战中,“”“”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战斗的激烈;“”一句可以看出公输盘已经技穷;“”一句表明楚王决定放弃攻打宋国。
(4分)
【答案】九设九距公输盘诎(公输盘之攻械尽)吾请无攻宋矣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引号可知,应使用原文词语,因此读演练攻守的段落,理解并从中提取出相关词语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在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段落,进一步精读之,确定哪些语句(词语)与题干要求相符,提取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