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释义:第七十六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六条引⽔、截(蓄)⽔、排⽔,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释义】本条是关于引⽔、截(蓄)⽔、排⽔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本法第2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引⽔、截(蓄)⽔、排⽔,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的合法权益。


单位和个⼈可以依法取得引⽔、截(蓄)⽔和排⽔等权利。

但是,这种权利的⾏使不是⽆限制的。

在⾏使这种权利的同时,还需兼顾公共利益和他⼈的合法权益。

公共利益,众所周知,涉及⼤多数⼈的利益,因此不容许被损害;他⼈的合法权益,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这⾥主要是指相邻关系中的他⼈合法权益。

所谓相邻关系,是指不动产的相邻各⽅⾏使所有权或者使⽤权⽽发⽣的权利义务关系。

⽔流所流经的相邻地域具有相邻关系。

如果⼀⽅不当⽤⽔,就可能给另⼀⽅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因此,引⽔、截(蓄)⽔、排⽔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

⼆、按照本条规定,引⽔、截(蓄)⽔、排⽔,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也称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不履⾏民事法律义务时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

民事法律责任是民事违法⾏为所引起的必然法律后果。

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式包括:1.停⽌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损失;8.⽀付违约⾦;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

在引⽔、截(蓄)⽔、排⽔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他⼈合法权益时具体采⽤哪种⽅式,由⼈民法院在审理有关案件时根据违法⾏为的性质、情节和造成的后果等具体情况依法判决或者裁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