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专题3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2 第2课时(共38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滴定操作注意事项 (1)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因润洗后,瓶内壁会附着一定 量的待测液而造成测量误差。 (2)滴定管在装液前一定要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装入的溶 液会被稀释,影响测量结果。 (3)滴定速率是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动。 (4)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线三者在同一水平线 上。 (5)滴定管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如 25.00 mL 是正确的, 而不能读成 25 mL。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答案]
(1)A
(2)B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 0 97.56%
用标准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 应该选择哪种指示剂?
答案:CH3COOH 为弱酸,NaOH 为强碱,应选择酚酞作指 示剂。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 2 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知道 pH 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酸 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误差分析。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
浓度 的酸(或碱)去滴定一定体积未知 _________ 浓度 利用已知________
的碱(或酸),通过测定反应完全时消耗已知浓度的酸 (或碱)的
(3)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酸碱中和滴定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 )
(5)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指示剂的颜色刚好发生明显变 化,即为滴定终点。 ( )
(6)有一支 50 mL 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0” 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溶液的体积是 50 mL。 ( )
-
答案:(1)NaOH 溶液 (3)0.1 15.00
盐酸Βιβλιοθήκη 盐酸NaOH 溶液
(2)7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分析依据 c(A)· V(A) 误差分析依据(一元酸、 碱的中和滴定): c(B)= V(B) c(B)· V(B) 或 c(A)= 。若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消耗标 V(A) 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 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 8.2 g 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 配成 500 mL 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 0.200 0 mol/L 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 用________(填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体积 ,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 _________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原理 利用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c(H )· V 酸=c(OH )· V 碱(一元酸
+ -
c(OH )· V碱 V酸 与一元碱反应),求得 c(H+)=__________________ 或 c(OH-)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应用举例(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 溶液为例) 常见的误差分析: 步骤 操作 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洗涤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 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 c(NaOH) 偏高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1)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选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但不能选石 蕊试液(遇酸、碱颜色变化不明显)。一般原则是酸滴定碱,选 甲基橙;碱滴定酸,选酚酞。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滴定终点的判断(以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为例) 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的 颜色由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 终点。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 的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且半分钟内不变为原色,说明达到滴 定终点。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解析: (1)曲线 a 的 pH 逐渐增大, 应该是在酸溶液中加入了碱; 曲线 b 的 pH 逐渐减小,应该是在碱溶液中加入了酸。 (2)P 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纵坐标是 7。 (3)由曲线 a 可知,未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盐酸的 pH=1, 故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 L 1。
解析:选 D。锥形瓶不应用碱液润洗。甲用过的滴定管对乙来 说相当于已润洗过。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滴定曲线 3.(2018· 南昌高二质检)向盛有 10 mL NaOH 稀溶液的烧杯中 逐滴滴加稀盐酸,并边加边振荡,下列图像中能体现溶液 pH 变化情况的是(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答案:偏大。因 KOH 的摩尔质量大于 NaOH,取一定质量的 固体配制的标准液中 c(OH-)偏小, 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 故结果偏大。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对量器读数易错点的巧记 (1)量筒:量筒的小刻度在仪器的下方,因此仰视时读数偏小, 俯视时读数偏大,如图甲所示。 (2)滴定管:滴定管的“0”刻度在仪器的上方,因此仰视读数, 视线将液面“下压”,读数偏大;俯视读数,视线将液面“上 提”,读数偏小,如图乙所示。
[解析]
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读数偏小, 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酸式滴定管的作用在本题中是移取待测酸溶液, 水洗后未用待 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浓度偏小,测定结果偏低;锥形瓶水洗后 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
D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若例题中标准 NaOH 溶液在配制时,取用的 NaOH 固体中含 有 KOH 杂质, 利用此标准液滴定时的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说明理由。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 据 下 表 数 据 , 计 算 被 测 烧 碱 溶 液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是 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待测溶液体积 (mL) 10.00 10.00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滴定后的刻度 (mL) (mL) 0.40 20.50 4.10 24.00
答案:(1)×
(2)×
(3)×
(4)×
(5)×
(6)×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③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A.⑤①②③④ C.⑤②③①④
)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④滴定 ⑤洗涤
B.③⑤①②④ D.②①③⑤④
答案:B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步骤 读数
操作 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 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 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
c(NaOH) 偏低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低 无影响 偏低
操作 不当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 滴定过程中振荡时锥形瓶中有液滴溅出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 所配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解析:选 C。滴加盐酸之前,稀 NaOH 溶液 pH>7,则 A 和 B 不正确。体现溶液 pH 变化过程的图像不可能是一条直线, D 不正确。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如图是常温下盐酸与 NaOH 溶液的滴定曲线 a 和 b。
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1)曲线 a 是用__________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 b 是用________________滴定________________。 (2)P 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_。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 L-1;氢氧化钠溶液的 体积为________mL。
物质的量浓度。 (2)对出入较大的实验数据应舍去。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 0.1 mol/L 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时, 锥形瓶 用 NaOH 溶液润洗两次。 ( )
(2)用已知浓度稀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选择紫色 石蕊试剂作指示剂。 ( )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解析]
(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
放在小烧杯中;(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应选甲基橙、酚酞、甲 基红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 不明显,易造成误差;(3)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眼睛应注视锥形 瓶内溶液颜色变化,且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4)平均标准酸体 (20.50-0.40) mL+(24.00-4.10) mL 积 V(HCl)= 2 c(HCl)· V(HCl) =20.00 mL, 然后根据 c(NaOH)= , 解得 c(NaOH) V(NaOH) 0.400 0 mol/L×0.5 L×40 g/mol =0.400 0 mol/L, w(NaOH)= 8.2 g ×100%=97.56%。
c( H ) · V酸 V碱 =__________________ 。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详见第 1 课时知识点 1。
+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4.滴定操作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滴定
控制活塞
摇动锥形瓶
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终点判断(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为例,酚 酞为指示剂)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两人用同一瓶盐酸滴定同一瓶 NaOH 溶液。甲将锥形瓶用 NaOH 待测液润洗后, 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 瓶中; 乙则用甲用过的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过且存有 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均正确,你的判断是( A.甲操作无错 B.乙操作有错 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 D.乙实际测得值较准确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用已知浓度的碱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时,下列 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A.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B.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C.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D.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选择和实验操作 1.(2018· 青岛高二检测)准确量取 25.00 mL 的 KMnO4 溶液, 可选用的仪器为( A.500 mL 量筒 C.50 mL 酸式滴定管 ) B.10 mL 移液管 D.50 mL 碱式滴定管
解析:选 C。准确量取 25.00 mL 溶液应用滴定管或移液管, 因 KMnO4 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 故应用 50 mL 酸式滴 定管。
半分钟 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________ 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
5.数据处理 (1)为减小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 2~3 次,求出所用标
平均值 , 准液体积的__________ 然后根据中和滴定原理计算待测液的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容量瓶:容量瓶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上的刻度线相平。 若仰视定容,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若俯视定容,则所配溶液 浓度偏高,如图丙所示。
栏目 导引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会引起误差的是( ) A.酸碱中和滴定时,在锥形瓶中准确地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 液和滴入 2~3 滴指示剂后,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而加入了适量 的蒸馏水 B.酸碱中和滴定时,使用经过蒸馏水洗净但未干燥的锥形瓶 装待测液 C.酸碱中和滴定时,使用经过蒸馏水洗净但留有水珠的滴定 管直接装标准液 D.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选用酚酞作 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入了一滴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