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第1题到第6题每题4分,第7题到底10题每题5分。

每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由q
F
E =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 与F 成正比 B .由公式q
E P
=
ϕ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ϕ与q 成反比 C .由Ed U AB =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 、b 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 .公式U
Q
C =
,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无关 2.电阻R 1和R 2分别标有规格“100Ω、4W ”和“12.5Ω、8W ”,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A .30V
B .90V
C .22.5V
D .25V 3.在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 ,当一个-q 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 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则检验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 点的电势分别为 A. q W W
E A PA =
-=ϕ, B. q
W
W E A PA -==ϕ, C. q W W E A PA ==ϕ, D. q
W W E A PA -=-=ϕ,
4.用伏安法测某一电阻时,如果采用如图所示的甲电路,测量值为 R 1 ,如果采用乙电路,测量值为R 2 ,那么R1 、R2与真实值R 之间满足关系
高二物理试题 第 1 页,共5 页
A.R1>R>R2
B.R>R1>R2
C.R1<R<R2
D.R<R1<R2
5.如图所示,两只灯泡L1、L2分别标有“110V,60W”和“110V,100W”,另外有一只滑动变阻器R,将它们连接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要求两灯泡都正常发光,并使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应使用下面哪个电路图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两个阻值固定的电阻,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将
A.I变大,U变小
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大,U变大
7.如图所示,在直线MN上有一个点电荷,A、B是直线MN上的两点,两点的间距为L,
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
A.该点电荷一定在A点的右侧
B.该点电荷可能在B点的左侧
C.A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
D.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8.如图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
A.电荷从a到b加速度减小
B.电荷在b处电势能大
C.b处电势高
D.电荷在b处速度小于a处
9.如图所示为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重量为500N,电源电动势为110V,不计电源内阻及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0.90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0A,可以判断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550W
B.提升重物消耗的功率为450W
C.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22Ω
D.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Ω
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B.保持S闭合,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C.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
D.断开S,将A板向B板靠近,则θ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18分,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1.(4分)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

另一位学生用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下右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 mm。

12.(6分)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

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_档。

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_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13.(8分)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 ,内阻约为2Ω;电压表(0~3V ,3kΩ)、电流表(0~0.6A ,1.0Ω)、滑动变阻器有R 1(10Ω,2A)和R 2(100Ω,0.1 A)各一只.
①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___ (填 “R 1”或“R 2”)。

②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
到如图右所示的U -I 图线,由图可较准
确地求出该电源电动势E = ______ V ; 内阻,r= ___ Ω。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2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应写出完整的数值和单位。

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


14.(10分)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相距10cm 的平行板A 和B 之间有一个匀强电场,如图所示,电场强度E=2×104
V/m,方向竖直向下。

电场中C 点距B 板3cm , D 点距A 板2cm 。

求:
(1)两点间的电势差UCD 等于多少?
(2)如果令A 板接地(即电势0=A ϕ)则C ϕ和D ϕ各是多少? (3)一个电子从C 点先移到P 点再移到D 点,静电力做多少功?
U/V
I/A
0.8
0.9
1.0 1.1 0.3 0.2 0.1 0 1.5 1.2 1.4 1.3 0.4
·P
·C
·D A 板
B 板
高二物理试题 第 4 页,共5 页
15. (14分)电源的电动势为4.5V 、外电阻为4.0Ω时,路端电压为4.0V 。

如果在外电路并联一个6.0Ω 的电阻,路端电压是多大?如果6.0Ω的电阻串联在外电路中,路端电压又是多大?
16. (14分)长为L 的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两极板带等量的异种电荷,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一个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0v 紧贴上极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刚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射出时末速度恰好与下极板成30°角,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末速度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 (3)两板间的距离。

高二物理 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18分。

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11、 0.706(0.705~0.707) (2分) 50.15 (2分) 12、
×100 (2分); 欧姆调零(或重新欧姆调零) (2分);
2.2×10 3
(或 2.2k) (2分)
13、①R 1 (2分) ②如图所示 (2分)
③1.47(1.46-1.48) (2分) 1.81(1.78-1.83) (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38分)
14(10分)解:(1)V V Ed U CD CD 100010)5(1022
4-=⨯-⨯⨯==-…………………① (2)A 板接地V V Ed CA C 140010)7(1022
4-=⨯-⨯⨯==-ϕ…………………………②
V V Ed DA D 40010)2(10224-=⨯-⨯⨯==-ϕ…………………………………………③
(3)因为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所以
[]J J eU W D C CD CD 1619106.1)400(1400106.1⨯=---⨯⨯-=-==-ϕϕ………④
评分标准:①④式各3分. ②③式各2分 15. (14分)解:当外电阻为4.0Ω时,电流A R
U I 0.1==
外………………………①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E +=………………………………………………………② 可得Ω=5.0r ………………………………………………………………………………③ 当外电路并联一个6.0Ω的电阻时,Ω=+⨯=
4.26
464并R ……………………………④
电路中的总电流A A r R E I 55.15
.04.25
.4=+=+=
'并…………………………………⑤
路端电压V R I U 72.3='='并外
……………………………………………………………⑥
当外电路串联一个6.0Ω的电阻时,Ω=10串R ………………………………………⑦ 电路电流A A r R E I 43.05
.0105
.4≈+=+=
''串…………………………………………⑧
路端电压V R I U 3.4=''=''串外
…………………………………………………………⑨ 评分标准:①②④⑦式各1分、③⑤⑥⑧⑨式各2分;
16. (14分)解:(1)设带电粒子的末速度为v ,如图所示,
0033
230cos v v v ==
ο
………………………………①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qE =………………………………………② 由平抛运动规律t v L 0=………………………………………………③
at v y =…………………………………………………………………④
而003
3
30tan v v v y =
=ο
……………………………………………⑤ 解得qL
mv E 3320
=……………………………………………………⑥
(3) 由平抛运动规律2
2
1at d =
………………………………………⑦ 解得6
3L
d =
……………………………………………………⑧ 评分标准:①⑥式各3分,②③④⑤式各1分,⑦⑧式各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