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该文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教师对教学思
想不够重视且对学生所需所想缺乏了解、教学和考核机制简单、教学缺乏创新理念等一系列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从思想与目标、内容与方法、实践与创新三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给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其他相关举措,包括从制度上保障一线教师安心投入教学、积极参与教研教改课题和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等方面。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OBE;创新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Zhiguang,WANG Tingting,LIU Jinlong
Abstract Besides lacking innovation ideas and adopting simple teaching assessment mechanism,some college teacher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eaching and overlook students’needs and thought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ideas and objectives,contents and methods,practice and innovation.At the same time,some other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also presented,which include estab‐lish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at can ensur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ront-line teachers and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y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o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lassroom teaching;OBE;innovation
纵观历史,教育是人类文明继承和发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更是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亦在逐步发展和健全,其涵盖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等方方面面。

当前,校园教育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集中式的课堂教育,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高校课堂教育更是世界各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课堂中教师的授课质量必然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继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4],尤其是高教课堂质量[5-7]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

本文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从思想与目标、内容与方法、实践与创新三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给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其他相关举措。

1当前高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思想上对教学重视不够
“重科研、轻教学”的想法在高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评奖评优、职称评聘方面对科研成果的要求比教研业绩更为明显。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生活压力较大,职称晋升尤为迫切,他们更注重短、频、快的科研产出,例如论文、专利等,抑或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与企业的合作中,以直接受益。

(2)教研、教改课题的实施周期较长,需要得到实际教学过程的验证,最终成效也未
关于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探索与思考
张之光1
王婷婷1
刘金龙1,2
〔1.江苏海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5;
2.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连云港)江苏·连云港
222005〕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b.2021.1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海洋大学2020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表情识别的学生课堂专注度分析研究”(项目编号:JGX2020014)、“电磁场与电磁波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X2020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之光(1988—),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雷达成像;王婷婷(1986—),女,江苏连云港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刘金龙(1976—),男,本文通信作者,安徽宁国人,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E-mail :liu⁃***************.cn 。

2021年第32期总第548期
No.32,2021Sum
No.548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61
必明显和理想。

另外,对于重大教学教改项目,由于涉及的因素较多,普通教师难以满足项目参与条件。

因此,教学门槛虽低,但却难以取得明显成果。

1.2对学生的想法和需求缺乏了解
通常,高校教师会长期承担某一门课程或相对固定几门课程的主讲工作,便于教师对这些课程进行深入探索和钻研。

在与业界同行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教师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极为熟悉,从结构到内容再到习题等都是信手拈来,但也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即对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都是自我主导型的,再或者是参考其他学校课程内容的编排,并且教多教少和如何施教基本都是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的。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极少做过系统的交流、收集和整理,呈现的几乎都是“我说你听、我演你看”的“演员”和“观众”的角色。

1.3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简单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PPT,还有极少数教师存在机械性的照本宣科式地教学。

部分教师习惯于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方式,不愿尝试改变,甚至排斥和抵制一些新颖的、并广为推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导致他们难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更不用说是开创和引领教育的发展了。

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而言,他们基本上还是采用“考勤+作业+末考成绩”的方式,仅仅是简单、粗略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离实际教学效果的评价仍有差距。

在信息和媒体工具如此发达的当下,高校的教学有足够的技术支撑,以实现将良好的传统教学理念继承并发展为多元化教学模式[8]。

1.4缺乏创新理念
教学还需要创新?很多教师会对此产生疑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觉得把课本的内容如实地教授给学生即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实不然,教学不仅是一个课堂实施的那一过程,更是一个从课上到课下、课前到课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动态体系。

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新教材,到高校教师面对的授课对象不断更迭,均反映出了教学行为、教学对象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每个年代学生的成长背景以及面对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导致他们的思想和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高校教师也应该因时制宜,紧随时代步伐,创新教育理念,切不可因为自己已经习惯的行为而墨守成规。

2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1思想与目标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行为。

因此,教师不仅需要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还要具备乐教善教的思想;学生也需要拥有勤学博学的学习理念以及好学会学的学习方法。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专业学习和立德树人无缝对接。

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既可以向学生传达守正创新的思想理念,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学习、成才的渴望,也应当不断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提升自身对教学的尊重和热爱。

在“教师重教、学生重学”的思想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明确的课程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

而实际教学中,恰恰是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抑或是有些教师忽略对学习目标的强调,再或是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导致学生也难以重视。

其实,每个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都是为该专业服务的,课程之间有着相应的逻辑关系,每一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相应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可以综合本专业所有课程,绘制出一张“专业体系结构图”,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认识到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处在哪个环节、与哪些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联系,让学生对正在学或将要学的课程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例如通信专业的“通信电子线路”是专业主干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是其先修课程,而该课程又为后续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首先,从大局上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强调学习完该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实现设计一个简单通信电路的目标;最后,以任务的形式布置下去,让目标明确下来。

例如,学习“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的振荡电路内容时,可以通过各种案例告诉学生振荡器在通信中无处不在,告诉学生学习完该章节内容后要完成某种参数的振荡电路设计,检验其是否具备了设计该电路的能力,而工程教育中的OBE[9]理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2内容与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学科、宽视野的人才成为必然需求。

目前,我国的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都会考虑增加课程的种类和数量,而减少课程的课时数。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以下三种情况:(1)在相关课程的交叉和衔接上重复的内容;
(2)书本上学生能够自学掌握的内容;(3)难度极大、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

对于前期其他课程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可以不用再讲授,简单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解决,复杂的内容则留给那些愿意挑战和提升的学生。

如前所述,那些需要讲授的内容也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便让课程的内容紧贴实际,更接地气。

想要将课程内容编排得更好,更容易地传递给学生,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习惯于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多年来的学习经历让大学生疲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当前的大学生更喜欢非常规的、新奇的教学方式。

通过观察和问询的方法对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同样的一个知识点,当教师用常规方式讲解时,学生听的兴致不高,课堂纪律相对松散,甚至部分学生完全不在听课状态。

但是播放微课[10]视频时,学生都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听讲。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教师的水平,而是新奇的事物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

目前,江苏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正在推行“对分课堂”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师生互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好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借鉴,例如“翻转课堂”[11]“网络课堂”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并进行推广。

2.3实践与创新
“学以致用”强调实践和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实践可以检验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并反哺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很多课程,尤其是理工农医类的专业课程,都配套相应
教改教法62
的实验或实践环节,这些实践可以有效地印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当理论和实践都进入课堂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明显的。

例如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将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及电子线路制图软件知识进行了综合,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对以上知识的掌握情况,反之,通过该实训课程,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更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全面科技创新的时代,高校更要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因为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授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创”是指创造之意;“新”则是强调新颖和不同。

“创”注重的是过程,是意识、思维的活动;“新”体现的则是结果,是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

教师的创新理念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作为年轻人,大学生都有猎奇心理,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够创造有吸引力的新颖事物。

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把创新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包括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这样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完善课堂教学的其他相关举措
3.1完善高校教学的制度保障
为了解决各大高校因为人才争夺而引起的本科教学工作浮躁和不切实际的考核任务造成的高校学术水平下降以及资源浪费等相关问题,教育部于2018年先后出台了各种清理“唯帽子、唯论文”的思想[12],把工作重心恢复到本科生的教学中。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将大学生全面培养成国家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才是高校工作的根本,而不是把高校的注意力放置于某一个或少数人身上。

笔者认为,借此契机,高校要制定适合于自身的相关政策策略,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升,并彰显出自身的特色;高校还要完善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3.2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教师的心里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教育教学的改革是领导的事情,普通教师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好。

虽然各高校对教学成果也设置有相关奖励,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而言,几乎是难以触及的,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放弃了对教学荣誉的追求。

教师主导教学,但有时想法却难以实施,因此需要采用相关的办法引导、甚至创造条件鼓励普通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项目,催生教师的教学成就感。

例如,成立不同的教学团队,从事教材编订、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学科竞赛的指导等,并确保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3.3倡导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而部分教师并不认为科研和教学有太大的关联,这源于其从未参与到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科研工作中。

其实,教学是为了学习和继承,而科研是为了创造和发展,二者互相支持、相互推进,形成螺旋式发展轨迹。

因此,高校的任课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并把相关科研成果扩充到课堂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即便是没有从事相关教学的科研,教师也应该及时关注相关的科技前沿,并将这些新的成果传达给学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4结论
课堂是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课堂的两大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堂功能的体现。

“教学相长”更是高校课堂的永恒主旋律,教师意识的转变和进步以及职业能力的提升,再配合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课堂教学的水平也会随之稳步提高,课堂平台的效用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董双.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四重落实[J].现代中小学教
育,2021,37(9):28-33.
[2]陆唯.如何在构建“苏式课堂”中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J].新课程,2021(35):134.
[3]刘萍.“双一流”背景下怎样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J].教育
教学论坛,2020(52):223-225.
[4]程海霞,曾海滨,童玲,等.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研究性混合式教
学模式[J].教育评论,2021(8):144-149.
[5]马玉慧,夏雪莹,张文慧.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师课堂提问分析
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9):108-114.
[6]杨丽勤,郭炯,姚亚杰.教师同步课堂教学能力框架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9):115-121.
[7]郭俊奇,吕嘉昊,王汝涵,等.深度学习模型驱动的师生课堂行
为识别[J/OL].(2021-09-13)./kcms/ detail/11.1991.N.20210907.1326.002.html.
[8]韩曦,潘宏伟,朱雪莲,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多
元化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0(21):172-173.
[9]陈红华,史晓云,余爱华.OBE理念下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
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2):3-5. [10]张锴.5G时代职业学校课堂、慕课、微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2):120-123.
[11]李雪艳,戴路,刘文财.以OBE理念和翻转课堂为导向的应用
型课程建设[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2):23-29. [1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
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教技厅函〔2018〕110号)[EB/OL].(2018-11-08).http://www.moe.
/srcsite/A16/s7062/201811/t20181113_354444.
html.
编辑江嫣萍
教改教法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