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派班模式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N派班模式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讨论APN派班模式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方
法尝试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使用APN派班模式进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监管。
结果重点岗位需要贯彻落实APN派班模式。
结论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灵活执行APN派班模式,对重点岗位的护士进行重点在班时间管理,是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得以持续执行、长久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急诊科 APN派班优质护理重点岗位
执行APN派班模式,减少每天护理交接班次数,保障患者安全,让护士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等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理念与意识已经建立。
如何更好地让急诊科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护理服务,拓展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的建设,是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必须思考的问题。
然而,由于急诊科护理环境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护理服务对急诊科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有其特殊的要求,为了让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能持续开展和深化,我们正在探索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前进道路,现就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排版模式即执行APN 排班进行优化管理,以达到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的目的。
现就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1.方式与方法
1.1 急诊APN排班模式A班两种形式兼容一种班8:00~16:00,中间有0.5h午餐;另一种班8:00~18:00,中间有1.5 h午餐和茶歇时间;P班18:00~02:00期间0.5h轮流茶歇;N班02:00-次日8:00,期间0.5h轮流茶歇;除护士长外,所有护士进入APN排班系统值班,均为各岗位责任班;重点岗位班次护士人力相对均衡:急诊预检分诊岗、抢救室护士岗、院前急救护士岗A班2名,P班2名,N班2名,均由具有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护士承担,三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跟班带教培养,并根据不同的层级进行渐进式地训练,形成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架构,明确各级护士职责。
1.2小组式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设置责任小组,且相对固定,配备护理组长。
将急诊科护士以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两方面的因素进行整合,将全体护士平均分成三个护理小组,推选三名护理能手担任小组长,即成立了三名护理组长,每个小组内的N3级、N2级、N1级、N0级护士的数量基本相当,同时组合2~3名护士不进行入组管理,而由护士长作为机动护士进行直接管理,组长行驶排班的权力,对某些特殊原因组内人员缺编的,护士长使用机动护士进行协调管理,以满足组内人员排班的需求。
这样,急诊科既能落实APN排班模式,又能执行分组护理管理,这中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和患者对护理需求之间的矛盾,保证护理质量,而且对护理人员结构梯队的培养、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队伍的团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都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1]。
2.对重点岗位进行双岗设立及减少交接班次数的环节管理
急诊科分诊护士岗位、抢救室护士岗位及院前救护岗位可称之为急诊科的“特色”岗位,这三个岗位充分体现急诊科的特殊性所在。
2.1预检分诊岗。
分诊护士要熟练掌握急诊分诊原则,急诊就诊流程,具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处理、调配和协调能力,有良好的医-护、护-患沟通能力,能进行较为准确的检伤分类及就诊或候诊患者病情观察与处置能力。
在本岗位设
置双岗,要求在本岗位的护士对所预检分诊的患者进行全面动态观察,除提供相关的生命体征监测,还要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预防、急救处置办法,以提高来诊患者及家属对急救知识的了解,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以不断开拓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2.2抢救室护士岗位。
因抢救时,工作量大,需要配备反应敏捷、熟悉工作流程的高年资护士携带低年资护士共同工作。
高年资护士作为抢救室工作的“第一指挥员”进行统筹安排管理,即由高年资护士对整个抢救室的抢救室工作进行维持和统一落实,原则上仅限于分管一名危重患者,以方便解决其他紧急问题,,指导下级护士工作,并对急、危、重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管理,对抢救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无陪护管理,以降低家属的焦虑情绪及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对完成的相关检查及时沟通反馈给家属。
护士与患者沟通良好,宣教及时,满意度提高。
2.3 院前急救岗位(出诊护士)管理。
院前急救时间的随机性,导致本岗位工作替换时间的随意性。
出诊在外的本岗位的护士可以在回院前即能与另一名护士决定替换的大体时间,以保证下一次出诊护士进行下一轮出诊工作的承接,以降低护士工作负荷量,以保障院前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安全系数。
本岗位的护士在非出诊时间可以协助完成院内急诊患者的急诊处置,起到灵活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的目的。
3.小结
急诊科护士分组、分层级管理,执行APN排班,重在明确职责,保证治疗护理及时到位,减少交接班次数,实行24h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得护士更加贴近患者,增加护患沟通,服务深入,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服务质量[2]。
在急诊科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我们才能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我们对急诊科特殊岗位进行重点管理,做好协调工作,灵活排班,根据患者需要、工作量合理安排在班护士。
充分调动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丰富的专业服务,体现护士价值,提高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
APN排班表面上是一种排班方式的改变,实质上是在排班中融入了以人为本、关爱患者、提升护士专业水准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细銮,周惠芬,杨衬.分组连续(AP如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5-6.
[2]曹晶,谢瑶洁,李玉乐,等.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的态度及思考四.护理管理杂志,2008,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