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合集下载

副高考试条件及标准

副高考试条件及标准

副高的考试条件和标准如下:
1. 申报条件: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5年。

(2)大专学历,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7年(申报副主任医师须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2. 考试标准:
(1)副高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共用题干单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等题型。

(2)考试内容涵盖了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卫生法规等方面。

(3)考试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条件和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单位而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报名前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和要求,确保自己符合申报条件和考试标准。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201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

201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

201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2015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简要概括申报条件:根据京人发[2002]101号文件精神(一)基本条件:没有出过医疗事故,考核成绩合格,满足基层工作任务,获得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职称英语和计算机成绩考试合格,最重要一点,有执业医师资格。

(二)报名副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年限要求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2年;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4年;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5.医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或在区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不含个案、摘要、综述等);6.担任主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7.担任主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

(三)申报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资格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1.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5年;2.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期间,获得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完成人;3.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主要完成人;4.医学专科毕业,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不少于7年,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学术论文。

按照人保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考试大纲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7、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发展与动态要有较全面的了解,特别是中西医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进展。

2015湖南最新自治区卫生副高职称及正高职称资格评审条件、报名要求

2015湖南最新自治区卫生副高职称及正高职称资格评审条件、报名要求

2015湖南最新自治区卫生副高职称及正高职称资格评审条件、报名要求2015湖南最新自治区卫生副高职称及正高职称资格评审条件、报名要求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评审时间快到了,作为过来人,今年有空写上一些湖南省卫生高级职称申报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我个人的申报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

我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一、考试注意点二、个人申报经验。

三、湖南省卫生厅发布的晋升高级职称的申报条件,一、考试复习要点:1.大纲很重要,围绕大纲是不错的,考试的范围比较广泛,复习时要把常见疾病要读懂弄透,但是很意外,有的考题确实偏,属于超纲题,考试大纲上没有没有办法,这些都不会做。

这个我们左右不了。

2.复习资料应该有,但不能过分依赖。

主要看历年真题和教科书,不管是军医的还是人卫的还是考试宝典,都只是书本的简化,以教科书为蓝本才是最可靠的。

3.我们要对常考知识点作为重点学习。

看书一定要细,对于偏题怪题,有人认为出题人想难住大家采取的极端行为。

其实我认为抱怨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有句话叫:改变你所能改变的,适应你所不能改变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相- 1 -对应问题,100分不是目标,考60就够了。

4复习用书大家临床工作都很忙,白天基本都在上班,只有晚上挤出时间来看书,所以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凡国家标准化考试,一定有一个考试大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考试大纲和上一年度的考试大纲做一个对比,新增内容十有八九是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很多人害怕超纲考题,其实一张100分的试卷,超纲题目不会超过5个,你看书了可能做对4个,不看书可能蒙对2个,不如果断放弃,严格按照大纲来复习。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2015年中医内科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2015年中医内科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2015年中医内科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免费下载: 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试题量:7902道。

一、专业理论知识(1)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内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

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①掌握与中医内科学有关的中医急诊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在内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①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及其应用。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1)医疗①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在内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内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内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

能承担内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

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内科病人不少于300例。

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

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

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doc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考试参考资料-副高.doc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一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2015年中医护理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审批条件

2015年中医护理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审批条件

2015年中医护理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审批条件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中医护理学试题量:1009道。

评定标准: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应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较全面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工作业绩较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专业技术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具有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本条件适用于在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药、护、技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以来,年度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获博士学位,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满2年;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满5年。

县及其以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业务骨干,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满7年。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1.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2.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以来,能够追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群众公认程度较高;具有组织科研和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每年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不少于四十周。

六、业绩成果条件取得主治(管)医(药、护、技)师资格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业绩突出;2.获得下列科研奖励之一:①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一项(额定人员);②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一项(前三名);3、经批准立项的省级科研课题,已完成科研计划任务,经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已进行登记的科研成果(以鉴定证书为准)前二名;或经批准立项的市(厅)级科研课题,已完成科研计划任务,经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已进行登记的科研成果(以鉴定证书为准)第一名。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职称考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职称考试副高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中医、西医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

2、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消化、神经、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

3、掌握中西医临床诊断技能,掌握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有关的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中西医结合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

2、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和方法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 等)的救治。

3、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中西医结合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2015年中医针灸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2015年中医针灸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2015年中医针灸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免费下载: 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试题量:5313道。

一、专业理论知识(1)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针灸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临床理论、临床技术理论知识,熟读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4门经典的理论知识。

熟悉并能在临床中较熟练地应用至少1部专业名著的相关理论知识。

(2)相关理论知识①掌握与针灸学有关的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皮肤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按摩推拿学等临床学科基础理论知识。

②在针灸科主治医师应掌握的西医学理论知识基础上,了解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学识水平①广泛阅读专业书刊,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②熟悉并继承古今至少各1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能在临床中较正确地应用其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且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③深入了解中医防病与养生理论并会应用。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1)医疗①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在针灸科常见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能熟练正确地救治针灸科急危重病证患者,能独立解决针灸科一般疑难病证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有娴熟的中医诊疗技能,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熟练地掌握与针灸科有关的专业技术。

能承担针灸科二线值班和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等工作。

具有一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③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每年系统诊治针灸科病人不少于300例。

主管或负责主治的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诊疗指标达到本专业本地区先进水平。

(2)教学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或协助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能力。

2015年普通内科副高级(副主任医师)考试大纲

2015年普通内科副高级(副主任医师)考试大纲

2015年普通内科副高级(副主任医师)考试大纲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中与普通内科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基础理论。

3.掌握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线、超声、CT、MRI 等)、内镜诊断学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内科有关的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能及时正确处理上述疾病引发的并发症。

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有一定了解,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等)的救治。

3.掌握普通内科一般疑难病症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肝/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天宇考王题库共计71章,试题总量:7963道。

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诊断学基础、模拟试卷、历年真题等节点。

4.熟练掌握普通内科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的使用等。

5.熟悉普通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能熟练阅读与分析报告结果;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化验项目等。

6.对普通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职称评定标准

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职称评定标准

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职称评定标准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职称评定标准一、背景介绍中西医结合是指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融合和结合,将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与西医的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医学模式。

随着人们对综合医学治疗效果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西医结合逐渐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也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崛起和发展。

二、副高职称评定标准的重要性副高职称是我国职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专业人员职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副高职称的评定标准制定,既能够规范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路径,也能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职称评定标准内容1. 学历和学位要求中西医结合专业副高评定标准应该明确要求申请人必须具备相关学历和学位。

申请人应具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有相当于医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医、西医职业资格证书。

2. 工作经验和业绩申请人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有独立承担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治工作的能力。

申请人在临床实践中应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技术,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3. 学术研究成果申请人应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

包括撰写过相关中西医结合研究论文、发表过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或治疗方法论文、参与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项目等。

此外,申请人还可以具备中西医结合领域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的编写和译述能力。

4. 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申请人应具有不断提升自我学术水平的意识,并积极参加相关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

具备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的经历,并有相关证明材料。

5. 业务能力及道德素养申请人必须具备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并能够在诊治过程中切实综合运用中西医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此外,申请人还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能够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制定诊疗方案,并给予负责任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及目标本考试旨在评估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级职称申请人的综合知识、技能和能力,以确认其是否具备担任副高级职称的能力和资格。

二、考试内容及比重1. 基础理论知识 (25%)-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经典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等。

- 西医基础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2. 中西医结合诊断与鉴别 (25%)- 中医诊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中医诊断方法。

- 西医诊断:包括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西医诊断方法。

- 中西医结合诊断:包括中西医结合下的病因分析、病证鉴别等综合诊断方法。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包括中西医结合下的治疗原则、方法与疗效评估。

-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中医治疗方法。

- 西医治疗方法:包括西药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等西医治疗方法。

4.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疾病 (20%)-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炎、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5. 学术素养与综合能力 (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10%)三、考试方式及要求1. 笔试形式:采用闭卷、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

2. 考试时间:总时长为180分钟,每个部分的时间分配为:基础理论知识(45分钟)、中西医结合诊断与鉴别(45分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60分钟)、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疾病(30分钟)。

3. 考试评分:各部分分值占总分的比重为所列比例,总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四、参考书目1. 《中医基础理论》2. 《西医基础知识》3. 《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学》4.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五、考试通过标准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达到60分及以上者视为通过。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概述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旨在对医生的综合临床能力、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西医结合内科的基本理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详细要点1. 中西医结合内科基本理论a.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科特点和发展历程b.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经络学、气血理论、五脏六腑学说等c. 西医内科学基本理论,包括病理生理学、病因学等d.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研究方法和临床应用2.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a.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b. 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c.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炎等d.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炎、肾结石等e.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帕金森病、癫痫等f. 其他常见疾病,包括糖尿病、风湿病、肿瘤等3.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a.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原则和方法b. 中医药辨证论治与西医诊疗指南结合的方法c. 中西医结合内科常用方剂和药物的应用d. 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医辅助疗法的应用4. 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与实践a. 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b. 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伦理规范c. 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三、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2. 评分标准考试评分主要根据答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进行评判。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临床能力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合理性会进行重点考察和评分。

四、考试参考书目1. 中医基础理论方面的书籍:a. 《黄帝内经》b. 《伤寒论》c. 《金匮要略》2. 西医内科学方面的书籍:a. 《Harrison内科学》b. 《肾脏病学》c. 《心血管病学》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方面的书籍:a. 《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b.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五、考试的意义和作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副高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医生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
年真题等。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试题量:3262道。

评定标准: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应系统掌握中西医两种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较全面了解本专业国内外中医药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工作业绩较显著,取得较大价值的专业技术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具有指导下级中西医结合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政治思想条件
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以来,年度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

三、学历、资历条件
获博士学位,并系统学习中医一年以上,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满2年;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并系统学习中医一年以上,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满5年。

县及其以下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业务骨干,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满7年。

四、外语、计算机条件
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或古汉语。

参加全国职称外语或全省古汉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2.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

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五、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以来,能够追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群众公认程度较高;具有组织科研和指导下级中西医结合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每年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不少于四十周。

六、科研成果条件
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疑难问题,业绩突出;
2.获得下列科研奖励之一:
(1)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一项(额定人员);
(2)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一项(前三名);
(3)经批准立项的省级科研课题,已完成科研计划任务,经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已进行登记的科研成果(以鉴定证书为准)前二名;或经批准立项的市(厅)级科研课题,已完成科研计划任务,经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已进行登记的科研成果(以鉴定证书为准)第一名。

七、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资格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著作1部(任主编,著作内容不少于15万宇)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2.出版著作2部(任副主编,著作内容不少于15万字)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3.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4.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八、破格条件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贡献突出、业绩显著的人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工作满二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
1.具备第七条规定的论文、著作条件;
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项的主要完成者(额定人员),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额定人员),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的主要完成者(额定人员)。

九、附则
1.条件中所规定的著作必须具有ISBN书号,学术期刊必须具有ISSN和CN刊号。

2.条件中所规定的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3.条件中规定的核心期刊是指“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4.著作、论文和科研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本人所从事的专业或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

5.条件中所提到的“市”是指设区市。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