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的意思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自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赏析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日常生活做起,穿衣吃饭,不要铺张浪费。
不要小看日常琐事,所以不懂得珍惜。
知道每件事的背后有多少人在努力,消耗了多少精力。
桩很难得到。
朱用纯(1627 ~ 1698 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
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我国古代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字,但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
开
篇即从日常起居方面提出要求:天快亮时便起床,洒水扫地,使居室内外整洁;天黑了就休息,关门上锁,亲自检点家中物品,要勤俭持家,时时想到劳动的艰辛。
不仅自己要俭省节约,宴请亲朋好友也不能挥霍浪费。
家里日常用的器具要质朴、洁净,无须贵重。
饮食要有节制,精打细算,不要贪求山珍海味。
不要营造豪华房屋,不谋取良田沃土,生活上要保持艰苦朴素。
教育子女要有正确合宜的道理和方法,并以身作则,为其树立榜样等多方面来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
《治家格言》在内容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取材很贴近生活,针对性强,不作空洞无用的说教、要求修身治家,为人处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 小故事
当唐肃宗是王子时,他在宫里侍奉他的父亲玄宗。
迎接和上菜是王子的礼物。
那次聚餐,有一块羊腿,玄宗想吃。
他关照苏宗,让他自己砍,苏宗接受了他的命令,就用刀砍了。
因为刀刃上有一些羊脂,苏宗拿了一块饼把刀擦干净。
玄宗见饼为食,抹刀可惜。
他不悦地看着他。
苏宗淡定地举起饼,含在嘴里吃了起来。
玄宗只是喜出望外。
唐玄宗于是对苏宗说:凡人的财富是有限的,要珍惜。
总的来说,从天子到庶人,福报虽大或小,但都是存钱存久了,浪费钱就会短。
以井泉为例。
慢慢吸收,就到头了,永远用不上了。
如果你做到了,你会立刻看到它筋疲力尽。
所以,自古以来,圣贤圣贤,虽四海尊富,却一直穿着桓卓的衣服,不吃奇味,省吃俭用,侍奉皇族,爱民自强。
所以他们的寿命延长了,他们的国家也远了。
他的追随者,如皇帝杨迪,耗尽所有人的血来满足一个人的欲望。
如果他们怕短缺,失去了财富和财富,失去了国家,那就可悲了。
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
面对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奢侈、浪费现象,每年的10月31日,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勤俭日”,而我国也及时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