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课堂 高秀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高秀红
发表时间:2014-01-25T10:06:56.123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6期供稿作者:高秀红
[导读] 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秀红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265300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由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使每一堂课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便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

”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用爱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学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付出足够的爱心。

在学生有困难时及时帮助、遭遇失败时及时鼓励、稍有进步时及时表扬、感到困惑时及时引导。

要用赏识的目光看学生,欣赏的口吻谈学生,让爱的温暖融入学生的心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爱心的倾注,会让师生间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这种积极性又会引导他们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助直观情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现代化教学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做到“声”、“形”俱备,可以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把抽象、模糊的内容变得具体、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直观教具或现代化的媒体,能够做到动静结合,直观易懂。

例如:教师在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节课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把“三角形全等”这一抽象的概念用“两个三角形重合”这个动画直观地表现出来,变“静”为“动”。

2.创设矛盾情景,激发求知欲。

数学知识中充满着“肯定与否定”、“包含与不包含”等关系。

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先假设一些命题成立,然后让学生推出与定理、性质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的结论,这样能使学生加深印象,乐于思考,进而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如:在讲解“四边形最多有三个锐角”时,教师可以先假设“四边形有四个锐角”,让学生自主地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四边形不可能有四个锐角,否则,四个内角的和小于360°,与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矛盾。

3.创设悬念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概率的含义》一课时,有个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小刚哭着对爷爷说:“小明把我的玩具都赢去了。

”爷爷说:“怎么赢的?”小刚说:“我们拿了三张大王和一张小王,每人抽相同的次数,小明抽了大王赢,我抽了小王赢。

”爷爷说:“这不公平。

”然后教师向学生发问:你觉得爷爷说得对吗?如果爷爷说得对,那为什么不公平呢?我们能不能帮小刚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至此,学生的好奇心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了自主学习的佳境。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同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容易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内驱力,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利息、股票、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事物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抽象概括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三、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师的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单调乏味的讲解容易使人昏昏欲睡,而风趣幽默的语言便会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表现个人独特的风采。

教师可以把公式、性质等加以提炼,编成形象的口诀、图表等让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也可以借助小故事、小笑话等来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做不但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又便于学生记忆。

课堂艺术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充实自已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自身修养。

长此以往,教师便能学以致用,使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

四、合理组织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成功的开端、创新的开始、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值得玩味。

不论是哪一种问题,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疑点,并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实验、动眼去观察、动嘴去表达。

这个转化的过程,让学生不但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而且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内涵,使课堂教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通过赏识教育,多给学生一些欣赏和赞美,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使学生丢弃了学习中的惰性,唤醒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