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针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早期综合康复护理的预后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
的脱水、止血、护脑等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
合康复护理。

比较2组患儿在治疗后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
治疗后智力发育程度和体格发育程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
意义。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患儿
的致残率和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护理;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381-01
孕妇围产期因各种原因导致出现胎儿脑血流量降低和缺氧的现象[1],使
得婴儿出生后表现为:昏迷、抽搐、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肢体抖动、下颌震颤等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症状,如不及时采取科学治疗方法,可能会留下脑瘫、癫痫、
智力低下等后遗症,影响患儿的正常成长和生活。

对患儿、家长及社会造成的危
害较大。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指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害症状不再发展
24~72h后即可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包括高压氧治疗、功能性康复训练、物理治疗
和针刺、推拿治疗。

本院自2010年4月~2013年3月运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
3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缺血缺氧性脑病
治疗的患儿60例,按照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患儿症状进行判断,且采取CT、
MRI检查方案,均符合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情况。

全部患儿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儿年龄维持在09~23d之间,平均年龄162d,平均胎龄374周,平
均体重2799g。

41例产妇产程延长,宫缩乏力,静脉滴注缩宫素。

19例为剖宫产,胎儿在围产期出现过窒息的情况。

患儿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

经格拉斯哥昏迷
量表[3]评分,3分4例,4~5分6例,6~8分50例。

12方法:按入院时间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常规脱水、
止血、护脑等药物治疗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30例,2组患儿在年龄、胎龄、性别、体重、病情、药物治疗等临床指标的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1观察组早期综合训练方法
1211高压氧治疗,方法:采用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生产的(氧宝)高
压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升压压力为003~004Mpa,稳压20~25min,最后
匀速减压到正常出舱。

1次/d。

10d为一个疗程,最少治疗3个疗程,有时6个
疗程,甚至更长。

1212功能性康复训练:(1)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性康复:①床上翻身
训练,②抬头训练,③爬行训练,④坐位及爬行训练,⑤站位及平衡训练,
⑥行走训练,⑦日常生活能力训练,1~2次/d,20~40min/次。

(2)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①发音训练,②口语训练、听力训练,训练的时间应根据患儿
的精神状态而定[2]。

1213物理治疗:理疗的种类有光疗(红外线照射)、电疗(经络导屛
治疗、肌痉挛治疗、中频电疗)、水疗,本组病例均采用中频电疗或水疗。

1214针刺、推拿治疗:针刺、推拿在重度脑缺血缺氧患儿的治疗有促
醒的效果。

针刺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等,以体针为主。

头针取穴:以运动中枢
为主,感觉区、语言区采用不同的推拿治疗手法,肌张力低的用强刺激手法,肌
张力高的用弱刺激手法,按摩肌体的关节和肌肉,通筋活络,气血流畅,使患儿
的关节逐渐松动,挛缩的肌体逐渐松软,促进肌体功能的恢复。

13评价指标:(1)按照小儿智能发育量表标准对患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智能发育、运动发育、神经精神发育情况。

(2)通过测量患儿的头围、
体重和身长来判断其体格发育程度。

(3)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患儿出现智力
低下、脑瘫、癫痫等疾病均属于后遗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我们使用SPSS公司推出的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资
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的方式来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取t检验模式,将检验模式
运用至对比率的过程中,当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即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儿智能发育情况比较:采取综合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观
察组患者于6个月、12个月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
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2组患儿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2组患儿后遗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中有3例分别患有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疾病,发生率为10%;
对照组中有2例患儿患有脑瘫,1例患儿出现智力低下现象,3例患儿患有癫痫
症状,发生率为20%。

对照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存在显
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现代康复理论认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所致的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的恢复,除药物治疗、自然恢复因素外,需要通过早期综合康复及护理,使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重组。

功能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调动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使正常情况
下没有发挥作用的神经细胞发挥代偿功能,脑机能重新组合再建,同时有利于防
止肌体挛缩。

采取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整体训练和分体训练相结合
的原则[3]。

32高压氧治疗加速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
胞的重组和代偿,极大地发挥了脑的可塑性,针灸、推拿可以疏通经脉、调理气血,使血管扩张,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改善脑和肌肉组织的含氧量,提高新陈代谢,激活神经细胞,促进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恢复。

4小结
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措施,能够有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重组,发挥各种神经系统的作用,降低发生HIE患儿伤残的概率,减轻患儿
家属负担。

本院针对30例HIE患儿在采取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了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活动,不断触发患儿的感官系统,使其各项功能正常、规律发育,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黄菊敏,李小霞,吴晓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要点[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137137
[2]金京珍.抚触联合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预后影响的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5).
[3]关骅.临床康复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