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当某金属变成相应的阳离子时,叙述正确的是()
A . 得到电子
B . 失去电子
C . 得到质子
D . 失去中子
2. (2分)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 . 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
B . 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C . 氯化氢比硫化氢的热稳定性好
D . 硫离子还原性比氯离子还原性强
3. (2分) (2019高一下·慈利期中)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镁是第IIA族元素
B . 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 . 氧族中含金属元素
D . 第3周期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
4. (2分) (2018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最低化合价
A . 元素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 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 . 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 . 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5. (2分)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 X
Y Z
T
A . 原子半径Y>Z,非金属性W<X
B . X2能从T的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T单质
C . W、Y、Z三种元素都能与X元素形成化合物WX2、YX2、ZX2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Z
7. (2分) (2017高二上·新疆期末)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H=﹣236.6kJ•mol﹣1
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H=﹣272.7kJ•mol﹣1
由此不能判断()
A . 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 . 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 . 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 . 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8. (2分) (2016高二上·赣州期中) 根据下列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图①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
B . 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 由图③知,反应在t6时,NH3体积分数最大,t3时采取降低反应温度的措施
D . 图④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9. (2分) (2016高一下·乐清期中) 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2C2H2(g)+5O2(g)═4CO2(g)+2H2O(l)△H=﹣2bkJ/mol
B . C2H2(g)+ O2(g)═2CO2(g)+H2O(l)△H=+2bkJ/mol
C . 2C2H2(g)+5O2(g)═4CO2(g)+2H2O(l)△H=﹣4bkJ/mol
D . 2C2H2(g)+5O2(g)═4CO2(g)+2H2O(l)△H=+bkJ/mol
10. (2分)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资讯错误的是()
A . 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 . 中、美、日等国已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能较大程度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C . 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 . 结构陶瓷碳化硼(B4C3)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原子晶体
11. (2分) (2016高二上·黄陵期末)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 O2(g)═ZnO(s)△H=﹣351.1kJ•mol﹣1
Hg(l)+ O2(g)═HgO(s)△H=﹣90.7kJ•mol﹣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H为()
A . ﹣260.4 kJ•mol﹣1
B . ﹣441.8 kJ•mol﹣1
C . +260.4 kJ•mol﹣1
D . +441.8 kJ•mol﹣1
12. (2分) (2016高一下·大庆期中) 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A . H2(g)+ O2(g)═H2O(g)△H=(a+b)kJ•mol﹣1
B . 2H2(g)+O2(g)═2H2O(g)△H=2(b﹣a)kJ•mol﹣1
C . H2(g)+ O2(g)═H2O(l)△H=(b+c﹣a)kJ•mol﹣1
D . 2H2(g)+O2(g)═2H2O(l)△H=2(a﹣b﹣c)kJ•mol﹣1
13. (2分) (2015高二上·西宁月考) NO和CO气体均为汽车尾气的成分,这两种气体在催化转换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H1 .已知2NO(g)+O2(g)═2NO2(g)△H2;CO的燃烧热△H3;2NO2(g)+4CO(g)═N2(g)+4CO2(g)△H4;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H4=△H1+△H3﹣△H2
B . △H4=△H1+2△H3﹣△H2
C . △H4=△H2+△H1+2△H3
D . △H4=2(△H2﹣△H1+2△H3)
14. (2分)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kJ•mol﹣1①
CO(g)+ O2(g)═CO2(g)△H=﹣283.0kJ•mol﹣1②
C(石墨)+O2(g)═CO2(g)△H=﹣393.5kJ•mol﹣1③
则4Fe(s)+3O2(g)═2Fe2O3(s)的△H为()
A . +1 164.1 kJ•mol﹣1
B . ﹣1 641.0 kJ•mol﹣1
C . ﹣259.7 kJ•mol﹣1
D . ﹣519.4 kJ•mol﹣1
15. (2分) (2016高二上·辽源期中)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H1=﹣26.7kJ•mol﹣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50.75kJ•mol﹣1
③Fe3O4(s)+CO(g)═3FeO(s)+CO2(g)△H3=﹣36.5k J•mol﹣1
则反应FeO(s)+CO(g)═Fe(s)+CO2(g)的焓变为()
A . +7.28 kJ•mol﹣1
B . ﹣7.28 kJ•mol﹣1
C . +43.68 kJ•mol﹣1
D . ﹣43.68 kJ•mol﹣1
1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
B . 化学键不仅存在于原子间,也存在于分子间
C . 原子间通过极性键结合成分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是极性键
17. (2分)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第一电离能X可能大于Y
B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
C .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Y对应的酸性
D . 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正价,Y显负价
18. (2分) (2016高一下·广东期末) 下列有关230Th和232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30Th和232Th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B . 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不同
C . 230Th和232Th互为同位素
D . 230Th和232Th是同一种核素
19. (2分) (2016高一下·习水期中) X、Y、Z、W、R属于短周期元素.已知它们都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 的原子半径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 .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低
C . 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
D . 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5种
20. (2分)(2017高一上·浦东期末)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
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A . 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
B . 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 . 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 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8分)
21. (2分)(2016高一下·衡水月考) 在以下十种物质中:
①NaCl②CO2③Na2O2④NaOH⑤HCl⑥H2O⑦N2⑧(NH4)2CO3
⑨Na2O⑩H2O2
只含离子键的物质有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
22. (6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 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 .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 (填“有”、“无”).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此时E1________ , E2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 (6分) (2016高一下·莒南月考)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点燃条件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AB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
24. (8分)(2018·成都模拟) 氨为重要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 CO(g)+3H2(g) △H=+216.4kJ/mol
b.CO(g)+H2O(g) CO2(g)+H2(g) △H=-41.2kJ/mol
则反应CH4(g)+2H2O(g) CO2(g)+4H2(g) △H=________。

(2)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分别为1mol、3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

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关系如下图。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B.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 比值保持不变
D. =2
②P1________P2(填“>”、“<”、“=”、“不确定”,下同);反应平衡常数:B点________D点;
③C点H2的转化率________;在A、B两点条件下,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生成氨气平均速率:v(A)________ v(B)。

(3) N2H4可作火箭推进剂,NH3和NaCl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2H4。

①写出NH3和NaClO 反应生成N2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已知25℃时N2H4水溶液呈弱碱性:N2H4+H2O N2H5++OH- K1=1×10-a;N2H5++H2O N2H62++OH- K2=1×10-b。

25℃时,向N2H4水溶液中加入H2SO4,欲使c(N2H5+)>c(N2H4),同时c(N2H5+)>c(N2H62+),应控制溶液pH范围________(用含a、b式子表示)。

25. (6分) (2015高二下·大丰期中)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_______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从下列选出).
A . 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 . 分三次少量倒入
C . 一次迅速倒入
(3)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从下列选出).
A . 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 . 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 . 轻轻地振荡烧杯
D . 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
(4)实验数据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28分) 21-1、
22-1、
23-1、
23-2、
23-3、
24-1、
24-2、24-3、25-1、25-2、25-3、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