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初二上册语文《24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初二上册语文《24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24、《大道之行也》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同时读者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聪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

(二)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大同”社会差不多特点。

3、熟背全文。

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能同时领会文意。

(本单元教学中要求突出朗读,让学生养好诵读的良好适应)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差不多特点。

(这是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升华思想的基础)难点:联系,引导学生摸索《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与《大道之行也》中“大同”有无相似之处。

(两篇文章相较,使得学生能够在对比学习的基础上,加深课文含义的明白得,更正确地把握文意,同时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对比分析的良好学习适应。


二、说教法
要紧运用点拨法、读书指导、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点拨,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

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本文的一些开放性探讨题目,可运用这种方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摸索的思维。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要紧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预备。

自主学习法:。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把握好文本。

对发挥学生
自己的个性有专门大关心小组合作讨论:对我们学校具体情形所设计的。

对古文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可怕感。

四、说教学程序:依照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句段赏析——文章研读——拓展几个环节。

1、导入:以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太平天国》,引说出中国在第2次鸦片战争后所显现过的所谓的“理想社会”,从而引出课文《大道之行也》。

2、朗读感知。

朗读:(1)影音范读,提起学生爱好,听取正确的读音和断句。

(2)齐读课文,把握文意。

(文言文的朗读十分重要,读通全文,才能为明白得文意作好铺垫。


3、疏通文意: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本文内容的明白得。

(1)简单提点文言文中的字词读音。

(迅速带过)(2)抽学生结合书上注释分别讲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同时,老师进行点拨、引导,更正讲解,运用多媒体显示每部分的相应图片,加深印象。

(5)在明白得全文的基础上,通读全文,进行巩固。

(6)让学生自主起来,背诵自己喜爱的一句话。

(熟练地背诵全文,为今后进一步消化它制造条件)
4、句段赏析(约7分钟)(1)第一,让学生选择文中的句子,并谈谈对该句的体会。

老师只让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听取,让大伙儿来进行评判。

最后老师再小结文段的中心立意(这种方法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其他学生提出优、缺点及补充意见,带动了其他同学解析文章,具有普遍性。

老师及时的小结可让学生对文章有着更准确、更及时地把握。

)(2)全班背诵全文。

(达到学习巩固的目的)
5、文章研读(1)讨论以下问题:a、“大同”社会的全然特点是什么?请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讲解。

此题是据课文第二层内容设计的,这一层内容比较复杂。

设题的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关心明白得和经历。

b.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画的那个“室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点?(这道题较开阔,设计为小组讨论研究,可进行小组评比。


6、拓展:抽学生说一段话描画你心中的理想社会。

xkb1
7、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约2分钟)(1)总结全文,提出作者立意,鼓舞学生开创以后蓝图。

(2)作业设计:背诵并默写全文。

五、说板书设计:概述“大同”社会的全然特点满足生存需要
大道之行也详述“大同”社会的全然特点满足进展需要
总括全文满足精神愉悦需要
(在讲课的同时展现出来;概况在讲文意中展现,全然特点在课文研读时展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