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齐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箭齐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经济论文国民经济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三箭齐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期,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股市暴跌,美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滑风险,我国经济受其影响也呈现出不利的走势。
在各国央行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方式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我国央行也于10月8日加入到救市的行列中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国务院同时宣布暂停征收银行存款利息税。
罕见的“两降一免”无疑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表明了在金融危机日渐恶化的情形下我国政府未雨绸缪的心态。
但是,这种三箭齐发的“组合拳”调控,到底会对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就可以实现管理者的初衷,市场各方的分析却不尽相同。
一、“三箭齐发”符合保增长的调控方向随着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逐渐向美国境外蔓延,全球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风险,国际上主要的经济体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联合救市。
继美国巨额救市计划获得通过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的央行开始纷纷降息,以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一些没有降息的国家也通过连续的注资提高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挽回经济下滑的颓势。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我国央行也祭出了救市的大旗。
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同时,国务院决定自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种“三箭齐发”的组合调控方式,是近十年来所罕见的,也可表明政府保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央行此举属于意料之中,这也是货币政策转向松动的一种表现。
国内物价的持续上升为结构性通胀,不是需求拉动型通胀,货币政策对抑制物价上涨作用有限,当前中国面临的是经济增长减速风险。
因此,此次调控是中国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政策调整信号,也表明了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决心。
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之前的通胀问题,在现在看来慢慢变成
紧缩,保增长是政府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心,为使经济软着陆,两降一免是非常正确的决策。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近期A股市场明显受到外围影响,出现了惯性下滑,此前陆续出台的印花税单边征收、融资融券试点等多项利好措施并未使市场信心得以真正恢复,央行此时下调利率和准备金率无疑是有助于股市抵御全球不利环境影响,并保持国内金融稳定。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一轮下行周期,出口大幅下降,企业成本加大,盈利下滑,房市持续低迷,成交量明显萎缩,货币政策的放松将有助于抵御下滑风险。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央行本次“三率齐降”有国际央行联合行动的背景,但主要目的是防止国内经济下滑。
预计9月份CPI 同比增幅回落至4.5%-4.8%,PPI增幅将见顶回落至9.7%-10%。
但外需不振使出口增速降低,工业企业利润下滑依然明显,经济增长压力加大。
决策部门应是参考9月份经济数据后作出降息决定的。
北京中期期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胥京钢央行的此举意在组阻止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避免中国经济遭受更大的不利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出口受阻的大环境下,刺激内需、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此次央行一举出台三项措施,并非顺应全球央行救市之举,而是针对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而采取的相应调整举措,意在刺激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一切经济政策都是围绕经济指标而制定的,央行此次举措是针对自身情况的政策调整。
诺亚财富北京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杨本军准备金率的上调或下降一定程度的反映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紧或松,此次下调银行准备金率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是个利好,表面央行向市场释放政策放松信号的同时,也表明了央行在防通胀的同时也有避免经济下滑的考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此次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从短期看,虽会加剧居民存款“负利率”局面,但从趋势上看,中国通胀压力将会逐月回落,存款“负利率”情况将会得到缓解。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央行此举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明显转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庆伟这是货币政策向适度放松转变的一个延续,政策利
好作用明显。
从时机上来说,在全球股市均出现大幅下挫的时候宣布一系列的政策,有助于对冲可能出现的压力。
虽然免征利息税对存款利率下调是一种补偿,但是符合国家减税的大方向。
而同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级基准利率,则将有效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应对目前的困境。
诸多举措都是管理层明显的表态,对于经济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今年4月份CPI创出近期新高后逐渐回落,国内物价平抑,特别是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近来商品期货市场暴跌,可以说中国经济通胀的风险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济衰退的风险。
央行此次三项政策同时出击已经说明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救市保持国内经济增长,但已经遏制不了经济衰退的势头,现在仅仅靠降息或者是连续降息所能起到的作用已是非常有限。
二、“三箭齐发”对国内金融行业的影响中信建投机构业务部执行总经理董晨全球央行携手降息救市,对国际市场来说,状况仍不容乐观。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是信用系统崩溃,即便下调利率仍然难以挽救。
但国内金融系统相对稳定,中国跟随国际降息对国内金融体系来说是有较大的正面作用的。
(一)股票市场:稳定作用为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中国股市的稳定上行不能依靠降息,毕竟大小非等股市自身实质结构问题负面影响更大,只能说,降息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可能带来短期的繁荣。
私募基金经理吴国平这将对股市信心带来明显提振作用。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宣布,加之全球许多国家同步宣布降息,这表明全球联手挽救经济,必将对投资者信心带来明显提振作用。
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释放2000亿元资金,将有助于流动性放大,短期对股市刺激作用明显,并能在短期内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综合来看,在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时,全球央行果断进行联手降息是史无前例的动作,所以其带来的效果要比单个国家单兵救市效果要好一些,可以避免股票市场崩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进一步扩散,这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起到正面作用。
信达证券分析师钱来智“双降”引发的市场反弹幅度不会太大。
首先是政策出来前就有预期,同时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实体经济采取的措施,对股市而言,主要是
以稳定为主,不要指望会带来多大行情。
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此次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还要看美股的走势。
目前境外市场的走势对国内A股市场的影响很大。
通信信息报郭培宽央行降息对于股市无疑是一个利好,将提高货币的流动性,有利于刺激银行里的储蓄资金流入市场。
更重要的是将改变市场对宏观调控的预期,降息意味着调控政策的转向,将提升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市场完成筑底。
但是,在全球身陷危机、投资者信心崩溃的背景下,降息是否会加剧市场对经济面的担忧,目前仍难以断言。
所以,降息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还需看时机的选择以及投资者的解读。
申银万国研究所所长桂浩明对国内股市而言,虽然对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调低,市场已有预期,但实际的政策仍然比预期要快得多,充分显示出管理层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决心。
这无疑有利于改变投资者对于股市的长期预期。
不过就短线而言,股市也许不会充分体现出这种利好效应。
因为从历史来看,利率和存款准备金无论是调高还是降低,其在初期的若干次调整,对股市所产生的作用都非常有限,并不能一下就改变当时股市的运行趋势。
华泰证券分析师蒋国舞尽管央行此举对于股市来说是超级利好,然而投资者还要看周边市场的表现,若周边市场在利好的刺激下大幅反弹,A股市场也将有较好的反弹,如周边市场再度出现高开低走的行情,那么我国的行情可能只会反弹一到两天。
(二)银行业:影响偏于中性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此次降息在业内预料之中,可以看做在艰苦的国际环境下,政策做出保增长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同时也是政府当前为稳定资本市场必要方式之一。
本次降息对银行板块影响不大,因为存贷息差并没有扩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次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对商业银行总体偏好。
之前央行只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缩小了银行的利差,而此次降息对银行的利差并无大的影响。
不过,根据各家银行活期存款的机构,不同银行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
由于大多数银行一半以上的存款都是活期存款,从而降息降低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是有可能缩小银行的息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央行此次采取“存贷款利率同步降”的做法,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银行的
利差收入。
此外,全面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投放量,将给银行创造更多的利息收入,对银行股构成利好。
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这次对称性的降息措施,加上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对银行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中性”的。
虽然存款准备金率降低50个基点,能扩大银行的净利差1个百分点,从而贡献给银行业平均净利润约为0.5个百分点,但是降低存贷款利息0.27个百分点,给银行业的影响确实负面的,两者的影响基本上相互抵消。
但是,由于此次调控能够普遍降低中国企业的财务成本,继而提高企业的业绩,这可以间接减少银行的不良贷款,也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资产。
天相投资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石磊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中性偏好”。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那些流动性不足的中小商业银行是利好,而此次央行释放出来的积极信号,将会降低人们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央行同时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应该是一个利好,此举透露出目前政策的意图是保证帐,有关部门着力恢复居民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前景的信心。
如果居民信心恢复,银行的存量资金会得到保障,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而一旦银行判断经济势头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惜贷心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这些都会对银行业经营产生正面影响。
(三)债券市场:中长期向好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基金经理王珏池前期债券市场上三年期央票收益率出现和一年期央票收益率倒挂,比如一年期约为4%,三年期却是3.8%,出现了倒挂。
这说明债券市场已经反映出经济不向好的预期。
倒挂的收益率在中国比较罕见,这实际上可以说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非常强。
从目前的经济变化来说,明年对债券市场总的来讲还是非常有利的。
德圣基金央行降息对于债券市场是直接的利好,近期债券市场连续大幅上涨,已经反映了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
虽然近期大幅上涨,但在降息、通货膨胀下降的趋势下,债券市场仍然看好,将继续有宽松的投资环境。
国海强化收益债券型基金经理刘怡敏降息以及未来继续下调利率的预期将刺激债市进一步上涨。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贵宾随着通胀持续回落以及经济下滑,未来市场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跌;继保险和基金后,银行资
金或也将加大债券市场的投资力度。
这些都成为未来推动债券市场上涨的动力。
债券市场中长期向好的特性已经较为明显。
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剑辉在通胀压力略有缓解的背景下,央行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明确体现了宏观调控基调已经从控制通胀向支持经济增长倾斜,紧缩政策的放松给债券市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利率的下降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从短期来看,由于降息和调准备金率的刺激,债券市场出现大幅度上涨,在一两天内收益率曲线就下降了超过20个BP,短期而言,对利好因素有过度反映的可能。
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可能面临调整的需要。
(四)保险业:不确定性较大中投证券保险分析师许守德对于存量资产(主要针对债券而言)来说,虽然降息导致债券价格上升,但保险公司配置债券主要还是从资产负债匹配的角度考虑,并不是为了获得交易性机会。
而对增量资产(主要针对新业务带来的现金流)来说,一方面,降息意味着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会下降,另一方面伴随降息的必然是结算利率下滑,业务成本下降。
此外,降息也会降低保单销售困难,保费会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利润率高的传统险。
总的来说,正负相抵,此次调控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偏中性。
但是,业内专家同时分析指出,由于保险公司持有债券久期较长,进入降息周期无疑对保险公司较为不利,上市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如果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持续低迷,市场会担心保险公司业绩进一步下滑。
所以从长期来看,后续的政策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三箭齐发”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一)积极作用明显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此次央行下调准备金率和利率,加上之前中央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无疑是给持续萎靡不振的国内房地产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货币政策的松动主要还是为了恢复市场信心,可以缓解当前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
伟嘉安捷企划经理殷丽娟虽然此次商业贷款利率下调的幅度不是很大并不足以扭转整个市场时局,但对于房地产个贷金融市场来说,金融政策正在向“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新宏观调控基调所转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借款人对房贷金融市场的信心,对房
产个贷金融市场也将是不可或缺的利好消息。
央行降息政策的出台并不意味着楼市房价将会再次“冲高”,从今年整体房地产市场走势来看,房价出现阶段性降幅将不可避免。
但是央行的降息还是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政策“前景”的明亮,对于增强购房者购买意愿减少观望情绪,回复房地产市场交易量;降低购房借款人还贷压力以及促进房地产个贷金融市场交易增长都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央行此次将贷款周期在3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利率也下调了0.27%,调整幅度较上次增加,从而降低了开发商的资金使用成本和居民购房成本,地产股有望在前述预期下出现反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下调利率对房地产市场非常有利,这将大大减轻购房者的利息负担,缓解目前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担忧。
房地产行业关系整个宏观经济,不仅对商业银行有重大影响,对整个制造业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有可能会通过相关政策上的松动从而刺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本次“双降”政策最大利好的板块便是房地产,关键是在于政策导向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从“压”转向了“保”。
救楼市就是救经济,陆续还可能会出台利好政策,比如取消二手房的利益所得税等。
(二)刺激效果有限明天地产业务总监贾玉鹏这对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利好,流入市场的资金更多将有利于开发商的贷款。
房贷、存款利息的双降,将刺激购房者的消费。
但是这次调整并不是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救市,而且对于购房者节省的购房成本也是微乎其微,所以对房市的影响并不乐观。
华远地产远嘉经济策划部经理华成这是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的一次降息,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没有太大影响。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总经理李文杰此次降息不能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直接影响,房地产行业目前还有风险,银行依然会压缩房地产的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降息直接降低买房的成本和还贷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房地产交易量。
但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估值水平仍然偏高,降息虽然能缓解房地产困境,但效果有限;房价的理性回归,才能大量释放购房需求。
海通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张峦短期对房地产公司肯定是有利好促进作用的,最直接
的影响就是能马上降低房地产公司现有贷款的财务成本。
但因为如今大政策还没有给出明确放松的信号,因此对于现金流紧张的房产公司来讲,是否能拿到新增贷款还是个疑问。
即便是存款准备金率同步下调了50个基点,但银行对于房产公司的信誉是否有足够信心,能放心放贷给它们过冬,还要看中央的调控导向。
上海证券分析师蔡钧毅房地产行业尚未调整完毕,这次的货币政策能修正房地产股的过速下跌,但现在利好兑现,房地产股还是面临很大压力。
宏源证券分析师唐永刚熊市思维蔓延的情况下,房地产公司提前启动是因为有预期,一旦预期达成了,难保不出现“见光死”的回调。
四、“三箭齐发”后的政策预测(一)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是否松动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贺力平利率水平与经济动态虽然相关,但不能说利率将调整至新的底部。
宏观政策的最新提法已非单一从紧,而是根据经济动态运行态势,满足稳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控制的双重目标,采取谨慎和灵活的调控手段。
当前经济市场上有短期的紧张因素,需要通过政策释放积极信号,依靠短期宽松政策以平稳经济预期,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存在速度过快的风险,因而不能说利率政策就进入放松周期。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近期两次下调“双率”并不足以说明中国已进入降息通道,一定时期内央行的货币政策应以国际性因素为主导,相机而动。
若华尔街局势继续恶化,中国也将迎来持续的降息周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明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央行不应该过快地放松货币政策。
本次降息离上次降息相隔的时间太短,频率过高。
这次央行出手是美国次级债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政府开始的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
虽然在恶化的全球经济局势下,中国经济有一定下滑的风险,但是中国内在的总需求还没有完全下来,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央行不宜连续降息。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年内货币政策各项工具都有进一步松动的必要和可能,但目前已经出现企业信贷需求下滑和银行惜贷现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放松信贷可能效果不太明显。
宏观调控不应刻意回避下行周期,美国2001年后的回避就是教训。
未来宏观调控应保持稳健,加快经济体制
尤其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为新一轮经济增长“蓄势”。
2、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测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滕泰此次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双降不能孤立的来看,实际上央行此举意味着国内一个新的货币周期开始,预计这个周期将会持续1—2年,在2009年年底之前,存款利息有望降至3%以下,存款准备金率有望降至13%以下,2010年更有望回复到正常水平——10%附近。
至于节奏和幅度,将取决于国内经济因素、通货膨胀的高低一级海外市场的变化等。
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新一轮的降息空间已经打开,未来一段时间还有2个百分点的下降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本次央行降息较为及时,未来还有较大的货币政策松动空间。
理论上央行有2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从现实因素考虑也有162个基点的空间。
而外汇占款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后,存款准备金率也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未来一年内,央行可能会降息4-6次。
由于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存款准备金率有2%-3%的下调空间,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更大。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今年CPI还会下降,预计年内还将降息一次,国内存款准备金率偏高,未来还有很大的下调空间。
摩根士丹利在明年年底前,中国最多将5次降低贷款利率,每次幅度为0.27个百分点,累计降息 1.35个百分点,到明年底,一年期贷款利率将由现在的7.2%降低到5.85%。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明年底之前至少还有80个基点的下调。
未来两年,存贷款利率仍会继续下降,大约总共下降150基点点,最终目标的存款利率或是2.5%,贷款利率5.58%。
(二)财政政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从目前的状况看,后期国家将在财政政策方面对经济有所支持,刺激消费增长,降低部分税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
国家将出台更多保增长、保民生、保行业的政策举措。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针对日益加大的经济下滑风险,单靠央行防御性的货币政策还远不够,未来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赤字财政”在一段时间内恐将难免。
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减税,如推进增值税转型等,另一方面可大幅增加公共福利方面的支出,如医疗、环保等,不必再走大规模基建刺激经济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