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红虾(Pleoticus muelleri)渔业概况与管理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5-3666(2021)02-0127-12DOI:10.13233/j.cnki.fishis.2021.02.007
阿根廷红虾(Pleoticusmuelleri)
渔业概况与管理现状
收稿日期:2021-02-28 修回日期:2021-05-06
作者简介:王晓晴(1957—),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远洋渔业生产与管理。
E mail:wxq@zheyu.cn
王晓晴
(浙江新时代国际渔业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9)
摘 要:近年来,阿根廷红虾渔业迅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捕虾渔业之一,其发展与管理受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FAO)的称赞。
根据阿根廷国家渔业当局的文件资料、渔业科研机构的科研调查资料和阿根廷红虾渔业的生产实践,介绍了阿根廷红虾基本生物学特性和栖息环境,并对包括年产量、渔船类型和渔场等在内的阿根廷红虾渔业作了概要的阐述。
将阿根廷联邦渔业委员会2018年通过的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ResoluciónCFPN°7/2018)的决议内容与以往的规定内容进行了对比分
析,并通过对2019年管理实践的回顾,着重描述了阿根廷多年形成的在面积18.00×104km
2
的鳕鱼幼鱼永久禁渔区内,由载有观察员的渔船分期、分区试捕,并由观察员的观察结果决定阿根廷红虾渔场的开放与关闭的动态管理措施。
最后,概要地梳理了当前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的特点、经验与现存的问题。
旨在为国内业界更好地了解阿根廷红虾资源,参与利用阿根廷红虾资源提供信息。
关键词:阿根廷红虾;Pleoticusmuelleri;渔业;管理中图分类号:S921 文献标志码:A
阿根廷业界将拉丁文学名Pleoticusmuelleri的这一物种称为Langostino,相应的英文名为Argentineredshrimp。
我国业界普遍将此物种称为“阿根廷红虾”。
国内学者也有将该虾的学名
称为“穆氏鲜新对虾”[1]或“米勒腹对虾”[2]。
联
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FAO)在近期出
版物中,将该虾的中文名译为“米勒腹对虾”[3]
或“阿根廷红虾”[4]。
为叙述直观明了,本文将上述
物种称为“阿根廷红虾”。
2013—2018年,阿根廷红虾年产量连续6年
创历史纪录。
2018年达到25.49×104t的历史高峰[5]。
据FAO统计,近几年来,在全球甲壳类
渔业中,仅有阿根廷红虾的渔获量和产值呈增长
态势[6]。
FAO对此有这样的评价:“阿根廷红虾
渔获量在阿根廷政府成功实施管理措施之后持
续回升”[7]。
随着阿根廷红虾渔业的发展,我国
已成为阿根廷红虾产品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同时,已有数家国内远洋渔业企业涉足于阿根廷红虾生产。
本文基于阿根廷国家渔业当局[这里是指阿根廷联邦渔业委员会(ConsejoFederalPesquero,CFP)、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副国务秘书处(SubsecretaríadePescayAcuicultura,SSPA)、国家渔业协调与监督局(DirecciónNacionaldeCoordinaciónyFiscalizaciónPesquera,DNCFP)等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2021年
国家渔业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国家渔业当局”]的文件资料,以及国家渔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InstitutoNacionaldeInvestigaciónyDesarrolloPesquero,INIDEP)的科研调查资料,结合阿根廷渔业公司的作业管理实践,概要介绍阿根廷红虾生物学特征与栖息环境、渔业发展概况及管理现状,旨在为国内业界更好地了解阿根廷红虾资源,参与利用阿根廷红虾资源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 阿根廷红虾主要生物学特征与栖息环境
自1983年起,INIDEP就开始组织科研人员对阿根廷红虾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6],目前已对阿根廷红虾资源的生物学特征及栖息环境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阿根廷红虾分布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和巴西大陆架内侧海域,即北起23°S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海域,南至50°S阿根廷圣克鲁斯(SantaCruz)的河口海域,分布水深在3~120m,属浅海冷温带底栖种类。
不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其他对虾科种类具有向沿海、泻湖、港湾洄游的习性,阿根廷红虾的整个生活周期都在海水中度过[6]。
阿根廷红虾属杂食性虾类,其主要捕食数量众多的甲壳类、软体类,藻类及鱼类。
部分底栖多毛类(polychaetes)、有孔虫类(foraminifera)、沙壳虫类(tintinnida)、海绵类(porifera)、水螅类(hidrozoe)、线虫类(nematode)、棘皮类(echinoderms)以及多种浮游生物也是阿根廷红虾的摄食对象。
由于摄食范围很广,该虾在阿根廷海域广泛分布[6]。
阿根廷红虾生命周期一般有3~4年[8]。
从产卵孵化到幼体后期,即头胸甲(Carapacelength,CL)长3mm时,约4~5个月;长到可以捕捞的补充群体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
性成熟的雄虾体长18cm,体质量约50g;雌虾体长22.5cm,体质量约100g。
底层水温影响阿根廷红虾幼体生长的新陈代谢,对其生长周期、产卵雌虾的分布及资源发生量有着重要影响。
阿根廷红虾繁殖力较强,并具有年度季节性波动,这与底层水温和饵料生物的丰盛程度相关[6]。
据INIDEP的调查估算,阿根廷各海域自南向北,雌虾平均每克体质量的相对怀卵量在0.87×104~1.08×104粒[6]。
近几年的观察还发现,大规格的怀卵雌虾在第一次产卵后,只要环境条件合适,或在年内进行第二次产卵[8]。
阿根廷圣乔治湾(SanJorgeGulf)是一个半开放的海湾,位于45°S~47°S、65°30′W~68°10′W,中部最深处达110m,面积3.90×104km2[6],约为我国渤海面积的50%。
1983年以来,圣乔治湾一直是最重要的阿根廷红虾作业渔场。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圣乔治湾也是阿根廷红虾最重要的繁殖场。
但2013年以来的调查发现,阿根廷红虾的繁殖过程有明显变化;繁殖空间从圣乔治湾及44°S的沿岸海域向41°S的陆架海域扩展。
阿根廷红虾繁殖季节从10月开始,一直可延续到翌年的4—5月[8]。
近几年的调查表明,阿根廷红虾繁殖海域水深为23~100m;底层水温在7.7~15.5℃;底层盐度32.85~34.26[6]。
2 阿根廷红虾渔业发展概况
2.1 年产量
FAO统计资料表明,全球仅有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和乌拉圭三国有阿根廷红虾产量。
其中,巴西近年来的年产量在0.10×104t上下波动,乌拉圭仅在个别年份有个位数的产量[9]。
阿根廷早在1934年就开始统计阿根廷红虾产量。
当年,年产量为310t。
之后,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年产量都在0.10×104t上下波动,最低年产量仅为4t(1979年)[5]。
1983年,在圣乔治湾作业的小型渔船发现了大量的阿根廷红虾群。
从这一年开始,阿根廷引进专业冷冻拖虾船[6]。
当年,该国阿根廷红虾产量首次突破1×104t。
从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间,阿根廷红虾年产量在0.11×104(1987年)~2.45×104t(1992年)间波动。
2000—2001年产量出现猛增,但随后又逐年下降,由2001年的7.68×104t跌至2005年的0.75×104t。
2006年以后,年产量又开始稳定上升,2011年达到8.29×104t,2013年,首次突破10.07×104t,此后连续6年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18年达到25.49×104t,2019年又再次下跌,为21.41×104t,同比下降了16.01%[5](图1)。
821
第2期王晓晴:阿根廷红虾(Pleoticusmuelleri)渔业概况与管理现状2.2 渔船与渔具
2.2.1 渔船
阿根廷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领海基线至12nmile之内的领海和港湾海域的渔业资源由临近沿海省管辖;领海以外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渔业
资源由国家管辖[10]。
阿根廷渔业当局将拖虾渔
船分为5个类型来管理(表1)。
冷冻拖虾船和外海冰鲜拖虾船主要在领海以外的专属经济区,即在国家管辖海域作业。
这两类渔船船体为红色,由国家渔业当局发放捕捞许可证。
然而,这些渔船也可向沿海省申请许可证,进入沿海省管辖海域作业。
这两类渔船的登记船长在30~55m。
冷冻拖虾船由鳕鱼拖网船改装船和专业船组成。
冷冻拖虾船上设有理鱼舱、低温冷冻和冷藏等设施,渔获物经清洗、筛选、分规格和装盒等环节处理后,经-40℃速冻,
即成为最终产品“船冻原条虾”,残损的虾在船上加工成去头虾。
外海冰鲜拖虾船则没有理鱼舱等设施。
船员在渔船甲板上对捕获的虾装箱掺碎冰后,放入冰鲜鱼舱运至陆地工厂,加工成陆冻原条虾、去头虾等产品。
近海冰鲜拖虾船和港湾河口拖虾船的船长一般在8~25m,主要在沿海省管辖的领海海域作业。
船体为桔黄色。
渔船由沿海省渔业当局对这两类渔船颁发渔业许可证。
部分船型较大的近海冰鲜拖虾船可以申请国家年度捕捞许可证,进入国家管辖海域作业。
这两类渔船捕获虾的处理方式与外海冰鲜拖虾船相同。
与其他几类渔船属企业所有不同,港湾河口拖虾船均为沿海渔民家庭自有,渔船登记船长一般不超过10m,船员通常为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
沿海省政府部门视这类渔船为“生计渔船”,
在许可证申请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图1 1990—2019年阿根廷红虾年产量
Fig.1 Argentineredshrimpannualproductionduring1990—2019表1 各类型典型拖虾渔船主参数
Tab.1 Mainparametersforvarioustypesoftypicalredshrimptrawlers
船名/类型改装冷冻拖虾船专业冷冻拖虾船外海冰鲜拖虾船近海冰鲜拖虾船港湾河口拖虾船
船名MARESMERALDA
ARGENOVAXXVI
SANTANTONINO
DONJOSEMARA登记船长/m54.1637.1925.5017.009.50总吨位
633395110419鱼舱舱容/m3
5512101554520船体材料
钢钢钢钢木主机功率/kW1471.0809.1367.8175.8108.1建成时间/年
1971
2002
1990
1987
1991
资料来源:阿根廷渔业指南(第2版)
Datasource:ArgentineFishingGuide(secondedition)
9
21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2021年
近年来,阿根廷红虾的国际市场价格稳定,销量增长,拖虾作业效益良好。
阿根廷拖虾渔船数量呈增长趋势。
2019年,参与捕捞阿根廷红虾的渔船达362艘,比2014年增加了112艘,增长44%(表2)。
其中,冷冻拖虾船和外海冰鲜拖虾船分别增加24艘和20艘。
这两类渔船大部分同时持有可捕捞无须鳕和阿根廷红虾在内的多种类的捕捞许可证。
随着拖虾作业效益稳定,不少原以捕捞无须鳕为主的拖网船,在履行国家年度无须鳕个人可转让渔获量配额(individualtransferablequotaofcatch,ITQC)有关规定后,就可转为拖虾作业。
近海冰鲜拖虾船和港湾河口拖虾船分别增加19艘和60艘。
这两类渔船由沿海省管理,主要在省辖海域作业。
随着国家管辖海域阿根廷红虾渔场不断扩大,大批冷冻拖虾船和外海冰鲜拖虾船退出省辖海域进入国家管辖海域作业,原在省辖海域从事捕捞其他鱼种的渔船纷纷要求季节性转为拖虾作业。
省级渔业当局每年增发近海冰鲜渔船和港湾河口拖虾船季
节性转为拖虾作业的许可证[11]。
2014年,有11
艘无捕虾许可证的渔船兼捕红虾。
2019年则没有这类渔船出现。
2.2.2 渔具
20世纪80年代初期,阿根廷开始从西班牙引进舷外撑杆拖网捕捞阿根廷红虾。
舷外撑杆拖网具有网口低、拖速不快的特点,适合捕捞栖息在海底,游动能力相对较弱的鱼虾类。
阿根廷国家渔业当局规定该网具为捕捞阿根廷红虾的
唯一作业渔具。
2.3 渔场
2.3.1 卡马罗内斯湾与圣乔治湾
20世纪30年代,阿根廷红虾渔业起源于丘布特省(ProvinceofChubut)管辖的卡马罗内斯湾(
Camarones)。
这是一处位于44°10′S~44°50′S,圣乔治湾口以北,面积约为圣乔治湾三十分之一
的开放海湾。
阿根廷红虾年产量在0.10×104
t上下波动[5]。
自1983年在圣乔治湾内发现大量
红虾群后,除管辖该海湾的丘布特省和圣克鲁斯省(ProvinceofSantaCruz)的渔船外,国家管辖的冷冻拖虾渔船也通过向省级渔业当局申请许可证进入圣乔治湾作业。
1998年以前,阿根廷红虾渔船主要集中在圣乔治湾、卡马罗内斯湾以及邻近沿海省管辖的海域,阿根廷红虾年产量在
0.11×104(1989年)~0.23×104t(1984年)波动[5]。
2.3.2 圣乔治湾外侧的国家管辖海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圣乔治湾及邻近海域的阿根廷红虾资源承受日趋增大的捕捞压力,资源出现明显衰退。
1995年至1997年的年产量
仅为0.62×104~1.00×104t[5]。
从1998年开
始,拖虾渔场从圣乔治湾及邻近海域开始向东 东北方外侧国家管辖的专属经济区海域扩展。
在这些海域不断发现了高密度阿根廷红虾资源,可
利用的资源量显著增加[8]。
自2006年以后,阿
根廷红虾年产量持续增加。
表2 2014—2019年各种捕捞阿根廷红虾的渔船数
Tab.2 Numbersofdifferenttypesofredshrimpfishingvesselsduring2014—2019
(艘)
年份201420152016201720182019渔船总数250248251323349362冷冻拖虾船748086939698外海冰鲜船463435486166近海冰鲜船636670798582港湾河口船566656101107116其他渔船
11
2
1
2
0
0
注: 指无捕虾许可证兼捕到红虾的渔船
Note: thefishingvesselsthatcatchredshrimpasby catchwithoutredshrimppermits资料来源:阿根廷渔业和水产养殖副国务秘书处,统计至2019年8月30日
Datasource:SSPA,updatedto30th
Aug.,2019
031
第2期王晓晴:阿根廷红虾(Pleoticusmuelleri)渔业概况与管理现状
2.3.3 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海域
阿根廷无须鳕是阿根廷最重要的海洋鱼类。
2000年以前,无须鳕底拖网捕捞船队规模最大,其年产量和出口量一直位居阿根廷渔业的首位。
2000年以后,无须鳕资源出现衰退,年产量开始向下波动。
2009年底,国家渔业当局设立了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12]。
禁渔区几乎覆盖了国家管辖的41°S~47°S海域,面积约18.00×104km2(图2)[13]。
禁渔区内全年禁止捕捞无须鳕的底拖网渔船作业,这给拖虾渔场的扩大带来契机。
到2013年,拖虾渔场已扩大到南起47°S,北至43°S,东至63°30′W国家管辖的永久禁渔区中部海域。
阿根廷红虾年产量突破10.00×104t[5]。
图2 不同管辖海域、禁渔区及限制区
Fig.2 Differentjurisdictionalseaareas,
closedfishingzonesandrestrictedareas
注:A,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湖蓝色);B,阿根廷红虾禁渔
区(部分与A区重叠);C,跨管辖捕捞努力量限制区;D,阿根
廷红虾休渔区(位于A区内)
图片来源:EstadísticasdelapescamarinaenlaArgentina2012-2016
Note:A,PermanentclosedfishingzoneforjuvenileArgentinehake(inbluecolor);B,ClosedfishingzoneforArgentineredshrimp(partiallyoverlappedwithareaA);C,Inter jurisdictionrestrictedareasoffishingeffort;D,SeasonallyclosedfishingzoneforArgentineredshrimp(withinareaA)
Figuresource:EstadísticasdelapescamarinaenlaArgentina2012-2016
3 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
1983年以后,圣乔治湾成为最主要的阿根廷红虾渔场,由于大型冷冻拖虾渔船的发展,湾内的阿根廷红虾资源承受着日趋增长的捕捞压力。
1986年7月,国家渔业当局规定,不再新批拖虾作业许可证并暂定拖虾渔船的主机功率最大不超过1912.3kW(2600hp)。
进入21世纪,拖虾渔场从省管辖的圣乔治湾及周边海域扩大到国家管辖海域。
2002年7月,国家渔业当局对阿根廷红虾渔业做出了全面的管理规定。
2013年以后,由于年产量连续创历史纪录,阿根廷红虾资源出现过度捕捞的迹象。
2018年5月,国家渔业当局对2002年的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4]。
3.1 2018年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ResoluciónCFPN°7/2018)的主要内容
3.1.1 保留2002年管理规定的部分条款
2018年的管理规定保留了2002年规定的部分条款(表3)。
目前,阿根廷仍有36艘拖虾船的登记船长超过40m[15]。
这些拖虾船原船型是以捕捞鳕鱼等底层鱼类为主的底拖网船。
渔船多在西班牙等国建造,船龄大,改装成拖虾渔船后,作业效率低。
部分船东要求按原船尺度更新建造或进口专业拖虾船,但国家渔业当局坚持2002年的规定,将新建专业拖虾船的登记船长控制在40m以内。
表3 保留2002年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的概要
Tab.3 Summaryof2002regulationsonmanagementofredshrimpfisheryretainedin2018
项目参数适用渔船类型渔船登记长≤40m更新专业拖虾船
最小网目尺寸 45mm所有船
最大网口垂直高度150cm所有船
网次拖曳时间≤1h所有船
拖速≤3.5kn所有船航次允许去头虾的比例≤30%冷冻船
航次允许小虾和破损虾比例≤20%冷冻船原条虾盒装质量≤2kg冷冻船
注: 拉紧并浸湿的长度
资料来源:阿根廷渔业与水产养殖副国务秘书处No.153/2002决议和联邦渔业委员会No.7/2018决议
Note: thelengththatistautandsoaked
Datasources:ResolutionNo.153/2002ofSSPAandResolutionNo.7/2018ofCFP,Argentina
3.1.2 对2002年管理规定条款的修改部分对于2002年的管理规定主要有两方面的修改。
(1)注重阿根廷红虾的品质提升
1
3
1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2021年
冷冻拖虾船允许捕捞的小虾原条规格,从
2002年的小于等于70尾·kg-1,提高至2018年
小于等于50尾·kg-1。
相当于阿根廷红虾原条
商品规格从L5提高至L4(表4)。
表4 阿根廷红虾原条商品规格
Tab.4 Commercialsizeofwholeroundredshrimp
商品规格代码L1L2L3L4L5L6
规格范围/(尾·kg-1)10~2021~3031~4041~6061~8081~100
平均值/(尾·kg-1)152535507090
资料来源:阿根廷红虾市场分析(2018)
Datasource:MarketreportofArgentineredshrimp(2018)
为保证渔获质量,2002年的规定限制冰鲜拖
虾船每航次作业时间(从在渔场开始作业至回
港)不能超过96h,2018年的规定则减少到72
h[17]。
拖虾船用的鱼箱单箱装量由17kg降至15
kg。
(2)控制更新渔船的主机功率
更新新建或进口拖虾渔船的主机功率上限
从2002年限定的1912.3kW(2600hp),降至
1471.0kW(2000hp)(表5)。
表5 修改2002年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的概要
Tab.5 Summaryof2002regulationsonmanagement
ofredshrimpfisheryrevisedin2018
项目
2002年
规定内容
2018年
规定内容
适用渔船
规定的小虾规格≤70尾·kg-1≤50尾·kg-1冷冻船
航次允许小虾
及破损虾比重
≤20%≤20%冷冻船航次作业开始
至回港时间
≤96h≤72h冰鲜船鱼箱装虾
(含冰)量
≤17kg≤15kg冰鲜船主机功率≤1912.3kW≤1471.0kW所有船
资料来源:阿根廷渔业与水产养殖副国务秘书处No.153/2002决议和联邦渔业委员会No.7/2018决议
Datasources:ResolutionNo.153/2002ofSSPAandtheResolutionNo.7/2018ofCFP,Argentina
3.1.3 新增的管理规定
2018年的规定新增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表6):
(1)拖虾渔船必须处理好每航次的渔获物以后,才能投入下一航次作业,以防船员还没有完全处理好已捕获的虾,就为抢时间出海投入下一航次作业,而使已捕获的虾品质受损。
(2)从2019年开始,拖虾渔船单船年累计渔获量达到2000t后都必须自动停产。
(3)由于阿根廷红虾渔场都是分海域、分阶段开捕。
作业渔场范围并不大,渔场上作业渔船密度大,夜间作业安全隐患多。
为此,2018年新增规定,每天从19:00至第二天的7:00禁止拖虾作业。
(4)为防止渔船进入未开放海域作业等情况,2018年还规定拖虾渔船卫星船位监控系统发送的船位间隔不超过15min,即15min发送1个船位。
(5)近几年,拖虾渔场几乎集中在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内。
拖虾作业兼捕到无须鳕等多种鱼类的数量较大。
国家渔业当局一再推荐使用鱼虾分离装置的拖虾网具,但收效甚微。
2018年规定,当某一开捕海域无须鳕与阿根廷红虾的渔获量比例达到0.2时,则强制要求在这一海域作业的拖虾渔船使用鱼虾分离装置,否则,渔船就退出该海域。
表6 2018年新增的管理规定概要
Tab.6 Summayofnewregulationsofmanagement
ofredshrimpfisheryin2018
项目内容适用渔船每航次捕捞的虾在下一航次出航前加工完冷冻船每航次捕捞的虾在下一航次出航前卸完冰鲜船
单船年渔获量≤2000t所有船
禁止作业时间19:00至次日7:00所有船
卫星船位系统间隔不超过15min发送1个船位所有船
鱼虾分离装置局部海域所有船
资料来源:阿根廷联邦渔业委员会No.7/2018决议
Datasource:ResolutionNo.7/2018ofCFP,Argentina
3.2 有关禁渔区和休渔区
3.2.1 圣乔治湾禁渔
1983年以后,圣乔治湾成为阿根廷红虾最重要的渔场,但该海域同时也是阿根廷红虾最重要的繁殖场所。
随着捕捞强度增大,圣乔治湾南部阿根廷红虾资源首先出现衰退。
此后,整个海湾的阿根廷红虾资源全面衰退。
国家渔业当局与管辖圣乔治湾的两省渔业当局商议后决定,从2016年起,将圣乔治湾作为阿根廷红虾繁殖生长保护区。
在每年5月至11月圣乔治湾阿根廷红虾主要繁殖期,所有捕虾渔船休渔[6]。
2018年国家渔业当局又与两省共同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的5年内,圣乔治湾内海域,除科研活动外,禁止捕捞阿根廷红虾。
为补偿两省渔民的损失,
231
第2期王晓晴:阿根廷红虾(Pleoticusmuelleri)渔业概况与管理现状
国家渔业当局规定,在禁渔的5年中,每年分配两省各0.38×104t在国家管辖海域捕捞阿根廷红虾的配额。
这些配额由两省渔业当局发放给本省的冰鲜虾船使用[14]。
圣乔治湾的阿根廷红虾渔场从繁荣到衰退,从休渔到全年禁渔,使各管辖海域的阿根廷红虾渔获量比出现变化。
从表7可以看到2点变化:一是2010年以后,国家管辖海域和省辖海域阿根廷红虾渔获量逐渐形成8:2的格局;二是丘布特省管辖的42°S~45°S海域是较好的拖虾渔场,该省的阿根廷红虾渔获量变化不大,而圣克鲁斯省管辖的47°S以南海域,阿根廷红虾资源分布极少。
圣乔治湾南部阿根廷红虾资源衰退以及禁渔后,该省管辖海域的渔获量急剧减少。
3.2.2 阿根廷红虾禁渔区
2018年的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设立了禁渔区。
即,在41°S~43°S,里奥内格罗省和丘布特省管辖海域以东至62°W经度线之间的海域,全年禁止捕捞阿根廷红虾,以保护该海域栖息的高密度无须鳕幼鱼资源[14]。
3.2.3 跨管辖的捕捞努力量限制区及阿根廷红虾休渔区
为养护、管理无须鳕资源,国家渔业当局于2004年设立了“跨管辖的捕捞努力量限制区”。
限制区位于43°S~45°S,64°30′W经度线以西的国家管辖海域和丘布特省管辖海域内。
在限制区内,禁止主捕无须鳕的底拖网渔船作业。
其他渔船(包括拖虾)作业须经国家渔业当局的批准[13]。
2018年的阿根廷红虾渔业管理规定,在限制区基础上,增设了阿根廷红虾休渔区。
即,在43°S~45°S,“限制区”以东至63°30′W经度线海域,每年从10月1日至11月30日的2个月内,禁止拖虾作业,以保护该海域的阿根廷红虾繁殖群体[14]。
3.2.4 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
国家渔业当局于2009年通过了设立“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永久禁渔区)”的决议。
永久禁渔区是阿根廷管辖海域中面积最大且最重要的禁渔区。
20世纪90年代末,圣乔治湾阿根廷红虾产量锐减后,阿根廷冷冻拖虾渔船开始进入国家管辖海域寻找作业渔场。
2001年6月,国家渔业当局和INIDEP派出1艘科研调查船以及6艘配有观察员的冷冻拖虾船在圣乔治湾外侧以及45°10′S~46°30′S、64°50′W~65°50′W国家管辖海域进行调查和试捕[16]。
2002年开始,国家渔业当局以配有观察员的拖虾渔船取代科研调查船,在国家管辖海域进行拖虾作业试捕[17]。
当2010年1月1日无须鳕永久禁渔区生效之时,阿根廷红虾渔场已扩展至永久禁渔区的大部分海域[6]。
现在,永久禁渔区海域已是最重要的阿根廷红虾作业渔场(图2)[13]。
阿根廷红虾与无须鳕幼鱼生长栖息生境相近,无须鳕是阿根廷红虾的捕食者。
虾拖网作业在网口高度和拖速等方面与无须鳕拖网作业有所区别,但两者同属于底拖网范畴,拖虾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兼捕到无须鳕幼体。
经过多年实践,国家渔业当局对永久禁渔区内的阿根廷红虾渔场形成了分期、分区,由载有观察员的渔船试捕决定渔场开放并由渔船上观察员的观察结果决定渔场关闭的动态管理模式。
表7 2009—2018年各管辖海域红虾渔获量百分比变化
Tab.7 Catchpercentageofredshrimpindifferentjurisdictionseaaerasduring2009—2018(%)
年份国家管辖海域省辖海域
各省
丘布特省圣克鲁斯省里奥内格罗省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200940.1859.8223.6135.990.22201067.5532.4526.346.090.02201277.9322.0719.102.97
201474.0026.0023.881.860.240.02201682.9717.0315.850.171.01
201878.0022.0021.001.00
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渔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技术报告
Datasource:TechnicalreportsfromINIDEP,Argentina
331
渔 业 信 息 与 战 略2021年
4 2019年国家管辖海域阿根廷红虾渔场管理实践
4.1 在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内的管理
2019年6—10月,经国家渔业当局的批准,在无须鳕幼鱼永久禁渔区先后组织了7次阿根廷红虾渔场试捕。
4.1.1 首次试捕
(1)试捕海域
在圣乔治湾东侧的45°S~47°S、62°W~65°W海域内,每40′纬度、一个经度设定为一子区域,共设定9个试捕子区域;同时,在41°S~43°S、59°W~62°W海域内,每30′纬度、一个经度为一子区域,共设定6个试捕子区域,合计15个子区域。
(2)试捕渔船
安排35艘冷冻拖虾船和10艘冰鲜拖虾船参加试捕。
试捕拖虾船要均匀覆盖试捕海域的各子区域。
在15个子区域内,每个子区域有3艘渔船,其中,冰鲜船不能超过1艘。
国家渔业当局根据以往试捕作业的表现,直接提名3艘冷冻船参加试捕,其他试捕渔船由国家渔业当局抽签决定并在网站上公布。
(3)试捕作业要求
参加试捕的冷冻船作业5天,冰鲜船作业3天。
所有试捕船以拖虾网具进行试捕。
试捕船应具有保证观察员每天向INIDEP发送信息的电邮系统。
观察员可使用每艘试捕船的各种通讯工具,以确保及时报送试捕资料。
试捕于6月1日开始,渔船在0:00后开始出港,到指定的试捕子区域可以先寻找虾群,但要到8:00,所有子区域试捕作业同时开始。
(4)观察员
所有试捕船安排一名观察员上船。
试捕船抽签结束后,国家渔业当局将试捕船名单在网站公布并通知INIDEP、相关省渔业当局及中签渔船。
以便安排观察员上船。
试捕船上的观察员在试捕结束后,如试捕海域开捕,将继续留在原试捕船上,继续在随后的开捕作业期内承担观察员职责,监测开捕海域资源状况,为及时终止该海域的作业提供依据[18]。
(5)渔场开放与关闭指标
经多年的试捕实践,国家渔业当局批准了INIDEP建议的2019年拖虾渔场开捕和关闭指标。
①开捕指标
a.无须鳕与阿根廷红虾的渔获量比例小于0.15;
b.大规格(L3及以上)阿根廷红虾的比例要占渔获量的80%以上;
c.大规格(L3及以上)阿根廷红虾的单位努力渔获量(catchperuniteffort,CPUE)达到一定的指标[14,19]。
②关闭指标
a.当无须鳕与阿根廷红虾渔获量比超过0.15时,INIDEP将提出调整、修改某海域的拖虾作业要求,如强制使用鱼虾栅网分离装置,或其他预案[14]:当渔获量比达到0.3,将立刻终止这一海域的拖虾作业[20];
b.小规格阿根廷红虾(L4及以下)在20%以上[14]。
经过试捕却没有开放的海域,INIDEP将根据资源状况,渔汛中仍可能再次安排试捕[21]。
在参加首次试捕的45艘渔船出航前,经阿根廷海事警察(PrefecturaNavalArgentina,PNA)的检查,发现4艘渔船不符合试捕计划要求或其他相关规定而取消资格。
最终,41艘渔船参加并完成试捕。
试捕结果是15个子区域中,有5个可立即开捕,其他10个子区域仍需以后的试捕才可决定是否开捕(表8)[21]。
4.1.2 永久禁渔区内的全汛试捕
2019年渔期内,共在永久禁渔区内先后组织了7次拖虾试捕。
试捕海域包含当年已试捕过但没有开放的海域。
有些已开捕作业的海域,因达到渔场关闭指标,在作业后不久就关闭了该渔场。
如第6次试捕在46°20′S~47°S、62°W~64°W海域进行。
试捕结果达到了开捕指标,该海域随即于9月10日开捕。
但在开捕后,观察员连续3天观察到L4及以下的小规格虾渔获量达到或超过20%,达到了渔场关闭指标。
国家渔业当局于9月13日立即终止了该海域的拖虾作业[22](表9)。
2019年9月18日,根据观察员提供的资料,INIDEP发现永久禁渔区内阿根廷红虾作业渔场产量出现波动,不少渔场中的无须鳕/阿根廷红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