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新发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公式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新发现
作者:李茂明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4年第11期
初中物理教学要摆脱传统的课堂式教学模式,构建一个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同时让学生
的学习能力得到大大激发,解题思路更加流畅高效.公式法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物理题目具体化.让学生在解题中更能够得心应手.至此,笔者就公式法在以下几类题目中的应用提出见解.
一、公式法在力学题中的应用
由于力学题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难点也是重点.所以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就要加强对力学
题型的练习.由于力学题型多繁杂,解决此类题目在受力分析时常常最容易出现错误.我们可以借助公式法来较好的解决此类题目.
例如图1,物体A重50 N,物体B重30 N,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B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2 s内拉力F做的功.
分析由于条件一中A是在B的作用下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物体A受力平衡.A受到一个向右的拉力F1和向左的摩擦力f,也就是说F1=f.F1是一根绳子受的力.其中物体B的重力
是被三根绳子将力分散,那么显然可以求出一股绳子受的力F1;由条件二可知,在A上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F,使物体B以 0.1 m/s的速度上升,显然拉力F做的功就是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和物体B克服重力做功.利用公式法可知W1=f·S1,W2=G·S2,W=W1+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