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我的母亲》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 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 得断然和绝对。
•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 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 对母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 的教益之大。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 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教子有方
2、用舌头添我的眼病。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件:
疼爱孩子,关心孩子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谆谆教导,严格督学
2、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刑罚,或罚跪或拧 我的肉。
3、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写母亲作为当家后母之难,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各表现母亲什么品性?
母亲是丝丝春雨 滋润着大地万物 啊!母亲 我爱你 你儿方知父母恩。 养男不知娘辛苦, 养女点点报娘恩。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 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 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 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 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 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 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胡 适 故 居
掌 握 字词
chuò zhōu

tì shù
绰号 文绉绉 眼翳 抽屉 管束
bó shù
shēng mó
tiǎ wǔ
轻薄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舔去 侮n 辱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 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品味 人间 真情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 出现在我们回忆母亲的时 候。 ——莫泊桑
研读与赏析
•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 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 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 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 的呢?
本文多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在真切的语言 中蕴含着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
指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4、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 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 是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 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 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 成所起的奠基作用。突出了母亲在成长 道路上的重要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 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 呼应。
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一、对“我”的管教:
我 母亲对“我”
严厉责罚,正确教导。 慈母
的 做人的教育 母 亲
二、作为当家的后
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
宽厚容忍,从不给人 脸色看。
三、如何对待他 人对自己人格的 侮辱:
正直刚烈,从不受 一点侮辱。
严师
慈母给“我” 的极大影响
学得了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 能宽恕人、体谅人;学习勤奋、守 时。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4)追念自己童年的往事 第二部分(5--12)记叙母亲 第三部分(13)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4、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 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期中主要是如 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胡适为人宽厚、热情、真诚、善良,在北 京,胡适家里每到星期六总是高朋满座,各界 人士,包括商人和贩夫,都一律欢迎。什么问 题都可以问,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他尽力解答。 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 他晓以大义。也有人只是去问候,他便报以零 零散散的闲谈。客人辞别后,都有不虚此行之 感。
故事一:与街头小贩的友谊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母亲是一艘大船 • 载着我们驶向大海 • 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 去探索世界的神奇
• 母亲是一座高山 • 蕴藏着万物 • 哺育我们成长 • 强壮我们的身心 •
母亲是一缕春风 吹生着世界万物 盈盈的步履间 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 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 德是有口皆碑的, “如果”只是一种假 设的词语,而不是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 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 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故事二: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走
故事三:与末代皇帝溥仪的交往
父亲胡传
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
年幼时勤快贤惠。 16岁嫁到胡家(胡传 的前妻曹氏已死了十 多年,儿女都已长大, 胡传当时48岁.)婚后 第二年,生下胡适。
胡适三岁时,胡传 病逝。她23岁守寡, 终年46岁,一直守了 23年的寡。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 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 巨大的深刻的无以替代的影响。
细微之处见真情 生活中的小事尽显母亲的真善美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5;-7)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 难事和矛盾;(8-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12)
作者通过记叙哪些事表现“母亲是慈母兼严父”? 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精神品质?
表现母亲的慈母事件: 保护孩子自尊心,
1、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其中表示自 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我总是文绉绉的。(文绉绉的意思) 2、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
自身的原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母亲的原因: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3、“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野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2、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
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感情的话。
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 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 才罢休
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母亲的形象:
母 亲 ……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 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 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 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 也有“刚气”的一面。
❖请你仔细揣摩下面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体 会其中的情感。
研读与赏析
• 2、“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 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 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 我对母亲的感激。
• 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 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 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 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诗人、著名学者 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 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胡 适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 (xīnɡ),字希疆, 后改名胡适,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现代诗 人、学者。
胡适(1891-1962)学者。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 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是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是一个 乡村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就病故了。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 大家庭的主母,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遗嘱,“令他读 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 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
•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 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 她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 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 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 我的“身教”。
九年的读书生活
母亲是 恩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