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从日记起步 进写作大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日记起步进写作大门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头疼的棘手问题,教师视作文为堡垒,学生视作文为老虎。
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学生苦思冥想,难于下笔,一时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有时绞尽脑汁也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教法不当、缺乏引导,也在于学生腹中无“物”、无“货”可供,到了取“物”提“货”之时,只有搓腮抓脑,干瞪白眼。
要想“库”中“货”足,轻松走上写作道路,先得从写日记入手,天长日久,积流成河,累土成山,“柳暗花明”、“路通云霄”的境界就会不请自来。
通过写日记进行作文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鉴美能力。
从日记到作文,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之以情,让日记成为学生生活的迫切需要。
日记是记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常的事或感想的一种应用文。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是记下他自认为有价值的人和事,简单地说即写话。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价值取向、选择能力都较弱,这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定材”。
比如上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对学生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你要变得更加勇敢、文明……不再像以前一样,你们愿意吗?”“愿意。
”“老师也为你们高兴,这么美好的日子,要是把它记下来,该多好啊!”然后,指导他们写下“×年×月×日,我成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我真高兴啊。
”并告诉他,这就是一篇日记了,让他们轻易地去品尝成功的喜悦,并使每个学生明白,在日记这件事上,他行!看到学生参加打扫卫生之类的活动或过节日,我都及时让他们把当时的情景与心情写下来,与别人去分享。
不管当时的心情是好是坏,是喜是怒,都要想说、敢说,哪怕是对一件事产生的疑问,如“太阳到底有多大呢?”“天上有多少星星呀?”“蚊子为什么只咬××,不咬我?”等一些问题,也可以记一记。
在写事的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去写人。
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但接触的来自学校、家庭、邻居的人并不少,爸爸、妈妈、长辈、同学、老师、小伙伴等人物,甚至是一些陌生人都对他们产生影响。
他们或好或恶总表现出一些感情,我也鼓励他们写下来。
如开学的时候,一位家长因为孩子作业的问题来找我吵闹,一个在场的学生看了,记下这样的片段:“××的妈妈为了什么来学校吵呢?他不知道老师是谁吗?可怜的老师!我觉得××的妈妈太没有礼貌了!”我当即就表扬了他,并告诉孩子们日记的内容,可以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无所不写,无所不记。
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再丰富有趣的东西在他眼里也是索然无味的,正如法国雕像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因此,我鼓励学生用一两句话向同学、老师介绍自己的物品,可以是小动物、小玩具,也可以是小手绢、小纽扣等。
这样,学生在看到许多事、许多人、许多物时,往往就会产生想说、想讲与想写的欲望,日记成了他们表达与交流,分享与承担的一种需要。
其实在生活中、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有浓厚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愁无物可写,无事可记。
二、赞扬激励,让日记成为学生生活无穷乐趣。
茫茫“农田”要去耕耘,对于成人来说,尚是件苦差,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在刚学会写日记时,他们大都有着极高的热度。
但日记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要动脑、坚持写字(有些字还不会写),又往往会让他们感到惧怕,并难于坚持。
因此,在学生刚学会写日记的一段时间时里,教师要悉心地去“扶”,并及时地给予鼓励。
我认为首先不要过分地提高要求,要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小语大纲》中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二年级毕竟才只是小学低年级,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身心发展的程度都证明他们还不适于过久地从事写字活动,也不可能在写话时,挥洒自如。
一年级能把一件事、一句话写清楚,如“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
公公在天上笑。
”“我发现了芹菜的味道很好吃。
”“今天我又哭了。
”我都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二年级时,能把几句话写连贯,并有一个主要的意思,就非常不错了。
特别是在用词选材表情达意上,不能以成人的角度去作出评判,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放手让他们放心地去写。
其次要照顾差异,把日记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活动与认识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对事物的态度,也同时表现出这样、那样的情感或情绪。
同是一个级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性格、气质、性别、家庭、经济、本身发展的不同,他们所喜欢的客观事物、表达方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即便是同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兴趣爱好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写日记时,我从不作统一目的规定,只要是写好了,写谁还是写什么,写喜欢还是写厌恶,写白天或是夜晚都可以,只要他把切实的感受说对了,都给予他充分肯定,这样,能激起不同学生的共同热情。
这样做并不是滋长他们的“我行我素”,而对鼓励他们在日记中写想写的话、多写真话、多写有用的话,写好日记后同样让他们决定读给谁听,怎么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民主交流,让真诚成为学生日记的不竭动力。
一般来讲,学生刚刚开始潜词造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而在日记起步中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我觉得,日记也应该作适当的批改,但这儿的批改并不是象征性地打个钩,或横挑坚挑地找毛病。
而是像朋友一样地与他就他日记中的问题进行对话,告诉他自己的意见、想法,并与他讨论。
并且做到批改及时,当天收当天发,有些日记可直接进行批。
让赞美成为日记的主要评价,引导他们写真、善、美的东西。
对于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全班进行交流或贴在佳作栏里,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评价。
有的时候我还让孩子进行互评,主要就看又没有错别字和读不通的地方,孩子们有了这种民主交流的机会自然事不会放过的,他们会发动他的每一根神经来批阅,就这样,在评别人的日记理,自己也获得了提高,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一种习惯,写话习惯与其它学习生活习惯一样,是需要靠不断的练习、巩固来形成的,当学生把(日记)当作一种需要,而对这种需要又充满兴趣,并且有很大动力,那么他们的写作活动也就变得更加自然了。
总之,从日记起步,进写作大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