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水教字[2011] 号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我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工程的应用效益,更好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在全县中小学已建成283个“班班通”教学班,占全县总班级数1469个班的20%的基础上,力争用四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县中小学所有学校“班班通”建设任务。
其中,2011年底“班班通”建设班级数达到全县班级总数的40﹪,2012年底达到全县班级总数的60﹪,2013年底达到全县班级总数的80﹪,2014年底达到全县班级总数的100﹪。
2、研究探索并创建符合学校实际且有实效的“班班通”建设和管理模式,为全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3、研究探索能最大程度发挥“班班通”效益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和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研究探索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
5、总结推广“班班通”教学应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课堂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提高等方面的经验和效果,推进
全县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教育质量。
二、建设要求
(一)硬件建设
全县中小学按照村级小学及教学点采取“液晶电视+DVD+光盘模式”、中心小学低段年级(一至三年级)采取“液晶电视+电脑+网络模式”和中心小学高段年级(四至六年级)、农村初中及县城中小学采取“投影仪+电脑+网络模式”三种模式实施“班班通”硬件建设,每种模式设备配备、安装和配套设施等建设要求详见附件一《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建设技术方案》。
(二)资源建设
1、学校资源库建设。
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建好符合本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资源库。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原则上要实现按课时配齐课件、电子教案和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试卷。
各“班班通”教室的电脑硬盘上,应按要求分学科建立文件夹储存课件等教学资源。
有条件的学校要建好学校网站,将学校资源库与学校网站网页结合起来对外发布,实现资源校校互联、互访。
学校要以机房为平台,实现校内办公、课堂、教师宿舍资源共享,打造成随时调用的校内资源库。
2、吉水教育资源网资源建设。
在着力抓好学校资源库建设的同时,各校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县教育资源网建设,实现全县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从2011年开始,县教育资源网建设,以县城中小学为龙头,全县中小学共同参与,县教育局采取分配资源建设任务到校,并以校为单位上传本校资源库中实用的优质资源,县教育局给予适当奖励等措施,逐步建立覆盖全
..
县中小学所有学科并具有本土特色的吉水教育资源网。
县教育资源网建设任务及要求详见附件二《吉水县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案》
三、应用、研究及管理要求
1、强化课堂教学应用。
各校要按照实施“班班通”项目的学校每班每周应用资源上课不少于十节,每个教师平均每周应用资源上课应不少于两节,暂未实施“班班通”项目的学校每个教师每学期应用资源上课应不少于五节的要求,将资源应用纳入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并建立以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应用为重点的考核评估机制。
2、规范“班班通”设备管理。
按照《吉水县“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附件三)要求,建立并落实管理负责制,做好“班班通”设备的日常教学应用和管理工作,教师运用资源备课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存储。
学校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班班通”设备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
3、加强应用研究与指导。
县电教站要组织“班班通”应用指导专家,积极探索并认真研究“班班通”应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通过优质课示范、专题讲座、听课评课、培训指导等方式,总结推广应用方法、规律、经验和效果,引领全县“班班通”应用科学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学校要在抓好强化课堂教学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说课赛课、优秀教学资源评选和骨干教师优质课示范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班班通”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班班通”工程的顺利实施,规范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及资金保障等工作,县教育局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电教站、教育股、人事股、计财股和教研室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电教站,具体负责项目的调研、规划、协调和实施。
各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切合本乡镇学校实际的“班班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抓好落实,确保“班班通”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2、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实施“班班通”工程建设经费是保障,要进一步加大“班班通”工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
一是全县统一管理的10%生均公用经费主要用于“班班通”工程建设,并按照局、校配套资金比例要求,落实“班班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2011年“班班通”经费筹措及预算见附件四。
二是要用好中央和省市“班班通”工程专项资金,积极拓展经费投入渠道。
积极争取县、乡镇、村组和社会各界各类经费支持,引导各类资金进入“班班通”工程建设中来,确保“班班通”工程建设目标按期顺利完成。
3、开展评估与奖励。
县教育局决定将“班班通”工程的建设与应用列入县教育局学年度教学管理水平评估内容之中,并根据《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应用奖励方案》(详见附件五)进行年度评比,对在“班班通”工程应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于工作不落实的学校,要进行通报批评,确保“班班通”工程应用工作深入开展。
各中小学校
..
也要开展评估与奖励,促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亲身实践、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附件一: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建设技术方案
附件二:吉水县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案
附件三:吉水县“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附件四: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
附件五: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应用奖励方案
吉水县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主题词:中小学“班班通”实施方案
吉水县教育局综合股2011年3月4日印发校对:郭有才
..
附件一
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建设技术方案
一、建设模式及设备配备
1、投影仪+电脑+网络模式。
建设对象:中心小学高段年级(四至六年级),农村初中,县城中小学。
投入经费:约10290元/班。
主要设备:多媒体(含投影机、展台、银幕等):6100元/套,电脑3000元(含音箱),讲台900元,网络进教室200元,激光翻页笔:90元/只。
2、液晶电视+电脑+网络模式。
建设对象:中心小学低段年级(一至三年级)年级。
投入经费:约11390元/班。
主要设备:液晶电视(46’)5000元,展台:1200元/台,电脑3000元,讲台900元,移动电视柜:1000元/个, 激光翻页笔:90元/只,网络进教室200元。
3、液晶电视+DVD+光盘模式。
建设对象:村级小学及教学点。
投入经费:约4200元/班。
主要设备:37’液晶电视及DVD机3200元/套,移动电视柜:1000元/个。
二、配套设施建设
1、电源线路布设。
初中及中心小学“班班通”教室必须备有专用电源线。
具体做法和要求是:先从学校用电总闸处引出专线至各..
“班班通”教室内,电源线必须使用单股铜线,走廊巷线线经不能低于4mm2,进教室专用电源线线经不低于1.5mm2。
专用电源线应接到各“班班通”教室正面黑板靠窗一边的上方,安装32A漏电保护开关(空气开关)一个,“班班通”设备安装时从该开关上引出电源。
村级小学使用液晶彩电作终端显示设备的学校,可使用原照明电源,并在黑板靠里侧上方安装一个多孔插座,以保证设备使用时电视和DVD能同时插上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局域网建设。
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应建好学校局域网,确保每个“班班通”教室及学校教师办公机均能共享学校服务器资源并能上因特网。
具体做法和要求是:外网网络信号至少应是10M光纤网络到学校总路由器(一级)上;然后,从总路由器(一级或一级交换机)上引出网线到“班班通”教室所在楼的交换机(如原先没有交换机可在此增加一个,作二级交换机)上,再从该交换机上引出网线到各“班班通”教室内。
学校服务器资源可用FTP文件服务器形式或共享文件夹形式实现共享。
3、防盗设施。
各校应在设备安装前,做好每个“班班通”教室及所在教学楼和楼层的门窗等三个层面的防盗工作,门窗及楼层等防盗要求同各校原多媒体、计算机、远程专用教室相同。
对未达到防盗要求的教室及所在教学楼和楼层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设备安全。
各村级小学的安防工作也应按上述要求执行。
各中心小学应对所属村小设备安防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并协助实施。
4、室内装修。
每个“班班通”教室应按要求进行整理、布置和必要的..
装修,教室内线路及文化宣传用品布设科学规范且美观大方,地面平整,墙壁平整光洁,窗户齐全能遮光。
三、设备安装
1、“投影仪+电脑+网络模式”教室布线及安装相关要求:
(1)投影机按普通多媒体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屏幕装在靠窗户一侧,可遮挡1/3黑板处。
(2)计算机、音箱及展台等存放在可关锁的讲台内,需要使用时打开讲台即可使用,不用时可将计算机、音箱及展台等锁在讲台内。
(3)网络线接入教室后,要预留一定的长度,确保能连接讲台内的计算机。
(4)有讲台台阶的班级必须切好线槽,线槽要保证电源线和网络线放入槽内并加上盖板后与台阶面持平。
图样如下:
(说明:空气开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可装在黑板的左侧或右侧,室内线路根据开关的位置作相应的改变)
2、“液晶电视+电脑+网络模式”教室布线及安装相关..
要求:
(1)电视安装位置在黑板一侧,采用滑槽式移动,当使用时可移至黑板中央。
(2)计算机、音箱及展台等存放在可关锁的讲台内,需要使用时可打开讲台即可使用,不用时可将计算机、音箱及展台等锁在讲台内。
(3)网线进入教室后要预留一定长度,以保证连接讲台内计算机。
(4)在空气开关中接出一组线至黑板一侧,安装一个多孔插座,以保证电视机和DVD同时用电。
(5)有讲台台阶的班级,必须切好线槽,线槽要保证电源线和网络线放入槽内并加上盖板后与台阶面持平。
(6)电视机和DVD连接线均用透明胶或塑料线扎好。
(7)电视机安装高度可以参照“液晶电视+DVD”模式教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图样如下:
(说明:空气开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可装在黑板的左侧或右侧,室内线路根据开关的位置作相应的改变)
..
3、“液晶电视+DVD+光盘模式”教室布线及安装相关要求:
(1)电视安装位置在黑板一侧,采用滑槽式移动,当使用时可移至黑板中央。
(2)电源线可使用照明电源线,在黑板旁安装一个多孔插座,以保证电视机和DVD同时用电。
(3)电视机和DVD连接线均应用透明胶或塑料线扎好。
(4)电视机安装高度应根据学生人数确定。
若成班率达45人及以上,电视机下底线约处在黑板中线稍偏上;30—44人的班级,电视机下底线约处于黑板中线较合适;30人以下的班级,电视机下底线应在黑板中线偏下;若有推拉盖式讲台的班级,以坐在第一排的学生稍仰看就能看到电视机底部即可。
图样如下:
(说明:空气开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可装在黑板的左侧或右侧,室内线路根据开关的位置作相应的改变)
4、其他要求
每个“班班通”教室均应张挂《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讲台内存放《资源使用记录单》(由..
教师填写),备好一把鸡毛帚,一根教鞭。
每所学校应备好一台鼓风机,由网管员专人管理,用于设备除尘。
附件二
吉水县中小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方案
为了充分调动全县中小学和广大教师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我县本土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步伐,促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资源库建设
学校数字化资源库主要包括远程教育IP资源、教学光盘、教师开发的资源(与教材配套的课件、电子教案、试卷等)。
学校资源库资源要求能够实现校内共享。
“班班通”建设学校还要求能够共享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吉水教育资源网的资源。
远程教育IP资源要求接收齐全,共享方便。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应配齐小班模式教学光盘。
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原则上要逐年实现按课时配齐课件、电子教案和期中期末试卷。
县城中小学和“班班通”建设学校原则上要建好符合
本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电子资源库,并与学校网站网页结合起来对外发布,实现资源校内外互联、互访。
二、吉水教育资源网资源建设
1、建设学科: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初中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等。
..
2、资源种类:
教学课件、学科试卷(含单元试题集、期中期末试卷、中考模拟试卷)、电子教案等。
3、资源要求:
①作品内容要求是现行教材的内容。
②作品应是原创,必须有真实署名。
③课件以电子演示文稿为主,可插入动画、音频、视频等。
④电子教案应包括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环节。
⑤学科试卷:要求采用Word格式,并附有答案。
4、承建学校:
文峰小学、实验小学按要求建设小学学科资源各一套;吉水三中、进士学校按要求建设中小学学科资源各一套。
各校要在2011年8月份以前完成上册教材资源的建设任务,2012年2月份以前完成下册教材资源的建设任务。
其他学校也要积极参与资源建设,每所学校每学年至少完成一到两个学科(上册或下册)资源的建设任务,包括教学课件、学科试卷、电子教案等(具体数量可以按每个教师每学期完成一个课件、一篇教案来估算)。
4、资源上传
学校分学期分学科将课件、教案、试卷等资源打成一个压缩包,然后直接交到县电教站
二、激励机制
(一)补助
对完成整套资源建设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补助。
(二)奖励
..
对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工作中成绩特别突出的学校及教师,纳入教育信息化和“班班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范围。
附件三:
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一、建立并落实管理负责制。
“班班通”设备在学校分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班主任管理负责制。
学校总务处应按班级建立设备明细账及设备总账,做到“账据齐全,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使用“班班通”设备前,学校应组织教师对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三、强化设备使用率。
按照实施“班班通”项目的学校每班每周应用资源上课不少于十节,每个教师平均每周应用资源上课应不少于两节的要求,将资源应用纳入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并建立以优质资源在课堂教学应用为重点的考核评估机制。
教师运用设备资源备课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存储”。
四、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每个“班班通”班级应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且懂电脑操作的学生担任设备管理助手,负责“班班通”教室讲台开锁、关锁、设备除尘,协助教师上课前开机及课后关机等工作。
教育学生爱护设备,定期打扫教室卫生,保证设备在清洁的环境中运行。
安排值日人员每天及时关锁楼层和教室门窗。
因工作失职或违..
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对故意损坏设备者,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罚。
五、建立并妥善保存设备技术档案。
学校网管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建立设备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六、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给非项目单位,也不允许个人占用。
班主任如有变动,应在学校分管领导的主持下,认真办理移交手续,完成交接工作。
七、学期结束,学校应组织人员认真进行一次设备清查盘点工作,对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应采取措施及时维修保养。
要根据本校实际,在生均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班班通”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八、学校应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班班通”设备的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防高温、防强光等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每年寒、暑假期间应安排专人值班,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凡因失职造成设备失窃等事故的,将层层追究责任。
吉水县教育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
..
附件四:
吉水县2011年“班班通”工程建设经费预算表
附件五:
吉水县“班班通”工程应用奖励方案为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的普及与深入,提高我县学校和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保证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应用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奖励方案。
一、奖励依据
根据《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实施方案》,由学校和教师申报,经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奖励名单。
二、奖励办法
(一)奖项设置:
共设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应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两项奖。
先进集体奖:颁发奖牌,同时给予奖励。
先进个人奖:包括指导专家、应用教师和荣获先进集体奖的学校校长或分管领导,颁发荣誉证书。
(二)评奖条件:
先进集体
1、初中一个年级以上的教学班实现了“班班通”;中心小学本校两个年级以上的教学班,并有一所以上的村小实现了“班班通”。
2、“班班通”班级每周的课堂教学资源应用不少于十..
节,学校“班班通”班级百分之七十的学科教师平均每人每周使用“班班通”设备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两节以上。
运用资源备课上课做到“四有”: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储存。
3、教学质量居全县中游以上。
4、学校资源库资源完备,建好了校园网站,资源可以在校内外互通共享。
教学设备运行正常。
各“班班通”教室的电脑硬盘上,按要求分学科建立了文件夹储存课件等教学资源。
完成了县教育局下达的当年参与县教育资源网建设任务,学校教师平均每人每年上传并录用县教育资源网教学资源四条以上。
5、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班班通”专业培训和以“班班通”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共四次以上,且有相关记录和佐证材料。
学校“班班通”班级百分之七十的学科教师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
6、教师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能力发展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取得实效。
7、学校、教师总结出的“班班通”工程经验成果在全县推广或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网站发布。
8、有市级以上已立项且正在实施或当年结题的“农远”或“班班通”相关研究课题一个以上。
优秀专家
1、每年参加县站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上示范课或听课评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班上讲座或上示范课、教师利用资源赛课点评等共两次以上。
2、参与了市级以上已立项且正在实施或当年结题的“农远”或“班班通”相关研究课题。
..
3、当年上传并录用县教育资源网教学资源六条以上。
4、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能力发展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取得实效。
5、进行了“班班通”应用研究和总结,形成了有效的可推广应用的经验材料,并有相关成果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网站发布。
先进教师
1、平均每周使用“班班通”设备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三节以上。
运用资源备课上课做到“四有”: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多媒体电脑上有储存。
2、教学成绩居全校上游。
3、当年上传并录用县教育资源网资源六条以上。
4、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等能力发展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取得了实效。
5、进行了“班班通”应用研究,形成了有效的可推广应用的经验材料,并有相关成果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以上专业网站发布。
(三)申报时间:
申报学校和个人将评选申请以及相关材料于当年12月上旬发到县教育技术装备站邮箱:jujszbz@,同时电话告知装备站工作人员。
电话:8680559 8680825 (四)评审时间:
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于当年12月中下旬对申报学校和个人的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实地核查。
(五)奖励表彰:
召开吉水县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应用工作总结表彰..
大会,对在“班班通”工程应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并荣获先进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