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北师大版)
北师大八年级历史下册11伟大的转折 (共17张PPT)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让学生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带来的 变化 比较法: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说 明十 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
史转
折.
依据的教学原则是:教学目标、内容及 学生特点。
2学法
阅读法: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 致内容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十一届 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 折 查找资料法:通过查找资料,认识改革开 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依据的原则:学生的特点和改革开放取得 的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改革
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
通过回忆建党九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使学生懂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6课下作业:(约两分钟)
1) 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些改革 开放后农村变化的资料并谈谈自 己的看法。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维 护党的领导,如何坚持建设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写成小论文)
3精讲点拨,重点突破(约十五分钟)
解答学生回答不正确,不完整的问题
针对上述四个问题,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
础上讲述十一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通过身边的故事和播放视频来加深对内改革 带来的变化,从而理解对内改革的重大意义。 通过图示法让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步骤,格 局及影响,从而理解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再列举身边的例子,体会到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实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及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变化的资料,或调 查身边亲人,谈改革开放对个人的影响和感受, 学习从多渠道获取和处理信息和史论结合的方 法。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 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释图的方 法。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册-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31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 家庭长 Nhomakorabea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其 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的和集体的
任务后,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976年和1979年对比统 计表。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责、 权、利分别是什么?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 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历 史 选 择 了 邓 小 平
改革开放的春雷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1)两年的徘徊时期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四人帮”被打倒了,但并未立即将“历 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1978 年才起步。
大家知道“两个凡是”的具体内容 吗?这“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正确 的吗?
❖ 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农民 的责、权、利机密结合,空前地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推动了农村 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结 实的基础。
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位置。
对外开放的窗口 参照《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说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及其特点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 北京
内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集体
意义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意义:
❖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思想和正确的政治、组织路线。中国结 束了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在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 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党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也是 中国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北师大版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伟大的历史转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承接了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整个单元中起着重要的地位,明确指明改革开放的方向。
学好本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开始了伟大的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相关情况,分为三个子目:“改革开放的春雷”“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第一子目为指导中心,后两子目则是对前者的具体落实。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而以深圳等为代表的对外开放窗口城市的发展,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2、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具体认知情况,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能力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不同,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
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认识邓小平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通过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改革开放和历史发展的艰难曲折。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国现代史主题概述:
49-56年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56-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时期)
66-76年
文革时期
78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第11课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 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华国锋
改革前后深圳的对比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 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 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 效率。”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开放区→内地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对内经济 体制改革
这一年,小 岗生产队粮食总产 6万多公斤,相当 于1955年到1970年 15年的粮食产量总 和,自1956年合作 化以来第一次向国 家交了12488公斤公 粮;小岗每间土坯 屋里都堆满了粮食, 人们兴奋得在粮食 堆上打滚。每年都 向国家打报告要救 济粮的安徽省肥西 县,这年却打报告 要求扩建粮仓,他 们有1/4的粮食 没处存放。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内的
核心领导地位,党和政府开始在农村实行什么经济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袁隆平在农业科技上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3)你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要靠党的富民政策, 又要靠科学技术。
包产到户
利: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责:保证国家、集体的
权: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伟大的历史转折 北师大版历史 教学PPT课件

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 的历史转折呢?
指导思想 “两个凡是”
否定 工作重点
(“左“的错 误)
解放思想,
确立 实事求是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 阶级斗争 转移到 和改革开放 ;
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第二代领导集体
形成了
。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民公社时期凤阳农村的民谣: “晚上工、早下工,到了地里磨洋工。”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土地承包分到户, 千方百计搞致富, 种地有了自主权, 一年弄个万元户”
※ 观察数据,你有什么发 现?再结合歌谣想一想: 改革效果如何?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 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近代的开 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 被动开放。
目的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本国 经济;近代的开放是列强为了满足其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结果不同: 当今的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近代的开放使中华 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
小岗村尝试:包产到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 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 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 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 到十八岁”。
既然“分田到户”有可能坐牢杀头,小岗村农 民还要这样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孙历史转折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简表 时间 1978年12月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31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邓小平为核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新时期:
改革开放
结合变化,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意义
1、 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 伟大转折。 2、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前: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文轩中学 张玉英
70 年 代
今 天
“日日窝窝头, 月月难见面(白面), 三月吃顿肉, 乐得赛过年。”
70年代
今 天
70 年 代
今 天
自 70 行 年车 代时
代
今 天
汽 车 时 代
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 就取得了其他国家用几代人 才能取得的成就。
----世界银行
课本剧
焦点访谈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确立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内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容
做出战略决策: 改革开放 形成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 小 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新变化
新思想: 新领导: 新道路:
它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 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 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 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海南省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天津 秦皇岛
青岛
连云港 广州 北海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精美课件(共30张PPT)

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 方针,继续坚持“左”的错误。 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虽然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但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的错误理论,肯定“文化大革命”是必要的,甚至宣称“文化大革 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还要进行多次”。这就造成了人们 思想上的混乱和迷惘。
说一说“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
你可以从任何一个角 度回答,只要言之有 理即可。
新授
《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强调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 敢于去弄清是非”。
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 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 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新授
问题探究
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
什么是“两个凡是”? 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 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
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北京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工作重点
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 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领导集体 历史意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30年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家庭长期承包 集体所有的土地(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 余的归农户所有(即自主生产、自负盈亏)。
请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本回答: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1)明确了农民的责、权、利;
(2)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 思想;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内容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战略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 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
背景: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对内改革: 家外开放: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左倾错误的延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载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海南
深圳特区和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2、对外开放格局 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沿海开放区
东 方 明 珠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中国的改革为何从农村起步? • 农村困境: 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 农村困境 • 基本国情: 基本国情 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 总人口数的80% 农民抉择 • 农民抉择: 是饿死?还是变革?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程标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走入社区亲自采访,增强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了解并会初步使用调查法。
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演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增强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讨论“建立经济特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什么经济特区和开放区都设在东部沿海??”等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整理展示自己的照片,听家长谈感受,切身体验到历史就在身边,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
通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及有关沿海开放区的设立等问题,认识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的英明正确。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体会并学习实事求是地做人。
教学准备学生状况分析初二学生处于青春期,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而且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因此,选择能够反映他们自身生活的照片、影音等资料,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初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日渐增强,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并演绎一些事实或形成自己的观点。
因此,设置一些能充分体现他们个性特点、展示其个人才华的活动,不但能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益他们正确个性品格的形成。
本课一些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学生特别熟悉,所以学生体会的东西更容易表达出来,有利于本课教学。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拓展延伸
对外开放的窗口
•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 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 科学技术。 ——邓小平 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
拓展延伸
改革开放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取得 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是强国之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 业和社会主义事 业就会被葬送。
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 ②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③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集体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 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 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 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 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1984年视察经济特区的讲话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建设经济特区有些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经济、 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 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这是我们对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的 转 折
对内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1课_伟大的历史转折(北师大版)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载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 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 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 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 科学技术。 ——邓小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形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家庭长期承包 集体所有的土地(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 余的归农户所有(即自主生产、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集体所有制
责 任成 是自己的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造成了巨大损失; “两个凡是”的提出;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 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华国锋
思考:“两个凡是”的 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 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
阅读与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 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①1980年, 年,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四个 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②1984年, 年,开放了_______________,逐步兴办 沿海开放城市 ____________。 1985年,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85 ______ 年, 四个经济开放区;批准_______成为经济 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 年,开放开发________。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20张)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3)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路,是一项基本国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符 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建设道路。
(4)历史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中国。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堂小结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外链接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4)从发展动力上看,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 放取代封闭式的发展模式。
2.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 (1)我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 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政策,以解放 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引进发达国 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历史
新课标(BS)·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方法集锦
·特别提示· (1)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命道路;邓小平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方法指导· 巧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拓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一批农民率先把村 里的土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 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 国得到推广。这种体制实际上就是由集中经营、平均分配到分 散经营、按劳分配的重大调整。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word教案(12)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的决心和力度。
情感目标: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点: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的设立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知道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难点: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教学过程:一、启动课堂1.复习旧知:利用课件快速复习第6课基础知识,并听写2.单元知识整体感知。
学生先自读“第三单元单元总领”,然后教师讲解:本单元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实行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要一极。
3.导入本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曲创作于1981年。
1981年,时任《歌曲》月刊编辑的晓光正巧在四川、安徽农村等地深入生活,他亲眼看到处处充满蓬勃的生机,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深切体会到了祖国大地日新月异的活力。
激动之余,晓光仅用一天时间写下了歌词《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学习导航基本采用教师课件出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学生回答问题,必要时教师点拨总结的方法第一目:改革开放的春雷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召开的?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由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做出了进行改革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卓有成效的开展,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大陆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历史: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北师大版】

改革开放之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之后的深圳
深
珠
圳
海
汕头
厦门
海南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 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 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 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 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 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 的故事》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权:土地的使用权 (而没有所有权)
责
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 包产到户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 土地公有制
3、什么是农民的责任、权利和利益?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比一比: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 回答:(1)材料一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 来”、“改革开放富起来”、描绘的分别 是哪两位领导人毛? 泽东、邓小平
•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 他? 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 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 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春天的故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1年,上海浦东区也成为对外开放区。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上海夜景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
(1)“春天”、“老人”分别指的是什么 ? (2)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 指什么事情?最早的“圈”包括哪些地区? (3)“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 座金山”说明了什么?
1、背景:
“文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造成了巨大损失; “两个凡是”的提出;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 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华国锋
思考:“两个凡是”的 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 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温州 福州 厦门 汕头
深圳 湛江
地理位置优越, 对外交通方便; 临近港、澳,有 助于发展外向型 经济,积累开放 的经验。
内 地
为什么经济 特区选在深圳、 珠海、汕头、厦 门、海南岛?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新区
(5个: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 海南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州、 大连等14 个)
小调查:
1、有哪些同学的家里或亲戚家种有田地?主要种 些什么? 2、如果觉得栽种其它作物收益更大,你家能改 种别的作物吗?为什么?
3、假如你将来上了大学,要出国留学工作, 你们家能不能做主私自把土地卖给别人?为什 么?
能。家庭对土地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想种什么自己说了算
不能。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
土地公有制/集体所有制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作用:有力的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特区发展和邓小平的领导密不可分
《小平同志在深圳》的画像已经成为深圳的城市标志
珠海市容
汕头经济开发区
汕 头 市 容
汕头夜景
厦门夜景
三亚夜景
浦东的优势?
沿江又靠海,交通便利;有 足够的开发空间,地价低; 商品经济发达。
请在叙述中快速说出答案 1、①这个地区位于中国南方。 ②海岸线绵长,自然资源丰富,有迷人的热带风 光。 ③它是中国目前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 ( ) 2、①这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中国农民的伟大 创造。 ②每个农户是这种生产形式的基本单位。 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它已在中国农村深入人 心。 ( )
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 上不平等条约中的开埠通商有 何根本区别?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要变样, 阶级斗争不是纲, 改革开放叫得响。 包产到户树小岗, 人民公社竟消亡, 沿海地区搞开放, 引进豺狼来帮忙。
30年 前,荒 芜 之地 猜猜这是哪个城市???
仍是土路的深南大道
曾是土路的深南大道
对外开放的窗口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 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 技术。 ——邓小平 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 学习别的民族 学习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阅读与思考: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 面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
①1980年, 年,设置了____、____、____、____四个 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 ②1984年, 年,开放了_______________,逐步兴办 沿海开放城市 ____________。 1985年,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85 ______ 年, 四个经济开放区;批准_______成为经济 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 年,开放开发________。
责 任 保证国家
权 利 享有对土 地的长期 使用权
利 益 剩余收成 是自己的
和集体的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歌谣
请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本回答: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1)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得利,符合广大人民 的愿望; (3)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型的生产结构,即按 出口贸易的需要发展加工工业,按加工的需要 发展农业和其他原材料的生产。 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 也可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 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在我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 逐步推进式的格局。
(长江三角洲等4 个)
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 1.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2.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 4.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 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 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 开放政策的窗口。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 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 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对内改革)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农村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安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形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家庭长期承包 集体所有的土地(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 余的归农户所有(即自主生产、自负盈亏)。
实际上是对“两个凡 是”错误方针的否定。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揭开了 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
时间:_1978年12月__地点:_北京__ 会议主要内容: ( 1) 思想上: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 想; ( 2) 政治上:①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②作出实行改革开 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 3)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 代领导集体; (4)还决定开始全面的拨乱反正。
内容
意义
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正确道路
附: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巨变
第 一 次 第 二 次 第 三 次
结 果
产生的历史巨人
辛亥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 孙中山 命 治,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 新中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毛泽东 的成立 半封建社会历史。 十一届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邓小平 三中全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会召开
浦东
列举我国从1979
年到1990年
1.1979年7月----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 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2.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设置经济特区。 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5.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 经济开放区
改革开放的窗口= 5+14+4+1 沿海开放城市 浦东新区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 位置。
为 什 么 大 都 集 中 在 东 南 沿 海 地 区 ? 珠海
秦皇岛 大连
天津
上海 宁波 广州 北海
· ·· · · · · · · · · · · · · · · ·
(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后村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交公粮
1978年房屋
现在住屋
安徽凤阳严银昌一家
(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 安徽凤阳小岗村立下的“分田到 安徽凤阳小岗村今貌 户”的字据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 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 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载
2 、建国后我国在农业(农村)政策上 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1):建国初,实行土地改革。 (土地归农民所有) (2):1953年开始,走合作化的道路,最终出 现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
(土地归集体所有) (3):80年代的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 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时间 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 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 代化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