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以独特的
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每一个师生的观念、行为。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面
临诸多难题,必须与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有效对接,与职业性、企业性、地域性
有机结合,形成有“品味”的校园文化体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指
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
思想,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的新方向。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
的精髓和灵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也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
1.学生大多文化修养薄弱
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相对于普通中学学生来讲较低,学生个性和表
现欲很强,但自制能力较差,缺乏爱校思想,对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缺乏热情,
缺乏荣誉感。

2.教师大多缺乏职教特性
中等职业学校建校历史较短,而且很多职教教师是从普通中学调入或是新毕
业的高校毕业生。

受此影响,很多职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普通中学的特性,所以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普通中学校园文化的痕迹。

3.职业学校大多忽视了文化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课难上,学生难管,愁招生,愁就业,愁建设,无暇顾
及校园文化建设。

这种片面的做法漠视了职校生作为人在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心
理需求,混淆了教学工作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这一目标的关系。

4.职业学校文化缺乏个性
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各不相同,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
出自己的特色,以有利于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职业人。

由于职业学校创建
较晚,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仿效普通中学,没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与咄咄逼人、特
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明显逊色。

二、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突出“职业性”,构建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来培养高
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要体现“中职”的特点。

(1)用优美的物质文化陶冶人
物质文化是载体,“人是环境的产物”。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大多数校园
面积并不大,真可谓“寸土寸金”,它不可能有花园湖泊、假山流水,也不可能有
参天古木、林荫小道之类。

对中等职业学校,我们不必要求有漂亮的大楼,但必
须有现代化的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材料等,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
特色基调和物质基础。

此外,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空间,使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室文化、寝室文化、
廊道文化、餐厅文化、橱窗文化、企业文化,使校园每一处都洋溢着健康、积极、
向上的文化氛围。

(2)用刚柔并济的制度文化约束人
制度文化是准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生活中,要
按照“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的“三好”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
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上课就如同在企业上班,要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
来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组织观念,不能迟到,更不能旷课。

课堂纪律、衣着规范、行为举止也应该相对严明。

要结合企业对员工的素质
要求,不同专业不同要求,出台学生质量标准,并使之具体、细化、可操作,以引导学
校的办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这是缔造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校风学风必不可少
的一种手段。

(3)用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教育人
行为文化是晴雨表。

中职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总觉得低人一等,在社会上
总抬不起头。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广泛开展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跳起来”、“唱起来”,唱响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比如,举办一些“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大家唱大家跳”等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
高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自信心,让
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4)用崇高的精神文化塑造人
精神文化是灵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职业学校思考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学生层次不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切实加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建设,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的培育。

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专业品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校训理念,培育文化心理,增强师生文化
认同感和责任感,引导、教育师生为共同的理想和事业努力追求。

2.贯通“企业性”,注重先进企业文化的引入与整合。

(1)加强校企合作,引进企业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应采取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途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邀请
企业人士、行业劳模和学校优秀毕业生到学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开办讲座,
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二是
通过“定单”培养的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
融入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寻找自己与企业员工的差距。

(2)着重加强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营造学校的职业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是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
重要途径。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实训室建设时要努力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比如:把学校的实训室包装成企业的“车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
作流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的“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

3.融合地域性,构建具有地方特征的校园精神
“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县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基本宗旨;地方对技
术和人才的需求,理应成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竹山县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在竹山地域内蕴含着深厚的“女娲文化”、“上庸古国文化”和以
桃花源为代表的隐逸文化、以“文庙大成殿”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还有以辛亥首义
元勋张振武、“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十星级”精神文明创
建为代表的十星文化。

这些都是很好的地方文化教材,要注意传承和发展,推动县域文化的大繁荣。

要“以文化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了的人,才能有更高尚的人格、更坚定的信仰、更美好的追求,实现自己的就业创业梦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等职业学校要用富含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陶冶人、塑造人、鼓舞人、影响人,用高品位的审美文化育人,把校园建设成为文化育人高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瑾凤浅谈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与职业。

[2]张好中等职业学校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

[3]李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