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后代处理种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杂交后代处理种植方法
张保亮
大家好,我是“一麦众承”第6组的张保亮,我们组有赵鹏飞、刘源海、刘冬成和我。
非常感谢陈红敏老师把我们组织并团结起来,让我们有一个互相学习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我认真学习了前面欧行奇教授、王世杰教授、苌收伟研究员、张宏波老师和宿振起老师的文章和大家热烈的讨论,几位主持人深厚的育种理论,丰富的育种经验,使我感受颇深,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今天我把我们在育种中采用的一种杂交后代处理方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从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组合的F2、复交组合的F1)开始,根据育种目标针对株高、生育期、抗病性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逐代连续选择符合要求的单株(单穗),直到纯合程度达到要求时,再按系混收进行鉴定品比。
此法占地少,工作简便,易于快速选择稳定的品系,适宜人少地少钱少的育种工作者,经我们使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方法即自杂种(F0)种植后第一次分离世代(F1)开始,严格按育种目标选择单穗(我们选单穗,也可以选单株),中选单穗分别脱粒、考种后决定留种。
下年度按组合和类型将F2单穗分别种植成穗行,称为F3 穗系。
F3代先评选优良组合,再从优良组合中选优良穗系,而后在中选穗系内继续选优良单穗,原则“看中就选,看好就选,不拘数量”。
第四代(F4)时,来自F3同一穗系内的穗系称为“姊妹系”。
F4代先评选优良组合,从优良组合中选优良穗系,再从优良穗系中挑选优良单穗。
重点组合重点选,重点穗系重点选,一般组合、一般穗系有优良系也应注意选,保证中选材料的重点性,也要兼顾选择的广泛性,即是遗传多样性,不遗漏多种类型。
既突出重点,防止以偏概全。
F4代以后各个世
代的做法大体与F4代类同。
一般从F5起,凡性状已趋整齐一致而又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优良穗系,可按穗系收割脱粒,下年升入品系鉴定或品系比较试验。
各代具体种植方法:
杂交圃:行长1.5米,2行区,将亲本种子按冬春性排列,20:40cm宽窄行种植,株距10cm,双粒播种。
第一代(F1):行长1.5米,根据所收杂交种子种子量的多少设置种植行数,按组合顺序排列,20:40cm宽窄行种植,株距10cm,单粒播种。
如果杂交亲本为纯系品种,则F1植株间在性状上表现应整齐一致,所以不进行单株选择。
如果杂交亲本为非纯系品种或者复交组合,则F1植株间在性状上会出现分离,就要进行单穗选择。
F1代同一母本的组合安排在一起,分组合种植,注意种一区(两行)母本,用以鉴别真假杂种,也是看是否有杂种优势。
第二代(F2):行长4米,杂交种子(F1)按组合排列,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双粒播种(单株留苗),并在每10个小区种植1行对照品种(我们使用周麦22),供选择做参照。
F2代种植数量可根据对F1代组合的评价和种子量来确定,好组合多种(我们最多种100行),一般组合少种(我们最少种12行),我们一般种32行。
F2代是性状强烈分离的时代,也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世代。
主要是从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的单穗,并淘汰不良组合。
F2代的选择应集中在质量性状和遗传力高的数量性状上。
第三代(F3):行长1.5米,1行区。
将考种选留F2种子按组合排列,按中选单穗种植,每穗种1行,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单粒播种,每20区设置一个对照种(周麦22)。
同一组合的不同F3穗行可能有明显差异、同一穗行内性状可能有分离。
重点选择表现优
良组合、优良的穗行,并在表现优良的穗行中选择单穗(升入F4代)。
第四代(F4):行长1.5米,1行区。
将考种选留F3种子按组合排列,按中选单穗种植,每穗种1行,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单粒播种,每20区设置一个对照种(周麦22)。
同一组合的不同F4穗行可能有明显差异、同一穗行内性状可能有分离。
重点选择表现优良组合、优良的穗行,并在表现优良的穗行中选择单穗(升入F5代)。
F4代评选优良的穗系,从中选择优良穗系,并从优良穗系中选优良单穗。
基本稳定的优良穗系可以选单穗(升入F5代)后全收,进行品质检测。
第五代(F5):行长1.5米,1行区。
将考种选留F4种子按组合排列,按中选单穗种植,每穗种1行,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单粒播种,每20区设置一个对照种(周麦22)。
同一组合的不同F5穗行可能有明显差异、同一穗行内性状可能有分离。
重点选择表现优良组合、优良的穗行,并在表现优良的穗行中选择单穗(升入F6代)。
F5代评选优良的穗系,从中选择优良穗系,并从优良穗系中选优良单穗。
基本稳定的优良穗系可以选单穗(升入F6代)后全收,进行品质检测。
第六代(F6):行长1.5米,1行区。
将考种选留F5种子按组合排列,按中选单穗种植,每穗种1行,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单粒播种,每20区设置一个对照种(周麦22)。
同一组合的不同F6穗行可能有明显差异、同一穗行内性状可能有分离。
重点选择表现优良组合、优良的穗行,并在表现优良的穗行中选择单穗(升入F7代)。
F6代评选优良的穗系,从中选择优良穗系,并从优良穗系中选优良单穗。
基本稳定的优良穗系可以选单穗(升入F7代)后全收,进行品质检测。
F6代重点评选优良的穗系,从中选择优良穗系,性状稳定的可以全收,根据考种结果和品质检测结果,并定名为品系,安排进入品系鉴定试验或产量比较试验。
第七代(F7):行长1.5米,1行区。
将考种选留F6种子按组合排列,按中选单穗种植,每穗种1行,宽窄行种植(40:20),株距10cm,单粒播种,每20区设置一个对照种(周麦22)。
同一组合的不同F7穗行可能有明显差异、同一穗行内性状可能有分离。
重点选择表现优良组合、优良的穗行,表现不行的或不符合育种目标的全部淘汰。
F7代重点评选优良的穗系,从中选择优良穗系,性状稳定的可以全收,根据考种结果和品质检测结果,并定名为品系,安排进入品系鉴定试验或产量比较试验。
高代(F8-):种植及处理办法同F7代。
品系鉴定试验:行长6.0米,行距20cm,6行区种植,不设重复。
将表现优良的品系(F5、F6、F7穗行),按间比法排列,18-20万基本苗,设置对照种(用区试对照种)。
通过品系鉴定试验,了解品系的特征特性,评选出优良的品系,参加品种比较试验。
品系比较试验:行长9.6米,行距20cm,6行区种植,重复3次。
将表现优良的品系,按随机区组排列,18-20万基本苗,设置对照种(用区试对照种)。
如材料多,可以设置甲组乙组丙组,每组控制在20个材料。
通过品系比较试验,评选出优良的品系,参加省或国家级新品种区域试验。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