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课件第一讲-总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老年人血浆白蛋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如抗凝药华发林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减少,游 离药物浓度增加而抗凝作用增加,毒性增大
老年人使用多种药物,如60-92岁的老年人服 用水杨酸盐,单用时游离水杨酸为28%±6%, 同时服用2种以上药物则增加至48 %±8%
药代动力学特点
3.药物的代谢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从20--80岁肝 脏重量减轻约35%,肝血流量从30岁后每年 减少0.3%--1.5%,在65岁时减少达40%
老年人肝微粒体酶活性下降,使某些药物代 谢和清除减慢,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和 不良反应增加,因此老年人剂量都应适当减 少,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药代动力学特点
4.药物的排泄:都是肾脏排泄,肾功能好坏影响到药 物的排泄
老年人肾实质重量减少,65岁老年人的肾血流量 约为年轻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20岁以后 每10年约减少6%,50--60岁间下降较多,肾小管 的分泌功能同样随增龄而下降,肌肝清除率也下 降,使药物在体内积蓄,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 延长,比年轻人更易发生药物副作用
慢性疾病:老年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 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 瘤及糖尿病等
特有病症:如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痴呆、 骨质疏松、白内障、跌倒及卧床不起等
老年病特点
1.多病共存:北京医院统计60--69岁组人均 患9.7种疾病,90岁以上11.1种
2.起病缓慢:在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无 法确定其发病时间,如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等
心苷比较敏感,由于肾功能降低,排泄 缓慢,中毒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比年轻 人高,避免与噻嗪类排钾利尿剂合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4.抗心律失常药的不良反应
总清除率比年轻人减少,半衰期延长,血 药峰浓度增加,可出现不良反应,如心脏 停搏及传导阻滞等
老年人均应减量且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老年人在给药时,应根据为其肾清除率调节剂量 或给药间隔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根据统计,50--60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4.4%, 61--70岁为15.7%,71--81岁为18.3%,80岁以上为 24%
我国每年至少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其 中约19.2万人死亡。药源性死亡率约占住院死亡人数 的25%,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2)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相当于整个欧洲 的老年人口总数。
人口老化速度比较快。全世界不到五个 老人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
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预测到2050年, 将增加到15%
㈡、老年学及老年医学的定义
老年学(Gerontology)是研究衰老的原 理、特征、变化及有关老年各方面其他 问题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老年生物 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三部分。
年龄愈大愈是如此
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其次是非感染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出血、缺血及缺氧等,切勿 将其误为年老所致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5.表现不典型:因衰老、病残、和疾病交织在 一起,使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
⑴ 疾病的特异症状,而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
如老年肺炎仅有食少、乏力等症状,缺乏 呼吸道症状;老年心衰表现为精神症状、味 觉异常、腹胀、腹痛等症状,故老年人轻微 症状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疾病,因此对 有非特异性症状的老年人,应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⑶.心血管
A 心大小 心包下脂肪↑ 心内膜增厚致心脏比年轻人略增大
B 心肌 脂褐素沉积 心肌细胞纤维化 心肌淀粉样变性 胶原增加
C 心内膜 胶原、弹力纤维增生,呈弥漫 性不均匀增厚 左心腔较显著
D 瓣膜 纤维组织增多 瓣叶增厚变硬 钙沉淀 瓣环钙化
E 传导系统 退变 纤维化变 F 病生改变
心 率 窦缓,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 心排量 随增龄每年下降1% 心指数 随增龄每年下降0.79% 血 压 血管弹性纤维僵直,弹性下降,
据统计,合用5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合 用6-10种者为7.4%,合用11--15种者为24.2,合用16-21种者为40.%,合用21种者为45%
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我们关注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1.老年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如青霉素类药,老年人使用大剂量时易发生神经毒性 反应,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肌肉痉挛,抽搐甚至昏 迷,大剂量青霉素可致血钠过多,特别是心功能差的 老年人可引起钠潴留和心衰
痴呆
语言障碍
老年病人具有三大临床特征
脆弱性:对疾病和药物毒副作用易感性 增加,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特殊性:在患病率、病因、病理、临床 表现、诊疗及预后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
高危性:表现在患病率高、并发症和药 物不良反应多、手术危险性大、病死率 高
老年病的类型
急性病:老年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极易引 起急性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老年肺炎等感染性疾病
大多数头孢菌素从肾脏排出,老年人易引起肾和神经 功能不良反应。尤其是第一代头孢菌素,肾功能减退 的老年人应慎用,更应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肾毒性,耳毒性,老年人可 造成不可逆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致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比年轻人 高,更易出现肾脏不良反应
环丙沙星等与茶碱类合用可与细胞色素P450结 合部位竞争性抑制而使茶碱类清除降低,半衰 期延长而出现茶碱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 震颤、不安、激动、心悸等,如与茶碱合用, 应监测血药浓度
钙化,使SPB上升和脉压上升。
⑷.消化系统
胃肠粘膜细胞数减少 血管硬化 血流减少 腺体分泌减少 蠕动减弱
肝脏 重量减轻,肝功能异常的比例增加
⑸.肾及尿路
肾单元随增龄而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及 肾血流量均减少50%左右
80岁以上老人肾单元仅为青年人1/3 肌酐清除率降到正常人的1/3以下
尿路障碍常由于前列腺肥大 膀胱颈部 挛缩,膀胱括约肌硬化等致排尿困难等
损害,不能生成合适的蛋白质,导致细 胞分裂异常,细胞衰老。
2.组织器官老化
⑴.脑:脑萎缩以 额颞叶为著,动脉硬化,
细胞数减少,脂褐素沉积,DNA含量就相 对减少,当增加到一定程度,神经细胞 死亡。神经纤维髓鞘减少或消失,可出 现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炎斑或老年斑 及颗粒空泡变性。
临床表现:头痛 眩晕 耳鸣 记忆力低下 定向障碍 情感变化 性格人格变化以及 运动障碍 知觉障碍 失认 失用症等。
胃粘膜萎缩,肌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胃排空速 度减慢,药物进入小肠延迟,在小肠中吸收减慢,可 使某些药物如扑热息痛达峰时间延长,血药浓度降低
老年人胃肠道的血流量下降,药物的吸收也可能减少
胃肠道体液量也随增龄而减少,使用某些药物如氨苄 青霉素、地高辛生物利用度降低
药代动力学特点
2.药物的分布: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 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运转的过程
2. 肺:肺泡壁变薄,弹性纤维断裂,肺
泡扩大,融和而出现肺气肿,支气管壁 纤维化,粘液上皮和腺体退化,器官可 扩张,肺泡换气量减少,阻抗增加,气 体弥散能力下降,动脉氧分压下降,肺 血流量减少,CO2分压增高等肺的通气换 气功能均发生改变,肺功能差,易发生 呼吸道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应警惕肺 癌。
⑻其他
有贫血倾向:肾功能不全 骨髓血管 硬化 胃酸缺乏 消化道出血 恶性肿 瘤
随增龄,出现自身抗体的机率↑,女性高 于男性,如抗甲状腺球蛋白,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等,还有典 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 炎
⑼.老年人的心理、精神变化
一般变化:孤独 恐惧 心理负担 心态改 变及心理障碍
3.变化迅速: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情 迁延,但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器 官功能处于衰竭的边缘极易导致病情恶 化
4.发病方法独特:75岁以上的老人最脆弱的部 位是脑、下尿路、心血管及运动系统。无论 任何疾病发作,都以
⑴跌倒 ⑵不想活动 ⑶精神症状
⑷大小便失禁
⑸生活能力丧失等
老年病五联征之一或几项表现出来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2.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 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35%--69%,
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 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可导致 晕厥,昏迷,衰竭或骨折,宜选用较温 和的降压药,小剂量开始
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点
3.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用有地高辛、西地兰。老年人对强
⑹.骨关节
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 力学强度下降,易骨折 女性为男性8倍
关节软骨,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
⑺.皮肤
皱纹增多是由于皮肤胶原纤维,弹力 纤维萎缩,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 致皮肤松弛所至。
皮肤干燥是汗腺机能低下,伴搔痒; 老年色素斑多发于日光照射的部位; 老年性白斑多发生于衣、眼覆盖部位; 毛发减少变白。指甲变脆。
老年医学(Geriatrics)是医学的一个 分支,是研究人类衰老的机理、人体老 年性变化及老年病防治的学科。主要包 括老年基础学、老年临床医学与老年预 防医学等。
二、衰老 Aging
任何生物(包括人类)都严格地按照生物规律, 经历由胚胎到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老 直至死亡的过程。
衰老通常与老化并提。衰老与老化是老年期变 化的总称。衰老可分两类即生物性衰老及疾病 性衰老。
㈠、中国的人口老化现状
(1)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 65岁以上人口 4927万,占总人口4.9%,属于成年型国家。
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65岁及以上人口数 6379万,数上升到5.58%,仍是成年型国家。
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65岁以上人口 8913.1万,系数上升到7%,属于老年型的国家
老年学和老年医学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一、 引言
21世纪是人口老化的时代,老龄的问题已成为联 合国和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不分性别、职 业、
宗教等,只要年龄在65岁及其以上者(亚太地区 及邦国定为60岁及其以上)称为老年 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者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7%,称为老年型的国家 或地区。 2000年全球老年人4亿,70%的在发展中国家。
7.药物不良反应多
正因为老年病有上述特点 “你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儿童,
同样也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老年人”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
约有25% 的老年患者同时使 用4--6种药物,个别多至10种以 上
药代动力学特点
1.药物的吸收: 胃粘膜萎缩及胃壁细胞功能下降而胃酸分泌减少,酸
性药物排泄加快,其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其效应
每种生物衰老速度并不一致,有明显的个体差 异。
㈠、衰老的特征
1.组织逐渐脱水,组织弹性减低,结缔组织变性; 2.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及组织恢复能力减低; 细胞萎缩及变性; 3.基础代谢率降低; 4.调节内环境稳定性的诸因素发生障碍; 5.神经组织退行性变; 6.骨的强度及韧性↓
㈡、生理性老化
1. 细胞老化 由于核酸,特别是DNA的
⑵共存的多种疾病之间相互影响,使症状 不典型
⑶无症状(亚临床型)多
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占20%--80%,而 成人患病仅为7%;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老年人 无症状者52.8%,成年人仅占15%;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80%无症状; 老年人下尿路感染和肺结核常无症状
⑷不典型的另一种情况是非老年病医师对 老年病特点认识不足
影响因素有:机体的组成成分,药物与血浆 蛋白结合及药物与组织的结合等
老年人的细胞功能减退,体液总量随龄增 而减少约15%,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减少 更明显;
人的脂肪组织,随龄增而增加,男性由 18%增至36%女性由33%增至48%,非脂 肪组织却随龄增而减少
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物分布的特点: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 浓度增加而容易产生毒性,脂溶性药物分布 容积增加,脂溶性的药物在老年人体内分布 容积增大更易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
将典型表现误以为不典型,如感染 患者无发热或局部症状,在脑功能衰竭 的高龄女性患者中则属典型表现,这在 年轻人中非常少
6.并发症多 感染
水电介质紊乱
多器官衰竭
运动性疾病:局部可发生痉挛、废用性肌 肉萎缩、褥疮、骨质疏松、血栓与栓塞、 浮肿以及皮肤指甲萎缩等,全身可出现 体位性低血压、感染性疾病、抑郁症、 痴呆、消瘦、低蛋白血症、便秘及大小 便失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