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全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泸州市市本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一批)》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泸州市市本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5.06•【字号】泸市府办函〔2024〕28号•【施行日期】2024.05.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泸州市市本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24〕2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24〕17号)精神,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高效兑现,助力经营主体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工作相关要求和《2024年泸州市市本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一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实施清单管理。
建立惠企政策事项清单动态更新管理机制,市级政策制定(执行)部门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应在5个工作日内编制事项清单、7个工作日内完成更新发布,已到期的惠企政策应立即调整取消,并及时函告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在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发布展示惠企政策事项清单。
二、做好政策解读。
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惠企政策文件,由起草部门负责解读;以市级部门(单位)名义印发的惠企政策文件,由制发部门(单位)负责解读;多个市级部门(单位)联合起草、联合发文的,由牵头部门(单位)组织其他联合发文部门(单位)负责解读。
依托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场所、政务新媒体等载体,运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媒体专访等开展解读。
现行有效惠企政策于2024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政策解读,新制定惠企政策应在政策公布时同步组织政策解读。
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发展情况“十二五”期间,中国水利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持续完善,城乡抗旱抗洪能力增强,水利改革也取得突出成效,为粮食产量连增和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成效显著,对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起到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也实现不断优化,道路、桥梁、路灯、公厕等基础设施更为完善,集休闲娱乐、观赏游览、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园、景区等不断增加,对城乡容貌的建设管理成效卓越,城乡居民生活更为丰富便利。
从整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稳步快速发展,增加值逐年增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逐渐增强。
法人单位和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整体处于提升状态,工资水平稳步提高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各项基本建设也处于逐渐扩张发展的态势,展现增长活力。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快速稳步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惠及民生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节“十二五”期间水利管理业发展情况一营业规模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从2011年的93.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32亿元,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增长了2.54倍,营业成本从2011年的9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55.9亿元。
全行业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69.9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01.6亿元,营业成本从2011年的20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772.6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104.4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2001.3亿元。
|Excel下载表1 “十二五”期间水利管理业营业收入及成本图1 “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分用途完成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国分用途各项水利建设稳定发展。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泸市府办函[2017]248号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泸市府办函[2017]248号](https://img.taocdn.com/s3/m/930eb4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e.png)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泸市府办函[2017]24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各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服务改革发展、规范内部管理、促进廉政建设的职能作用,推进和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川办函〔2016〕201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内部审计是独立地审查和评价组织的经济活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适当性和有效性的活动,是各单位监督控制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规范财经秩序、维护经济安全、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廉政建设。
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对构建完善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有效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全覆盖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内部审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提升部门(单位)内部治理能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内部审计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一)加快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在现有机构编制架构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内设机构、整合人力资源,加快推进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泸州市(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泸州市(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引言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提供重要参考。
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第二节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一、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二、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三、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 (3)四、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一、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二、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三、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四、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表2: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表4: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表5: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表6: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卫生和社会工作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表12: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表13: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4: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泸州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泸州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01•【字号】泸市府规〔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泸市府规〔2022〕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泸州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已经市九届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实施,请遵照执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日泸州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国际和国内就业形势变化,扎实做好今年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落实各项稳就业政策,实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优化公共服务稳定就业,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府发〔2022〕1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一)落实社会保险政策减负稳岗。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至0.6%政策,为各类参保单位2022年度减缴失业保险费1.9亿元,其中企业减缴1亿元以上。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政策规定,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按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上限标准支持企业稳岗。
使用上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按照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和30%标准返还失业保险费,实现“免申即享”。
根据国家、省政策规定,使用100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加大推进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制培训,促进企业培训学员稳定岗位。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4•【字号】泸市府发〔2020〕14号•【施行日期】2020.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泸州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已经市八届人民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5月14日泸州市市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以下简称“配套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配套费属政府性基金,原则上本市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中心城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以下统称“建设”)各类建筑物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85元/m2的标准缴纳配套费。
第三条中心城区范围内,除市委、市政府文件规定或批复同意的配套费征收事权下放的区域外,其余区域属于市级征收,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一征收管理。
本办法适用于市级配套费的征收管理。
第四条市政府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配套费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配套费减免以及配套费其他管理事项;配套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办理配套费减免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第五条建设单位和个人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的建筑面积,原则上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缴纳配套费。
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社事项目、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可在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前缴纳配套费。
第六条《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与缴费建筑面积不一致的,对增加或减少的建筑面积,建设单位和个人按原缴纳的标准补缴或退配套费。
第七条市区两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配套费征收管理,建立联动督促缴纳机制,保证配套费应收尽收。
2022年第一至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2022年第一至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第一季度一、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略有减少;与上季度相比,市场供求人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
从供求对比看,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520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487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
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
)约为1.07,比去年同期和上季度分别下降了0.05和0.03,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22.9万人和0.5万人,各下降了4.5%和0.1%。
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75.9万人和79.4万人,各增长了17.9%和20.4%。
二、分区域看,三大区域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东部地区求职人数略有增长外,其他区域的市场供求人数均呈下降态势;与上季度相比,三大区域的市场供求人数均呈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增速高于东部。
东、中、西部地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02、1.11、1.13,市场需求均略大于供给。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减少了1.2万人,下降了0.5%,求职人数增加了14.1万人,增长了6.3%;中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0万人和6.4万人,各下降了5.9%和4.3%;西部地区市场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分别减少了11.7万人和8.2万人,各下降了11.3%和9.1%。
与上季度相比,东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4.8万人和14.2万人,各增长了1.9%和6.1%;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57.1万人和51.9万人,各增长了60.8%和62.5%;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增加了14万人和13.3万人,各增长了16.9%和18.2%。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6.17•【字号】泸市府办发〔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各部门(单位),有关企业:《泸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八届人民政府第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6月17日泸州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公共数据管理,保障公共数据安全,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提升面向民生、面向经济、面向社会治理的公共数据应用水平,提升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发〔2017〕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数据的采集与归集、共享与开放、管理与应用、安全与保障等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公共服务单位,是指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履行公共管理或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
本办法所称公共数据,是指公共服务单位在履职过程中,以及在本市从事经济或民生活动的企业、组织在从事国民经济活动中,采集和产生的、具有公共属性的、以电子化形式记录和保存的各类数据资源。
第三条公共数据管理应当遵循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按需共享、有序开放、高效应用、安全可控和监督考核的原则。
第四条区县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公共数据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公共数据管理工作重大问题,加强经费统筹和保障,并对公共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
泸州城区物业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泸州城区物业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以泸州市江阳区为例当前,泸州已经跨入“双百”城市行列,正在打造宜居宜业的“双两百”区域性中心城市,到 2022 年,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将分别达到 130 平方公里、 130 万人。
江阳区作为泸州大城市的中心区,小区众多,人口密集,市区同城,区位特殊。
针对现有物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整体制、理顺机制,多方入手、综合管理,切实加强和改进小区物业管理,是创新城区社会管理、构建安全和谐泸州的内在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事件回放2022 年 6 月 20 日,天气炎热,由于小区物管长期拖欠电费被供电部门断电,导致整个小区监控、门禁、电梯等公共设备处于瘫痪状态,一位老人甚至长期被困在电梯里,居民做饭、上网、歇息等受到严重影响,情绪激动的小区居民便上街“散步”阻塞交通借此施压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原来,自 2022 年开辟商把房交给居民以后, 3 年中先后经历了鑫山和南方两家物管公司,而两家公司将代收代缴的水电费冲抵少数居民欠交的物管费,导致整个小区拖欠水电费达 30 多万元。
空间物业于 2022 年正式入驻空间.爱琴海小区,经泸州市房管局和物价局备案,对小区内多层和高层建造分别按 1.2 元和 1.3 元每平方米收费,但小区业主认为收费标准过高,且服务质量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物管公司降价,但双方商议未果。
从 2022 年至 2022 年 11 月, 1506 户业主中每月按时足额缴清物管费的业主仅 200 多户,多达 1200 多户业主未按时缴纳物管费,累计欠费 280 多万元,导致空间物业维持运转困难,遂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公告业主之后于 12 月 31 日前正式离场。
由于业主委员会没有来得及选聘新“管家”,导致小区内垃圾成山无人清运,停车、安保等秩序陷入混乱,而按时足额缴纳物管费的200 多户业主也因此被殃及。
由于前期物管公司洪洋物业服务差,收费混乱,将小区公共设施、休闲地带改造成宾馆、游戏室、停车场等对外经营,2022 年 3 月 30 日,小区召开业主大会正式成立业委会,应广大业主要求,经投票表决,重新选聘泸州家康物业管理公司为小区的新物管公司并于 6 月 1 日起进驻小区管理,但洪洋物业以业委会成立不合法为由,时隔多日仍拒不移交物业管理相关资料,拒不退出铂金公馆物业管理。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6.11•【字号】泸市府办发[2007]18号•【施行日期】2007.06.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07〕1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泸州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六月十一日泸州市“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十五”期间,我市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健全完善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两个确保”进一步巩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任务已圆满完成。
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和谐泸州,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根据《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一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编制,明确了未来五年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主要措施,是指导我市“十一五”期间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纲领性文件。
一、“十五”时期的主要成就(一)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1.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五”期间,全市有1127万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673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控制在“十五”计划目标之内。
2. 就业结构不断改善。
“十五”期间,我市就业渠道已由过去公有制经济单位特别是国有单位为主,转变为国有、集体、股份、私营、个体和社区就业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格局。
非国有单位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2000年底的563%提高到669%,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由2000年的385%上升到433%,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者就业。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7.25•【字号】泸市府发[2013]27号•【施行日期】2013.07.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泸市府发[2013]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对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按照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暨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13﹞2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就业创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扩大就业规模,稳定就业岗位(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扩大和稳定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促进产业、投资、财政、金融政策与就业政策相互协调,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长。
在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中培育壮大产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城乡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
在工业化进程中,坚持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着力做大做强酒业、机械、化工、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政策,对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贷款,可由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到200万元,财政部门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8.15•【字号】泸市府办发[2014]37号•【施行日期】2014.08.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14]3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已经市七届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8月15日泸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按照我市“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发展目标,为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推动我市服务业跨越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紧扣市委、市政府“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目标任务,抢抓我市“一级一城一区一角”的发展机遇,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推进服务业改革发展为抓手,合理规划布局,优化政策环境,加快实施“服务业示范引领工程”,着力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产业互动、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体系,实现泸州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全市服务业提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
2014年实现新变化。
全市服务业稳步发展,改革工作起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基础工作逐步完善。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3.05•【字号】泸市府发[2007]11号•【施行日期】2007.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泸市府发〔2007〕1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驻泸企事业单位:《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已由市安委会讨论通过,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贯彻执行。
原《泸州市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泸市府发〔2001〕124号)同时废止。
二○○七年三月五日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政府对安全生产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市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实施范围: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驻泸重点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目标管理体系第三条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体系。
(一)泸州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为全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人,副市长为分管工作直接责任人,按分工组织全市相关行业、系统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二)各区、县人民政府区、县长为本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人,对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向市长负责,副区、县长按分工对本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地相关行业、系统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三)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其他领导按职责分工对责任人负责。
(四)驻泸重点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其他领导按职责分工对责任人负责。
第四条目标管理组织体系。
泸州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知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1•【字号】泸市府办函〔2012〕22号•【施行日期】2012.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知的通知泸市府办函〔2012〕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12〕3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你们,并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一并贯彻实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从1999年起,我市先后10余次对1064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至2011年底,除下放区县审批事项23项、省以上部门终审权的审批事项28项和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审批事项43项以及归并26项外,市政府部门仅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10项。
但是,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中央、省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差距。
为此,各区县、市级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通知》,进一步提高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二、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一)清理规范性文件1. 市、区县及部门以“红头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属省上“红头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在省上清理取消后,进行对应清理取消。
2. 部门“红头文件”由部门清理,需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由部门及时取消,并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政府“红头文件”由起草或主要实施部门牵头清理,需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由清理部门提出意见,经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审核后,报同级政府审定取消并及时公布;属省上“红头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在省上公布后及时对应公布。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6.08•【字号】泸市府办发〔2022〕44号•【施行日期】2022.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州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22〕4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单位):《泸州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九届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8日泸州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与部署,扎实做好稳市场主体工作,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热情,促进市场主体提质扩容增效,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为契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为稳增长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活力,全市市场主体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到2022年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7万户,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05户,其中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155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4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0户、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5户。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6.01•【字号】泸市府办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泸市府办发〔2021〕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现将《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6月1日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条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切,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持续深化重大决策信息公开(一)加强重大决策发布。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现代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加强政策发布。
集中统一规范发布现行有效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以及行政机关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依据和结果并及时更新。
加强政策文件库建设,推动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策文件库等数据资源与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效联通,方便社会公众快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责任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二)完善决策公开专栏。
各区县政府门户网站于2021年7月31日前完成“决策公开”专栏设置,及时公开决策目录、征求意见情况、征求意见结果反馈信息及决策结果信息。
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途径,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主动征求公众意见,及时公开决策结果。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09•【字号】泸市府发[2014]32号•【施行日期】2014.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量正文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的通知(泸市府发[2014]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现将《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泸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9日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实现国际贸易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技术保障。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计量发展规划(2014-2020年)》,全面夯实我市计量基础,提升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现制定泸州市计量发展实施意见(2014-2020年)。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工业计量、民生计量、能源计量,着力提升计量技术保障能力。
强化基础建设、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我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展,进一步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监管和诚信体系。
全面提升计量工作在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维护老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的贡献率,为推进全市“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计量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计量科技基础进一步提升,计量检定、校准、测试能力全面提高,计量法制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更加健全,量传溯源体系更加完善,以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强化两个基础:一是强化计量科技基础。
围绕能源、环境、医学、理化、机械、安全防护等领域量值溯源需求,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测试技术研究,加强计量标准、计量设备研究,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形势需要,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泸市府发〔2019〕4号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正文:----------------------------------------------------------------------------------------------------------------------------------------------------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泸市府发〔2019〕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单位):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稳之首。
当前,我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仍存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会议精神,现就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8〕47号)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支持企业稳定发展(一)加大稳岗支持力度。
在我市依法参加失业保险,上年度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裁员率低于上年末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所有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
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稳岗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我市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或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标准确定。
上述资金由失业保险基金列支。
统筹考虑全市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失业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稳定就业岗位措施、诚实守信等因素,确定我市“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稳岗的参保企业”范围,并将认定后的企业名单向社会公示,具体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制定。
经认定的困难企业,返还标准可选择上述三种计算方式之一。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国资委、市商务会展局、市税务局、市总工会,各区县人民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州市(全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
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趋势。
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核心指标从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3
四、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8
五、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8
六、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第四节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11)
一、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11)
二、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11)
三、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居民服务、修
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11)
四、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
析 (12)
五、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
析 (12)
六、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
七、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七、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
八、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
图表目录
表1:泸州市制造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行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1 表2: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3 表5: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
表6: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泸州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9)
表16: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泸州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
表18: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表 (11)
表19: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
表20: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表 (11)
表21: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 (12)
表22: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
表23: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表13 表24: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
表25: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表25:泸州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同全国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