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二(学业分层测评)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学(00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创立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②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独立开展政治斗争的新阶段,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一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④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其理论来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来源之一,并不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来源。

答案为A项。

【答案】 A
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过程表述错误的是()
A.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
B.写作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阶段
C.修改、出版《资本论》阶段
D.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方法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经历三个阶段,从开始收集资料初步研究到写作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到最后修改、出版《资本论》阶段,而D项不属于其创立的阶段,只是研究的方法。

【答案】 D
3.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因为他们()
①第一次以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并系统论述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③第一
次以唯物辩证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研究方法④第一次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斯密第一次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提出富国裕民的理论,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②④错误。

【答案】 C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公开声明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特点是()
A.革命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B.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C.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科学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解析】由“揭示……规律”可提取“科学性”的特点,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可提取出“阶级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

【答案】 C
[能力提升]
5.工业革命的完成,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尖锐起来,这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起来,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条件还有哪些?
【答案】(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欧洲工人运动,特别是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空想社会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6.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这一内容后,有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个人智慧的结晶”。

请你谈谈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答案】(1)为解决遇到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初原因,在最初的阶段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完成的,但在其研究过程中恩格斯提供无私的经济支持,并发表评论文章,宣传《资本论》。

(2)在马克思去世后,《资本论》的二、三卷由恩格斯继续进行并最终完成。

(3)因此,应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奋斗的结果,而非一人之力。

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
1、体现类
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
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

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回答第一类,实际上是一种论证。

要运用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去回答。

第二类实际上具有辨析的性质,回答这类问题,要针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面,进行点评、分析。

三、答题要要注意克服的常见毛病:
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4、书写不认真。

字体潦草,涂改过多,论述不分要点,卷面不清晰。

以上几种常见毛病,是影响非选择题得分率的最大障碍。

因此,要努力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方法上,才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特别提醒:高考试卷中的适用原理(知识)一般是不会重复的,切忌多个问题用同一原理(知识)作答;而当一个问题适用多个原理作答时,一般要求在答题时要做到先原理后材料,重要原理在前,次要原理在后,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把握的写在最前面,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其他的次要原理写在后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