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江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知识测试卷
单位: 姓名职务考号
一、填空题(共30分,每小题1分)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统筹。
3、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
4、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基本方向是,根本要求是,方针是。
5、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6、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7、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上来。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时,提出了“两个没有变”,一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9、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关系。
11、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字的意思是的根本利益。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3、坚持,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4、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
15、建设生态文明,主要途径和目标是形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6、统筹城乡发展应贯彻的方针是、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统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农村经济。
1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19、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最好教材的三部著作包括《毛泽东选集》、和《江泽民文选》。
2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这是因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的干部队伍的和精神状态,特别是取决于领导干部有没有忧患意识。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发展思路,就必须走出一条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
发展的新路。
22、麻江县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以“”为主题,认真开展“”活动。
23、麻江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
24、麻江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 ;贯彻群众路线; 。
25、按照中央、省委、州委的部署,我县将分批参加全州第二、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每批时间半年左右。
每批学习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26、麻江县人口数量在全州排第10位,国土面积排第12位。
从总量上看,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9、4亿元,只相当于全州生产总产228亿元的4、12%,经济总量
我们在全州排名第位;因此、、是我们的县情。
27、在中共麻江县委十届二次全委扩大会上,我县通过了《中共麻江县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麻江小康社会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县发展的思路和目标,确立了“,,”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工程。
28、在中共麻江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上,我县通过了,明确了切实解决我县新时期“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措施。
29、龙世勇书记在麻江县县委书记学习报告会上指出的“两种一养”指的是:“,其中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
30、生态文明是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二、选择题(共30分,第小题1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同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4、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A、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B、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全面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A、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B、改善人民生活
C、协调社会利益关系
6、作为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的是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纪律
C、党内民主
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文化建设方面,首次明确把文化作为
提出来
A、国家硬实力
B、国家软实力
C、社会发展推动力
8、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9、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
A、鼓励沿海地区先富起来,实现现代化
B、充分发挥沿海地区优势,实现我国工业化
C、把握“两个大局”,促进共同发展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B、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A、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2、以人为本,就是以为本
A、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C、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3、,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是民生之本
A、教育
B、就业
C、劳动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要逐步提高哪两个比重
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合法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6、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A、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B、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
17、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诚实守信
1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的文明发展道路
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C、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9、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更多地放到等方面
A.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B.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
C.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激发社会活力
20、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做到
A、经济发展不能再对水、大气和土壤等资源造成污染
B、坚持开发优先,在经济进一步发展之后再来强化对森林、湿地、江河、海洋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C、发展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
A、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
B、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
C、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为全体党员所掌握,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
23、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
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GDP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24、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
A、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B、能不能适应时代条件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党的建设状况
C、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25、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就是
A、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B、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
26、在中共麻江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上通过的《中共麻江县委关于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确立的“四大工业支柱”工业发展思路指的是
A、电冶、矿产品加工、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
B、电子加工、采矿、农副产品加工、制药
C、旅游、城郊型农业、矿产品加工、建材工业
27、下面关于大力推进“平安麻江”建设,搞好法制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A.要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寨”、“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建网络。
B、政法部门要搞好信访隐患排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一律镇压,不能让群众上访影响稳定大局。
C、认真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28、对于我县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二批:2009年3月开始,2009年8月基本完成。
包括:县党政机关;县人大、政协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县属以及党组织关系在我县的企事业单位。
B、第三批:2009年9月开始,2010年2月基本完成。
包括:乡(镇)、村、社区;中小学校;未参加第二批活动的企业、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其他单位。
C、从2009年3月开始直到2010年2月基本完成。
包括县直各党政部门、乡镇、企业、学校和其他有单位全部是我县第二批参学单位。
29、关于我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参学干部群众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实践活动以在职干部为主,退休的同志可以不参加
B、学习实践活动以党员同志为主,一般干部可以不作硬性要求。
C、学习实践活动以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
30、黔东南州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以“”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
活动
A、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创生态文明黔东南
B、走生态文明崛起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
C、三学三改三提高,科学发展在身边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同志在学习报告会上指出的“四破四立”指的是什么?
2、麻江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和主要载体是什么?
3、县委书记龙世勇同志在学习报告会上指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需要着力解决哪几个问题?
4、《中共麻江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全县各单位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哪几个问题?
四、论述题(共20分)
请结合所在部门实际,试论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