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保健按摩操作规范试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盲人保健按摩操作规范(试行)Specification for blind massage operation(Trial)
湖南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
二〇一一年五月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试行)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健按摩操作要求、全身保健按摩和局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按摩的操作。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仰卧位dorsal position
背面而卧,下肢放松,上肢自然置于躯体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的身体姿态。
(二)俯卧位ventricumbent position
背面而卧,下肢放松,上肢自然置于躯体两旁或屈肘置于头部两侧的身体姿态。
(三)坐位sitting position
端正而坐的身体姿态。
三、按摩操作要求
(一)熟练运用常用的经络、腧穴。
(二)熟练运用推,摩,抹,擦,搓,按,点,拨,捏,拿,捻,揉,滚,抖,振,击,叩,拍,摇,屈,伸等按摩手法,操作应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达到深透和渗透效果。
(三)进行按摩操作时应慎用强力牵引、瞬间用力的手法,不应使用脊柱关节扳法。
(四)全身保健按摩操作时间应不少于45分钟,局部按摩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五)保健按摩应按第四部分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按摩手法。
四、操作方法
(一)全身保健按摩
1.俯卧位
按摩师宜按以下顺序进行按摩:
(1)推背部及下肢后侧经脉,依次推督脉、夹脊、足太阳膀胱经;
(2)拿颈部肌肉;
(3)拿揉后枕部;
(4)点揉风池;
(5)点揉颈肩部,点揉肩井、天宗等穴位;
(6)点揉背俞穴;
(7)分推背部;
(8)拿斜方肌;
(9)揉、拨、压、滚腰背;
(10)点揉髂腰角;
(11)掌振腰骶;
(12)横擦腰骶;
(13)掌揉背腰部;
(14)掌揉臀部;
(15)拿下肢后侧;
(16)点揉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太溪、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
(17)掌擦足底,点揉涌泉;
(18)屈膝屈踝;
(19)叩击腰背部及下肢后侧;
(20)推下肢后侧。
2.仰卧位
按摩师宜按以下顺序进行按摩
(1)推胸腹部经脉,依次推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分推胸部;
(3)掌摩膻中;
(4)掌摩季胁;
(5)分推腹部;
(6)掌摩腹部;
(7)点揉中脘、气海、关元、梁门、天枢、归来等穴位;
(8)掌振小腹;
(9)掌揉肩部;
(10)拿揉上肢;
(11)分推掌心;
(12)点揉掌故间;
(13)揉捻手指;
(14)拨伸手指;
(15)运动肩、肘、腕关节;
(16)搓抖上肢;
(17)推上肢经脉,以此推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
(18)掌推下肢;
(19)拿揉下肢肌肉;
(20)掌揉膝关节;
(21)运动髋、膝、踝关节;
(22)掌按腹股沟;
(23)点揉髀关、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条口、三阴交等穴位。
(24)掌擦足背;
(25)揉捻足趾;
(26)轻抹前额正中;
(27)分推前额至太阳穴;
(28)揉捻攒竹、鱼腰、丝竹空;
(29)头顶经脉,依次点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30)推擦耳根;
(31)揉捻耳廓;
(32)叩击头顶;
(33)梳头栉发;
(34)点揉风池、天柱等穴位;
(35)揉颈肩部;
(36)磨掌熨目。
(二)局部保健按摩
1.头部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按摩,1-2宜采俯卧位,3-12宜采仰卧位:
(1)拿揉后枕部、颈项部;
(2)点揉风池、风府、玉枕、天柱等穴位;
(3)轻抹前额正中;
(4)分推前额至太阳,并做点揉;
(5)推揉眼眶,点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等穴位;
(6)推擦迎香;
(7)点按头顶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8)拿揉五经;
(9)点揉颔厌、悬颅、悬厘、曲鬃、率谷等穴位;
(10)梳头栉发;
(11)揉捻耳廓;
(12)摩掌熨耳。
2.颈肩部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按摩,宜采用坐位:
(1)拿点揉颈部正中及两侧;
(2)拿风池;
(3)拿斜方肌;
(4)点揉肩井、肩中俞、秉风、天宗、肩髃、肩髎、肩贞等穴位;
(5)颈部摇法;
(6)拿揉肩关节;
(7)运动肩关节;
(8)拔伸肩关节;
(9)掌揉肩关节;
(10)颈肩部侧击法;
(11)掌擦颈肩两侧。
3.背腰部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按摩,宜采用俯卧位:
(1)推督脉、夹脊、足太阳膀胱经;
(2)掌揉背、腰、骶部;
(3)按压背、腰、骶部;
(4)滚背、腰、骶部;
(5)拨背、腰、骶部;
(6)点按华佗夹脊穴、背俞穴;
(7)掌擦脊柱两侧;
(8)侧擦腰骶部;
(9)拍打背、腰、骶部。
4.膝部
按摩师宜按照以下操作顺序进行按摩,1-5宜采用仰卧位,6-9
宜采用俯卧位:
(1)揉膝关节周围;
(2)掌擦膝关节;
(3)点按血海、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
(4)屈伸膝关节;
(5)摇膝关节;
(6)滚膝关节上下;
(7)拿揉膝关节上下;
(8)点按委中、委阳、浮郄、阴谷、合阳等穴位;
(9)摇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