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填空题
大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考试必看)

1.单项选择题下列不属于课程建设内容的是()。
A.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B. 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C. 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D. 课程标准的重新拟定2.填空题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 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3.填空题从大学(), 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时期, 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时期。
4.单项选择题在大学研究成果中, 有明确的实用目的, 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并有广泛应用特性的科技成果是()。
A. 发展性成果B. 理论性成果C. 教学研究成果D. 应用性成果5.多项选择题关于各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性背景和动因, 正确的说法是()。
A.大学生的不满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C.知识经济与高教大众化的影响D.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E.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6.多项选择题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
A.形成职业观B.更好地理解高校C.认识高等教育D.形成专业发展观7、问答题简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8、单项选择题在自主性学习中,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客体B.主体C.学生依赖教师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9、单项选择题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
A.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 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C. 统一分配制度D. 自主择业制度10、单项选择题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年。
A. 1B. 2C. 3D. 411.单项选择题最早研究生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A. 德国B. 英国C. 美国D. 法国12.单项选择题教师专业角色的多样性不包括()。
A.教学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服务者角色D.领导者角色13.单项选择题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的专业数是()。
A. 510个B. 671. 个C. 504个D. 249个14.单项选择题主张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______。
A. 学科B. 专业C. 课程D. 活动2.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指高等教育的______。
A. 质量B. 规模C. 结构D. 效率3. 以下哪项不属于高等教育的功能?A. 人才培养B. 科学研究C. 社会服务D. 经济盈利4.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包括______。
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素质提升D. 所有上述选项5.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的是______。
A. 应试教育B. 素质教育C. 职业教育D. 精英教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高等教育的______、______和实践。
7.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学生流动、教师流动以及______的流动。
8. 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应该符合社会需求,注重______与______的结合。
9.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内部质量保障和______。
10.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终身教育,强调学习者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12. 阐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高等教育在促进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4. 分析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5. 某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
请分析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你对此的看法。
【答案】1. A2. B3. D4. D5. B6. 理论、实践7. 学术资源8. 理论与实践9. 外部质量评估10. 自主学习能力1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本质、功能、目标、结构、过程、管理、评价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12.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体现在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
高等教育学复习知识点

高等教育学一. 填空题. (每题1分, 共20题.)1. 20世纪70年代, 美国马丁特罗教授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为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普及教育三个阶段.2. 我国学校分为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三级.3. 实施宽口径, 适应性强的教育称之为通才教育.4. 著名的”威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的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拓展到服务社会.5.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洪堡.6. 教师劳动的群体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7. 与专业的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不同, 对于一名大学教师, 从事科研, 可着重于两个方面, 一是研究教学内容, 另一个是研究教学方法.8. 教学计划可以按学年制和学分制编制.9.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 管理体制结构.10.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 文化传统因素, 科学技术因素, 教育因素.11. 高等教育按其规模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阶段, 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普及高等教育阶段.12. 教师劳动特点有复杂性, 创造性, 群体性.13. 最早确定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国家是美国.14. 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15. 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一般有集权式, 分权式, 集权与分权结合式.16. 19世纪后半期, 高等教育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17. 高等教育目的具有: 导向作用, 调控作用, 评价作用, 激励作用.18.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19. 古代西方教育中, “七艺”是指文法, 修辞学, 辩证法(逻辑), 算术, 几何学, 天文学和音乐理论.20. 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建柏林大学, 他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和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原则.21.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有,22. 美国高等学位制度有四个层次, 分别是副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3. 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分三个能级, 即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教学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 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和以培养应用性, 技术性人才为主的专科院校.24. 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学, 法学, 医学, 神学四科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25. 在中世纪, 高等教育概念可以直接用大学教育来指代.26. 19世纪后半期, 高等教育的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27.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28.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29. 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把宏观高等教育系统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 它们分别是单一公立系统, 单一机构部门, 单一公立系统, 多重部门, 多重公立部门, 多重部门和私立和公立系统, 多重部门.30. 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有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是中央集权型, 权力分散型和集权与分权结合型.31.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 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 管理体制结构. (同9题)32. 高校师生关系主要有三种形式, 它们分别是教育关系, 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33. 高校教学的过程组织由以下主要环节组成, 它们分别是课堂教学, 实验课教学, 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34. 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来看, 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看, 课程可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从层次构成上看, 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从形式上看, 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 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35.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 上课和课后总结.36. 为了改革德国的高等教育, 洪堡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 第一,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第二, 学术自由的原则.37. 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同27题)38.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赠地学院的建立产生了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职能, 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39.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备课, 上课和课后总结. (同35题)40. 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有三种模式, 它们分别是中央集权型, 权力分散型和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同30题)二. 辨析题. (每题1分, 共20题.)1. 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P1. 2)2.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P64)3.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P27)4.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形式是科研性服务. ×(P27)5.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P25)发展科学—重要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根本使命6. 高等教育即大学教育.×(P1. 2)7. 高校教师职务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 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P176)8. 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P298)9. 科研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P222) 教学10. 高校教师学历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 影响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整体质量. (P176)三. 简答题. (每题4分, 共20分.)1.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P149)2. 简述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8)3. 运用讲授法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P269)4. 简述高等教师结构的四种结构及其内涵. (P176-177)5. 简述大学教学的原则. (P229)6. 通才教育的内涵. (P64)7.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P28)8.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P199)9.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 (P73)10.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P200)11. 简述现代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P11-13)12. 简述专才教育的内涵. (P64)13. 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P173)14. 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P220)15. 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P223)16. 通才教育的内涵. (P64)17. 完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落实高校自主权. (P131)18.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P199)19. 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P220)20.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P248)21. 专才教育的内涵. (P64)22. 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模式的典型特征. (P164)23. 高等学校教师的特点. (P172-173)24.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 (P210)25. 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 (P240)26. 简述通才教育的内涵. (P64)27. 简述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P220)28. 简述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主要表现. (P19 )29. 简述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因素有哪些. (P 204)30. 简述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P 275)四. 论述题. (每题15分, 共30分.)1.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P213)2. 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P304)3. 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哪些. (P48)4. 与专门的科研机构相比, 高等学校科研具有哪些特点. (P301)5. 试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现实融合. (P65)6. 试论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优势. (P301)7.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大学教学原则. (P230)8. 讲授法的优点与缺点. (P268)9. 讨论课的适用范围及其组织. (P270)10. 试论高等学校科研的特点和优势. (P301)11. 试论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P55)12. 试论”面向全体与因材实教相结合的原则”. (P231)五. 应用题. (每题20分, 共20分.)1. 联系你从事的工作, 谈谈如何建立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P195-200)2. 结合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谈谈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P174)3. 请结合实际情况, 结合实际工作, 谈谈你应如何确定科学, 合理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P213)4. 结合实际工作, 谈谈你对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间关系的理解. (P172)5. 结合大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 谈谈你将如何在高校中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6. 结合你所有高校实际情况, 谈谈如何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P174)7. 试论制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P38)8. 试论我国高等学校聘任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P113)。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__________的社会活动。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的内容。
3.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教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__________,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高等学校职能的新发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育质量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科学研究成果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三种鉴定形式。
1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新模式。
12._________是我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难题。
1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三种运行机制。
14.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__________________”。
15.高等学校决策权利机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6.高等学校决策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7.教师聘任制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18.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19.中年级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从接受性学习向_________转折的时期。
高等教育学填空题

选择、填空1.(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
3.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高等教育的活动形式又开始了新变化,表现为:层次的(多样化)、形式的(复杂化)。
4.(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5.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人力资本理论学派)为典型代表。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7.高等教育不仅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而且对(个人收益)有贡献。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高等教育)则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9.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10.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而我国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11.代中国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有:建于1895年的天津(中西学堂),1897年建产的(南洋公学)。
1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
13.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4.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其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15.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16.(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17.教育方针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18.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19.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真题1

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真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今天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即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______A.科学教育B.人文教育C.专业教育(江南博哥)D.通识教育正确答案:C[解析]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 1810年______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教学原则,使大学具有了科学研究的职能。
A.牛津大学B.巴黎大学C.萨莱诺大学D.柏林大学正确答案:D[解析] 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
3. 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中,______起主导作用。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际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4. 按照学科逻辑、社会要求、人的特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需求而构建的培养目标是______A.单向度目标B.显性目标C.规定性目标D.个体发展目标正确答案:A[解析] 单向度目标指按照学科逻辑、社会要求、人的特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而构建的培养目标,如工程师、医师、技师等。
5.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最早是由______提出来的。
A.德国B.古希腊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D[解析]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被确立为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
6. 在高校教师的诸多角色中,______不属于理想角色要求。
A.学生心灵的导师B.教书匠C.学生发展的楷模D.人类文化发展被动者正确答案:B[解析] 问题教学法是教书匠是传统的教师角色。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答案整理

1.高等教育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教育学的特殊研究方法。
2.高等教育招生对象(中学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在本科阶段主要是(18-22)岁左右青年。
3.中学后教育范畴(大于)高等教育4、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次级概念。
5.休伯《英国的大学》纽曼《大学的思想》6、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1983年提出了“高等教育”课程概念。
7、科尔于1963年出版了《大学的功用》一书,提出了“巨型大学”概念。
论证了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可能而且必须发挥的巨大作用。
8、布鲁贝克尔《高等教育哲学》和阿尔伯特巴赫的《比较高等教育学研究趋势和书目索引》可以看做比较高等教育学的代表作。
9、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才初步形成。
10、修辞学校教学内容为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11、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12、西周六艺即:礼、乐、御、射、书、数13、齐国的稷下学宫已经具有了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为中国封建史上及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14、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15、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被称为“母大学”。
16、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17、中世纪早起的大学,主要有四大学科,即:文学、法学、医学、神学18、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19、美国第一所私立大学:哈佛大学20、“达特茅斯学院案”——明确国家不能干涉大学的发展。
21、第一所州立大学是弗吉尼亚大学22、“威斯康辛思想”成为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23、中国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24、京师大学堂不仅是当时最高的学府,还是全国高等教育的行政机关25、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26、1977年,全国高考制度恢复。
高等教育学填空

第一章绪论1、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堂,它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2、高等教育是分专业分层次的高级教育活动,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专业性。
其本质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活动,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通过高等学校的职能来实现,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
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
3、《学记》《大学》《论语》是中国早期的关于教育的论文。
4、汉代的洪都门学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5、高等教育学是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揭示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科学。
高等学校具有教育教学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
有的学者还认为具有社会文化引领作用。
6、潘懋元主编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7、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在雅典开办了“学园,被视为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8、高等教育研究是揭示高等教本质、探索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
9、高校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专业性、教育专业性,既有学历标准的要求,也有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10、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学校教育现象第二章高等教育目的1、高等教育目的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从本质上看是一个价值追求问题,2、高等教育目的的几种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卢梭、夸美纽约、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马斯洛、老子高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高等教育目的的文化本位论代表:狄尔泰、斯普朗格高等教育无目的论代表:杜威高等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
3、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4、高等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5、高等教育目的由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三个层次组成。
6、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高等教育学题库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选择题1.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始于( B )。
A.古希腊学园 B.中世纪大学 C.赠地学院 D.红砖大学2.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始于( B )。
A.德国柏林大学 B.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C.英国剑桥大学 D.法国巴黎大学3.书院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始于( C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4.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A )。
A.专业性 B.基础性 C.中学后教育 D.通才教育5.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和波隆那大学,还有( D )A.雅典大学 B.亚历山大大学 C.哥廷根大学 D.巴黎大学6.元宝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7.制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要因素( B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科技8.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D )。
A.发展科学 B.社会服务 C.促进经济发展 D.培养专门人才9.蔡元培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是指学校文化的( C )。
A.独特性 B.易变性 C.先导性 D.开放性10.美国开设的第一所高校是( C )。
A.耶鲁学院 B.普林斯顿大学 C.哈佛学院 D.威廉玛丽学院11.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是( D )。
A.在校大学生 B.社会影响与学校师生的互动 C.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结合 D.全校师生员工12.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B )。
A.中央集权制 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13.美国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驱和典范是( B )。
A.哈佛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弗吉尼亚大学 D.耶鲁大学二、填空题1.美国经济学家( 丹尼森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 专业教育 ),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库

高校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题库一、选择题1.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是()。
A. 应用性强 B. 泛普及性 C. 专业化 D. 衔接性2.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 学生 B. 教师 C. 教育环境 D. 全部答案都对3.教学策略是指()。
A.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 B. 学生用来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 C.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D. 教师和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4.在高等教育中,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学方法 B. 学生成绩C. 教学过程D. 全部答案都对5.高等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培养创新能力 B. 传授知识 C. 提高学生素质 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填空题1.《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2.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和学习的()。
3.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
4.评价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是()。
5.高等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
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2.高等教育的特点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其中两个。
3.谈谈你对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
4.请简要介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5.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其中两个。
四、论述题1.高等教育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哪些?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2.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什么作用?请从教育政策、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3.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有哪些?请从学生素质、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论述。
4.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哪些?请从信息技术、国际化、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
5.就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发表你的观点,并谈谈你对教师职业发展的看法。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高等教育的规律B. 高等教育的实践C. 高等教育的机构D. 高等教育的政策2.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历史研究法B. 比较研究法C. 理论分析法D. 所有以上选项3. 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A. 人才培养B. 科学研究C. 社会服务D. 文化传承E. 所有以上选项4.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 普及化B. 国际化C. 信息化D. 所有以上选项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是()A. 课程体系B. 教学评价C. 教师发展D. 学生发展6.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A. 学生交流B. 教师交流C. 学术研究D. 所有以上选项7.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是指()A.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B. 教学方式的网络化C. 教学管理的智能化D. 所有以上选项8. 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标志是()A. 入学率的提高B. 教育机会的均等化C. 教育质量的提高D. 所有以上选项9.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A. 知识传授B. 能力培养C. 素质提升D. 所有以上选项10. 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功能主要体现在()A. 基础研究B. 应用研究C. 技术开发D. 所有以上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的学科。
2.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高等教育的功能有人才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包括普及化、_________、_________等。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是_________。
6.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7. 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等教育学试题

2003年考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1.教师劳动特点的()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协作意识。
▪A 复杂性 B 简单性 C 群体性 D 创造性▪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是()▪A 沃尔什 B 斯特鲁米林 C 舒尔茨 D 丹尼森▪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 <15% B>15% C 15%-50% D >50%▪4.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念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
▪A 显性课程 B 隐性课程 C 活动课程 D 校本课程▪5.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A 中级人地 B 中级专门人才 C 高级人才 D 高级专门人才▪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85年 B 1992年 C 1993年 D 1995年▪7.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中国▪8.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 北洋水师学堂 B 京师大学堂 C 三江师范学堂 D 京师同文馆▪9.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称之为()。
▪A 层次结构 B 科类结构 C 形式结构 D 能级结构▪10.高等学校管理以()为特征。
▪A 教学管理 B 人力资源管理 C 学术管理 D 物理资源管理▪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 循序渐进 B 教学相长 C 因材施教 D 防微杜渐▪12.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
▪A 文法医神 B 文理法农 C 法商工农 D 神哲理法▪13.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法律▪14.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宝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A 学衔 B 学位 C 学历 D 学识▪15.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
高等教育学-填空

1.1.4从高等教育在整个学制体系中的位置看,高等教育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级学制体系中最高阶段。从高等教育的性质来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1.5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6.1.1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主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机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
6.2.1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逐渐形成了: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分为三个能级:(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1980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7.3.1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可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P195)
高校师生的心理关系可分为: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两个方面。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是:(1)在高校师生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增强;(2)高校师生的
心理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之上。
8.2.1未来人应持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另一本是证明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创造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的。
3.3.2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应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称为通才教育。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称为通才教育。
辽宁高等学校教师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

辽宁高等学校教师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高等教育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个阶段的教育现象和问题?A. 基础教育阶段B. 中等教育阶段C. 高等教育阶段D. 职业教育阶段答案:C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高等教育学之父”?A. 布鲁贝克B. 纽曼C. 赫钦斯D. 弗莱克斯纳答案:A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是什么?A.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B. 教书、育人、创新C. 培养、研究、推广D. 教育、实践、创业答案:A在高等教育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A. 课堂学习B. 实验室研究C. 社会实践D. 网络游戏答案:D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师资交流和学生互派B.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C. 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下列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仅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估B. 仅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C. 对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估D. 仅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评估答案:C在高等教育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A. 抄袭B. 剽窃C. 篡改数据D. 合理引用答案:D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什么?A. 培养专业技能B. 提高就业率C.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 增加学校收入答案:C在高等教育中,下列哪一项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A. 丰富的课外活动B. 优秀的师资队伍C. 先进的硬件设施D. 大量的学生人数答案:B高等教育的终身教育理念强调的是?A. 一次性完成所有学习B. 学习是阶段性的任务C. 学习是持续一生的过程D. 学习只是为了找工作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通常包括__________评估和__________评估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学题集2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第1部分:单选((30分))第 1 题: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的()。
A、京师同文馆B、天津西学学堂C、京师大学堂D、清华大学∙正确答案:B第 2 题: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A、西方古希腊时代B、中国的殷商时代C、欧洲中世纪大学D、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正确答案:C第 3 题:()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政治体制B、经济体制C、文化D、人口∙正确答案:B第 4 题:()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培养专门人才B、发展科学C、服务社会D、国际合作∙正确答案:A第 5 题:()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正确答案:B第 6 题: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3%内B、15% 内C、15%—50%D、50%以上∙正确答案:C第 7 题: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B、双向选择C、市场配置D、自主择业∙正确答案:D第 8 题: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
A、工作B、情感C、道德伦理D、特殊∙正确答案:D第 9 题: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
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效性D、协作性∙正确答案:A第 10 题:()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B、教育手段C、教育方法D、课程∙正确答案:D第 11 题: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A、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D、重视课程管理∙正确答案:A第 12 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
A、专业性B、教学与科研结合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正确答案:B第 13 题:()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
A、课堂教学B、实验操作C、毕业实习D、毕业设计(论文)∙正确答案:D第 14 题: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广西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高等教育学》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高等教育可以传承和创新文化,这是高等教育()的体现。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2.下列不属于中世纪大学办学特点的是()。
A.自主自治的办学观B.学术自由的治学观C.教学与科研并进D.大学内部的民主管理3.按照马丁?特罗的学说,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于()阶段。
A.精英教育B.大众教育C.普通教育D.义务教育4.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称为()。
A.内部效率B.外部效率C.效率优先D.公平优先5.包括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平等和受教育结果平等在内的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
A.相对平等B.绝对平等C.形式上的平等D.事实上的平等6.高校教师的()是高校教师成长的根本性动力因素,也有人称其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条路径”。
A.专业学习B.专家引领C.同伴互助D.自我反思7.高校教师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毕业生来源情况的构成情况。
A.学历结构B.职称结构C.专业结构D.学缘结构8.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要素主义课程论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9.教学内容在选择与组织时主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教师、学生、家长B.知识、学生、社会C.家庭、学校、社会D.家长、教师、社会10.课程内容的学生中心取向特别注重()。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B.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D.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11.隐性课程是()的一种课程类型。
A.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B.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C.根据课程的功能划分D.根据修习的要求划分12.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确定一个标准,以这个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这种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13.()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为及时了解阶段性教学结果以及学习者学习进展情况而开展的评价活动。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B. 研究基础教育的学科C. 研究职业教育的学科D. 研究成人教育的学科答案:A2.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是指:A. 高等教育覆盖所有人群B. 高等教育覆盖大多数人群C. 高等教育覆盖少数人群D. 高等教育只覆盖特定人群答案:B二、填空题1.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实践2. 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简答题1. 简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
2. 阐述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流动性。
四、论述题1. 论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
同时,高等教育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能够促进社会价值观的更新和文化传承。
此外,高等教育还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 分析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案: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等。
应对策略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4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模拟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世界上第一所正规高等学校——学园的创立者是______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江南博哥)其士多德D.洪堡正确答案:A[解析]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立学园,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创设了“吕克昂”哲学学校。
2.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______A.研究型教育B.发展个性教育C.全面发展教育D.职业性专业教育正确答案:D[解析]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3.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产生的背景是______A.《莫里尔法案》B.《高等教育促进法》C.《大学令》D.《高等教育报告》正确答案:A4. 在学制方面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的代表国家是______A.意大利B.美国C.澳大利亚D.法国正确答案:A[解析] 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的模式中,所有高校都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
系统中各高校间存在的差异很小,基本只有国立大学一种形式,意大利为该模式的代表。
5.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______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正确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______A.起点平等B.过程平等C.资源均分D.结果平等正确答案:C[解析] 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1)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2)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3)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
7. 民族精神教育和成才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______A.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B.政治课教学C.校园文化D.思想品德课教学正确答案:D[解析] 思想品德课主要包括形势任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成才教育、人生哲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渊源。
2.教育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
3.高等教育活动通常是由其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来实现的。
4.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剑桥大学等。
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6.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2)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7.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仁义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8.从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看,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9.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调控,评价,激励作用。
1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10.实施全现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11.高等教育价值归结为两种观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12.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普及高等教育。
13.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应将高等教育分为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而大众教育中又包含普及教育。
14.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
15.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一般是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子系统构成。
16.美国学者伯顿从举办者角度将其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单一机构部门,单一公立系统中的多重机构部门;多重公立系统的多重机构部门;私立和公立系统并重的多重机构部门。
17.单一公立系统,单一部门模式中意大利为代表。
18.单一公立系统,多重部门模式中法国为代表。
19.多重公立系统,多重部门模式中澳大利亚为代表。
20.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部门中代表是日本和美国。
21.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以及研究生院。
22.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部三个层次。
23.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由大多高校由各省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委负责。
24.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高等专科学校;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25.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
26.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三级,学士,硕士和博士,建国后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学位制度27.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28.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由9~25人组成,任期2~3年成员名单由各学位授予单位报主管部门批准,主管部门转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29.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出了“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二十四字方针。
30.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通常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
3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置的总体原则是按需设岗,岗位设置原则的具体化就是因事设岗。
32.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分为三种模式: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意大利,瑞典代表);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33.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分权制的一个典型特征。
34.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及高校。
35.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可分为三种类型: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方式;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方式;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
36.1995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为主的体制,即“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37.我国高校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国家的法律为依据,并服从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
38.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权利结构。
39.西方一些学者通常将西方各国的高校权利结构分为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
40.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主要反映的是在高等学校举办者,办学者二者间的权力和职责关系,党委和行政部门间关系,以及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间关系等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
41.我国现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特点: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2.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在结构上基本分为三个层次:校,学院和系。
我国高校大多是校,系二级结构,部分规模较大的学校是校,学院和系三级结构。
43.系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层学术单位。
44.教研室是最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单元。
45.我国高校行政管理遵循的原则是机构设置合理,权力和责任界限清晰,任务分工明确,人员队伍精干,实施目标明确以及组织,控制,协调等手段得当和信息反馈渠道通畅等。
4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47.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根据授课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根据授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函授大学,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48.形式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全日制高等学校又可分为大学,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
49.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结构: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50.能级结构:从行政隶属关系看,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教育部部属院校,中央业务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三个层次。
中央各业务部门所属院校本身又分为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专科学校三个亚层次。
51.我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形成两种模式:梯度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模式。
52.世界教育结构改革两种基本趋势:一体化模式和多样化模式。
53.1951年10月,我国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定高等教育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的层次结构。
54.1980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53.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有三个: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
54.教师结构主要包括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55.一定的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水平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础。
56.教师为指导者,学生为学习者,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而高校师生关系则体现着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57.高校师生关系就指向目的而言,有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发生的教育关系,也有单纯为满足交往需要而在高校师生间形成的人际关系;就发生关系的形式而言,高校师生关系可分为组织关系和心理关系;按组织的性质,还可分为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
本文将其概括为教育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
58.心理关系包括高校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两方面。
59.我国的专业建设上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专业发展数量缺乏一个宏观的调控机制;相当一部分专业范围仍比较狭窄,从而导致了多方面的不适应性。
60.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分料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构成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从形成上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规模大小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根据课程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分为显露课程和隐蔽课程。
61.教学计划可以按学年制和学分制来编制。
62.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计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63.学分制教学计划:整个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学三大板块组成,总学分一般为160~170,普通教育50分,基础教育70分,专业教学50分,普通教育包括:政治理论、品德与修养。
军事与体育、语言与技能、综合知识等五个系列,基础教学由专业基础课和沟通邻近学科的课程构成,专业教学除专业教学课程外还包括社会实践与生产实践62.从形式上说,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说明,本文和附录。
63.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
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
64.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64.课程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65.高校教学的过程组织由课堂教学,实验课的教学,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组成66.班级授课制首先是由夸美纽斯在其《大学教学论》(1962年)中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说明的。
67.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67.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由课堂教学加上实验课的教学,社会实践,科研和毕业设计组成。
68.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及课后总结等。
69.实验教学有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种形式。
70.毕业设计按其题目的产生方式、设计过程和内容过程的差别可以分为两类,即以工程机械或工程结构的设计为主的设计类题目和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论文类题目70.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有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71.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
72.教育管理职能包括组织管理和人员管理。
73.教育技术的领域由四个方面组成:学习者,学习资源,教育开发职能和教育管理职能。
74.在我国,教育技术又称为电化教育。
75.在教学中运用教学媒体必须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和媒体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原则。
76.价值判断的显著特点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的高度统一。
77.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
78.美国教育学家卢姆等人提出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关于认知领域又提出六个层次的分类目标,每一层次又可以分为若干子层次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