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头孢西丁不良反应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例头孢西丁不良反应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西丁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头孢西丁提供
参考。

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上报的20例有关头孢西丁不良反应的报告进
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头孢西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迟发型,临床表现以皮疹、红疹、瘙痒等皮
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胸闷、喉头紧迫感等变态反应为主,另外迟发性静脉炎与胃肠道反应占
相当比例。

结论临床中应严格掌握使用头孢西丁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疗程,低剂量、长
疗程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头孢西丁;药物不良反应;迟发性静脉炎
头孢西丁为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多数临床常
见的革兰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菌对本药高度敏感,适用于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

由于
抗菌谱及作用强度类似于二代头孢,所以本药习惯列入第二代头孢菌素。

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该药的ADR报道也随之增加,通过对临床上报的20例有关头孢西丁不良反应的报告表,并加以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其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安全合理使用头孢西丁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检索临床药学室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向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呈报的有关头孢
西丁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报告,选取20例。

这20例头孢西丁引起的ADR的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在9岁~89岁之间,其中9岁1例,20~39岁3例,40~49岁3例,50~59岁5例,60~69岁4例,70~89岁4例。

ADR患者使用头孢西丁的原因为预防用药
的11例,使用头孢西丁属于治疗用药的9例。

1.2 方法
将20例头孢西丁引起的ADR按照发生年份、用法用量、ADR临床表现、ADR类型等制成excel表;另外提取药库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各年度头孢西丁消耗量数据制成excel表,统计各年度头孢西丁的消耗总量(单位:克)。

将以上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分析头孢西丁
的使用情况、该药ADR发生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

2、结果
20例ADR中,头孢西丁用法为4g qd 1例,3g bid 2例,2 g bid 10例,2g qd 1例,2g tid 2例,1g bid 2例,皮试过敏1例。

ADR的发生时间方面,用药1d为5例(25%),2d为4例(20%),3d为1例(5%),4d为1例(5%),5d为1例(5%),6d为1例(5%),7d
为1例(5%),8d为1例(5%),9d为1例(5%),10d为1例(5%),11d为1例(5%),停药几日后发生2例(10%)。

ADR临床表现方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皮肤及其附
件损害12例(60%)表现为瘙痒、皮疹、红疹、荨麻疹、湿疹、水泡;变态反应2例(10%)表现为胸闷、心慌、气喘、眶周水肿、喉头窒息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胃肠
道反应2例(10%),表现为胃部不适、胃部饱胀感、恶心、干吐、呕吐、腹痛;迟发性静
脉炎2例(10%),停药后4-14 天出现沿静脉走向红肿伴疼痛;过敏性休克1例(5%)表现
为面色苍白、胸闷、手足抽搐、出冷汗、血压下降;其他1例。

参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的相关标准,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的、严重的、新的一般的、新的严重的。

头孢西丁不良反应为一般的有14例,新的一般的有3
例,严重的有4例。

患者经停药后好转4例;经吸氧,用药氯雷他定、地塞米松、卤米松软膏、炉甘石洗剂、硫酸镁外敷等对症处理全部好转,治愈好转率100%。

3、讨论
从研究发现,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最小年龄为9岁,最大年龄为89岁。


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20岁以上患者中,各年龄段发生率无明显差别。

对原患疾病进行追踪,发现头孢西丁在预防用药中有包括皮肤软组织损伤、骨折内固定手术、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剖宫产手术等预防用药,在相关规定中头孢西丁不作为预防用药首选。

另外急性肾病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咯血、冠心病等为非感染性疾病使用头孢西丁,说明
存在明显的无指证使用抗菌药头孢西丁现象。

头孢西丁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β-内酰胺类抗菌药对所有革兰
阳性菌体外有1~3h的PAE,而对革兰氏阴性菌,除碳青霉烯类有最长2h的PAE外,其余
药物无PAE,因而,它们维持血清药物浓度的时间取决于该药的t1/2。

头孢西丁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随用药时间的延长以及合并用药品种的增多而增加。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例(60%)、变态反应2例(10%)、胃肠道反应2例(10%)、迟发性静脉炎2例(10%)、过敏性休克
1例(5%)、其他1例。

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或加抗过敏药物等对症处理均能好转。

头孢西丁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主要为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如静注后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肌
注后可引起局部疼痛、硬结,偶可出现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而迟发性静脉炎的报道较少。

迟发性静脉炎是指在输液完后一定时间内发生的静脉炎,即沿穿刺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现象,多发生于输注完后24h-1周内。

发生迟发性静脉炎的患者存在用药时
间较长,在连续用药7~17天之间。

分析原因可能为头孢西丁连续对同一静脉的反复刺激,
对血管内膜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易导致迟发性静脉炎。

另外头孢西丁为β-内酰胺类抗
生素,在水溶液不稳定,放置时间稍长,易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沉积在受损血管壁,导
致补体激活和内皮细胞损伤,在接触后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

综上所述,头孢西丁临床使用存在用药指症不明显、用法用量不合理、疗程过长等现象,建
议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头孢西丁相关知识的学习,严格按照用药指证给药,用药过程中密切观
察患者生命体征,规范用药剂量和疗程;合理联合用其他药品,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
反应,以及迟发性静脉炎的可能,用药期间和停药1周后不允许饮酒和服用含酒精饮料及食品,发现有迟发性不良反应,立即去医疗单位就诊,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维护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姜志虎,李志玲,孙华君.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儿童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J/OL].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1-2[2019-01-21].
[2]姬莹莹,温亚斐.头孢西丁钠联合甲硝唑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分析[J].北方药
学,2018,15(10):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