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试题: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根底、工业根底、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缺乏60%。

这种做法〔〕A. 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安康开展B. 锻炼了学生才能,值得继承
C. 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抗
D. 造成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下降
2.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生疏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

这一制度的实行〔〕
A. 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保障了新时期建立人才需要
C. 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
D. 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
3.“科教兴国〞战略之所以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开展,是因为这个战略〔〕
A. 提出普及青少年教育
B. 把教育放在优先开展的地位
C. 恢复高考制度
D. 放宽高等教育政策
4.2021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6所师大局部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
C.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根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开展
5.有人收藏了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印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本质上反映出〔〕
A. 1958年我国根本上扫除了文盲
B.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开展
C. 新中国的教育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D. 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
6.假如拍摄纪录片?记忆中国·1965年?,以下可供选择的史实有〔〕
①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②比拟完好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③开场对国民经济施行“调整、稳固、充实、进步〞的八字方针
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1950年7月,毛泽东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当时简化汉字的出发点可能是〔〕
A.有利于扫盲,普及文化B.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清算
C.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D.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贯彻
8.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泽东〕后的指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详细是指〔〕
A.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B.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确立教育“三个面向〞思想
9.党和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开展,依次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②中共中央提出施行“科教兴国〞战略
③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消费力〞论断
A. ①③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②①
10.1950年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但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当时提出办简体字的出发点最有可能是〔〕
A. 落实1954年宪法的相关规定
B. 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
C. 加快普及文化教育,减少文盲
D. 加快培养经济建立的专门人才
1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详细是指〔〕
A. 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12.?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

1966年他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

同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场,高考取消。

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

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

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

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

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录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

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
①“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开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承受教育的时机
②1977年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开展的机遇
③“文革〞完毕后,错误的思想道路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④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假如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施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4.“ X X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

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局工作,1985年进入如今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8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2021年至202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
A. “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 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别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 ?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根底
15.20世纪 90年代以来,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作
B.普及义务教育
C.加强中等教育
D.开展高等教育16.“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

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隆万家旺。

〞该对联较为适宜的横批是〔〕
A. 科学开展
B. 科教兴国
C. 和谐开展
D. 改革开放
17.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开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

这一变化〔〕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完毕
B. 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
C. 说明了拨乱反正的完成
D. 表达了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
18.建国初人民教育的奠基工程有〔〕
①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②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③制定德智体全面开展的教育方针④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以下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评价,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场面
B.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人才断层场面
C.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
D.高等院校升学考试制度得到完善
20.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力开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相继新设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等专门学院和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被停顿和取消。

这次院系调整〔〕
A. 为适应建国初的工业化需求
B. 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 建立了科学的高校专业体系
D. 推动了文艺事业的蓬勃开展
21.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革故鼎新,大力开展人民教育事业。

为此,党要求大力兴办小学和中学,并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兴办多种多样的工农速成中学、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班〕和技术专修班,采取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一批工农干部,产业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到达中等文化程度。

1952年下半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立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开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全国各地高校分期分批进展院系训整和专业设置工作:一是对许多大学的文、理、法学院〔系〕进展合并,二是组建多科生工学院......时,进展师范、农林、医药等院校的调整。

到1953年,全国共有高等学较181所,初步形成学科、专业设置比拟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1952年,政务院决定实行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和毕业生统一分配,原有79所私立高等学校全部改为公办。

1953年有方案地经济建立开场后……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院校的专业、系迁至内地组建新学校,少数学校全部或局部迁至内地建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案
1.D2.D3.B4.D5.D6.B7.A8.A 9.C10.C11.B12.D13.A14.B15.D16.B17.D18.B19.D20.A 21.〔1〕特点、扩大教育受众群体,注重结合消费实际,高校文理分科、以工科为主;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和分配,注重沿海与内地教育的平衡开展,政府主导,逐步推行。

〔2〕意义: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进步了人民的文化素质透应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开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立提供了大批人才,建立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有利于文化的开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