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元母猪种用价值和改善措施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陈方钦(1988-),男,湖北武汉人,主要从事母猪营养研究,E-mail :*****************通信作者:彭峰(1977-),男,河南驻马店人,高级畜牧师,硕士,主要从事养猪生产与疫病防控.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 )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猪传染病,自2018年8月在我国报道以来,给养猪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其中,最直接的危害就是侵害猪场的能繁母
关于三元母猪种用价值和改善
措施的探讨
陈方钦1,2,
杨有福1,2,谭 辉1,2,杜 华1,2,张世新1,2,彭 峰3*(1,
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329;2,PSY 应用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329;3,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正阳 463612)
摘 要: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种源问题。
通过不断提升生物安全等级能够有效保
障猪场安全,但种源问题却一时难以解决。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部分猪场开始大胆创新的将三元母猪作为种源进行生产。
但是,国内外关于三元母猪种用的资料文献几乎没有,无法形成有效的借鉴。
一时之间,关于三元母猪究竟有没有种用价值和如何提高其种用价值成为养猪业的热门话题。
文章从三元母猪种用价值、种用劣势和改善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为猪场了解和使用三元母猪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元母猪;种用价值;种用劣势;改善措施
猪。
由于原种母猪和二元母猪的本身的抗逆性较差,加上生产过程中与人的频繁接触,一旦猪场发生非洲猪瘟则能繁母猪是最容易感染和发病的。
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10月份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较去年同期减少37.8%,如果
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种源稀缺问题将日益严重。
非洲猪瘟暴发以来,猪场往往剩下的只是三元生长育肥猪,想要快速恢复生产,仅仅依靠为数不多的能繁母猪几乎不可能实现,需要额外在三元育肥猪中选留后备母猪来补充能繁母猪群。
当然,三元母猪作为种用的话,可能会在繁殖性能方面不如原种母猪和二元母猪,需要采取综合性改
Discussion on the breeding valu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commercial DLY Sows
Fangqin Chen 1,2, YoufuYang 1,2, Hui T an 1,2, Hua Du 1,2, ShixinZhang 1,2, Feng Peng 3*
(1. Hunan CANZOHO Biological T echnology Co.,Ltd., Changsha, Hunan 410329, China; 2. Institute of PSY Application, Changsha,
Hunan 410329, China; 3. Henan Zhumei Swine Breeding Group Co., Ltd., Zhengyang, Henan 463612, China )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frican swine fever ,pig farms will encounter two major issues, namely security and shortage ofbreeding pigs.It has formed a consensus that persistent improvement on biosafety could protect pig farms against contagion. However, the shortage ofbreeding pigs will remain ffor a long time. Currently , some farms start trying to breed the commercial DLY sows as gilts to restore pig farm production.There are few literatures about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ercial DLY sows, and it is widely discussed that whether the commercial DLY sows are capable of breeding and how to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help the pig farms to evaluat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the commercial DLY sows and to improve it, this paper will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reeding value ,breeding disadvantage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commercial DLY sows.
Key words: Commercial DLY sows;Breeding value; Breeding disadvantage; Improvement measures
善措施来挖掘其最大的种用价值。
1 种用价值
1.1 三元母猪种用需符合闭环生产模式
2019年12月3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就生猪生产和非洲猪瘟防控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中指出,在已查明疫源的155起家猪疫情中,由生猪及其产品调运以及相关的人员与车辆带毒传播引发疫情100起,约占64.5%。
可见带毒的车辆和人员已经成为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猪场必须要减少引种次数或者暂时不引种。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面对猪种源日益稀缺、引种风险越发高涨等现状,猪场亟需一种安全和高效的生产模式,而利用剩余母猪(包括三元母猪)进行留种繁育的闭环生产模式无疑是符合当前形势下的有效手段之一。
1.2 供种数量优势明显
对商品猪场而言,基础母猪存栏数和商品三元猪存栏数(含保育猪和育肥猪)的比例为1∶9,即100头母猪规模商品猪场,商品三元猪存栏量在900头左右。
假设商品猪场母猪年淘汰率为40%左右,后备母猪利用率为80%左右,则需要选留50头三元母猪即可,选留率
仅为5.6%。
因此,相对二元或纯种
母猪而言,三元母猪具有供种数量
大的绝对优势。
1.3 缩短产能恢复时间
非洲猪瘟背景下,二元母猪稀
缺问题越发凸显,猪场在不选择三
元母猪留种的情况下只能引进纯种
母猪来重新扩繁。
如图1所示,纯
种扩繁到商品猪出栏的周期为22个
月,猪场恐难以接受;相比之下,
三元母猪扩繁到商品猪出栏的周期
只有10个月,极大缩短产能恢复
时间。
此外,据行业专家预测,未
来高猪价行情可能维持1.5~2年,
而加快产能恢复速度能够让猪场更
快享受到高额利润行情。
2 种用劣势
据PSY应用研究院猪乐管(注:
猪场数据管理App)提供数据显
示(表1、表2):对比初胎二元母
猪,初胎三元母猪的窝均总仔数低
0.96头、窝均活仔数低1.29头、窝
均死胎数高0.38头、配种分娩率低
3.96%、失配率高1%。
说明三元母
猪种用确实存在失配率高、产仔数
少和难产比例高等繁殖性能方面的
劣势。
同时,结合PSY应用研究院
对全国猪场的服务和调查结果后发
现,三元母猪种用时主要有三个比
较明显种用劣势,即发情困难、产
仔数少和泌乳力差。
2.1 发情困难
刘自逵(2019)[1]研究表明,
对比二元母猪,三元母猪的瘦肉率
比较高、臀部肌肉特别发达,导致
生殖器官(如卵巢、子宫、阴道和
乳腺)的供血和营养分配比例严重
不足,从而引起卵巢发育不足、发
表
初胎母猪生产成绩表某母猪规模猪场
二元70612.0211.5510.910.540.100.360.11
表2 初胎母猪配种分娩与失配表(某2 000
母猪规模猪场)
二元95870673.7066 6.89
图1 纯种和三元扩繁的繁殖周期对比
情配种率下降等问题。
此外,在培育阶段没有对三元母猪采取针对性的促发情措施,也是导致发期困难一个重要原因。
2.2 产仔数少
刘庆伟等(2018)[2]研究表明,长白猪和大白猪的窝产总仔数和窝产活仔数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三元母猪具有一半杜洛克猪的血统,可能遗传了杜洛克猪繁殖性能差的特点,导致窝均产仔数在9~10头左右。
2.3 泌乳力差
王德青等(2005)[3]试验表明,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的放乳持续时间和泌乳量都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
而三元母猪具有一半杜洛克血统,可能遗传了杜洛克猪泌乳性能差的特点,表现在腹部收紧(乳腺发育空间少)、乳腺数量少(6对以下)、分布不均匀和乳头形态不正常等方面。
此外,三元母猪的高难产比例会影响胎儿活力和母猪产后食欲,导致产后奶水营养来源和仔猪吸吮力严重不足,加上催产素、催乳素等激素分泌紊乱,阻碍了乳腺在泌乳期的正常发育。
3 改善措施
在PSY应用研究院朱中平院长提出的“青年母猪九段二期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猪场服务经验后总结并提炼出改善三元母猪种用劣势的四大关键性措施,即选种方面、管理方面、营养方面和改良方面。
3.1 选种方面
3.1.1 合理的选种时间
建议猪场从体重50 kg开始选种比较合理,因为过早选种则无法明显观察到三元母猪的外型体征,而过晚选种则无法按时完成配种前的培育、免疫和驱虫工作。
3.1.2 严格的选留标准
选留标准:一看体型,站立高、
体长、肩宽、腹部呈曲线;二看乳
头,至少6对以上且乳头间隔均匀,
长短粗细适中;三看肢蹄,健壮无
运动障碍;四看外阴,大小正常不
上翘;五看肤色,色泽正常无花斑;
六看健康,无明显呼吸道疾病。
3.2 管理方面
3.2.1 疫病监测和保健
三元母猪完成选留以后,要做
好非洲猪瘟、猪蓝耳病和猪伪狂犬
病等疾病的防控工作,建议在选留
和配种前进行2次疾病检测。
此外,
在配种前要完成三元母猪的基础疫
苗免疫(如猪瘟、猪伪狂犬病、乙脑、
猪细小病毒病和腹泻等)和2次驱
虫工作。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一方面,
要降低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如控制
人员、车辆、物品、猪群、水料的
流动和消毒(包括环境消毒);另
一方面,要提高猪群的感染阈值,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含有刺五加、女
贞子和越橘等成分的中药——康之
源,双向调节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3.2.2 科学的饲喂管理
培育阶段:因长期饲喂育肥
饲料不利于后备母猪的正常发情,
建议三元母猪从体重60 kg开始
要饲喂后备母猪饲料;三元母猪
生长速度比二元或纯种母猪要快
10%~30%,在体重75~80 kg以
后要逐渐控制采食量,平均饲喂量
为2.5~2.7 kg/d。
妊娠阶段:饲喂标准采取“低-
中-高”的模式,建议前期饲喂
量为2.0~2.4 kg/d,中期饲喂量
为2.4~2.8 kg/d,后期饲喂量为
2.8~
3.0 kg/d,同时还要结合母猪
实际膘情调节具体饲喂量;攻胎时
间宜为妊娠95 d至临产前3 d,平
均饲喂量为2.8~3.0 kg/d。
哺乳阶段:乳腺发育不良和奶
水不足是三元母猪在哺乳阶段的最
大问题。
分娩过程中要关注好三元母
猪产程问题并及时介入助产,分娩
后要跟踪好母猪采食量和仔猪拱乳
情况;此外,哺乳期间,在饲料中
添加植物提取物、木瓜酵素和蛋氨
酸铬等微营养元素预混剂调控乳腺
发育和泌乳,促进断奶仔猪的增重。
3.2.3 适宜的环境控制
在非洲猪瘟背景下,适当降
低饲养密度是减少疾病接触性传播
的有效途径。
对三元母猪而言,大
栏饲养(每栏6~8头)要优于限
位栏饲养,因为大栏饲养可以能够
让母猪充分爬跨和适当活动从而促
进发情。
此外,李雪等(2017)[4]
指出,后备母猪的最佳占栏面积为
1.82 m2/头。
建议三元母猪的饲养
面积在2 m2/头左右。
控制好猪舍四度(温度、湿度、
洁度、密度)一通(通风):如温
度控制在18~23 ℃,湿度控制在
55%~70%,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天气骤变时,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
加抗应激药物,连续使用7 d。
彭葵友等(2002)[5]试验证明,
延长光照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母猪的
繁殖能力。
建议在三元母猪培育阶
段要改善猪舍光照条件:强度为
200 Lux,并且执行“16 h光照+8
h黑暗”模式。
相对而言,日光灯
最佳,灯带比灯泡效果明显。
3.2.4 正确的诱情管理
郭红洲等(2018)[6]研究表明,
初情期可以影响后备母猪的繁殖性
能和寿命,初情期较晚的后备母猪
繁殖性能要比初情期早的差。
鉴于
三元母猪的发情困难比例较高,需
要尽早加大力度开展诱情工作。
石晓芳(2015)[7]研究表明,
利用成年公猪与性成熟前的后备母猪接触,可促进后备母猪提前达到初情期,效果明显。
建议160日龄开始三元母猪的诱情工作:每次喂料后1~2 h内,诱情公猪(可以是自留公猪或使用诱情气味剂)进栏与母猪口鼻接触5~10 min,每天2次,做好情期记录。
此外,配合适当运动(每天公猪追逐0.5 h,每周3次)、合群、调栏和人工刺激等方法后,促发情效果会更好。
3.2.5 最佳的初配条件
阳志香等(2009)[8]对广东温氏10个猪场的生产数据调查后发现,初胎母猪在7.5~8月龄、体重130~150 kg配种时其繁殖性能最佳。
建议三元母猪的初配条件为:7.5~8月龄、体重130~150 kg、至少第2个情期。
满足以上初配条件的三元母猪出现静立反应即可配种,每头母猪在情期配种2~3次,配种时间间隔8~12 h。
3.3 营养方面
三元母猪如果按照肥猪进行饲养管理,则容易出现基础营养过剩性肥胖、生殖营养不足引发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钙和磷储备不足引发骨骼肢蹄发育不良和体蛋白储备不足引发的断奶发情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苏丽娟等(2018)[9]试验表明,在后备猪体重80 kg-配种阶段适当
调低能量,控制好膘情,提高有机锌、
有机硒、维生素E、生物素等功能性
物质添加,可促进后备猪性腺发育
与性成熟。
建议使用后备母猪饲料,
日粮营养标准为:消化能13~13.5
MJ/kg、粗蛋白15.5%~17%、赖氨
酸0.6%~0.8%、钙0.85%~1.0%、
磷0.65%~0.8%。
此外,在体重60
kg至配种阶段,在饲料中补充生殖
营养产品如仔多多。
3.4 改良方面
3.4.1 三元母猪轮回杂交技术
三元母猪轮回杂交技术,将每
胎符合种用(15%左右)的三元母
猪培育后与纯种大白或长白公猪或
精液杂交,子代中符合种用(15%
左右)的母猪继续轮回杂交,余下
母猪(85%左右)与杜洛克公猪或
精液杂交提供商品肉猪。
该技术既
能优化猪场核心猪群的繁殖性能,
同时又能为猪场提供一定的商品猪
出栏量,比较符合当下亟需产能恢
复的市场需求。
3.4.2 三元母猪育种改良技术
三元母猪育种改良技术(如
图2),将符合种用的三元母猪与纯
种大白或长白公猪或精液杂交,子
代的杜洛克血缘占比不断降低,到
F3代时子代杜洛克血缘占比只有
6.25%,即可作为猪场的核心猪群
进行扩繁生产。
该技术是通过对选
留的三元母猪进行不断的血缘稀释
和优化,达到接近种猪的标准,从
而改善基础母猪的繁殖性能。
4 总结
非洲猪瘟背景下,将三元母猪
留种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一种
明智之举。
一方面,我们看到三元
母猪存在发情困难、产仔数少和泌
乳力差的种用劣势;另一方面,我
们也看到将三元母猪种用是符合猪
场安全生产和产能快速恢复的需求。
因此,养猪人既要肯定三元母猪留
种的价值所在,也要直面其种用劣
势。
结合三元母猪自身遗传特性和
生理特点,要从选种方面、管理方面、
营养方面和改良方面等多个维度来
采取改善措施。
唯有如此,三元母
猪的种用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自逵.三元母猪的乳腺发育问题应引起
足够重视[J].猪业科学,2019,36(11):
126-127.
[2]刘庆伟,王春强,刘兴辉,等.不同品种
母猪产仔性能的比较研究[J].现代畜牧兽
医,2018(10):29-31.
[3]王德青,王世强.三个引进品种母猪泌乳力
的比较[J].黄山学院学报,2005(6):97-99.
[4]李雪,陈凤鸣,熊霞,等.饲养密度对猪
群健康和猪舍环境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
报,2017,29(7):2245-2251.
[5]彭葵友,覃发芬.光照对母猪几项繁殖指标
的影响[J].当代畜牧,2002(7):21,26.
[6]郭红洲,朱淋,张龙超,等.初情日龄对美
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
学报,2018,49(11):2402-2408.
[7]石晓芳.公猪诱情对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影
响[J].畜牧兽医杂志,2015,34(3):124-125.
[8]阳志香,蓝天,王声会,等.后备母猪开配日
龄与开配体重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当代
畜牧,2009(8):31-33.
[9]苏丽娟,周学光,陈歆歆,等.掌握好后备及
头胎母猪生长发育规律与营养需求来降
低二胎综合征的初探[J].养猪,2018(3):
25-27.
(收稿日期:2019-12-19
)图2 三元母猪育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