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桥老照片里有您的回忆吗?!︱中轴线的烟火气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天桥老照片里有您的回忆吗?!︱中轴线的烟火气11
说到老北京天桥市场的市井民俗,
那可是当年老北京的标志,
全国闻名。
现如今,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已经进入关键之年。
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中的第三项,
就是要求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您看,
从这一点上来说,
不是一种难得的见证!
所以,
我们说到中轴线上的烟火气,
当年全国闻名的天桥市井民俗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新老天桥都什么样!
虽然老天桥市场已经成为历史,但世居天桥的老住户,通过新旧天桥的对比,能让我们体验到当下新天桥在新时期所展现出来的新场景和新感受,这也是特定地点文化文脉的传承。
几代世居老天桥,热爱北京历史文化的王文生先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感受。
天桥自元、明时代出现了商业市场之后,到了清代已变得日益繁华与热闹。
出现繁华与热闹的原因之一是历代身怀绝技的各行业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施展自己的艺术绝技。
如果您能穿越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想您一定会对天桥市场的一天感到惊叹!
据有人统计,仅在清朝末期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相继在天桥卖艺的京剧、评剧、曲艺,武术、杂技等各种民间艺人多达五六百位。
他们个个出类拔萃,艺术精湛高超,差不多可以说是在他们的行业中在当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天桥就是他们施展技艺的地方,是他们出卖血汗赖以生存的地方。
他们繁荣了天桥市场,天桥市场也造就养活了几代民间艺人。
没有这些民间艺人,也就没有天桥社会的底层文化的发展历史。
也许很多人会纳闷,天桥市场虽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消亡的,但当年那些天桥的演艺场所后来都干什么用了?现在如果去天桥地区,能看到多少当年的老场子呢?
天桥八大怪中也有夫妻档,人称“花狗熊”!
第二代天桥八大怪,主要是指在辛亥革命以后出现在天桥民间艺人中的佼佼者和演技奇特怪异的人。
他们成名于天桥经济日趋繁荣的形势下,在众多艺人中靠独特的演技脱颖而出,在京城影响较大。
当时,在表演和艺术上成功的有20多位,但各类史料记载和老百姓口头传诵的只有8位。
他们是:让蛤蟆教书的老头儿,这个我们之前已经
讲过了。
此外,还有表演滑稽二黄的老云里飞、装扮奇特的花狗熊、耍中幡的王小辫、三指断石的傻王、耍金钟的、数来宝的曹麻子、耍狗熊顶碗的程傻子。
在这其中,装扮奇特的花狗熊,是夫妻二人,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狗熊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天桥撂地卖艺的民间艺人。
他是河北定兴县人。
他黑墨涂面,用大白粉画眼圈儿、鼻梁子和嘴,头上戴假小辫儿,加上他胖乎乎的五短身材,扮相奇特,所以得了个“花狗熊”的外号,在天桥也是数得着的人物。
花狗熊在天桥演出时,总是和自己的老伴合作。
据之前在天桥观看过他们二人演出的老人回忆,花狗熊个儿不高,人又胖了点儿,一张圆脸上布着几条深深的皱纹。
他是用锅灰涂脸,把一大胖脸涂得乌黑,然后有白灰画眉毛,头顶上戴个假小辫儿,两只眼睛显得特大,可老是恍恍惚惚的样子。
他上身穿是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黑布褂子,裤子上也补着补丁,往场中一站,胖乎乎的矮胖子,身上花花绿绿,他的举止真让人想起狗熊的样子。
可又和狗熊不是一个色,所以就得了又呆又傻的花狗熊的绰号。
他在天桥演出的时间不太长,谁也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至于他老婆就更没人知晓了。
他演出时,腰里总挂着一把破铁壶。
鼻孔里插一只用洋铁片做的哨子。
他随手捡砖头瓦块敲铁壶,再使劲用鼻子吹哨,丁当噗嗤一阵乱响,加上又蹦又跳又说又唱,瞧上去还真跟个狗熊似的。
这和第一代“八大怪”中的鼻嗡子类似。
他老婆就更逗人了,长得模样还可以,眼角眉梢一笑一挑,风流无限。
她穿上红衣、绿裤、红鞋,看上去就使人觉得可乐。
特别是她头上的短辫子,长发绾过来,又折成三截,用红毛线一扎,活像个七八寸的短棒槌。
加上她故意走路时一俯一仰的舞动脑袋,那短辫在脑后一低一昂地引人发笑,确实有些不雅观。
但是在那个年代,这种表演能迎合市民的心理,能吸引观众。
花狗熊夫妻二人,每天都是一前一后,边走边扭到天桥市场。
一路上便招来了一大群寻开心的观众,等到了一处较大的空地上,花狗熊便掏出白灰往地上画个圈儿,人们也就围着圆圈站好,这时他们的正式演出便开始了。
这时,花狗熊用白灰在地上写出今天所演出的戏名或曲名,然后就演唱不成声调,加以黄
色的淫调,以鼻音做尾声来伴奏,不时敲打腰中的破洋铁壶,打击铁壶的道具,是随手在地下拾的砖头、瓦块。
夫妻二人在艺术造诣上可能都不太高,他们在场了扭一会儿,唱一会儿,花狗熊老婆便把铜锣翻一个个儿,来向观众讨钱,要过钱后又接着表演。
很多人还是挺喜欢看他们的装扮和表演的,把他们称为第二代的天桥八大怪之一。
(结束音效)参考资料:
《天桥》刘忠孝著
《天桥话旧》主编:牛青山
《李金龙作品集》李金龙著。